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歡樂的來了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富強,是從曆史的煙塵之中摸爬滾打出來的,高樓大廈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個道理,唐歌最明白,否則也不會有泱泱華夏五千年了。
中國這個大家庭,走過了多少彎路,幸福,心酸,強盛,屈辱……
什麽樣的酸甜苦辣都已經經曆過了。
不僅僅是中國,整個世界,或者整個宇宙,都是在這樣那樣的酸甜苦辣之中,趟過了曆史的長河。
這個話題哪裏歡樂了,搞得幾個人都很鬱悶,很沉重,一點兒都不換了好嘛。
公休寧忍不住好奇,還是開口:“大哥的話,休寧勉強聽得懂,一個國家的富強,需要時間的積累,也需要明君賢才,還需要普天之下的百姓揮灑汗水,大哥為什麽要說這些呢?”
唐歌笑了笑,從懷裏掏出了一個石塊一樣的東西,有點發灰,還摻雜著連七八糟的顏色色塊兒。
“這東西你們都認識吧。”
唐歌將那東西放到了桌子上。
眾人點了點頭:“鹽磚啊……”
唐歌點頭:“對啊,鹽磚,這玩意就是個不上不下的半成品,我大唐的百姓,經過千百年的努力,才做出了現在的鹽。”
大夥兒還是不明白他的意思。
唐歌卻不動聲色的拿起那塊兒鹽磚,輕輕地用筷子摩挲著,將桌子上的幾道菜撒上了磨下來的鹽粉。
“民以食為天,一個兵強馬壯的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都不會太差。”
唐歌放下了鹽塊兒,繼續說道:“我大唐的百姓一直就吃這玩意,這種鹽,屬於不上不下的半成品,鹽磚裏麵雜質過多,長期食用,對人的身體不好,長期食用下去,人的身體健康,還有壽命,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就是百姓的日子。”
唐歌拿起快起,在撒了鹽磚鹽粉的菜裏麵攪拌了幾下,夾了一口放到嘴裏。
“都嚐嚐啊,滋味不錯,不過有些鹹澀的味道。”
沒有人嫌棄唐歌的做法,都是滿滿的夾了一口菜放到了嘴裏,這裏麵的人,少有貧苦人家,大多是生活富足。
薛丁山就不說了,官宦世家,沒吃過什麽苦,一個奶奶足以讓他含著金鑰匙了。
公休寧是財神爺,空空兒想必也是個美食家。
“咱們這些人,大多沒過過苦日子吧,嫂夫人和月嬌姐姐是經曆過江湖的人,應該知道風餐露宿的日子,大唐的百姓,吃的就是這種食鹽。”
放下了筷子,卻沒有人說話,沒有人能高興的起來。
“小唐歌,你要說什麽,不要賣關子了。”
馬湘蘭麵帶微笑的看著他,雖然很想聽他說下去,可是也好奇他想要說的大道理。
所有人都很好奇,都好奇寶寶一樣看著他。
唐歌繼續吃菜:“不是剛說過了麽,民以食為天,想要兵強馬壯,就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百姓才是國家的基石!”
大夥兒眼前都是雪亮的,他對朝廷還是不滿麽?
公休寧搖頭:“大哥剛才也說了,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現狀很難,恐怕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不是麽?”
唐歌靜靜地看著休寧,休寧卻又說道:“如今大唐也算是太平盛世,但是邊境之上,時有戰事,國庫也沒有想象之中那麽富足,很多事情,也是無奈的。”
唐歌放下了筷子,盯著休寧問道:“這能算是理由麽,打仗就不用吃喝拉撒了?”
公休寧頓時鬧了個大紅臉,你個斯文敗類,這話差點兒脫口而出,不過還是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大哥,這個……吃飯呢……”
唐歌不以為意:“並沒有什麽大礙,這不過是人之常情,不過休寧說的話我不愛聽。”
公休寧深深吸了一口氣,謙虛問道:“休寧若有不對之處,還請大哥不吝賜教。”
唐歌又開始敲桌子了。
“有些事兒,並不是非要國家的力量才能夠做到,我說了半天,休寧你卻還在給朝廷找一個傷春悲秋的借口,我並非要嘲笑你,也絕不是想要挖苦你。”
公休寧不禁感覺有些尷尬。
唐歌笑道:“你有的時候,太過於執著朝廷了,沒錯,一個決策層,確實有著極高的影響力,甚至是團結國家這個團體所必須的,但是有些事情,並不是全都依靠國家,君王,來讓他們不斷地發出號施令,皇帝讓你怎麽怎麽,國家政府說什麽什麽,休寧,你要明白一件事兒,一幫光靠嘴皮子說話的,終究抵不過拿鋤頭和手藝出力氣辦事兒的。”
“大哥,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唐歌擺了擺手:“種地交稅,納糧的是老百姓,指手畫腳的才是決策者,當然,必要的時候,需要決策者來指手畫腳,但出力的還是老百姓。”
公休寧覺得心裏又不舒服了,他真的沒有為朝廷開脫啊。
“縱觀曆史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創造,都是來自於民間,所謂高手在民間,也就是這麽個道理,琴棋書畫,詩詞風雅,吃喝玩樂,都是民間興起的。”
大夥都仔細的聽著,唐歌後麵的話,應該是十分有趣兒的。
“所以呢,休寧啊,比如你,你是堂堂財神爺,才大器粗,富可敵國,你有錢,你能辦到的事兒,有時候遠遠超出了朝廷的力量!”
公休寧抬頭看著唐歌:“此話怎講?”
唐歌指了指那塊兒鹽磚:“比如這食鹽,前些天咱們說過了,大唐荒廢鹽鐵司有一段時間了,所以才造成了現在淮南兩道鹽梟的猖獗,對於我的過濾之法,你覺得怎麽樣?”
這件事兒幾個人差不多都已經知道了,空空兒卻是比較好奇的。
公休寧平心而論:“若是繞過朝廷,以私人身份銷售販賣,大哥發明的製鹽方法,能夠創造無盡的利潤。”
唐歌笑道:“對啊,不過我們今天不說錢,食鹽這件事兒,關乎重大,必須要經過朝廷的管製,而且要鐵血的手腕,咱們今天說別的,休寧,要是這件事兒控製的好,我大唐的百姓,從今天以後就能夠吃到上好的食鹽,對也不對?”
公休寧嗯了一聲:“確實如此。”
他也聯想到了唐歌的意思,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過不敢說出來,畢竟唐歌這腦子不是誰都能猜到他在想些什麽的。
唐歌笑道:“這就對了,不拿你當官的身份說,就說百姓,我是一介布衣,平頭百姓,這製鹽方法,也可算是發起與民間,但是他帶來的變化,拋開我唐某人的自誇,卻是個造福萬民的創舉,因為他不但能夠改善我大唐百姓的飲食,還能促進大唐的經濟發展。”
公休寧一愣,其他人也都好奇的聽著:“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