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46章 翻譯著作

第46章 翻譯著作

  第46章 翻譯著作

  雖然心中有了計較,但飯還得一口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先看看朝臣們提的什麼建議,再說也不遲。


  等日講完畢,吩咐人擺駕御馬監。


  有了昨日經歷,這次就沒人阻攔。汪伯雨也早早在那裡等待,騎馬在欄場慢走了幾圈,朱由校開始慢慢上手。近日的繁重心思也拋之腦後,心情暢快了不少。


  可惜時間緊迫,汪伯雨還沒有把四衛勇士營選編出來,得明後天才行。


  於是朱由校騎完馬後,也不多做停留回宮去了。


  剛回到乾清宮,就看見宦官們在正在暖閣中擺弄那個小自鳴鐘,何寧在一旁盯著。


  前段時間朱由校囑咐王安把小自鳴鐘放到暖閣中,但自鳴鐘的弦有些問題不能用,他就囑咐修好再搬過來。


  「這個自鳴鐘是修好了嗎?」


  何寧見朱由校回來了,連忙躬身答道:


  「回萬歲爺,修好了,上次這東西壞了以後,老祖宗就囑咐銀作局去重新修了一下,他們也聰明,換了下弦,就給弄好了。


  現在每次到點,這小鳥就會出來鳴叫報時,拖萬歲爺的福,奴婢剛才就聽著了,也是新奇很。」


  朱由校也是頗有興趣的看了下,就邊走邊說的坐到了卧榻上。


  「你別現在聽著新奇,等每個時辰叫一次,不多久你就會煩了。」在後世這種小玩意兒隨處可見,也可憐他們沒見過世面。


  何寧笑著蹲下身子,伺候朱由校脫靴。


  「只要萬歲爺不膩,奴婢們自然喜歡聽。」


  「你這嘴,還挺會說的。」


  朱由校笑罵道。這時張昶端著模木盤,上面放著一杯茶跟一塊毛巾過來。


  朱由校拿起毛巾擦了擦臉,隨口問道。


  「大伴的身體現在怎麼樣了,好些了沒?」


  「老祖宗自從上次受了風寒,就在床上下不來,一直咳嗽,也畏光,奴婢們請了御醫來看,御醫就說是老毛病,也抓了葯,但就是不見好。」


  張昶一邊端茶遞給朱由校,一邊憂心忡忡的擔心道。


  「大伴現在已過古稀之年了,多病也是人之常態。待會把遼東進貢的百年山參給大伴補補身子。」


  「奴婢們替老祖宗謝謝萬歲爺,有您這樣的主子,奴婢們真是十輩子修來的福分。」


  張昶對王安比較忠心,聞言立馬下跪謝恩,何寧見勢,也連忙跪下磕頭。


  「好了,伱們也要盡心用事,不要辜負大伴對你們的栽培,大伴病了,現在司禮監豈不是只剩下鄒義一人了。」


  「是的,萬歲爺,現在司禮監那邊只有鄒公公一個人擔著,不過有隨堂太監輔佐,也是無事。」


  鄒義也快八十多了吧,身體估摸著也快不行了。


  朱由校心裡琢磨著,看來只能先讓魏忠賢進司禮監,不然司禮監稟筆太監都病倒了那就麻煩了。


  但就在此時,門外進來個小宦官稟報。


  「萬歲爺,工部郎中徐光啟在宮外求見陛下。」


  徐光啟?朱由校臉露疑惑,難道是火炮鑄造成功了?帶著疑惑,他就讓徐光啟入宮覲見。


  「臣徐光啟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徐愛卿快快請起,何寧,賜座。」


  「謝陛下。」 徐光啟連忙謝恩入座。


  「徐愛卿,剛才朕還念叨你呢,你看看你身後這個自鳴鐘,你可曾見過?


