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明朝擎天一柱> 第97章 百萬鋼鐵的產能

第97章 百萬鋼鐵的產能

  第97章 百萬鋼鐵的產能


  就在外面,官民其樂融融,大吃大喝之時。王道秋之妻沈湘寧和她的陪嫁丫頭翠兒,正躲在王家去年專門為王道秋結婚,而新蓋的婚房裡往外偷看。


  王道秋上京趕考前,就把沈湘寧的肚子給弄大了。如果現在沈湘寧挺著個大肚子去拋頭露面,在這個時代是不雅的表現。而且王兆文夫婦也怕人多場面亂,萬一有哪個冒失鬼會撞了沈湘寧。所以今天的這場盛事,王兆文夫婦就沒讓沈湘寧出去。


  和自己的陪嫁丫頭翠兒,一起趴窗台上偷偷往外看,感受著自己丈夫的榮光,沈湘寧內心也是驕傲萬分。女人嗎,從古自今都那樣!只不過是放在心裡,遵從自已的良知。還是完全放飛自我,一身邪性的區別而己。


  嘉靖老道心裡裝著天下,王道秋就悲催的被抓了壯丁,沒法回來衣錦還鄉,只能一天到晚,一身粗布衣服在南澗河鋼鐵廠忙。


  現在的南澗河鋼鐵廠,三個容積百立方米的小爐子,沒什麼好說的,每天正常生產,每天為這個王朝補充著鈣質。而那兩個大爐子,就有些麻煩了。其實煉鐵高爐建造本身,對內宮監調來的「國之大匠」們,沒有任何難度。


  難就難在爐子體積大了,那一爐原料燃燒起來,積攢在爐內的熱量,自然也會成倍增加。而王道秋卻不知道,大明這時代工藝造出來的耐火磚,到底能扛住多大的熱量,才不會塌。


  於是在一遍遍去圖書館查資料,各種方案反覆對比,深思熟慮后。王道秋最終決定上容積三百多個立方的高爐,並且為了能讓高爐壁,扛住近三百個立方的熾熱焦炭和鐵水,而不塌。王道秋決定對高爐外殼包鋼,並且在爐壁四面像火箭尾翼一樣,四面各用純鋼澆築一個支撐尾翼。另外再在支撐尾翼下澆築一塊不少於二十噸重的支撐底座。


  打定了主意,王道秋說干就干,一面讓工匠們將高爐壁砌得厚一點,最薄的地方也不得少於三尺。一面讓鐵匠們製造厚三厘米的鋼板,留好各片鋼板的連結口,以便拆裝。


  就這樣辛辛苦苦在鋼鐵廠忙了一個月,王道秋冒著風險,以賭一把的心態,不先砌一爐做試驗,直接就兩個大爐子一起上馬。


  容積三百個立方的高爐,在後世的高爐里這就是個笑話。後世棒子國浦項鋼鐵廠1號高爐容積六千個立方,某大國最大的高爐,是張家港沙鋼的五千八百六十立方高爐。


  說真的在後世,一個但凡有點臉面的鋼鐵廠,你別說什麼三百個立方容積的高爐,就是一千個立方容積的高爐,人家也不好意思去建啊!


  三百個立方的空間是個什麼概念?那就是你家一套實用面積九十個平方房產的空間。實用面積九十個平方,再乘以三米六的層高,這不就是三百個立方的空間嗎?

  三百個立方的容積,就是一套九十平米公寓的空間,就這點規模,這要放後世,你好意思拿去讓中央立項?在後世,就這三百個立方容積的煉鐵爐項目,別說什麼中央立項建設了,它就連上縣長的辦公桌,都沒那個資格。


  就這樣大小的煉鐵爐,放後世那就是個笑話。可王道秋他現在所處的空間,不是科技工業高度發達的二十一世紀,而是一窮二白的十六世紀啊!所以就是這麼個「小不點」,王道秋還是咬牙跺腳,硬著頭皮上的。


