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秦有盛世> 第484章 這幫厚顏無恥之徒(求打賞月票推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4章 這幫厚顏無恥之徒(求打賞月票推薦

  第484章 這幫厚顏無恥之徒(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春天不會一次性來到,大地會使它一點點完成。】


  這一聲出了,馮長安才丟開他祖父的手,前去看皇帝。


  馮去疾微微向門口瞄了一眼,確實門前郎衛林立。


  旋即,扶蘇的冕服下擺映入眼帘。


  「微臣拜見皇帝陛下。」


  「平身。丞相如何了?」


  說著,二世徑直走向馮去疾的床邊。


  馮長安緊跟在後頭。


  「回陛下,祖父已經昏迷多時了,還不見好轉。」


  「丞相——」


  扶蘇走到丞相跟前。


  這一聲叫不醒,扶蘇自然又再低低的叫了一聲。


  馮去疾像是一條死魚一樣,一動不動。


  扶蘇見到這一幕,自然也開始揪心。


  他才剛打算重用馮去疾呢。


  就在這個時候,扶蘇卻發覺,這馮去疾眼皮閉合的有些不自然。


  扶蘇從前沒事幹,經常去問疾朝中諸位大臣。


  王翦、頓弱、王綰,他都在他們病重的時候看過他們。


  這麼一來,扶蘇便舒了一口氣,他挺直身子,嘴角還微微上翹。


  扶蘇這便叫了丞相第三次。


  馮去疾這才緩緩的睜開眼睛。


  「陛下——」


  馮去疾緩緩抬起眼皮,昏暗的床榻上,除了燭台發著亮光,便是馮去疾的雙眸了,不可不謂雪亮。


  馮去疾頂著嘶啞的聲音,發出了長長的一聲。


  二世見狀,立刻上去對馮去疾道:


  「丞相勿動,朕今日來看望你,可不是為了讓丞相給朕行禮。」


  馮去疾聽了,這便心安理得的繼續躺在塌上,有氣無力的呻吟起來。


  「臣有負陛下之意啊,如今病體纏身,許多政務怕是要耽擱了。」


  二世表情微微凝滯,你知道還裝病。


  一個農夫三天不上地幹活,並不會影響他接下來的生活。


  但是一朝相國生病,卧榻三日,可對整個朝廷都有極大的影響。


  「不妨事。丞相若是多修養一天也好,朕會將丞相負責的事務暫時移交尚書台。」


  馮去疾聽到這話,眼睛微微一僵,但是眨眼間的功夫,他立刻又變得像是沒事人一樣,嘴唇發白的躺在塌上,似乎聽了這話病的更重。


  「說起來,丞相今日之病,都是怪朕不好。丞相本就年邁,若是因為政務繁忙不得解脫,反而累病自己,朕如何面見百官啊?」


  馮去疾聽了,山羊鬍哆哆嗦嗦起來,他強撐著讓自己坐起來。


  「皇帝陛下,臣如何能讓陛下擔這樣的罪名?怎能讓陛下對臣致歉。臣萬萬不敢受。」


  「要是丞相能好起來,朕今日致歉也無妨。」


  馮去疾聽了這話,只覺得自己渾身起雞皮疙瘩。


  「陛下至尊,老臣怎麼能值得陛下說這樣的話呢?」


  「朕說值得便是值得。丞相卧榻,本就應該靜養,此番朕金口玉言,說了丞相不用擔心政務,便不用擔心政務。另外,朕賜丞相兩位醫家,日夜為丞相侍疾。」


  「老臣謝陛下。」


  「馮長安,你是侍中,朕也一併讓你在家中侍奉丞相,直到丞相病癒你再回尚書台吧。」


  馮長安一臉驚恐的道:

  「唯。」


  說完這些,扶蘇又給馮去疾賜了好些葯,然後揚長而去。


  馮家祖父和孫兒兩人相對良久無言。


  「祖父您這兒才剛稱病,陛下就親自驅車前來了。陛下這是?」


  馮去疾現在在病榻上坐的直挺挺,眼睛也瞪得更大,額頭上冒著精光。


  他捋著自己發白的山羊鬍,語重心長的道:


  「陛下慣使軟刀子,今日此番前來,是逼著讓我早些康復。」


  「可是祖父這病,本來就是陛下……」


  剩下的話,被馮長安吞回了肚子里。


  這病根其實是二世種在馮去疾心上的。


  「陛下既然來了,那就說明,陛下還要我這個丞相。」


  馮長安只道:

  「陛下若有此心,就不該設什麼大理寺。」


  馮去疾微微抬頭望了望房梁,


  「我看這幾日,朝中怕是將有大的變動。陛下可是無利不起早的人。」


  祖孫兩人談論了不過半個時辰,府中下人忽的推門而入。


  「啟稟丞相,御史大夫王戊差人送來了藥物,說是祝丞相早日康復。」


  一個下人剛回完話,緊接著另一個下人又跑進來稟告:


