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將夜:吾為當世仙> 第182章 真人露相,法天相地,乘黃鶴而去!

第182章 真人露相,法天相地,乘黃鶴而去!

  第182章 真人露相,法天相地,乘黃鶴而去!


  長安城,清幽南城,那座太平小道觀外。


  唐國的鐵騎們,徘徊在南城的街道上,慢慢悠悠的走來走去,積蓄著馬力。


  這是帝國最為精銳的騎卒們,此時尚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怎樣的敵人。


  只是帝國軍令如山,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們亦敢闖一闖!

  大雁南飛!


  太平小道觀外,顏瑟走了出來,看著那道門真修,言道:「陳真人,今日之事,亦有因果,瓦山爛柯之事,陛下已然知曉。」


  「故,想請陳真人,暫且原理都城,待到來日,山河安定,真人自可重回都城,安坐於道觀內。」


  哪怕是在這座驚神陣中,顏瑟亦是很是擔憂,能否讓這位道門的真修,暫時退卻而去。


  在那夜的紅袖招,與這位道門真修初見的那一刻,顏瑟就已然看到了,漫天的雷光,降臨了人世間。


  那時的他便萌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或許這一座偌大的驚神陣,根本就困不住,這位道門的真修。


  秋風微寒之下,在場的修行者,皆是生出了哀色。


  在人世間的歷史中,或許有許多哀兵必勝的例子,可是面對一位至少,在六境的修行者,無論是怎樣的哀兵,或許都無法戰勝。


  可是書院後山的先生,如今又在何處呢?

  陳玄那一身青色的道袍,在寒涼的秋風中飄搖著,那一柄八面漢劍,應聲出鞘而來。


  懸在了陳玄身前觸手可及之地,見此情形南門觀弟子,再退數丈而去。


  太平觀外,一下子變得寬敞了起來,人人皆畏懼死亡,這是人之常情。


  若能不畏懼死亡,那麼不是早就死了,便是已經悟通了真道,自不會來此摻和。


  陳玄亦步亦趨的從台階上走下,平淡的說道:「初來長安城時,有人曾把我的戶籍,落在了長安城內。」


  「如今唐國的陛下,擔憂我會擾亂了書院,故要將吾驅逐出長安城。」


  「我實在是不知曉,這是何種道理,顏瑟你應該清楚,正因為爾等,未曾先行動手,故才有我在此,同爾等講道理。」


  「道理總能夠講得通,我講的唐國的道理,可是唐國的道理,你們自己都講不通了。」


  「好大一座陣,好一頭孽畜,天之道損有餘而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顏瑟,敢問:」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八柱何當,東南何虧?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


  此為,『天問!』


  此問一出,顏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既然道理沒得講了,那麼看來也唯有一戰了。


  因為這樣的問題,在人世間少有人能夠回答出來,至少現在他,還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若是他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


  那麼他現在,也不用手持陣眼杵,又待在天羅陣內了。


  顏瑟一手持陣眼杵,一手施符道:「陳真人,前些日子與那夏侯在冬湖畔一戰,偶有收穫,今日我一道符,請陳真人品鑒。」


  陳玄微微一笑,說道:「將要步入六境的神符師,所寫的神符,或許有摧枯拉朽之能,可於我而言,無有甚用啊!」


  符意在天羅陣內流轉不休,沒過多久一聲清亮的鳴叫聲,自朱雀天街盡頭的城門樓子上響起。


  只見那一頭朱雀已然睜開了雙眸,火紅的雙目中,真火流傳於其中。


  而後朱雀沐浴在真火中,展翅高飛,振而直上九天,后入長安城南城而去。


  「哈哈!」


  陳玄看著那一頭,在天穹之下徘徊的朱雀,笑著說道:「好一頭孽畜?」


  而後天穹之下雲層沸騰不止,猶如焚天煮海一般,一眉目與陳玄有九分相似的神人,其巍峨法相,抬手捏住了那頭,正欲逃跑的朱雀。


  太平道觀外,陳玄耳畔傳來朱雀的鳴叫聲,他看向了顏瑟,笑言道:「此神符喚醒了朱雀,可惜這一頭朱雀,只有其形,唯有其神,不曾見朱雀,何以畫朱雀?」


  「若是陵光神君至此,見此徒有虛名之物,必會一展焚天之威!」


  朱雀,開天四靈,南方陵光神君,護持南方天地!

