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第312章


  來台州半個月,直到開始捉拿人犯,文天祥才露出真面容來,台州上下得知消息立刻前來拜見。


  「南相至台州辦案卻不通知州內上下,莫不是懷疑我等清白?」知州戴錶元並未隱瞞自己的不滿。


  內閣新設未久,民間已經給各輔政大臣起了雅稱。


  李庭芝文相第一,為首相,陸秀夫為上武相、苗再成為少武相,趙吉睿毫無存在感,稱影相,王應麟文相第二,稱亞相,文天祥第三,丙為南,稱南相,陳剛中第四,丁為夏,稱夏相,陳文龍第五,戊,中央也,稱中相,劉黻最末,稱尾相。


  這些都是民間的稱呼,官場還是按照習慣稱相公,或者姓氏加相,比如文相。


  戴錶元稱呼南相,確實是怨念顯露。


  本來就是,區區小事,一紙政令遞下來,本州必然是一查到底,絕不會出現任何紕漏。


  文天祥冷著臉,呵斥道:「此事不大,然而你就任一年有餘卻未能發覺端倪,豈言稱職?」


  戴錶元低了頭,道:「文相教訓的是,下官失職。」


  王應麟的學生都沒得到好臉色,下面的通判六曹等大小官自然不敢吭聲。


  文天祥指向姚裕國,道:「本以為陳二受爾包庇,因此多有懷疑,如今水落石出,爾雖為陳二舊主,卻無牽連,屬實難得。


  我即將回京,必將此事上奏,想來會有嘉獎,耐心等候便是。」


  姚裕國受寵若驚,道:「下官只是本分兒子,當不得文相誇讚。」


  「功便是功,過便是過,不可混餚。」文天祥環顧眾人,道:「此事乃是陳州倒賣御賜衣物而發,因此內閣下來做個調查,事實證明,此非個例,而是普遍存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爾等當牢記教誨。


  另外,台州了結,其他地方尚未了結,勿要聲張,免得干擾刑部辦案。」


  「下官領命。」眾人應下。


  教訓了台州一番,文天祥沒有多留,帶著一干人犯離開。


  不提姚裕國鬆了一口氣,只說文天祥順著運河返回京城,第一時間拜見皇帝。


  君臣禮畢后,趙昰說道:「雖說慈幼院等機構遍布各地,牽連甚多,如何就值得卿和陳文龍親自去辦?」


  「區區小事本來不值得,臣主要是想去看看民情。」文天祥感嘆道:「入了內閣,事務纏身,遠離百姓,非為長久也。」


  趙昰說道:「大方向不錯,偶有小錯隨時發現隨時糾正便可,朕相信卿等可以的。」


  「臣自然明白。」因為只有兩人,文天祥比較放鬆,說道:「此去台州,一路所見民間少青壯,忽然發現戰爭之害。


  臣一直在想,如何能夠早日平了韃虜,只是苦思無果,甚是難過。」


  「卻不想豪邁如卿亦有悲春傷秋時。」趙昰調笑一句便揭過,問道:「此去可有趣事?」


  「倒是有一件。」文天祥把關於姚裕國的事情說了。


  趙昰說道:「這人朕尚有印象,本為副巡檢,因擒殺了阿剌罕而升任臨海江都巡檢。只是一個民婦的幾句話,值得甚麼?」


  「陛下,那王氏未撒謊,其間必有隱情。」文天祥說道。


  「只是此事無需卿親自去查吧?」趙昰不知可否。


  文天祥回道:「此事調查,主要是走訪暗查,耗時太久,臣自然不可能時時跟進,只讓刑部去辦便可。」


  「如此便好。」趙昰點頭,轉了話題,道:「益王已經傷愈,其本人慾南下立國,朕想以文璧為王相,並以文璋為文國代國主建國,卿以為如何?」 話題轉換太快,文天祥不禁一愣。


  文璧和文璋都是他的弟弟。


  理宗寶祐四年,兄弟兩同中進士,殿試之前,其父病危,當時文璋尚未成年,兄弟二人商議,文天祥留京參加殿試,文璧則火速返回江西,留守家中,照顧父親。


  事迹傳開,兄弟倆一忠一孝廣受讚譽。


  后臨安告急,文璧協助文天祥募兵勤王,奈何其祖母病逝,文天祥帶兵進京,文璧回鄉守孝,后宋庭奪情,起為惠州知州,江璆平定廣東,多賴其支持,如今已是瓊州路副總管。


  而文璋隨文璧南下,江璆復廣東后,做了兩年知縣,見局勢好轉,又自覺才能不濟,便辭官在家侍奉母親。


  雖說三兄弟天各一方,但是這局面是相當好的。


  原歷史中,文天祥以身殉國,名傳千古,而文璧開城降元,保守抨擊,文璋卻是隱居鄉里,終身不仕。


  文天祥回道:「臣母年老體衰,不良於行,且文璋才幹一般,難持一國。


  文璧可為國相,即刻南下,文璋侍奉臣母,至於建國,待臣致仕后再言不遲。」


  「卿五十有二,待致仕后已至耳順,恐怕無有太多時間精力建設封國。」趙昰勸道:「以文天佑擇一建國如何?」


  文天祥說道:「陛下厚愛,臣銘感五內,只是區區一家之國,何比天下之國?如今天下未定,臣實無暇分心。」


  「憑卿自願吧。」趙昰沒有太過強求。


  如今建國,有個十年時間肯定已經步入正軌,文天祥退休了就可以日日笙歌,但是他不願意便罷。


  反正文家是個大家族,小字輩眾多,大不了把文天祥留在京城享受生活,後輩們去奮鬥嘛。


  就在兩人轉入閑聊時,親衛通報,李庭芝求見。


  沒說的,立刻召見。


  看見李庭芝臉色嚴肅,趙昰認真起來。


  「陛下。」李庭芝拜道:「鎮東路急報,總管黃震病逝於任。」


  「甚麼?」趙昰失聲。


  「黃震病逝於任。」李庭芝重複道。


  「陛下節哀順變,當務之急是委派新總管,並遣使治喪。」文天祥說道。


  「想鎮東路有今日興盛,多賴黃卿嘔心瀝血,卻不想未曾享受,便撒手人寰,朕心甚痛。」趙昰緩緩道:「詔令,趙吉睿持天子節,代朕迎黃卿回朝。」


  「陛下。」李庭芝說道:「黃震遺書,願葬於鎮東路,鎮東路百姓亦有所請,懇請朝廷於鎮東路立廟祭祀。」


  「准,賜銀千兩,葬於玉山之巔並立廟。」趙昰停了一下,繼續道:「謚號敏,追封海東郡王,令其子黃泉子襲爵並就國。」


  「臣奉詔。」李庭芝應下。


  趙昰嘆了口氣,道:「內閣商議,地方重臣年過六十五者當隱退,無爵者頤養天年,有爵位者建國。」


  「臣遵旨。」李庭芝應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