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搶險隊

  第489章 搶險隊


  松花江是HLJ在國內的最大支流,流域涵蓋了HLJ,吉林,遼寧,NMG四省區,流域面積55.72萬平方公里。


  有南北兩個源頭。


  南源是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從南源算起,松花江長度1927公里。


  北源是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的嫩江,從北源算起,松花江長度為2309公里。


  南源的西流松花江在吉林省SY市匯入嫩江,形成了東流松花江。


  松花江最後在佳慕斯同江匯入HLJ。


  此時的南源松花江和北源嫩江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在吉林和黑省防汛指揮部里,領導和專家們都眉頭緊鎖。


  一份份從沿江各地觀測點傳來的數據顯示,兩江的流量在迅速的增長。


  沿岸各地方都很緊張。


  大家都知道,如果雨水天氣繼續持續的話,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可怕的災難。


  現在不僅是黑省和吉林緊張,全國各地都緊急行動起來。


  因為全國防汛指揮部已經有了預判。


  今年的汛情將會超過歷史水平。


  我國的幾大水系都在漲水。


  汛情嚴重啊!

  「防汛物資準備的怎麼樣?」


  「正在加緊準備。」


  「我們要儘快的規劃出泄洪區,否者再怎麼堵恐怕也不行啊。」


  「泄洪區要準備好,堵也要堅決堵上。先做動員吧。」


  「好。」


  很快,黑省就發出了抗洪救災的動員令。


  由省政府和防汛指揮部共同蓋著紅紅印章的動員令在全省各地張貼了出來。


  北寧市府。


  沈洋麵色嚴峻的放下手裡的電話。


  嫩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就是訥謨爾河。


  這條河由東向西流經五大連池,訥河市,匯入嫩江。


  而訥謨爾河的源頭就是長水農場的南北河。


  無論是南北河,還是訥謨爾河都在北寧市的管轄區內。


  其實,在北寧城南,還有一條河流,那就是烏裕爾河。


  可他是一條內陸河,下游進入了自然保護區,形成了大片的濕地。


  沿岸的各縣也大部分在北寧的轄區,可它的危害相對較小。


  各地縣市自己的搶險隊就能保證安全了。


  沈洋倒不是很擔心。


  他最擔心的還是訥謨爾河。


  他已經接到了指令,北寧要迅速組建抗洪救災搶險隊。


  不用說,北寧市轄區駐防的武警消防官兵成了首選。


  轄區內的炮團也是主要的搶險力量。


  把這些力量組織起來,也就五六千人。


  他們是第一批趕到五大連池支援的隊伍。


  訥河市雖然不在北寧轄區,可是他們的防洪能力太薄弱了,根據就近支援的原則,北寧擔負著五大連池和訥河兩地的救援任務。


  北寧成立了防汛指揮部。


  經市領導班子商量,現在需要緊急動員的不僅僅是國防力量,企業的力量也要動員起來。


  北寧最大的企業集團無疑就是昌和集團。


  在這種關鍵時刻,不找他怎麼行?

  「昌華,還在農場呢?你來市裡一趟,現在需要你的幫助。」


  「領導,我馬上到。」


  接到沈洋的電話,盧昌華沒敢耽擱。


  他也看到了動員令。


  這種時候,自己不能後退。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自己除了有錢,還有人。


  幾十萬的工人和家屬是一股絕對力量。


  他一邊開車,一邊給媳婦兒打去了電話。


  「媳婦兒,領導找我,說是有事商量,我猜跟抗洪救災有關。」


  「是嗎?我也接到了通知,去市裡開會。」


  「行,那咱們在市裡碰頭。」


  到了市府,盧昌華被沈洋喊進了辦公室。


  一見面,沈洋就直截了當的說道:「昌華啊,現在的汛情你也應該了解,很嚴峻。我們接到了指揮部的命令,要確保轄區內的訥謨爾河不決堤。」


  他拉著盧昌華坐下,又說道:「第一批隊伍已經上去了,在五大連池。」


  「伱也知道,五大連池人口很少,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保住堤壩。」


  「需要我做什麼?」


  「你不僅要出人,還得出錢,出物資。」


  沈洋盯著盧昌華說道。


  「行。沒問題。」


  「呵呵,你不心疼嗎?咱們市還很窮,可沒錢還你。」


  沈洋臉色有些難看。


  他這也是舔著老臉求人了。


  「沒事,這是天災。在這種情況下,我沒啥捨不得的。」


  「那就好。我代表北寧市府感謝你!」


  沈洋有些感動。


  「領導啊,在大災大難面前,不分你我。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無償支持國家的。只有保住了國家和老百姓,咱們才能真的站起來。」


