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混在明朝当海商> 第四十九章:大婚

第四十九章:大婚

  永乐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

  刘延拓起了一个大早。

  今日是和沈瑶莲大婚的日子。

  虽然这个婚约是由沈继鹤一手安排的。

  但是刘延拓也从沈家的合作当中获得了很多好处。

  不说那两百艏广船和一百艏福船,以及几百个船工,上万学徒工。

  就说如今兴安商行能够快速在广州府和整个广东各府县站稳脚跟。

  如今也在大踏步的向福建,广西发展。

  就这也离不开沈家的帮忙。

  当然,沈家也从这次合作中获益良多。

  一成的利润分红,从秦家吞并的船厂,船工和业务。

  就足以让沈家成为了如今整个广州府内都举手投足的豪族望门。

  更别说李家和秦家等十二家被沈家和刘延拓联手打压严重。

  更是让沈家一跃成为了整个广州内最富庶的世家。

  同样因为刘延拓向广州府捐出了各家的田契,田亩。

  也让沈家和刘延拓在广州内,特别是郭瑄,李汝器和吴彦銘处获得了极佳的名望。

  按理说,刘延拓大婚,郭瑄,李汝器等人本因到场祝贺。

  毕竟因刘延拓相助,从广州走海路到达交趾非常便捷。

  物资转运比走广西出镇南关方便许多。

  而这也让黄福放开了手脚,计划对黎利在内的交趾叛军以重创。

  同时沈家虽然设计吞并了秦家的船厂,船工。

  但是沈家如今也接管了秦家的业务。

  帮助广州和广东走漕运将税粮经内河向北运往南直隶。

  同时提供给广州各府衙,市泊司船只。

  所以作为广州内的一二三把手。

  值此两家大婚之际。

  自然要到场祝贺。

  只是问题在于无论是沈家还是刘延拓都没有功名在身。

  对于那些广州城内的书香门第,士绅士族,根本看不上沈家和刘延拓。

  如此要是郭瑄三人前往,必然落人口实。

  因此三人只是派人去送礼祝贺,并未到场。

  何况郭瑄如今已经确认将调离广东。

  毕竟巡抚这样的职位在明朝还是属于临时设立。

  不是因为去年飓风。

  郭瑄便不会空降广东。

  如今飓风已去,各地安民已毕。

  自然郭瑄也该回朝复命了。

  如此郭瑄自然不会多事,给自己找麻烦。

  郭瑄不来,李汝器和吴彦銘自然更不会来了。

  不过这也不影响沈家和刘延拓大婚,被整个广州府内上层社会士族所关注。

  刘延拓可谓是如今广州内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可以说除去无功名在身外。

  其他方面几乎完美无缺。

  而正是因为刘延拓的影响,才使得原先不上不下,毫无名气的沈家极速发展。

  两者短短两年,就发展到如斯地步。

  如何不让旁人为之侧目。

  更别说之前那场轰动一时,让半个广东都地动山摇的价格战。

  直接让西洋商人灰溜溜的离开了广州。

  李家和秦家更是差点被连根拔起。

  业务,产业,田亩,佃户也被沈家和刘延拓尽数吞并。

  这如何不让旁人对刘延拓更加刮目相看。

  只是刘延拓并无功名加身。

  故而在旁人眼中,刘延拓还是属于卑贱之人。

  为此沈继鹤又时劝刘延拓去考取一个功名,能考个秀才也行。

  要是怕考不上,也无妨,无非是花点钱的事,也不难。

  为此刘延拓嗤之以鼻。

  我好歹也是后世博士啊。

  虽然是理科博士,但是这文科也不是完全不会啊。

  别说考秀才,考个状元也属于轻松随意吧。

  只是我不想考啊。

  所以只要沈继鹤提出。

  都被刘延拓以各种理由婉拒。

  沈继鹤无奈,也就没有在劝了。

  反正现在家族夯实。

  刘延拓这辈子肯定会是一个富家翁了。

  不考也没事。

  以后有儿子再去考也行。

  如此此事便告一段落。

  只是旁人的闲言碎语,也让刘延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辗转反侧。

  要不还是顺势而生吧,反正这个时代不是考程朱理学,八股取士吗。

  随便考考,应付应付也行。

  反正哪怕四五十岁,也可以参加科考不是。

  自己如今也才二十三岁。

  放在后世也差不多到了考公务员的年岁了吧。

  要不试试。

  刘延拓心中打定了主意。

  只是对于八股取士,刘延拓也是嗤之以鼻。

  虽然八股只是一个形式,但是确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参照古人立言,特别是按照朱熹的思维来写。

  这完全就是在禁锢思想嘛。

  所以八股取士选出的大部分都是书呆子。

  当然八股文也不是全无好处。

  毕竟这只是一个写作格式。

  真正的天才,是不会受格式所禁锢的。

  整个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童试即童生试,是科举的入学考试,参与童试的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都统称为童生,童试包括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统一在所在地的县里或者府里参加考试。最后通过院试被录取者,就可以成为生员,称秀才,生员又分廪生,增生,附生三个等级,生员在经过科试合格之后,就可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