  「啟稟丞相,公孫大夫、趙大夫幾人前來問疾。」


  馮長安聽了,自然覺得可氣。


  「不見!」


  下人見到馮長安氣勢洶洶,但是又見丞相一臉肅穆沉靜,於是恭敬的立在地上,等候丞相開口。


  馮長安眼巴巴看著他祖父臉上氣色緩和起來,隨後緩緩開口道:

  「你告訴幾位大夫,說我方才服了葯,已經睡了。長安,你去待客。」


  馮長安聽了自然氣憤:

  「祖父,這幫見風使舵的小人,當日祖父親日下請帖,他們不肯來,弄得祖父在那個蕭何面前丟盡顏面,如今這幫小人見祖父您得陛下器重,又跑來獻殷勤,這幫厚顏無恥之徒。孫兒這就讓他們走人。」


  「長安——」


  馮去疾聲音拉長的同時,臉也拉的老長。


  「這種事,我從前經歷的多了。世人世事,莫不如此。你今日逞能趕走了他們,又能怎麼樣呢?不過是出了一時之氣,可日後呢?凡事,三思而後行。」


  馮長安聽了,原本氣的咬牙切齒的他慢慢平靜了下來。


  「你去吧。務必以禮相待。」


  說罷,馮去疾又在侍女的服侍下躺回了塌上。


  「就聽陛下的話,我且先好好修養幾日。」


  以觀察這朝中動向,誰人是可以為我所用,誰人是不願心服我的。


  馮去疾躺平在塌上,但是腦袋可沒有停止轉動過。


  他在想,這蒙氏兄弟兩個,一定會知道他馮去疾這個病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這兩人得知他病了,會否親自過來。


  ……


  ……


  ……


  咸陽城,皇城之中。


  蒙毅在公孫寅、周青臣等人的陪同下,正在一處建築附近徘徊。


  在一處青黑色宮牆圍著的宏偉建筑前,一群身著正色朝服的大臣林立在大門前。


  對著光禿禿的門匾指指點點,朗笑陣陣。


  在偌大的皇城裡,很少有人敢這麼放肆的高聲說話。


  (秦漢時期的宮牆是黑色的,我才查到。)

  「陛下之意,是要在大理寺前立下一塊石碑,寫除天下之不公。」


  公孫寅聽了,自然是連連低頭稱是。


  周青臣是時道:


  「待府吏備齊,廷尉府中的法令案例全部搬送過來,到時候便可正式開府。到時候,司寇便可廣邀群臣前來大理寺,是為開府之喜。」


  周青臣,如果不是皇帝要他收了這個勢利小人入太學,蒙毅才不會讓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呢。


  但是他這個建議,蒙毅聽了其實有些心動。


  縱使是出身功勛武將世家的蒙毅,年紀輕輕就因為立下奇功被先帝所喜愛,出則同車,入則陪侍左右。但是蒙毅也有他的不如意。


  他的不如意就是他的年齡,他太年輕了。


  所以他很能理解昔日太子即當今皇帝的處境。


  當一個人的地位和他的年齡不匹配,會引起許多人的非議。尤其是面對一些飽經世事,極具才幹,功勛卓著的老臣時,會莫名陷入一種被動的境地。


  這讓年紀輕輕但滿腹抱負的蒙毅入朝為官之後,備受壓抑。


  他身為上卿,且身居要職,是為廷尉,但是見到其他九卿,總是要先對其行禮,以表示恭敬。


  因為他歲數比其他上卿都小,這小個七八歲倒也無妨,但蒙毅比他們年輕了整整一半。


  正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再加上新官上任,很快就在朝中颳起了一陣大火,整頓吏治。


