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晉末的卯金刀> 266.第266章 耕牛

266.第266章 耕牛

  第266章 耕牛

  劉翰自從投降劉泰后,便一直都在北方養馬,努力為劉泰耕耘著未來。


  一開始,劉翰覺得自己養養戰馬,等到曹嶷離開幽州刺史的位置后,自己便能順利接班。


  不要看不起養馬,在古代馬可比人貴多了,九卿之一的太僕,那就是專門負責養馬的官。


  就算是齊天大聖也是從弼馬溫這官職幹起來的。


  劉泰把邊疆馬匹託付給劉翰,某種程度上就是給劉翰鋪好了一條通向九卿的道路。


  只要劉翰按部就班的執行工作且沒出什麼明顯錯誤,那劉翰靠著羊馬,便能穩穩噹噹的進入到未來九卿的位置。


  一開始,劉翰也是這麼認為的。


  只不過他真正開始接手這些任務后,才發現自己陷入到大坑中。


  因為劉泰的一份改造異族的計劃書送到他的手中,讓他去嘗試著試試。


  然後,劉翰試了試,就整個人陷進去,有些爬不出來了。


  因為劉泰的計劃是幫助異族從游牧業向畜牧業過度發展,努力改變北方異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幫助他們學會耕種牧草小麥青稞,讓他們有統一的居住點,最好學會修建城牆,統一生活,而不是術追逐水草而居,劉泰想要出兵討伐,都不知道會迷路到什麼地方去。


  劉泰高舉漢化旗幟,但並不是說,自己在戶籍上登記個名字,異族就能成為漢人。


  劉泰要得是異族被同化成漢人,所以必須要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共同的文華傳承,以及血脈相容等等。


  總不可能,一個是追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一個是耕種田地的漢家百姓,硬說這是一種人。


  哪怕成吉思汗有著劉邦的血統,但到底也是蒙古人一樣,自己希望的可不是漢人被草原改變了生存方式,而是希望漢人改造異族的生活方式。


  這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泰便讓劉翰開始了這次嘗試。


  說實話,劉翰拿到計劃書時覺得劉泰瘋了,但就算劉泰瘋了又怎麼樣,他到底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劉翰跟著劉泰詳細商談很久后,便拿著這理論體系去北方嘗試去了。


  劉翰首先跟趙安溝通了一下,趙安在幽州以北的土地上畫了一個圈,親自跟當地鮮卑部族溝通了下。


  這些鮮卑部族很快被搬到當時還是郗鑒管理的煤炭司中為大漢挖煤去了。


  他們為建立以漢人為主體,華夏多民族共存的新大漢而盡一份力量。


  至於這片土地上的鮮卑話事人,段氏鮮卑在遼西跟慕容氏死磕,拓跋鮮卑分成了兩部在內鬥,實在沒出面為這些鮮卑人做主的時間。


  而不久后,拓跋鮮卑部落被趙安漁翁得利一鍋端了后,也陪著他們一起去煤鋼司挖礦,一起為共建大漢的事業奮鬥去了。


  完成了對草場的征地,劉翰便開始挑選牧草草種了。


  畢竟劉泰的計劃書里只有一句「使異族耕作草場,學大漢春播秋收。」


  但怎麼樣打造草場,用什麼樣的牧草進行耕種,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耕種,全部沒有。