  這是當時利瑪竇進獻給皇爺爺的,上次早朝後就被朕翻了出來了,今天才修好。」


  徐光啟一進來就注意到自鳴鐘,他也見過此物,當時利瑪竇向神宗進獻時候,還詢問過他的意思呢。


  「陛下,這西洋東西確實有點精巧,當時進獻的時候應該是一大一小,大的不知去了哪裡?」


  「呵呵,那個大的確實有些大了,於是皇爺爺就把它放到宮后苑了。


  確實,真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大明雖富有四海,但這些西洋的一些東西確實有我大明值得借鑒之處。


  就比如自鳴鐘,還有地圖。


  朕前幾日還發現當時利瑪竇進貢的一副《坤輿萬國全圖》,裡面畫了天下全貌。


  上面說天下有「大東洋」、「大西洋」、「小西洋」和「冰海」四大洋」,還說天下有歐羅巴、亞末利加(美洲)、利未亞(非洲)等地。


  朕記得成祖在時,也曾派三寶太監下西洋,最遠也到了天方、利未亞一帶,但自宣宗后,朝廷再鮮有人去了。


  讓朕甚至感慨,如果那個時候能堅持去,我大明可能也會到歐羅巴、亞末利加等地了。」


  聽朱由校這麼一說,徐光啟心中略喜,看來皇帝對大明之外的世界很感興趣,而這正是他跟西教所擅長的地方。


  「亞末利加之地,臣也聽聞利瑪竇說過,是西洋新發現的大地,上面物產豐富,土壤肥沃,珍奇異獸甚多。如果陛下感興趣,可以請幾個西教僧侶前來,當面問詢即可了解。


  不過就如陛下所言,西洋的一些東西確實有可借鑒之處。


  就如利瑪竇來時,臣就曾與其翻譯西洋算術著作《幾何原本》,這本書乃度數之宗,所以窮方圓平直之情,盡規矩準繩之用也。對我朝算術乃至炮術有大用。


  而這只是西洋技術的一種,只是可惜臣精力有限,翻譯一本就已耗費五六年之久,力不能支了。」


  這本書大名鼎鼎,在後世朱由校也聽過乃至學過,裡面的許多概念,如「直線」、「曲線」、「銳角」、「鈍角」、「三角形」、「四邊形」等等直到現代仍在沿用。


  徐光啟這話也讓朱由校來了興緻,其實他也希望多見見這個時候的西方傳教士。


  如今能來中國的傳教士無一不是精通多門學科的人才,讓他們來京城見見自己也無所謂,他更中意的是希望他們能在中國多翻譯一些西方科學與地理著作,來開拓國人的視眼。


  「可以,既然你說這書這麼有用,朕也頗感興趣,那你就請幾個知識淵博的西教僧侶入京,朕可以見見。


  記住,讓他們不要一路傳教,要快速進京,同時多帶一些如西洋技術、地圖、軍事、火炮之類的書籍。


  如果朕覺得滿意,你就派人跟他們一起多翻譯一些西洋圖書,朕到時候也從內帑撥點款支持。」


  徐光啟一聽大喜過望,心中不由感嘆皇帝竟有如此見地,對自己更是賞識有加,連忙跪下謝恩。


  朱由校擺擺手讓他趕緊起來。


  「好了好了,聊了這麼一會朕還不知道你為何進宮面見朕,是有什麼事嗎?」


  「陛下聖明,臣此次進宮覲見,就是特地向陛下報喜。


  臣這段時間與軍器局工匠日夜趕工,已根據去年的刑部尚書黃克瓚與京營總督陳良弼所著的呂宋大將軍炮,成功製造出紅衣大炮三門!」


   林黛玉倒拔垂楊柳?薛寶釵風雪山神廟?


    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


    大觀園中,眾金釵吃酒到半酣里,突聞得門外老鴉哇哇地叫,「老鴉叫,怕有口舌。」寶釵笑道。


    「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凈。」湘雲躍躍欲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