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帝國敗家子>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求賢若渴!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求賢若渴!

  “是他們?”


  聽到此。


  在場原本忙碌的人都停了下來,麵色訝然。


  都知道現在東楚還未平定,在東楚還有十一個諸侯王,他們實力雖然被項臨天掏空了,但還存在著完整的建製,也未經曆戰火。


  關於東楚事宜,王康一直都未提及,其他人也不敢說,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


  是戰是和,還有待商榷,主要他們不知道王康的態度。


  在場有不少楚臣,更是不敢提意見了。


  你要說打,那就是忘本,你要說和,那就是有念舊朝的嫌疑,這更是重罪,因而就拖到了現在,誰都很默契的沒有提及。


  其實關於東楚,王康跟慕容昭談過,以如今的情況,分析利弊之後,發動戰爭,武力攻占是不可取的。


  新朝即將建立,需要的穩定。


  但東楚始終是一個大問題,這麽大的區域,剝離出去,就太不完整了……


  王康心裏有一杆秤。


  隻是沒有表露,他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博弈,他相信東楚的諸侯王肯定更慌張,更坐不住,果然現在派使臣來了……


  “正明,你怎麽看?”


  王康看向了一個中年人。


  何正明,出自落魄貴族之家,因家道中落,他也鬱鬱不得誌,受體製影響,而不被重視。


  已至中年,卻隻是個小吏,一個偶然的機會,被王康挖掘了出來。


  是個人才,關鍵是他因為自身經曆的緣故,對原來的楚國有種仇視之感。


  “這不是個好現象。”


  何正明沉聲道:“他們聯合派出使團,這就說明他們已經暗中聯合在了一起。”


  “東楚因長期受朝廷管控,各諸侯國體量不大,其中實力最雄厚的是奉王項百川。”


  何正明開口道:“可若是聯合起來,也是不小的勢力,新朝即將建立,再發動戰爭,不太適宜,依臣下之見,應當暫時穩住,再徐徐圖之!”


  “其實這幫諸侯王都是自私自利的主,長久的繼承傳遞,他們也隻剩一個姓氏,對家族血脈等並無歸屬感,他們不會想著光複,甚至都不會想著報複,他們隻會考慮自己的安危。”


  何正明沉聲道:“這樣他們的訴求就很簡單了,隻是想繼續保留封國,能安心坐個諸侯王。”


  “繼續說下去。”


  王康讚賞的看著何正明。


  近來他很注重人才的發掘,治理國家,光是他自己還不夠。


  用前世的話說,他需要一個團隊。


  相比較而言,他更喜歡眼界寬,格局大的人。


  顯然這個何正明就有這樣的潛力。


  “依臣下看來,您應該答應他們!”


  何正明開口道:“隻不過怎麽答應,就看談判了。”


  他這話一出,使得旁人都訝然的看著他。


  你可是楚人啊,你說這樣的話,就不考慮後果嗎?

  而何正明卻麵色平靜。


  “好,說的很好。”


  王康開口道:“你們要知道,我不是一個疑心重的人,隻要出發點是好的,又何必考慮我的想法?”


  “在我的眼裏,根本就沒有楚人與非楚人之分,你們明白嗎?”


  借著這個由頭,王康也提點了幾句。


  他知道這些人在麵對他時都如縷薄冰,生怕有什麽話說錯,他能夠理解,可不想這樣。


  如果存在這樣的想法,很多他想要聽到的就聽不到了……


  “是。”


  眾人齊聲應道。


  跟王康已經相處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這位也不像外界傳的那樣,其實還很和藹,很好說話的。


  他不會講那麽多規矩。


  不需要你時刻恭敬,不需要你小心翼翼。


  給人的感覺還是很輕鬆的。


  “有諸侯王來嗎?”


  王康又問道。


  “沒有。”


  周青開口道:“不過他們有帶著加蓋九位諸侯王印信的文書,說是能夠全權代理……”


  “主使是誰?”


  郭祖德接著問道。


  “好像是叫什麽溫漳的,對就是叫溫漳。”


  “是他?”


  見得郭祖德的表情,王康好奇的問道:“他很出名嗎?”


  “當然。”


  郭祖德解釋道:“這個人才學出眾,是真正的實幹家,奉國之前隻是一個處於微末的諸侯王,但在這個人的輔助之下,逐漸崛起,成為東楚之首。”


  “就連首輔,就是姬無常都特別看中,欲邀其來壽春任職,但被他拒絕了。”


  “這麽厲害的嗎?”


  王康也起了好奇之意,能被姬無常看中的,應該不是普通人。


  “這是個人才,絕對不能放走。”


  郭祖德開口道:“您一定要想辦法把此人招攬過來,溫漳絕對有相才。”


  老郭就這點好,有什麽人才直接舉薦,完全沒有私心,王康看中他的就這點。


  “被你這一說,我倒是更好奇了。”


  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他頗有求賢若渴的意思……


  “我的舉薦絕對沒錯的。”


  郭祖德解釋道:“在楚國盛行謀士門客之風,這溫漳就是門客出身,也絕對是佼佼者……”


  “我知道了。”


  王康開口道:“我會留意的。”


  “那您是準備多會見他們,我來安排。”


  “不急。”


  王康隨意道:“先晾他們兩天,我可是要做皇帝的人了,哪是能隨意見到的?”


  一眾人都笑了。


  談判也是有技巧的,晾著就是一種技巧……


  驛館,是大城池的標配,主要用於接待外國使臣,壽春當然也有。


  在王康攻占後,這裏一度荒廢,是近日才重新啟用的。


  這剛啟用,就迎來了住戶。


  吳國,巴國的使團被安排到了這裏。


  使團的規模很大,光是馬車就有近十輛,不過人卻不多。


  馬車是用來放東西的,帶的都是各種物品。


  有珍貴的寶物,有獨有的特產……總之是誠信滿滿。


  “咱們都這麽有誠意了,那王康還不知足,肯定會立即見咱們的。”


  房間內,一個年近四旬的男子語氣肯定的說道。


  他就是巴國主使,廖華容。


  “閉嘴!”


  在窗邊,有一個比他年輕一些的男子嗬斥道:“你能不能注意下稱呼,你以為他還是當初那個趙國使臣嗎?”


  他正是吳國主使,褚傑。


  “哎,這不一時轉不過來。”


  廖華容無奈道:“你說人跟人的差距怎麽這麽大呢?當初都是使臣,這一轉眼,人家都要做皇帝了,我們都要求著見……”


  ps:第三章,新的一個月,努力更新,上個月事情太多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