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秦有盛世> 第267章 錯在百家,是故要廢百家?(求打賞

第267章 錯在百家,是故要廢百家?(求打賞

  第267章 錯在百家,是故要廢百家?(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太學之所,在這咸陽城,實在是奇異之觀。


  想到太子如今的所作所為,淳于越不禁會心一笑。


  果然虎父無犬子。


  ————


  待所有人坐定。


  李斯肅容:


  「今日,我李斯得以與百家名士齊聚一堂,實乃幸事。想必諸位也都聞說,今日太學百家齊聚,實乃李斯奉皇帝陛下之名,召集諸位於太學共商大事。」


  「自周天下分封天下以來,諸侯相爭,群雄並起,天下紛爭不斷。」


  說到這,李斯微微頓了頓。他想不通,為什麼費力統一天下,到了最後卻要郡縣和諸侯並立呢。


  當著百家的面,李斯沒有說出他心裡那句,『天下共苦不休,已有王侯。』


  李斯續道。


  「今賴皇帝陛下之神靈,天下得一,黔首皆歸於秦。」


  「然而皇帝陛下思及天下離亂,七國並存之局已有百年。如今雖天下人皆為秦人,但是尚有人念舊國。是故國雖一,實為疆域一,而人心不一。」


  「故李斯今日奉皇帝陛下之命,聚齊諸位,為皇帝陛下分憂,更為天下之百姓共議大計。」


  諸生齊齊拱手作揖。


  「此乃我等之幸,願竭力為皇帝陛下分憂。」


  李斯亦拱手。


  「諸位之心,李斯必定會向皇帝陛下轉達。」


  有人操著一口濃重的趙地鄉音道:

  「李祭酒,皇帝陛下肯給我們這些學派一個機會,也實屬我等之幸。皇帝陛下深明大義,一切決議皆以國為重。我等入秦已久,聞之目之,皆欽佩皇帝陛下。」


  「而我等草民之流,原居於鄉野,本不登大雅之堂,今日得入太學,實乃平生之幸。該是我等感激陛下賞識之恩。」


  「至於共議大事,我等實乃鄙薄之人,未必有什麼高見。可放今天下一統,誠如大秦太子所言,如今乃千古未有之局,是故士人皆當出山以助力。我等雖然不才,但都願意略盡綿力,以諸皇帝陛下穩固江山。」


  諸生聞之,皆眼中含著欽佩之色。


  李斯也道。


  「善。不知先生為哪門哪派之人?李斯孤陋寡聞,竟然不認識先生。」


  此人聞言,這才笑笑。


  他長著一張方臉,皮膚黝黑,但是眼睛又細又長。


  「鄙生蒯徹,字通。」


  李斯望著此人,心嘆,此人看似其貌不揚,但是聽他說話,頗有章法,是個人才。


  「蒯通,汝出自何家?」


  蒯通一雙眼笑的眯成了一道縫。


  「縱橫家。」李斯看著此人,想將他攬入門下。


  聽他方才所言,他早就來到了秦國咸陽城,但是為何沒有投入我的門下呢。


  像他這樣的高士,究竟會投入何人門下。


  李斯望著這蒯通發怔,李由也看出了他父親的意思。


  李斯聽了這話,很是心喜。


  但是正事當前,他只得先將此人放一放。


  李斯復道。


  「那不知諸位以為,當如何治這天下人心不齊?」


  經歷了上次的焚書之議,李斯決定,有些話,得讓他們自己說破才好。


  李斯拋出了話題,諸生自然打開了話匣子開始議論。


  其實皇帝陛下的詔令,他們也都聞說過。


  以《呂覽》為綱,制統一之術。


  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明確。


  而這《呂覽》,他們早就聽說過,來之前,也都仔仔細細讀過了。


  周青臣率先起身。


  這是個發揚儒家的好機會。


  「吾聞皇帝陛下欲以《呂覽》為綱,獨創新學,以統人心。而觀《呂覽》,我周青臣只見《呂覽》通篇只言一句: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依吾之見,天下百姓人心不齊,根源就在於天下有諸子百家。」


  周青臣這話一出,堂下立刻沸騰起來。


  「人心不齊,乃思想不一。百家之術,淵源不一,。究其根本,各自為政。而今天下為一,百家莫衷一是,絕非統一之世應有之局。」


  名家公孫謬聞言,挺身而出。


  此人腦袋碩大,頭上為一塊方巾包起,但是五官整齊來說還算是勻齊。


  公孫謬,名家著名人物公孫龍之後。


  此人未入仕,沒有朝服、常服,只是穿了一套烏色深衣,靠著這身衣服,給他的外形增了幾分沉穩。


  名家素來主張針對實際問題進行議論。李斯提出的問題是個好問題,但是周青臣所說的話,極為難聽。


  錯在百家,難道要把百家廢了不成?

