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417章 蒙古方略

第417章 蒙古方略

  第417章 蒙古方略

  「西洋距我大明不下萬里,一來一回少說也得一年半載。


  一路上更是兇險萬分,疾病、海盜、風暴等等如同家常便飯,死在路上都是有可能的,到時候埋骨他鄉那該怎麼辦。」


  「欽差大人,試問誰願意埋骨他鄉呢。但徐某畢生的志向便是游遍天下山水,領略世人所不知的景色,如果因此客死異鄉,徐某也是願意。」


  徐霞客能夠偷偷上這條船,肯定想到了這種可能。他也早早做好了思想準備,哪怕身死而猶未悔。


  並且他深知想讓孫元化等人答應帶自己,光憑自己的滿腔熱血確是不行的,而是讓孫元化等人看到自己的價值。


  想到這裡他繼續躬身說了起來。


  「還請欽差大人放心,小的自弱冠之年便巡遊各地,並且不喜騎馬坐轎,一律徒步,一路上來風餐露宿沒有覺得一絲苦悶。並且小的還過目不忘,只要什麼書看一兩遍便會牢記在心,不會忘卻。


  如果欽差大人帶上我,小的情願為欽差大人的腳夫、書辦,到時候勘探西洋自然景色,書寫文書、記錄書籍等事。徐某皆可代勞。


  還請欽差大人念我拳拳之心,把我帶上,定不會給欽差大人添亂。」


  見徐霞客如此誠懇的表態,孫元化也開始沉思起來,帶他倒也不是不可以。


  再說根據徐霞客的話,他經常露宿野外,對於自然之事肯定多有了解。


  而自己一路上前往西洋,路過台灣等荒蠻之地,到時候可能還會有用到徐霞客的地方。


  「大人,既然此人有如此志向,那我們就把他給帶上吧,不過他所言是不是真的,還需要考較一番,莫不是誆騙我們。」


  這時站在孫元化一旁的禮部郎中董方也出言勸說起來。


  他看到徐霞客此人也是赤誠之人,所言應該不是虛言,所以就想給他個機會。


  見董方開口給機會,孫元化也點點頭,隨即就對著徐霞客道:


  「既然你誇下海口說你博聞強識,過目不忘。那本官就出題考考你,如果果如伱所言,那把你帶上也自無不可。」


  徐霞客聞言當即大喜,當即躬身說道:

