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二百四十三叫乾爹的資格
第245章 二百四十三叫乾爹的資格
離開了峴港,王道秋的船隊就繼續南下,他先去占城國,跟人家的國王,重申了一下兩國的傳統友誼。表示了大明對占城王的支持,歡迎今年九月占城王去大明,參加嘉靖帝的四十二萬壽。還送上了大量的絲綢、茶葉、瓷器、珠寶,作為國禮送給占城王。
而占城王對王道秋送岀的善意,也投桃報李,表示占城國將永遠忠於大明,占城國永遠歡迎大明的子民,來占城國做客經商。並主動將金蘭灣,無償借給大明使用。
金蘭灣啊!還主動借,不收租金的。占城王態度那麼端正,這都讓一心將滅其國的王道秋,覺得自己不是個好東西了。
要知道金蘭灣它可是世界頂級的天然良港啊!它港灣深入內陸十餘公里,由兩個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組成。
內港金蘭,面積六十平方公里,灣口僅寬一千三百米,兩岸設岸防炮台,就可以封鎖住外海艦隊入侵的入口。外港平巴灣,水深十至二十二米,可停泊航母及上百艘艦艇。
正因為金蘭港入口狹窄,地勢險要便於防禦,水文條件又非常好,是天然的深水良港。還扼守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戰略通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因此在後世它是公認的亞洲第一軍港。
大毛在它最強時,金蘭灣也是大毛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直到二00二年窮的叮噹響,虛弱不堪,再也無力承擔金蘭灣駐軍費用的大毛,才依依不捨的將金蘭灣,還給了越越。
現在占城王這麼大方,主動要把金蘭灣這麼個好地方借給大明,而王道秋此時卻在心裡,想謀人家的全部家產。你說,這讓良心還沒被狗吃完的王道秋,他慚不慚愧?
人家太大方了,王道秋那良心是真受不了。於是王道秋在良心被譴責之下,一咬牙一跺腳就也主動向人家占城王表示,這金蘭灣,大明會當作純商港用,不派軍艦在此駐紮,即使是艦隊在此補給修整,十日內也必須離開。
同時王道秋還向占城王主動表示,以後大明進入金蘭灣的貨物,全部按一成稅率,向占城國納稅。
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心軟更是做不了一個好外交官。於是王道秋這一心軟,後來他被徐階、胡宗憲在暗地裡罵得要死,說他王道秋這是在資敵。
不說王道秋在占城王這邊的心軟,被人家的善意,羞愧的良心很痛的王道秋,離開了占城國后,又沿湄公河去了現在高棉朝的首都井邊。
這高棉朝啊,在後世一直就是個沒有逼格,見誰都叫「爸爸」的弱雞。最沒出息最臭不要臉的那個國王,甚至淪落到在參加完聯大會議后,就主動跑去漂亮國官府,給人家跪下說他不想回去了,他想留在漂亮國當兒子。
堂堂一個國王,主動要認漂亮國為爹,可說是給足漂亮國面子了吧?可人家漂亮國面對,這個高棉國王的主動認爹,那是一臉嫌棄的二話不說,就把這個高棉國王曾經的爸爸,某大國駐漂亮國的大使叫來,讓某大國大使快把你這個倒霉兒子帶走吧。瑪德,就他這副倒霉樣,也配叫我們漂亮國「爸爸」。
主動獻國給人家漂亮國,想給人家漂亮國當兒子,人家都不要。最後只能被迫再去給某大國當兒子,你就說這高棉國,是有多沒逼格吧!