  然而朱雀天界盡頭城門樓子上的這一頭朱雀,護持的只有唐國長安之人。


  朱雀浴火而起,又被天上神人擒拿,此番場景直嚇得,長安城池內的人們,噤若寒蟬一般。


  生怕天穹之下的神人,降下天懲,往常皆聽聞過,舉頭三尺有神明之言。


  可今日誰成想,卻是見到了,舉頭三尺的神命,因為心虛至極,故而誠惶誠恐。


  南門觀的那些弟子們,見此神人法相,立於青天之下垂眸,亦是如坐針氈,如芒刺背一般,不敢離去,亦不敢多說什麼。


  只見那沸騰的雲層,縈繞於那神人神側,飄搖之前長安城的青天,好似低垂萬丈。


  浩然雲霧翻滾著朝著地面砸去,可是那浩然雲霧,從未砸向地面。


  只是地面上那些南門觀的弟子,見到雲霧低垂,驟然間被驚嚇的了,如是而已啊!

  國師李青山的胳膊微微顫抖著,他聲音顫顫巍巍的說道:「道門神通,天人之境?」


  這是道門傳說中的一個境界,比道門知守觀祖師,還要早上一些的境界。


  只是這樣的玄妙神通,從來都不曾出現過,於是久而久之,在人世間的這樣的玄妙神通,也就成為了故事。


  神殿出身的修行者,大多都聽說過這樣的玄妙神通,只是都把其當作話本子上的故事。


  可誰能想到,這樣的玄妙神通,今日居然就眼睜睜的出現在了他們眼前。


  陳玄起手,笑道:「顏瑟,朱雀浴火而起,振翅而飛,只是朱雀已在我手,不知道顏瑟,你還有何種神通,可以施展出來?」


  顏瑟哈哈一笑,說道:「我還有一道神符,橫豎皆二,是謂之井。」


  忽然兩橫兩豎的細線,自青天之下出現,兩橫兩豎,橫豎皆二!

  一口橫亘的井,立於青天下,切割開了那層層沸騰的雲霧。


  頗有幾分陰陽割昏曉的氣勢,只是那口橫亘在青天下的井,卻不曾近了陳玄的陽神法相身。


  陽神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聚散無非是在一念須臾間。


  陳玄大笑,衣袖橫掃,道:「橫豎皆二,是謂井。」


  「只是顏瑟伱終究只是五境巔峰,即使你這一道神符,已經逾越了五境,可你不敢入六境,那麼你這一道井字元,便困不得我。」


  「殊不知,朝聞道夕死可矣!」


  「顏瑟道友,你的心亂了,你的符自然也亂了。」


  「這是人世間的選擇,本來就沒有對錯,唐國抑或是書院,既然選擇舉世皆敵,那麼就應承其因果。」


  無論桑桑是昊天也好,是冥王也罷,但是論跡不論心,之前的永夜,昊天做到了,以萬物而芻狗,死亡已然成為最後的公平。


  但是現在不同,昊天會偏愛一人,那麼這便是對人世間的最大不公平。


  唐國、書院,選擇接下此因果承負,那麼就不必,冠冕堂皇的說那麼理由。


  顏瑟看著天穹下拿道,逐漸消散的井字元,神情落寞的說道:言道:「少時我以純陽入符道,沒想到臨了有了傳人,卻是蹉跎於人世間。」


  「不知陳真人,可否讓我等愚笨之人,見一見何為真道?」


  陳玄啞然一笑,說道:「我尚得道,只是近道,在追尋道的道路上,先行了那麼四五步而已。」


  「因自身這執念,而霍亂人世間,此方為魔,心猿易定,意馬難伏。」


  「今日我欲離去,即使是夫子前來,亦難以阻我!」


  而後陳玄陽神法相散去,一道玄之又玄的氣息,自陳玄周身縈繞,在陳玄的泥丸宮內,那端坐於青色蓮花上的陽神,口中念誦著龍章鳳篆書寫的道書。


  陳玄眉心處那道龍章鳳篆愈發的清晰,天地之間的氣息,悉數在陳玄眼前流淌而過。


  像是人站在河邊,看著河水潺潺流過,這是天地的氣息,哪怕是在驚神陣中亦是如此。


  哪怕是這座陣,亦不過驚了天上的神靈,可是地還在啊!

