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恩出於上
第14章 恩出於上
「兄弟們,加把勁,這部分工事修好,我等便不再懼怕賊虜圍城。」
青田縣外,江鉦一邊甩著鐵鍬,一邊呼喝著鼓舞士氣。
左近軍民高聲應好,把鐵鍬甩的飛起。
青田縣在甌江中游,位處北岸,為了保證糧道與退路,江鉦帶人在城南開了兩條溝,保證青田縣城與甌江聯通,讓江里的船可以直達城內。
工程量不小,然而他以身作則,軍民齊心,速度確實不慢。
「總管!」負責巡邏的江大路跑過來,叫道:「溫州運糧來啦~」
「按律入庫便是,何必大呼小叫?」江鉦不以為意。
「三千石,三千石啊,非得總管親自迎接不可!」江大路叫道。
「端無可能!」江鉦說道:「中樞如何會有這麼多糧食?」
駐紮青田縣時,江鉦收到的命令是自行就地籌集糧草,中樞每月只給一百石糧食。
講真話,若非江家素有威望,且帶著的多是撫州舊部,軍兵早就潰散了,即便如此,江鉦也只是勉力維持。
如今聽聞溫州一次性調撥了三千石糧食,江鉦確實是不敢相信。
到了江邊,只見五十多條大船在江邊排成一排,每條船吃水頗深,顯然是裝了不少東西。
「三哥!」楊世耀迎上來,叫道:「小弟奉令押解糧草,三哥著人搬運。」
當時從臨安逃亡時,楊氏把楊亮節次女楊二娘許配給了江鉦的二哥江鈺,後來江鈺戰死婺州,楊二娘隨之投水殉節。
因為此間親家關係,楊世耀稱江鉦為三哥,以示親昵。
寒暄兩句,江鉦問道:「如何便有如此多糧食?」
「好教三哥知曉,此乃陛下定謀,諸位相公協力,抄略溫州大戶所得。」楊世耀眉飛色舞地把事情說了一遍,又恨恨地罵道:「直娘賊,端的該殺,便是余季那狗賊家就有糧食四萬餘石,別人草根樹皮難以果腹,他家卻用陳糧餵豬,端的罪該萬死!
五十多大戶,得糧近百萬石,溫州八十萬畝田地,他們佔了七十五萬,工坊、山林、水澤更是不計其數。
目下溫州正在分田分糧,百姓感恩戴德,踴躍投軍,後續會有三千援軍送來,中樞正在商議是否派軍控制台州。」
「百姓踴躍投軍,目下我軍人數高達兩萬,雖說野戰不堪一擊,守城卻是綽綽有餘。
台州有臨海江為屏障,易守難攻,且有水道為退路,可守!」張世傑唾沫橫飛。
糧為將膽,一下收穫近百萬石糧食,張世傑的心思一下子就野了。
「有天雷坐鎮,守城不難,且佔據台州后,可按照溫州計策清理大戶,兵員糧食激增,又可屏蔽溫州,實乃兩全其美。」趙吉甫說道。
「我等因兵力不足,不得不收縮至溫州,今糧足兵廣,可據守台州!」江萬載說道。
「既然都認為可守,便出兵據守!」趙昰下定決心,問道:「誰人為將,誰人為官?」
「台州在手,溫州無憂,臣願領兵前出,必不使元虜越臨海江一步!」劉師勇請命。
「臣願知台州,輔佐劉節度據守城池,若我差池,提頭來見。」陳文龍說道。
「陳中丞督查地方,又有許多案件審理,走脫不得,昨日從政郎林景熙來投,可權知台州。另以陸秀夫為宣撫使,照溫州例清理地方。」江萬載說道。
趙昰說道:「宣林景熙。」
等待時,劉黻送上了林景熙的簡歷。 度宗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由上捨生釋褐成進士,受泉州教官,歷禮部架閣,轉從政郎,臨安投降,棄官歸鄉。
昨日大軍清掃大戶,林景熙上書稱讚,並請出仕。
趙昰看不出林景熙能力如何,只能等面試再看。
不一刻,林景熙進來。
見禮之後,趙昰問道:「朝廷欲復台州,卿以為如何?」
「此乃上策!」林景熙說道:「台州有險可據,當為溫州屏障,欲堅守,關鍵有三。
其一,清理內政,效仿溫州分田分糧,鞏固民心,其二,控制臨海江,糧道無虞,其三乃是遷民於南,以免元虜驅民為先登。余者,上下一心,據城死守而已。」
趙昰又問道:「朕欲以卿知台州事,可乎?」
「唯死而已!」林景熙拜下。
「善!」趙昰頷首,說道:「擬詔,加林景熙端明殿直學士,權知台州事。加劉師勇太子少保,遷浙江制置使,駐軍台州。
加張雙國直秘閣,判台州事,兼知黃岩縣事。陸秀夫為兩浙宣撫使,行清理地方事。加江鉦閤門宣贊舍人,右武大夫,處州制置使,加張望北武翼大夫,溫州防禦使。」
「臣奉詔。」林景熙拜下,說道:「陛下威儀日隆,軍民咸服,然地方多遺賢,未嘗恩澤,臣請陛下開恩科,既能補朝廷人才之不足,亦可安定地方人心。」
「善,卿所言甚是。」趙昰從諫如流,說道:「通傳溫州、台州、處州三地,十日後開文武恩科,各地來試者,一體納之。
遲來者可自投集賢閣,量才德以用,務使野無遺才,人盡其用。」
「臣奉詔。」眾人應下。
人事既定,立刻草擬詔書,用印後送達當事人。
劉師勇趕來謝恩,隨後整點四千軍兵,分水陸兩路直撲台州,林景熙與張雙國隨後而行,並押解糧草。
第二天,百五十艘海船次第起帆,順江而下。
第一批一萬五千移民走海路去福州,略做休整並補充一部分物資后,將前往流求大島進行開墾定居。
送走船隊后,趙昰迴轉,與楊氏告別。
楊氏扶著趙昰仔細打量了一陣,感慨道:「大哥日益壯大,甚好。
為娘離去后,當記的按時飲食,冷則增衣熱則減,莫要疏忽。」
「娘娘寬心,孩兒曉得。」趙昰應下。
楊氏把趙昰拉到近前,壓低聲音說道:「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謹記。」
「孩兒省得。」趙昰回道。
楊氏的意思是不論懲罰還是獎勵,都需要經過自己的手,這樣才能保證皇帝的權威。
更明白地說,那就是江萬載等人提意見,趙昰批准執行,此乃恩出於上,為君者第一條要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