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 第377章 天下無敵之關鍵

第377章 天下無敵之關鍵

  第377章 天下無敵之關鍵


  「答剌麻八剌放棄關中漢中,往西而去……」趙昰放下奏摺,輕笑出聲。


  「父皇何故發笑。」趙勝問道。


  趙昰反問道:「易地而處,你會如何?」


  趙勝回道:「我會血戰一場,最起碼等某處關卡被紅坡后再走,免得下次遭遇無心再戰。」


  「不錯,沒在軍中浪費時間。」趙昰誇了一句。


  直接跑路,當然是保存了實力,但是對民心士氣是暴擊,下一次遭遇能發揮出幾分戰鬥力,真不好說。


  「父皇。」趙勝忍不住問道:「昨日我與同學辯論,關於王師何以能夠屢戰屢勝的關鍵,有認為是因為武器,有人認為是父皇聖明,還有的認為國朝良將多,我覺得都對,卻不全,父皇可能為孩兒解惑?」


  「嗯,當然是因為你爹聖明。」趙昰笑道:「想當初剛剛登基,立刻清除大戶重分田地,收攏了民心。


  自古以來,所謂的民是貴族,是豪強士紳,田間地頭、作坊工礦里的人都是不算的。


  這是皇帝治國之大忌。


  農民,天下八成人口,誰獲得他們支持,誰就能戰無不勝。


  你可以研究歷次戰例,但凡鬆口氣就戰敗,我們都堅持下來了,因為軍兵知道,他們敗了,家人立刻重回水深火熱之中。


  而百姓為自己耕種,總是不遺餘力的,不管是收入官府還是留存農家的,糧食就在哪裡,如此國朝糧食不缺。


  兵精糧足,天下無敵。


  所以伱當皇帝后,一定要記住,盡量給農民實惠。


  如今國朝科技快速發展,又產生了一個新群體,那就是工人。


  假以時日,工人或會佔據總人口的兩成甚至更多,而且他們擅長分工協作,比農民更有組織性,是很值得收買的群體。」


  趙勝暗暗記在心中,又問道:「父皇,若以馬軍追擊,極有可能留下答剌麻八剌,為何不追?」


  「國朝首要任務是恢復中原,蒙古西遷,有利於此。


  這二十年,戰火連綿,國內人口幾無變化,二十年後,努力使人口翻倍,到時候正好西征。


  蒙古人給了現成的路線,跟著走過去就好了,而且還能有一些漢化的基礎。」趙昰回道。


  趙勝點點頭,忽然皺起了眉頭。


  總感覺皇帝老子想撂挑子,恐怕只是因為太子還小才不能得逞。


  看著大兒子陰晴不定的臉色,趙昰頗覺好笑,剛要調戲幾句,虞集進來,道:「啟奏陛下,兩浙路急報,七月初六,兩浙路沿海地區遭遇特大暴風雨侵襲,多地海潮倒灌,風災尤重。」


  「什麼?地方官府在幹什麼?」趙勝跳了起來。


  「稍安勿躁。」趙昰瞥了一眼大兒子,說道:「天災,非人力所能阻止,當務之急是組織救援。」


  「父皇,該如何做?」趙勝問道。


  「令御史中丞陳櫟為賑災大使,督查賑濟與重建事。」趙昰下令后,又對大兒子說道:「你和你姑姑一起去撫慰災民。」


  「孩兒領命。」趙勝躍躍欲試。


  「別急。」趙昰說道:「到了災區,聽從劉君輔安排,勿要擅自主張。」 「父皇放心,孩兒一定記得。」趙勝應下。


  聖旨下達,陳櫟領了節杖,帶著大長公主與太子沿運河南下。


  歷史上,陳櫟隱居鄉里,元庭開科舉,地方強令其參加而不得,如今,從國史院編修到御史中丞,川為官場美談。


  就在他帶著太子南下時,台州城裡,兩浙路總管劉君甫一個腦袋兩個大。


  沿海被海水衝擊,房舍倒塌,百姓流離失所,多有死難者,那些沒有被水淹沒的地方,風災同樣不輕。


  單純的救災不是問題。


  杭州作為南方運河中心,錢糧廣聚,足夠救災使用,但是風雨未歇,各江河波濤翻滾不休,大小船隻難以過河,糧食物資就沒法運輸。


  福建雖說沒有遭災,但是海路斷絕,而陸路被雨水阻隔,緩不濟急。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因巡查地方到了台州,而不是留在杭州,否則缺乏統一調度,救災會更加困難。


  「瑞安府作為風暴中心,災情必然嚴重,增援刻不容緩。這樣,讓船隻往上游去,到風浪小德地方過河,然後走陸路南下。」劉君甫說道。


  「總管,如此耗時良久,只怕風雨停歇時還未到。」台州知州鄧明運勸道。


  確實有這種可能性。


  「不能幹等著,兵分兩路行事。」劉君甫想了想,又補充道:「傳令地方,百姓救一人賞五百錢,轉運一人賞錢一百,各縣照實登記,寧願有人冒功亦不得有缺,若是因救人而亡,按照烈士撫恤。」


  左右官員聽聞,無不愕然。


  這不是一般官員能夠想出來的辦法。


  大家辦事都是一道命令下去,就算如今沒了徭役,可救人不是傳統美德嗎?

  劉君甫不同尋常。


  他最初為度宗時縣丞,只是朝政敗壞,國勢頹唐難以挽回,於是他辭官回鄉,改為從商,積累了頗大的家資。


  有錢后,他興辦教育,造福鄉里,比尋常土豪強了太多,江萬載收復泉州后,他第一時間送上十萬石軍糧,並成了後勤大總管。


  正是如此經歷,讓他花錢很靈活。


  「海外移民,人均耗錢五貫,今我以五百錢救一人,何其划算也?」劉君甫給眾人分析道:「如今水面危險,非得以重利誘惑不可,便如子貢收牛一般。


  沿海百姓三十萬而已,若是十五萬貫便能救回,何足道哉?」


  反正兩浙路富庶,拿出十五萬貫不說輕而易舉,也是壓力不大,大不了,找皇帝報銷咯。


  於是,信使四處,告知百姓們總管府的決定。


  果然,本來猶豫不決的人們紛紛出動,參與到救援之中去。


  當趙勝抵達錢塘江邊時,風停雨歇,順利南下至台州。


  聽聞劉君甫德決策,同樣愕然,只是因為皇帝囑託而沒有多問,繼續往溫州去。


  溫州是風煙所在,災情最嚴重,不過隨著風雨過去,已經進入了災后清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