  高爐建好后,為了以防萬一,提前準備工作,王道秋就足足讓烘了三天的爐子,看明白了這爐子在高溫下的堅強反應,王道秋才下令加料試生產。


  看著工人們自那全身包鋼,四隻腳撐到地,全身以及頭上布滿管道的鋼鐵怪獸頭頂,把那一車車的配料倒進去。大明王朝第一任南澗河鋼鐵廠的總辦楊金水,他滿手都是虛汗,哆哆嗦嗦的小聲問王道秋道:「良楨賢弟,這不會有事吧?這麼一個圓不隆冬的傢伙,建一個可就要花皇上近三十萬兩的銀子。這一次要倒進去二三百萬斤的料在裡面燒,它真的不會燒塌?這萬一要塌了,可怎麼跟萬歲爺交待啊?」 建這種高爐成本昂貴,不說那周身的鋼殼,鋼管,就是爐內的那些耐火爐,都是用最好的粘土,通過複雜的工藝,由最好的師傅燒制而成,每塊都重達百斤以上,每塊成本價就接近十兩銀子。而這樣的頂級耐火磚,王道秋一個爐子至少就要用到二萬多塊。


  成本昂貴,可以說嘉靖帝為了王道秋的這兩個爐子,不但把南澗河鋼鐵廠,那三個容積百立方的煉鐵爐,這一個月來所創造的利潤,全搭進去了,他還從內庫里掏了些銀子出來,貼上這高昂的成本。


  所以這兩個爐子,萬一扛不住那爐內二三百萬焦炭和鐵水的熾熱,而塌了的話。面對六七十萬兩銀子的投資打了水漂,楊金水這個鋼鐵廠總辦,他是真不知道該怎麼跟嘉靖帝交待,也是真怕嘉靖帝一怒之下,就賞他個杖斃。因此楊金水他現在心裡很焦慮,拉著王道秋的手,就想讓王道秋給他點信心。


  而面對楊金水的緊張,說實話王道秋他自己,現在心裡也是沒底。不過事情都走到這一步了,總不能再去把爐子拆了,去賣爐子里的耐火磚和鋼料,讓嘉靖帝少損失點吧?


  反正橫豎都這樣了,干就完了。於是面對楊金水的緊張,王道秋沒信心用技術上的保證去安慰他,只能談責任承擔問題。


  王道秋輕聲對楊金水說道:「兄長,鋼鐵廠在技術方面,一向都是由小弟負責的。兄長只是按小弟要求的,把小弟要的人和東西,給小弟送來。這一點皇上和呂公公都是知道。」


  王道秋這話看似只說了自己與楊金水的分工,但卻告訴了楊金水,雙方的責任承擔。也就是拐著彎說,這爐子萬一燒塌了,那嘉靖帝到時問責,也是勞紙是第一責任人。這事兒勞紙都不慌,你楊金水慌個毛線啊!


  王道秋話中之意,楊金水聽懂了,想想今兒這爐子萬一塌了,他楊金水也確實,頂多就是個連帶責任哦!

  想到這裡,楊金水放心了,但在面上他仍一臉義氣的怒斥王道秋道:「哎,賢弟你說哪裡的話?你我兄弟既義結金蘭,就當同舟共濟。萬一這事不成,哪能讓賢弟你一人扛呢?放心賢弟,今日之事萬一不成,為兄定會與賢弟共進退。」


  「哈哈哈,兄長義氣,也不枉你我結拜一場,兄長的這份恩情,小弟記下了。」


  明知道自己跟楊金水只是利益聯盟,明知道楊金水剛才說的,都僅僅只是表面的客氣話而已。但王道秋還是也很假的,稱讚了一下對方義氣。聊天嗎,說點對方愛聽的,省得把天聊死。


  就這樣,王道秋和楊金水一邊聊著天,一邊提心弔膽等著最終的結果。


  也許王道秋真的是天選之子,自帶主角光環吧!反正這兩個容積三百個立方的高爐,就是那麼爭氣,一爐爐的鐵水,出奇順利的從爐內緩緩流出。


  看著那火龍從爐內一次次的順利流出,楊金水是興奮了,拽著王道秋的胳膊就是大叫大鬧,吼著什麼「大功勞啊、大功勞」。


  楊金水很興奮,但見慣了後世輝宏工業奇迹的王道秋,對這一爐產鐵五百噸的規模,他提不起任何的興奮。於是在堅持了一個白天,又一個上半夜后,看看那兩爐子的身板沒問題,王道秋就回自己房裡睡覺去了。


  辛苦了一天,王道秋把自己洗乾淨后,粘枕頭就著。他不知道的是,等他一睡,楊金水就很有心機的,強逼自己在現場熬了一夜,然後第二天天一亮,他就換了聲乾淨的衣服,一臉憔悴的回西苑,向嘉靖帝報喜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