  劉翰卻也只能一切靠自己,他最大的特質就是聽話,做起事情來也是認真。


  劉翰便懷著一步一步來的心思,便從千千萬萬異族牲畜吃的牧草中,挑選出容易種植的牧草來,像什麼紫苜蓿,鵝觀草,紫根菜等等。


  挑選出這些牧草,還是劉翰真的飽讀詩書,去翻閱了史書,去尋找當初大漢的汗血寶馬到底吃得是什麼草,然後,這種草能不能進行大規模耕種。


  最後,還是異族人主動在第二年的時候送來了紫根菜種子,才讓劉翰發現這種牧草,不但耐寒,而且耐旱,不吃土地,牲畜喜愛。


  最重要得是能夠像是韭菜一樣,栽培一次,還能多次反覆收割,實在是上等飼料。


  至於異族第二年送來這種飼料種子,那是因為在第一年年末時,劉翰按照劉泰的辦法弄出了青儲。


  雖然成果不算很好,但至少動物們能下口,再加上泥瓦匠在草原建立給牲畜過冬的牧房。


  這牧房是有火炕的,動物們不再是只能在避風的地方擁擠取暖,而能用煤炭焚燒起來的火炕,哪怕是在冬天也能跟人類一樣享受到室內的溫暖。


  這讓原本很多理論上在冬天根本撐不下來的牲畜,活過了冬天,而不需要在冬天凍死後,直接被人開宰。


  火炕這種東西在華夏那燒的主要是百姓們砍伐晒乾的木材,因為這對百姓們最省錢。


  但對慢慢草原上的異族們來說,木材?在草原上想要找到可供焚燒的木材可不容易。


  牲畜的糞便才是他們最常見的焚燒材料,而這些東西想要積蓄到維持整個火炕運轉三個月到春天,那怕是需要點亮沼氣技術才行,所以逐漸被擠壓出了華夏市場的煤炭火炕登場了。


  最重要得是,這些煤炭火炕的煤炭也都是那些不願意從游牧業轉職到畜牧業的異族們奮力挖掘出來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自產自銷,為畜牧也轉游牧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而想讓游牧業轉職成畜牧業,這種能在冬天保證溫暖,讓更多牲畜生活下來的牧屋卻也只能算是第二,真正功勞還是青儲技術上。


  這種幾乎沒什麼壁壘的技術,在劉泰的堅持與指導下,劉翰在第二年時就徹底的弄了出來,從此以後幽州地區異族從游牧業向著畜牧業發展就再也抵擋不住了。


  也沒有別的原因,因為現在北方越來越寒冷。


  如果不是因為放牧時很快便會把一大片草原都給吃得乾淨,逼得自己不得不向著下一處的草原去追趕,誰又不想要安安心心的守在一個地方,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呢!

  青儲技術讓牲畜們在冬天吃到豐盛的糧食,牧屋技術讓牛羊避免在風雪中被凍死。


  隨著游牧異族真正感受到這兩樣技術所帶來的好處,自然會有一部分異族會留下來,從追水草而居的游牧異族慢慢變成死守一片草場過活的畜牧異族。


  劉翰在地圖上畫一個圈,這些異族便在這片草場裡面種草放牧,但同時也需要種草維護。 最重要的是需要計算好每年留下多少牲畜過冬,需要儲備多少口糧。


  多出來的牲畜,基本上都會主動到縣城,甚至去幽州去交換成食鹽與糧食,甚至還有很多新的衣服,甚至戰馬等東西,以及最重要的奢侈品茶葉。


  可以說隨著幽州到津口的北運河開通,這給了北方異族一個接觸青州商品的機會。


  讓他們發現自己通過一年的辛勤培養牲畜,便能從市集上換取到自己下半年,甚至一年的生活物資,這就改變了這些異族的生活方式。


  正常的發展情況下,哪怕有青儲體系,想把異族從游牧業發展到畜牧業也是非常困難的。


  幽州以北本質上來說並不是水草肥美的地方,但幽州在煤炭司的煤炭大力供應后,就變得不一樣了。


  因為隨著煤炭的大力供應,卻讓異族的生活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尤其冬天時,別得不說取水問題一直是非常艱難的,但煤炭卻讓他們能直接取暖的時候,順手燒開雪水,用這些被燒開,又放涼了的雪水,給牲畜甚至給自己自己飲用。


  不僅是異族,甚至幽州,青州,甚至冀州,雖然已經這麼多年了,劉泰對蒸汽機的最大作用也就只是起到在礦場裡面或是搗碎什麼東西,努力抽出礦洞中的水等很大功率的器械上,對於瓦特級別的蒸汽機依舊遙遙無期。


  但煤炭這種能源本身,卻被劉泰相當大力提倡使用。


  不僅是冬天到來用炭火來取暖,更重要得是提倡在生產力上的使用。


  比如用於鍛造鋼鐵,比如模擬恆溫的暖房給作物生長,甚至就算在開坑運河上,若遇到一些難以開墾的堅固岩石,先用高溫炭火灼燒,然後用參入硝石製作的寒冰冷水撲上去的這種較為古樸的開鑿辦法,每名匠人也變得嫻熟。


