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 第222章 北地豪強處理

第222章 北地豪強處理

  第222章 北地豪強處理

  「王師順利下膠西,無傷亡,實乃出乎意料。」趙昰笑眯眯地說道。


  「臣為陛下賀,陛下英明神武,因此王師百戰不殆。」陳宜中搶先拍了個馬屁。


  「陳相莫要如此。」趙昰擺手,說道:「坐下說話。」


  「謝陛下。」陳宜中坐下。


  皇帝的宮殿尚未修建,朝會所在是三間打通的房子,其實空間不大,因此有事上朝無事上班,人員就精簡了許多。


  為了進一步籠絡人心,皇帝給大家設立了座位,問安后落座,發言起身。


  講真,皇帝提出這個做法的時候,大家都表示拒絕,然而身體都很老實地接受了。


  「膠西即下,張世傑領大部往西擊密州,偏師往東收萊州登州,諸卿以為如何?」趙昰問道。


  「膠西之戰出乎意料之順遂,臣以為張總管決策無誤。」陸秀夫說道。


  「只要不輕敵冒進中了埋伏,即便攻城不利亦不會有所損傷,且山東各地空虛,臣以為正當進取。」李庭芝說道。


  「既如此,令楚州出兵,以牽制海州元軍,為山東分擔壓力。」趙昰說道。


  「臣遵旨。」陸秀夫應下。


  張雙國起身,道:「陛下,臣請派出幹探,偽裝成流民進入北方。」


  「可。」趙昰應下。


  「陛下。」李庭芝又起身,道:「膠西戰報,其地方豪強抗拒王化,不利於攻略地方,臣以為當重訂對豪強之處置方法。」


  趙昰重新看了戰報,發現上面果然提到了此事,不由問道:「李相有何諫言?」


  李庭芝道:「臣以為可效仿南陽,任由其售賣田地,聚攏錢糧人口后遷往海外。」


  「不可。」陳宜中反對道:「南陽豪強之所以能移海外,乃是因為策應之功,且有王思功之國可移。


  北方豪強殊無功勞,只因負隅頑抗便給予優待,何以服眾?

  且其素無忠義,遷徙海外必然叛亂,於國朝並無益處,徒生叛亂,不若此時分而殺之!」


  「臣以為陳相所言有理。」章鑒說道:「若其同遷一地,日久必然生變,與其到時候勞師遠征,不如防患於當下。」


  「臣思慮失當。」李庭芝主動退了。


  估計是臨時起意,不然兩個丞相不會當堂拆台,而且陳宜中考慮的比較長久。


  趙昰說道:「未來,海外必然是國朝命脈之所在,當盡量佔據,其中關鍵在於人口。


  詔令各軍,慎殺少殺,有罪者皆打散發於各國。」


  「臣奉詔。」陸秀夫應下。


  就在朝堂商議軍情時,張世傑領著兩萬大軍到了密州城外十里坡。


  下午的雪地十分泥濘,行進速度很慢,眼看太陽西斜,張世傑下令紮營。


  天寒地凍的,不安營紮寨是絕對不行的。


  大軍停下,車子圍成一圈,軍兵卸下紮營的木樁,同時開始挖坑。


  只是地標泥濘,地下卻凍的結實,一鍬下去只是淺淺的一點土,廢半天功夫才能埋下一根木樁。


  「總管。」親衛營指揮使於同說道:「行軍已有四日,卻未見元虜動靜,恐怕其不敢來襲?」


  「無妨,本就是誘敵之計,若其不來,攻城便是。」張世傑很是無所謂。


  當發現道路不利於進軍的時候,張世傑就稍微改了下計劃,想著把元軍勾引出來打一場野戰,因此很有耐心。 天黑透后,營寨終於搭好了,全軍吃過飯各自鑽進帳篷里。


  只是北地是真的冷,帳篷似乎八處漏風一樣,哪怕蓋上被子亦是無濟於事。


  最辛苦的是火槍兵和火炮手,因為要防備元軍偷襲,都是不解甲的。


  又一夜無用功,眼看軍兵疲憊不堪,張世傑嘆了口氣,道:「傳令,后營轉前營,前營轉后營,撤回膠西。」


  「總管威武!」諸軍由衷地發出歡呼。


  張世傑道:「莫要輕敵,說不得元虜已經在半道設了埋伏,決不可大意。」


  「楊都統廣撒探騎,若是元軍出城,定然瞞不過消息,是否多慮了?」於同問道。


  「寧願多費精神,莫要因為大意而丟了性命,待回到膠西縣城,可以休整兩個月。」張世傑說道。


  張世傑部艱苦跋涉時,又一隻船隊到達膠西,一萬兵和大量的糧草輜重。


  膠西縣城已經成了一個大工地,外面在挖溝築牆,裡面在營造倉庫兵營。


  伙房灶膛後面,梁二郎的臉蛋紅撲撲的,在火光下尤為明顯。


  作為第一批出來做工的人,他享受到了優待,那就是在伙房燒火,不止暖和,還能給老娘帶一頓晚飯回去。


  說實話,在這冬天裡,沒有比這更好的差事了。


  而頂著寒風做工的百姓也沒有怨言,因為宋軍工錢給的及時,而且兩頓飯管飽,只要能幹活肯幹活,恐怕一個冬天比一年掙的多。


  太陽落山時,各處收工,開始結算工錢。


  黃澄澄的銅錢,壓在手裡沉甸甸的,每個人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諸位!」朱曄說道:「工錢按時結清,一天兩頓管飽,韃子可能給出如此優待?」


  「不可能。」百姓異口同聲。


  給韃子做工還想著工錢?想屁吃呢,不拉出當奴隸就不錯了!


  「奈何,有人不珍惜機會,偷奸耍滑不說,還想著偷盜糧食!」朱曄恨恨地說道:「就在中午,有李四者,趁伙房送飯時潛入,偷米四斗,被發現。


  按律,盜竊者流放,縣裡判決流其於鎮東路。


  另外,有三十二人偷奸耍滑,未完成規定任務,扣發今日工錢並全部逐出,永不錄用!

  名單籍貫都貼在了城門口,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傻子……」眾人無不暗暗吐槽。


  一個月一貫錢不說,還省了自己的口糧,算起來一個月一石糧食,全天下去看,也找不出工錢如此優厚得地方。


  同時,百姓們也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遵紀守法,免得失去如此好機會。


  簡短的訓話后,百姓離開,住城外的自然是要回城的。


  城門口,掛著百多個人頭,大半是本縣韃子的,漢人的也不少。


  都是平素作惡多端的,被百姓舉告后按律處斬。


  宋軍軍紀嚴明,絕不會騷擾百姓的,但是縣衙清查犯罪可是絕不手軟,不管潑皮無賴還是地主豪強,但凡有命案在身的都是一個不放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