  「還請欽差大人問詢,弘祖定知無不言。」


  於是孫元化便開口詢問起了,先是十三經的內容,后又從諸子百家、乃至《山海經》、《水經注》等地理書籍。從中摘抄了一兩句來詢問。


  但他萬萬沒想到,眼前這個徐宏祖果如他自己所言,博聞強識,過目不忘。


  凡是他詢問的問題,此人都從容回答,並且與書中內容分毫不差。


  「你如此記憶力,不考科舉真的可惜了。不過人各有志,事事也不能強求。


  既然你通過了本官的考驗,本官也信守承諾,就不會讓你下船,你就跟隨我等前往西洋吧。」


  見如此聰明之人,孫元化既是可惜又是喜愛。因此便按照承諾,讓徐霞客跟自己留下來,跟自己一起出使西洋。


  「多謝欽差大人。」


  徐霞客一聽居然同意了,立馬躬身對其千恩萬謝起來。孫元化倒是無所謂,擺擺手讓其罷了。


  「走吧,進船艙了,就不要打擾船工了。」


  見事情已定,他說著就帶著徐霞客、董方等人進了船艙,伴隨著船主的招呼跟船工的號子,停泊在黃浦江口的這兩艘福船也緩緩動了起來,借著信風朝西南駛去。


  ——


  孫元化離京的時候,就被朱由校囑咐每到一地都要寫信稟報,把當地情況以及風土人情一一道來。


  只是隨著孫元化越來越難,朱由校接到孫元化信件的時間也會越來越晚。


  因此孫元化在上海的所見所聞,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朱由校的御桌上。


  所幸朱由校的注意力並不全在他那裡,而是放到放到了貴州戰事上。


  「朱燮元在貴州籌備了這麼久,果然沒有讓朕失望。現在水東宋氏被滅,振武軍又在陸廣縣首戰初勝,如此看來形勢一片大好。」


  乾清宮裡,張維賢、沈灌等軍機大臣拱手而立,而朱由校則坐在御座上,對著手中的一個題本高興的點評起來。


  「陛下所言甚是,我朝立國之初,貴州就有四大土司,現在思州田氏、播州楊氏、水東宋氏相繼被滅,就只剩下水西安氏還在負隅頑抗,如果一切順利,其剿滅指日可待。」


  見皇帝心情不錯,沈灌也躬身慶賀起來,但孫承宗卻覺得現在高興為時過早。


  「陛下,這水西安氏整軍備戰多年,安邦彥也早有反意。現在我官軍只是初勝,殺敵不過兩千餘人。


  這對於水西安氏遠遠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因為依臣之見,現在高興為時過早了。


  雖然北京距離貴州有千里之遙,但陛下完全可以下詔慰問、賞賜將士,這樣既可大漲我軍士氣,也可顯示陛下慰問將士,愛民如子之心。」


  朱由校一聽孫承宗這話,倒也沒有不開心,反而低頭思考起自己老師的話來,覺得他說的話甚是有理,於是緩緩說道:

  「孫愛卿說的有理。待會讓軍機處草擬旨意,朕從內帑撥款二十萬兩發至貴州,就讓朱燮元作為犒軍之用,切莫寒了將士們的心。」


  「陛下聖明。」


  孫承宗聞言當即躬身稱是。朱由校擺擺手,他對此倒不是很在意,只要能把水西安氏剿滅,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為這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剿滅安邦彥就可以震懾西南土司,讓他們見識到大明的強大,說不定就可以避免普會之亂。


  再說消滅土司后,朝廷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在貴州推行改土歸流,鼓勵移民,進一步開發西南地區。


  這種好處太多了,因此他現在不惜代價,要的就是勝利這麼一個結果。


  「軍機處最近盯緊點,現在既然開打,以後來自貴州的奏報題本定會源源不斷,只要一到就立刻送上來。」


  現在西南戰事的優先順序是第一的,因此其題本的重要性眾人還是知道的。


  「對了,之前遼東來題本說了對於翁吉刺特部的處置辦法,不知道爾等意下如何啊。」


  見西南旗開得勝,朱由校的心情也好了不少,隨後拿起御案上的茶杯,一邊茗茶一邊詢問起了其他事情。


  「陛下,如果宰賽回來,對於朝廷控制文吉刺特部是百害而無一利,因此熊廷弼這個提議臣等倒是沒有意見。 但據他所言,宰賽目前還在建虜待著呢,他估計知道他自己回去也是凶多吉少。所以也一直拖延。