  無他唯手熟爾,這技巧用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掌握了。


  更不要說,因為煤炭高溫煅燒所帶來的更高韌性與強度的鋼鐵工具,就更加速了生產。


  可以說,在劉泰的主動推動下,煤炭這種資源雖還沒如同弄出蒸汽機后在社會全面普及,但劉泰非常清楚,這社會的發展就是看對廉價大量能源的利用效率。


  雖然到現在為止,劉泰並沒發明出蒸汽機或者發電機什麼。


  但隨著劉泰主動把煤炭這種資源引入到了重新擺正的社會,並且儘可能去替代那些以前需要消耗人力,但現在卻能用能源去替代的產業上,劉泰能明顯的感覺到整個社會在發展。


  雖然這種文明的發展速度不像是人類掌握蒸汽機后的爆炸發展。


  但劉泰覺得整個社會水平至少已經逐漸能夠向著宋朝看齊,甚至就算是宋朝,也不會有皇帝像是劉泰這般,力主推進煤炭資源對社會的發展與推進。


  不過,不論再怎麼樣推動煤炭資源,這時代的主流到底還是牲畜。


  就算煤炭資源再怎麼樣的具有發展潛力,至少在蒸汽機發明,並改進到能夠耕地的拖拉機出來之前,牲畜力量到底還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劉翰的意見也必須要重視。


  以前是為了征戰黃河以北,所以劉翰的所有資源全部都向著戰馬上傾斜。


  哪怕趙安趁著拓跋家相爭最後來了一個漁翁得利所獲得馬匹,基本也都給了劉翰去養馬。


  這也是為什麼劉泰跟石勒相爭時,劉泰的戰馬絲毫不遜色石勒的數量。


  不過現在,隨著自己拿下河北之地,劉泰給劉翰的要求之中,便開始增加耕牛耕種數量。


  畢竟現在異族也是要種地了,哪怕種得是草,也要一點點的掌握漢人的精耕細作的技術。


  畢竟你想要併入漢籍,結果連種田都不會,那你算什麼漢人啊。


  而只要北方有了耕種的土地,然後給耕牛加上了鼻環,多少總是能夠培養出一些耕牛來,然後運輸到了河北其他缺少耕牛的地區,加速耕牛的覆蓋面積。


  畢竟,在現在這時代,耕牛幾乎算得上是第一生產力。


  什麼時候能夠落實到一戶一牛,想來也就能達到這時代的小康社會了吧。


  所以,劉泰思索了一下,果斷對劉翰提出要求,今年戰馬需要出欄八千,三年時間最好把每年戰馬出欄數量提升到一萬五匹,目標是穩定在每年出欄兩萬匹戰馬以上。


  然後便是不再向著戰鬥方向的戰馬發展,而是去培養能夠馱更多物品的駑馬或者騾子。


  另外是耕牛,今年主要任務完成對旱地黃牛的改進,讓他們套環後學會開墾田地。


  如果可以耕牛多多益善,不設上限,若是順利完成,明年春耕的時候,則是會用上它們。


  畢竟去年的主要任務是打敗石勒,北方牧場的所有發展方向全部都向著戰馬發展。


  但今年已拿下河北之地,那自然的,對耕牛需求自然是幾何般的提升。


  劉泰很清楚,如果黃牛套環后,真能在北方地區變成耕牛,那不論有多少耕牛,華夏大地都能能吃得進去。


  畢竟有了耕牛後,開墾效率就增加太多了。


  就算將來出現耕牛飽和的情況,把牛鼻子上的牛環一摘,便能成為肉牛了。


  不過劉泰想了想,覺得指望以後家家戶戶吃肉牛到底太遙遠了,只要蒸汽機還沒發明出來讓機械能來替代生物能,那對百姓來說,牛這種東西作為生產力工具比作為食物要多得多!


  劉泰也快速回復劉翰,又投入到大運河的配套設施的建設中。


  劉泰很清楚,如果這永濟渠不能順利開通,那劉翰就算培養出耕牛,想運送到黃河以北的地區也會非常困難,這一路上的消耗怕就不是一筆小數目。


  但只要永濟渠開通順利,幽州出發從渤海灣到青州是一條路,永濟渠是一條路,那至少整個華北平原的精華區,從此以後都少不了耕牛的身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