  天不尊,地不卑,人在其內!


  陳玄神色從容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以自身之道,合天地知道,言出法隨,方才是道門無上之神通『法天象地!』」


  他站在大地上,這一刻的他,方才是天地間鍾愛的神靈,法天象地從不是,身軀變換得更大,力量變換得更磅礴。


  而是己身為天地,天地不為己身,這一刻陳玄彷彿看到了,那輝煌的神國中。


  哪一位沒有男女相之分的神靈,神靈本就沒有男女相,皆因觀者而變化。


  仙聖男女相,本就是因道而化,何須拘泥於形貌?


  陳玄的身影,似乎變得無窮高遠,玄妙冥冥,不可查也。


  於是這座陣,自然擋不住陳玄,因為這座驚神陣,立於大地之上,他喜歡這座陣,那麼這座陣,便收到了天地的厭惡。


  長安城外圍的大地在震動著,驚神陣元氣流傳的溝渠,在這一刻突然塌陷。


  驚神陣的有了損壞,那麼自然不再那麼完美,於是神國之內,那位神靈垂眸於人世間。


  看到了長安城,看到了大山之南的書院,看到了自己的人世身!

  一場好戲開場,只是觀眾寥寥無幾!

  天穹之上的神國內,傳來了神靈的一聲冷哼,可卻傳遞不到人世間的長安城內,似乎長安城的千里方圓,已然脫離了神靈的掌控!


  在這場神靈圈養人世間的故事中,當神靈不能公平公正的殺死所有人的時候,那麼也該到了這位神靈隕落的時候。


  無關對錯,這是因其,無力承擔神靈的責任。


  長安城南的道觀外,受了驚嚇的馬兒們,肆無忌憚的在長安城內狂奔著。


  哪怕是騎卒,竭盡全力的控制那些軍馬,亦是無濟於事,受天地厭惡,那麼自當驚慌失措才是。


  陳玄揮動衣袖,南門觀費勁心機的天羅陣,便被破掉了,陳玄淡然道:「天羅陣,何以困我?」


  「驚神陣,又何以困我?」


  「於我而言,天地蒼生,無有不同,但我入難而去,故不得真道,雖名真傳,卻也不過高於記名。」


  「但這方才是我的道,人世間修行一場,若不入情劫蹉跎萬年,甚是不好!」


  「顏瑟道友啊!你以純陽入符道,如今已經跌落了境界,還是不如娶個知心之人,安度晚年即好。」


  「人世間的事情,自有人世間來斷,他日若再相逢,恐怕應是生死敵啊!」


  那寧缺其人的心性,他已然知曉,放在其他寰宇之內,那般行徑無異於真魔。


  因自身之執念,而罔顧人世間,或許無人能夠感受到其所想,但是承受了神靈的偏愛,那麼自當承受其劫難才是。


  一聲清脆的鶴鳴,由遠及近而來。


  一頭身形龐大的黃鶴,於青天落入了城內,俯首在陳玄身側。


  陳玄撫摸著黃鶴,說道:「道人今乘黃鶴去,此地空餘太平觀。黃鶴一去不復回,菩提古樹常寂然。」


  真人踏鶴而行,自長安城的南城,騰空而起,出長安城,往人世間而去。


  長安城內的百姓們,看著這驚世駭俗的一幕,也是驚為天人。


  果真有神仙?

  顏瑟看著乘鶴遠去的陳玄,無奈道:「道門真修,阻塞驚神陣,長安已不再固若金湯,神殿聯軍百萬,以至邊疆,唐國有難了。」


  驚神陣出了問題,那麼現在唐帝國,能夠指望的唯有。


  長安之南,大山之下的那座書院了,除了書院的院長,夫子外。


  再無人能夠應對,如今之亂局,至少書院後山的先生們,無人能夠擋得住,這位道門的真修。


  如果道門真修、觀主、講經首座聯袂而至,夫子能否擋得住呢?

  李青山苦笑道:「我等費盡心機,道門真修瀟洒離去,如今帝國在外已無盟友,除非是將那冥女交出,方能緩和一二。」


  神殿動作如此迅速,顯然早就做好了準備,況且神殿聯軍,這一次可謂是師出有名。


  除非冥女身死,破了神殿的名,方能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抵擋住這一次的舉世伐唐。


  否則這一次,帝國危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