  只是旁人這個血氣方剛的時候,連皇帝的腳邊都摸不到,但是蒙毅卻一躍成為上卿,自然有許多人不肯心服他。


  但是如今不一樣,他非但坐穩了廷尉的位置,還成為了司寇。


  即便如此,他的年紀在群臣之中,還算是較輕的,這麼一來,更是一些朝臣趨炎附勢的對象。


  如今蒙毅的身後可是跟著一大幫人吹噓他。


  「司寇年少有為,如今正值壯年,卻已經位極人臣,放眼朝野,司寇可是能與丞相平起平坐的人。」


  周青臣如是道。


  但蒙毅聽了這話,只覺周青臣是在給他惹是非。


  這誰的實權大,大家心裡都有數,但是有些話可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直接說出來。


  蒙毅為廷尉多年,自然知道謹言慎行的道理。


  這周青臣如此堂而皇之的說出這樣的話來,自然免不了引起蒙毅對他的厭惡。


  蒙氏不想和朝中任何人為敵,只想對皇帝效忠。


  「僕射,話可不能這麼說。我只是奉命行事,丞相乃百官之首,何來平起平坐之說。」


  蒙毅一臉陰沉,周青臣只是一個勁的彎著腰連連說自己方才心直口快,卻又不肯說自己說錯了。


  就在這個時候,蒙府上忽的來了人,給蒙毅通風報信。


  蒙毅聽了,自然感到詫異。


  「司寇,可是蒙府出了什麼事?」


  蒙家蒙老夫人,年紀大,最近躺在床上了,大家看到蒙毅這副模樣,自然而然想到了蒙老夫人。


  卻不了蒙毅對著一眾大夫道:


  「丞相病重了。」


  眾臣聽了,先是感到意外,但是大家都心裡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這些臣子,從前非常依賴馮去疾,沒想到他們今日得知他病了,居然一個個臉上沒有任何反應,沒有一個人主動提出要去看他。


  蒙毅可是一個正人君子,他見到這些人這副模樣,自然為丞相不平。


  卻又是周青臣出來打破沉默。


  「丞相怎麼會病呢?何時病的?病重到什麼程度?」


  蒙毅也不看他。


  「我不知,只是陛下得知此事後,第一時間親自去探望了。」


  蒙毅說了這番話,其他大夫當即道:

  「那我等今日處理事情完畢,便一同前去探望丞相吧。」


  「當是,丞相為了帝國,可謂勞苦功高啊。」


  這未安牌匾的大理寺前,風景忽的大變。


  這些臣子原本都是沒事做等著上任的閑人,忽的一個個盼著趕緊去看望丞相。


  蒙毅見到這一幕,只是不動聲色的看著這幫老臣。


  公孫寅從始至終一語不發。


  「司寇可是要前去探望?」


  「兄長要我與他同去。」說罷,蒙毅便對他日後的屬官道:「毅先回府一趟,諸位輕便。」


  蒙毅到是離開的瀟洒。


  他哪裡知道,這些原本是大夫僕射的人心中作何想法。


  拚命討好蒙毅,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司寇,更是因為,他們一旦入了大理寺,就不再是朝中大夫僕射,而是蒙毅的屬官。


  屬官的實權、職務再怎麼重要,都只是屬官,不比能在朝中直接上朝侍奉皇帝,幫助皇帝出謀劃策來的光鮮亮麗啊。


  所以他們要極盡其能,把大理寺變成一個和丞相一樣平起平坐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他們過往的權位和光鮮。


  當日傍晚,相府門前可謂賓客雲集,他們自然都是前來看望丞相。


  ……


  ……


  ……


  咸陽宮,章台。


  「陛下,蒙氏兄弟二人去拜見丞相了。」


  扶蘇聽了,擱下筆。


  「大柱國真是明智之舉。」


  看的出來,蒙恬已經察覺到扶蘇的用意了。


  將欲敗之,必先姑之;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驕蒙氏。


  蒙氏權勢既大,自然有人嫉恨。


  要把蒙氏利用到極致,同時也要對其倒台的影響也降到最低。


  ……


  ……


  ……


  冬天走了,春天也就不遠了。


  自然界的道理,放到人類社會也是通用的。


  等到新春三月,二世二年春,萬物復甦,草長鶯飛。


  嬴政的宮殿墓室門口已經長出了許多小嫩芽。


  章邯見了,心裡一陣凄涼,四周石壁上的苔蘚也生了出來,牆壁已經生出了綠意。


  先帝,永安。


  章邯對著宮門跪坐稽首,其他將卒們見到這一幕,紛紛跟著叩拜。


  在一邊勞作稍作休息的那些信徒們見到這一幕,紛紛一個個圍起來觀看。


  他們挖了一輩子墓,就是為了給秦始皇帝住。


  這些人的後背多有變形的,也多有人腳上長了瘡癰,背上長了皮蘚。


  他們立在那裡,雙目獃滯。


  一雙雙眼睛里倒映出來的都是鐵血無情的男兒對著一座碩大的墳墓行大禮。


  所有在場的秦國將士,無一例外,都在以軍禮叩拜先帝。


  不需要有人發號施令,他們便自顧自的做了,動作整齊劃一,是為最高禮節的軍禮。


  甚至有人直接留下淚來,要知道,不打仗,許多秦將就主動來給始皇帝修陵墓。


  這個時候,秦將士眼中的不是努力和戾氣,而是無盡的憂傷。


  他們的背影是那麼惆悵孤寂,惹人眼中生淚。


  有人雖然死了,但是卻為所有人敬仰崇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