不過高棉國人家也不是,一直都是那副沒出息樣的,曾幾何時,歷史上人家在南洋這塊地界,也小強過。在他國力極盛時,他的疆域包括後來的柬埔寨全部、泰國和寮國的大部,以及越南的南部,是東南亞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國家。
只是後來高棉國年紀大了,武德不行了,管不住底下的那些小弟了。於是底下那些小弟就紛紛起來搶地盤,想他們自己當大哥,高棉國也就這樣越混越挫了。
尤其是十三世紀中葉泰族王國興起后,他們多次打敗他們曾經的大哥高棉,四次攻破高棉的首都吳哥,逼得高棉被迫放棄大片領土,將首都由無哥遷到遠離泰人的井邊,並沒臉沒皮的向他們曾經的小弟泰人,稱臣納貢。 在原歷史時空,等安南強盛起來,滅了占城國與高棉直接接壤后,高棉又會臭不要臉的向安南稱臣納貢。就這樣憑著臭不要臉,見誰都叫「爹」,高棉王朝在王道秋穿來時,人家大王還在一代代傳著王位呢!就問你,服不服?
王道秋對這個沒逼格的高棉政權,印象極差。因此到了井邊后,他也就只是禮貌性的送國禮,邀請人家有時間去大明做客。至於高棉王提出的,要給大明當乖寶寶,希望大明在他挨揍的時候,能過來拉一下架,讓他少賠點人家動手打他的勞務費的請求,王道秋也就呵呵了。瑪德,真是太賤了,噁心,太噁心了。
結束了高棉之行,王道秋就到了此次他南洋邦交的最重要一站,暹羅。
現在的暹羅,建都大城,音譯為阿瑜陀耶,意為堅不可摧的城市,所以花人稱之為大城王朝。大城王朝它公元一三五0年建國,公元一七六七年被緬軍滅國,歷經四百十七年,三十三位君主,是暹羅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王朝。
王道秋到暹羅,是按著圖書館里的地圖,在曼谷上岸的。當然現在的曼谷,還是一個個的小漁村,亳無後來國際大都市的影子。
一三七七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冊封阿瑜陀耶國王為「暹羅國王」,從此「暹羅」這一國名就被正式固定下來。暹羅也就從此在組織關係上說,是大明總公司下轄管理的一個地區加盟商。
在原歷史時空里,暹羅也一直跟大明友好,先後一百一十多次,派使臣到大明朝貢,最多一年達到六次。
他們向大明進貢沉香、蘇木、犀角、象牙、翠竹、花錫之類的奢侈品。從大明獲得絲綢和瓷品,然後他們再做中間商,把大明的絲綢、瓷器轉賣掉,從中血賺一筆。所以說白了,暹羅之所以能與大明長期友好,甘心當小弟,基於的也是利益,有錢賺。
利益是最牢固的關係,做為後世靈魂,王道秋深深認同這一點。所以對於腦子清楚,在這小農經濟時代就知道做中間商、賺差價的暹羅君臣,王道秋覺得自己跟對方,應該是能聊到一塊兒的。
再加上現在暹羅旁邊緬甸的東吁王國日漸強大,兩個政權不但有領土爭端,還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才是老大,對方應該聽自己的。
於是去年暹羅王室發生了內訌,今年緬軍就乘機大舉攻入了暹羅。在原歷史上,在緬軍的這次強大攻勢下,暹羅被打慘了。硬扛了幾年後,實在是扛不住了,就只好被迫低頭認慫,承認對方才是大哥,並向對方割地賠款。
而後幾年,暹羅還是不吸取教訓,內部還是矛盾不斷,經常自家人火併,搞得暹羅國力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緬王莽應龍看暹羅這副倒霉樣,於是就乘機又率軍攻入暹羅,最後攻破暹羅都城,暹羅王一家子和文武百官及大量百姓,被抓去了緬甸為奴,慘烈程度和北宋的「靖康之恥」有的一拼。
其後暹羅就做了十五年的,緬甸附屬國,直到天降猛男納黎宣大帝到暹羅。據說納黎宣這位老哥,不但武藝高強,是泰拳的開創者,他還極具軍事頭腦。於是暹羅人民就在納黎宣這位猛人的帶領下,趕走了緬軍,國家才重新獨立。
有共同利益、共同語言,對方又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需要有大哥能拉他一把,那這合作條件,還不好談嗎?所以對於此次的暹羅之行,王道秋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