  沈洋一把握住了盧昌華的手,久久不願放下。


  倆人聊完了這才走向了會議室。


  這個會議室里,坐滿了各大企業的負責人。


  主席台上坐著北寧市防汛指揮部的領導成員。


  「為了確保五大連池和訥河市境內的訥謨爾河堤壩的絕對安全,現在對各企業進行任務分工。」


  「北寧常勝機械廠,組建200人的搶險隊,自備搶險物資。」


  「北寧慶華工具廠,組建500人的搶險隊,自備搶險物資。」


  ……


  「昌和集團公司,組建5000人的搶險隊,自備搶險物資。」


  ……


  盧昌華和王瑤坐在下面,把自己的任務記下來。


  「下面,請各大企業為抗洪救災捐款!」


  「我們廠捐款50萬。」


  「我們公司捐款100萬。」


  王瑤看了看丈夫。


  盧昌華對她點點頭。


  剛才,他已經偷偷的跟媳婦兒說了沈洋的意思。


  自家現在是沈洋手裡的依仗,絕對不能掉鏈子。 「昌和集團,捐款1000萬。捐食品100噸。」


  王瑤清脆的聲音瞬間讓會場鴉雀無聲。


  大傢伙都知道昌和集團有實力。


  可捐款這種事,誰不是象徵性的捐點就行了。


  哪像昌和這麼實在啊!

  一下子就是一千萬啊!

  沈洋在主席台上,臉色一正,率先鼓起掌來。


  在昌和集團的帶動下,後面的企業明顯捐款的數額變大了。


  最後一統計,僅這次捐款就高達5000萬元。


  這讓指揮部的領導們都舒了口氣。


  要知道,在大災大難面前,花錢就沒數了。


  像他們這種剛升級的地級市,哪裡有那麼多錢來支撐救災啊?

  都得靠省里撥款,可黑省自己也沒多少錢,也得靠中央。


  中央面對的是全國。


  還有長江黃河流域在等著錢呢。


  如此下來,北寧不靠自己,根本就沒辦法。


  夫妻倆一回到集團,就召集了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大會。


  宣布成立昌和集團防汛指揮部。


  盧昌華任指揮長,王瑤,陳立國為副指揮長。


  同時宣布了幾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救災捐款倡議,各廠各公司組織捐款。


  三天內把捐款匯總,統一上交公司。


  第二件事,挑選年輕力壯,會水的男性工人,名額五千人,組建抗洪救災搶險隊。


  工資待遇為雙倍工資。


  受傷殘疾,公司按照等級賠償。


  如若犧牲了,除按照國家的工傷賠償外,還額外賠償100萬元。


  其子女可享受優先進廠工作。


  無子女的,可給兩個名額,照顧其親屬。


  大會上一宣布這兩件事,瞬間就炸了。


  誰都知道,公司給錢,賠償很高,可這也意味著極大的風險。


  可各廠的青工們卻不這麼想。


  首先是雙倍工資啊。


  這誰能抵得住?


  再有也不是誰都能加入的。


  首先身體健康,有病的,不會游泳的都不要。


  好在昌和集團的人多。


  從十幾萬人中挑選五千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在技術崗的這些人才就是合格也不能去,萬一人沒了,就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這邊陳立國組織挑選隊員。


  另一邊,王瑤按照盧昌華給的物資清單開始準備。


  首先就是食品。


  5000人在野外搶險,哪有時間做飯啊?


  只能吃麵包這樣的食物。


  好在盧昌華早在三月份就通知大洪加大麵包的儲備了。


  王瑤一聲令下,大洪就組織車輛往北寧運送麵包。


  第二就是麻袋或者編織袋。


  這個需要採購。


  數量先準備100萬條。


  第三是鐵鍬。


  5000人的隊伍,需要至少10000把。


  這個自己廠子里生產。


  他們生產這個就是小菜一碟。


  第四是防水發電機,至少需要十台。


  這個也是自己生產。


  當然生產越多越好,其他搶險隊也需要。


  第五就是帳篷,至少200頂。


  第六就是電水壺,200台。


  現場水很多,可是都不能喝。


  水要燒開了喝也是常識。


  第七是運輸車,一百台套。


  也就是拖拉機。


  這是用來運輸食品和飲用水的,包括轉運各種工具和沙土。


  拖拉機帶后拖車,這是標配。


  運水車則要在後拖車上加裝水罐。


  這些車輛,昌和集團不需要求人,自己就有庫存。


  第八件,藥品。


  各種感冒藥,發燒葯,拉肚子葯等等。


  碘酒,酒精,紗布,止血繃帶。


  同時配備醫務人員50名。


  第九件就是麻繩和大馬針,這是縫合沙袋用的。


  這個就多多益善了。


  也就是三天時間,這些物資就到位了。


  5000人的隊伍,按照100人一個小隊,共分出了50個小隊。


  各有隊長。


  隊長都帶著紅袖標。


  隊員們穿著工作服,上面手寫著阿拉伯數字。


  一看數字,就知道他是哪個小隊的人。


  盧昌華知道,在搶險隊里,雨具都是不適用的東西。


  搶險的時候,誰會穿雨衣啊?


  都在河水裡泡著,早就濕透了。


  雨衣反而累贅。


  所以,這些雨具一概沒有。


  沈洋在第三天就來到了昌和集團。


  當他查看了盧昌華準備的物資,也看到了士氣高昂的隊員們。


  他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昌華啊,你就是生長在和平時期,要是在舊社會,你還真可能是個將軍。」


  第五天,指揮部就發來了命令,讓昌和搶險隊奔赴訥河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