  「如周僕射所言,人心之亂,在於百家各異。」


  淳于越靜靜瞧著這一幕,忽然間就有了稷下學宮諸子門生齊齊辯論的味兒。


  公孫謬繼續道。


  「而方才周僕射曾言,皇帝陛下所定之綱《呂覽》所求正是求一。」


  「既然一則治,異則危。那麼這人心之亂,其罪就在於我等百家。不知周僕射,我公孫謬可有誤解僕射之意?」


  周青臣笑著回擊。


  「難道公孫先生還有比周某更高明的見解?如今天下為一,但是百家尚存,百家各爭其是,實則對統一之世無益。故周某以為,既然天下為一,那麼這百家也當為一。」


  這話剛一說完,堂下一片嘩然。


  「一派胡言,怎能為百家之過。」


  「焉有此理?」


  「百家淵源不一,本質不一。如何一之?」


  「諸子學說所求迥異,如何一之?」


  ……


  堂下一片嘩然,但是這樣的場面,李斯早已料到。


  所以他才把話題交給這些百家之眾,他最後只將此次議論的結果呈給皇帝陛下,到時再明確的告訴皇帝陛下,除了法家,百家皆當廢除。


  不過到時,就不僅僅是焚書便可以解決的事情了。


  這便是此事的為難之處。


  皇帝陛下未同意焚書之議,完全出乎了李斯意料。


  但是如今廢百家,那可比焚書更為殘酷。恐怕皇帝陛下也不會為之,尤其是有太子在側……


  太子一天到晚想著以仁義稱天下,但是非但沒引起皇帝陛下的厭惡,反而皇帝陛下現在也開始玩這一套了。


  給橫陽君賜國姓的事,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這就讓李斯很費解。


  他開始把握不住皇帝陛下的心了。


  皇帝陛下好像對法家也變心了。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陛下要他煉統一之術。是煉,不是選。


  百家之學,秦國早就做出了選擇。不僅僅是秦國,其他六國也皆選擇了法家之術——尊王!

  所以這統一之術究竟是什麼樣的,李斯自己已經想出了一個答案。


  以法家為骨,以百家為皮。


  不知道別人有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他李斯已經想到了。


  百家,得廢!

  堂下還在議論不休。


  面對諸子名士的非議,周青臣卻還是板著面孔。


  這幫鄉野之學,因為於國家無用,所以早就為朝廷所棄。


  而如今,他們更是手中沒有實權。


  皇帝陛下的意思,自然是要廢掉百家。


  怎麼這些人全然不懂呢。


  淳于越聽著聽著,卻聽出一身汗來。


  蒯通也沒想到,這秦國的大臣竟然會當眾說出這種話,這擺明了是來挑事,並非有誠心讓他們共商國事之意。


  「錯在百家,是故要廢百家?這便是周僕射的意思?」


  蒯通一語中的,堂中諸子名士頃刻間鴉雀無聲。


  李斯撫著鬍鬚,目不轉睛的盯著蒯通。


  這個蒯通,真是有意思。


  蒯通已然擺出一副興師問罪的架勢,而周青臣面對這堂下共憤的場景,也微微一顫。


  可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不就是要求百家為一嗎。


  不廢百家,如何為之。


  周青臣看了看在他前面端坐著穩如泰山的淳于越。


  「百家既為亂之根源,若不廢,如何出新統一之術。」


  周青臣這話說的有些像是死鴨子嘴硬了。


  蒯通聽了,更為憤慨。


  「是故皇帝陛下召集我等入太學共議此事,乃是叫我等自廢學派?」


  李斯聞言,當即出聲制止。


  「蒯通——皇帝陛下豈能由你評議?」


  蒯通大為不解。


  難道說,這就是秦皇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