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北民

  第250章 北民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大軍過境,尤其是知道將要開戰時,百姓都是四散逃離。


  只是你是不是要吃,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出來勞作。


  新安灣,黃河在這裡突兀地拐了個彎水面上的東西極容易被衝到河灘上,一般都是柴草,因此多有百姓來此拾撿。


  此時,數百百姓聚集在河灘上,撿起一塊塊木頭。


  「近日這麼多木頭不是上游那處失火了吧?」


  「呂梁渡那片開戰,這些可都是船上的。」


  「造孽啊,安生的日子不過,成天打來打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此間年紀最大的五十多,經歷過蒙金之戰,經歷過端平入洛,又躲過無數次的徭役,以為能如此過上一輩子,沒想到戰火重燃在家門口。


  雖說宋軍沒來啰嗦,然而他們不知道是顧不上還是軍紀好,一天天提心弔膽的。


  忽然,有人指著水面叫道:「那是不是有個人?」


  眾人定睛一看,可不是一具屍體,在水面沉沉浮浮,不一刻被衝到了岸上。


  害怕又好奇,眾人遠遠看著,不敢靠近,有那大膽的走過去一看,說道:「原來是個韃子。」


  蒙古人的髮型與宋人的差別很明顯,有經驗的甚至能從腦殼的顏色分辨出差異來。


  「要不要報官?」


  「報什麼官,想死啊?」


  「直接埋了算了,省得麻煩。」


  「要我說扔進水裡得了,管他那麼多。」


  議論紛紛之間,又有一人隨水而來。


  這人平躺在水面上,不知道的以為是在仰泳呢,到了岸上,眾人才發現這人穿著甲胄。


  「奇怪,穿著甲居然能漂到這裡。」


  「你管那麼多,把甲拔了,好歹能換幾貫錢。」


  「看清楚,這是南兵,怕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吧。」


  眾人議論時,又發現這兵居然有呼吸。


  「送去新安站吧,哪裡有南兵大營。」年紀最大的三爺說道。


  「三爺,要是南兵強徵兵役怎麼辦?」


  「南兵佔據新安站有些日子了,沒來滋擾,應該不會為難,若是棄之不顧,事發則有大禍。」三爺別有深意德望了一眼眾人。


  雖說大家是同村,且多同姓,實乃保證所有人都是一條心,假如有人心生貪念而告發,全村死無葬身之地。


  而把宋兵送回去,即便強徵兵役,左右三四人遭殃而已。


  計較既定,三爺帶了兩個人,抬著宋兵趕往新安站。


  驛站制度流傳甚久,到了元朝更進一步,基本上六十里就有一處,遍布全國各地。


  新安站是忽必烈立國后所建,周圍商旅百姓聚集,形成了相當規模的集鎮。


  尚未到達新安站,三爺等人已經被攔住。


  說明了原委后,宋兵立刻接過傷兵送往傷兵營。


  傷兵營是俗稱,官方的稱呼應該是戰地醫院。


  戰場有急救,初步處理傷勢後送到戰地醫院,輕傷的再往後運。


  負責傷兵營安全的於同親自接見了三爺等人,一通感謝后,又問道:「你等救了我軍兵丁,理當感謝,伱等可選擇五石米或者十貫錢。」


  「要米,要米……」有年輕的後生叫道。


  五石米啊,參雜著野菜草根,夠吃一整年的,反觀五貫錢只能買一石米,如何選擇不言自明。 當幾人帶著米回村時,全村都轟動了。


  誰能想到,宋軍不但沒有為難,反而如此大方呢?


  「三爺,南軍如此闊綽,我等是否投軍去?」


  「是啊,救一個人給五石米,殺個韃子給的更多吧?」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得過韃子啊,再有錢,吃了敗仗都是完蛋。」


  這話一出,眾人沉默。


  村裡消息閉塞,大家也不知道宋軍厲害不厲害,要是打不過韃子,最終都要遭殃。


  「以前,這片地界是女真人的,後來成了蒙古人的,如今,南兵來了。」三爺頓了頓,道:「要是南兵不厲害,怎麼可能打到這裡來?」


  「還是要打聽清楚,事關身家性命,不能全憑猜測。」


  「是啊,我看南兵挺好,不如去新安站打聽打聽。」


  「好,同去同去。」


  不得不說,五石米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即便幾家人分了,依舊可以過上一段好日子。


  不是村民們眼皮子淺,而是元庭越發橫徵暴斂,百姓忙碌一整年,依舊是家裡無糧無衣,苦不堪言。


  十多村民返回新安站,才發現宋軍並不徵兵,卻雇傭民夫。


  三十文一天,一天三頓飯管飽,假如死了,撫恤五石米。


  「元虜兇猛,正軍傷亡頗多,民夫同樣傷亡不少約莫有兩成。」負責招募的宋兵實話實說。


  村民們已經被優厚的待遇晃花了眼,根本不在乎兩成的傷亡。


  在這飢餓中睡著又被飢餓喚醒的年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沒了,誰還在乎被韃子打死?


  就算死,也要做個飽死鬼。


  只是民夫這麼高的待遇,軍兵又是什麼待遇?對此,宋兵並沒有隱瞞。


  「我軍普通軍兵月俸一貫錢,其實和民夫掙得差不多。」


  「這麼低?」村民表示難以置信。


  「前兩年朝廷錢糧不繼,我等可沒有俸祿。」軍兵笑道:「然我等家小隻交兩成田稅,而且有官府照拂。」


  「兩成田稅?」村民面面相覷。


  元庭的田稅是十五稅一,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包稅制,一家摺合白銀八兩,約等於八石稻米。


  是的,隨著戰線北移,元境不但糧價飛漲,白銀與銅錢的兌換價格同樣飛漲。


  這既有元庭財用吃緊而大肆搜刮的緣故,也有豪強大戶聯手做空的緣故。


  所以忽必烈在戰事如此吃緊的情況下依舊咬牙分兵西征呢,全為了搞錢。


  「陛下樹碑立約,田稅三成,從軍者減一等,免徭役雜賦。」宋兵笑道。


  「那我等是不是也能過上如此好日子?」村民問道。


  「當然。」宋兵笑道:「前提是把韃子攆走。」


  「看軍爺如此快活,只怕此事打韃子不難吧?」村民問道。


  「不難?」宋兵搖頭,道:「昨日水師激戰,損失慘重。」


  黃鵠、白鷂、車船、艨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