  乡试是由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所举行的地方性考试,地点设在南北京师,各布政使司的驻地,时间是每三年一次,又叫做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作贡院,由于乡试考试时间在秋季的八月,故又称作秋闱,凡是本省的科举生员和监生都可以应考,主持乡试的官员有主考二人,并同考四人,及提调一人,还有若干其它官员人等,考试总共分为三场,每场三天,分别是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由于放榜之时,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故又称为桂榜,而且放榜后,还会由巡抚主持召集考官和新科举人一同举行鹿鸣宴。

  会试则是由礼部所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作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的举人统一在京师进行会试,会试时间在春季二月,故称为春闱,会试也分为三场,分别是在二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会试同考官的人数要比之乡试多一倍,而主考官被称为总裁,或者座主,座师,考中的人称为贡士,又称出贡,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在会试后的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在三月初一,应试者的贡士在殿试中都不会落榜,只是在殿试之后由皇帝亲自安排名次,殿试是皇帝来亲自主持的,而且只有考时务策一道题,录取名词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鼎元,二名是榜眼,三名是探花,合称作三鼎甲,二甲则是赐进士出身,三甲只有赐同进士出身,另外二,三甲的第一名都是传胪,一,二,三甲都被称作进士,进士的榜单是用黄纸书写,故被称作金榜,中进士也称为金榜题名。

  从后世来的刘延拓看来。

  考科举不仅耗时长,而且累,还必须按照格式书写。

  这简直就是难为人啊。

  一场三天,还必须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参考。

  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要在这里进行。

  真可谓苦不堪言啊。

  ……

  ……

  ……

  刘延拓收拾完毕后,便驱车前往沈家。

  如今的沈家内外已经张灯结彩,内外喜气洋洋。

  明代婚礼,仍然沿用六利。

  及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其中纳采,问名,实为相亲阶段,纳吉,纳征,为定亲阶段,然后才是成亲阶段。

  当然这是对于上层来说的。

  庶民只有纳采,纳征,请期,亲迎四礼即可。

  纳采相当于定亲,问名则是卜卦生辰八字,纳吉同样是占卜,不过是占卜婚姻,纳征就是下聘礼,请期便是请女方定下婚期,亲迎就是男方到女方家迎亲,之后再返回家中成亲,入洞房等等。

  当然因为刘延拓没有高堂。

  所以刘延拓和沈继鹤商议决定将婚礼地点定在兴安商行内。

  沈继鹤及其夫人便为高堂。

  同时在沈继鹤的坚持下立下刘延拓父母,祖父母,高祖父母的排位。

  到时候拜高堂就向排位上拜即可。

  而且这样也免去了第二日新婚夫妻回娘家的礼仪了。

  而这刘延拓自然不会反对。

  刘延拓迎亲戚队伍吹拉弹唱,敲锣打鼓的来到沈家大门后。

  沈继鹤及夫人则将沈瑶莲扶了出来。

  两边鞭炮齐鸣,刘延拓从沈继鹤手中接过沈瑶莲的手,二人手捧鲜花,走向前方早已布置好的婚车内。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沈瑶莲按照规矩会先向祖宗拜祭,出门上车前会拜辞沈继鹤。

  然后在上花车。

  原本按理是要做花轿的。

  但是因为刘延拓坚持,所以改成了花车。

  毕竟刘延拓实在接受不了让人抬着轿子走。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延拓便坐在了前方的马车内,沈瑶莲坐在花车中,向前驶去。

  沈继鹤等人则走另外一条路,先往兴安商行走去。

  巳时初刻。

  花车来到兴安商行门口。

  刘延拓下车将沈瑶莲扶下了车。

  沈瑶莲带着红盖头,一身红衣。

  与刘延拓一起走进了兴安商行。

  第一个过程就是跨火盆。

  目的就是烧去一切不如意之事。

  跨过后,刘延拓则带着沈瑶莲走进了正堂。

  此时黄岩,张望等人早已在正堂内等候。

  整个正堂内更是披红挂彩,好不热闹。

  二人来到一个高台前站住。

  高台上则摆放着刘延拓父母的排位。

  这时就是完整的三拜了。

  在李涵一阵的拜,兴,起的唱贺之下。

  刘延拓和沈瑶莲一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完事后,二人又来到东厢房内。

  这里则摆放着刘延拓的先祖,视为告慰祖先。

  二人拜祭完后。

  又来到西厢房。

  沈继鹤及其夫人则再此等候。

  二人向沈继鹤奉茶。

  如此婚礼便算完毕。

  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洞房花烛夜。

    https://www.lingdianzww.cc/book/31420/645182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https://www.lingdianzww.cc/。零点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lingdianzww.cc/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