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年前總動員(八)
上午的炸麻花和油餅饊子很順利。
不過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待半個小時實在不好受,油煙嗆得實在厲害。
紅著眼期待「毛鬼神」出現的一家人又失望了,畢竟不是年年有。
父親還是完美展示了他的絕學——炸麻花。
也是一年有限的幾次,有些時候甚至一年一次。
李之重看他熟練地把揪好的季子搓成條,然後折回來順勢一擰,一根麻花就完成了。
李之重試了幾次都搞砸了,不再費那個力氣了,但是也看明白了,讓麵條自然回還,只是力度掌握不好。
剛出鍋的麻花軟糯香甜,晾涼后才會發脆,發脆的秘密在和面里。
和面時要加明礬,尤其是與面的配比,這也是面點師傅的不秘之傳。
麻花在農村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走親訪友最好的禮物,久放不壞是其最好的嫁妝。
也是當年合作社為數不多的熟食,只是非常考驗牙齒。
到兩千年時,又成了不錯的供品,那是善男信女最好的選擇,惠而不貴。
每年二月十九和四月初八,成捆的麻花周旋於小賣店和廟前供桌,那是人和神達成的約定,就如文哥那車乾草。
李之重家跟前最早就有一個奶奶廟,毀於特殊時期。
八二三年李德財準備重修廟宇,被那個吃莜面的告狀阻止了。
再到零三年廟宇重建,莜面哥準備添磚加瓦,被主事人嚴詞拒絕了,不缺幾個鹽湯錢。
前世李之重弟兄及遠房侄兒在重建時出力不少,居然上過戲台露臉,想想都他大舅二舅的。
饊子最好的一點就是隨時可以拿出來吃,冬日裡不需要解凍。
家有貴客時,一碗油茶加饊子,既暖了客人的胃,也長了主家的臉,也是這個半農半牧區域的特色。
午飯後,李之重建議早點買年貨,母親同意了。
關鍵今年是小年,沒有臘月三十。
大家不急著買乾果類的年貨都是怕孩子們吃,所以才不急,也有的人家是錢不趁手。
本地人說「臘月二十三,有錢沒錢下善岱。」
解放前善岱是個大的集鎮,主要是和口肯板升離得近,方便採購。
二姐和奶奶陪同母親去購物,後面跟著兩個尾巴,看來女人不管年齡,購物是天性。
李小拴跟上純屬是為了吃。
李之重後來想了想,也跟了去,主要想看看。
街道上年味兒越來越濃了。
很多家的男人們開始清理院內的陳年垃圾。
街道也有人開始打掃了,也就自家大門及院牆外這部分,都是自覺自愿的,畢竟一年就一次。
時不時可以看到街上肩挑一擔紅柳籮筐,裝滿雜物垃圾向村外走去。
雖說打掃的人不少,可沒什麼灰塵。
前幾天的大雪很好地壓住了浮土,就是一過十五街道會泥濘不堪。
李之重記得前世過年回老家,穿上一雙光亮的皮鞋出去遛上一圈兒,鞋子馬上就灰頭土臉的,母親形象的比喻叫「坷垃槌」。
二姐攙著奶奶走的慢,路滑腳小落在了後面。
李之重母親走的快,別看個子不高還是解放腳。
解放腳和解放建國沒關係,而是當年閻錫山倡導在山西NMG中西部實行的。
當年流傳一句話「閻錫山,管事寬,還管老娘的臭腳板。」用以表達不滿。
馬玉仁剛纏了一年多的腳又放開,雖小卻沒有變形。
李之重和兩個小的跟在母親,沒幾分鐘就到了,總共也就三四百米。
合作社是五七年蓋的,有些陳舊,大門門楣上寫著「合作經營,保障供給。」
合作社東西大概十五六米,南北十米左右。
山牆前兩米多轉圈一排欄櫃,呈張開的臂膀狀。
欄櫃是封閉的,裡面只允許內部人進入,這時的售貨員也叫「站欄櫃」的。
欄櫃高一米二三,是木頭鑲玻璃結構,如後世的展示櫃,裡面擺滿了小件物品。
貼山牆是一圈兒貨架,擺放大件物品。
貨品也算琳琅滿目,小到針頭線腦,大到自行車,甚至還有各種農具。
合作社正中央地上放著一個碩大的鑄鐵爐,雖著的很旺,架不住人來人往,裡面還是有些冷。
這幾天合作社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女人們相互大聲打著招呼,臉上帶著笑容。
最快樂的還是孩子們,從剛買了乾果或糖的母親那裡討上一個,津津有味的吃著。
更有買了鞭炮的,拆下幾個放在口袋裡,時不時在含著煙袋的大人們那裡點著,一聲清脆的「啪」后,硝煙讓年味兒更足了。
糖酒食品乾果類的在靠西面,圍著很多孩子,基本和大人一半兒一半兒的。
兩個滿頭大汗的售貨員穿梭在櫃檯裡面,應付著此起彼伏的呼買聲。
李之重母親先來到糖酒乾果這邊。
水果糖是必買的,種類不多,有四五種,價格一樣,用糖紙顏色區分口味,售貨員搭配著稱了二斤。
牛奶糖這種高級貨合作社就沒有,主要還是買的人少。
黑棗二斤,柿餅一斤,核桃一斤。這些都是耐儲和方便運輸的,鮮果沒有,花生免了。
水果糖加上三樣乾果和瓜子,是過年這幾天擺在炕上招待串門和拜年的擺盤。
紅糖二斤,來了尊貴客人一杯紅糖水是上待。
海帶一斤,北方內陸大脖子病不少,姥姥家鄰居就是。
父親李德財也說海帶粉湯也是過年待客的佳品。
用帶來的兩個黑乎乎的洋瓶,打了醬油和醋。
花椒大料乾薑辣椒各稱了半斤。
又買了一些寫對聯的紅紙和大普惠,鞭炮一百響的五掛。
大炮也就是二踢腳不用買,鄰村二姑家就做這個。
他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算是農村為數不多的傳統產業。
前幾天二姑家孩子過來給李之重奶奶送年禮時一併帶來了,一蹲子二百個,合作社售價也就兩元。
售貨員將一應散貨都用一種褐色粗紙加麻繩熟練地打包起來。
母親把買的東西放在帶來簍簍里,除了兩個洋瓶到了李之重手裡。
售貨員打著算盤,快速的報出了一個價格。
母親付款時看了一眼二兒子,李之重點了點頭。
奶奶和二姐在母親買東西時也來了,她們也沒個買的,只是跟來看看。
這個時候購物,既不能講價,又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李小拴和李小鳳手裡拿著幾個剛買的黑棗小口嘬著,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