  因此熊廷弼如果真要置其於死地,其時間、地點等無一不重要,臣等就怕萬一處置不當,如同萬曆故事,沒有能再次殺死宰賽,那定再會讓大明與翁吉刺特部交惡。」


  見皇帝詢問起了遼東之事,張維賢便開口答覆起來。


  他們自然也知道宰賽的重要性,也可以理解熊廷弼的動機。


  但大明以前也干過這種事情,但消息不知怎麼泄露了,導致沒有成功。


  萬曆三十七年正月,大明開元參將李如楠準備伏擊齋賽貝勒,以報四年前齋賽誘殺慶雲堡備御熊錀之仇。


  這個消息被努爾哈赤知道,迅速報給齋賽讓他成功逃脫。


  這次誘殺齋賽失敗造成的後果很嚴重,宰賽在內喀爾喀五部中地位舉足輕重,這麼做直接讓他對努爾哈赤的感謝和對明廷的憎恨。


  再加上齋賽覬覦大姨子葉赫老女,並聽信努爾哈赤的讒言認為葉赫人協助明人誘殺他,因而出兵配合建州攻打葉赫。


  為此朝廷不得不派兵去救援葉赫,又派人向齋賽解釋誘殺事件和葉赫沒關係。


  只是這並不能緩和齋賽與葉赫的關係,而嘗到甜頭的努爾哈赤更加註重和蒙古的關係,開啟了與蒙古特別是科爾沁蒙古的聯姻。


  雖然事後宰賽又與努爾哈赤交惡,但這也讓宰賽跟朝廷的關係若即若離。


  有這種教訓在前,張維賢就怕這種殺人不成,反而敗露的情況再次發生。


  那個時候就不是宰賽的問題,而是與翁吉刺特部甚至跟內喀爾喀蒙古的問題了。


  朱由校自然也知道之前刺殺失敗的事情,但這次情況不一樣,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朕還是相信熊廷弼的,他做事一向謹慎。現在建虜里也有我們的人,宰賽的動向我們都是知道的。


  並且根據熊廷弼推薦的人選,哪怕暴露了,也可以栽贓到建虜的身上。」


  眾人聞言皆默,皇帝說的也有些道理,按照熊廷弼的題本的建言,這次他準備讓投降明朝的女真人動手,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既然如此,那臣等就給遼東發文,讓其著手準備此事。」


  「嗯,此事盯緊一點,有什麼消息立刻給朕說。」


  朱由校聞言便擺擺手,就把此事確定下來。不過他說到此處,不知想到了什麼。便突然對著這三人問道:

  「另外對於翁吉刺特部的諸位台吉千萬不要吝嗇,特別是現在主事的阿爾寨台吉,現在翁吉刺特部過得還比較滋潤,他的聲望也頗高。


  一旦宰賽死了,到時候他便是眾矢之的,到時候定會有求於我等,只要我們幫他越多,他便會越依賴我等。」


  弄死宰賽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翁吉刺特部,因此其主事的阿爾寨台吉定要重視,必須要拉攏住才行。


  孫承宗聞言面露微笑,躬身答覆道:


  「這個陛下倒不用擔心,現在宰賽回來,最擔心的人不是我們,反而是他。」


  此言一出,朱由校呵呵一笑,孫承宗說的挺對的。宰賽被抓以後,阿爾寨主政翁吉刺特部三年,地位也算是穩固。


  現在宰賽回來了,他怎麼會心甘情願把手中的權力拱手相讓呢。


  「孫閣老說的對,根據熊廷弼的奏報,說他已經暗中跟林丹汗手下的大臣棱洪台吉有過往來,怕就是想要提前打算。」


  沈灌見狀也把話接了過來,棱洪台吉是林丹汗手下管理蒙古左翼三萬戶的重臣。


  按道理來說,內喀爾喀便在他的管理之下,現在阿爾寨台吉找此人的用意再明顯不過了。


  「現在看來這個阿爾寨對於我大明還抱有戒心,的是急病亂投醫,如果去年找棱洪台吉那也沒有什麼,此人說不定還能說的上話。


  但現在內喀爾喀分裂,科爾沁又不聽調遣。林丹汗左翼除了翁吉刺特部還名義上恭順外,其他的早就建虜勾結搭背,不遵林丹汗號令了。


  這種情況下,這個所謂左翼大臣棱洪台吉還有什麼用,根本說不上話,真不知道他還有什麼用。」


  沈灌這麼一分析,直接讓眾人直接緩緩點頭。不過說一千道一萬,還不是林丹汗太拉胯了嘛。


  每年都拿大明的錢,但對待建虜完全是色厲內荏,只會虛張聲勢。科爾沁倒向建虜的時候,這個林丹汗啥也沒說。


  內喀爾喀被岳託率兵攻打的時候,林丹汗也是一樣的,口上說要派洪稜台吉率五千精兵教訓建虜。


  但最後呢?拖拖拉拉,出兵速度極慢。最後等到岳託大破內喀爾喀等部的時候,他才被迫出兵,這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出兵還有啥用。


  朱由校對於沈灌的這一派分析更是贊同,林丹汗什麼鳥樣他是最清楚不過的。


  說是什麼蒙古中興之主,但毫無能力,被皇太極打的連連大敗,最後客死他鄉,落了個凄慘下場。


  只是他現在還是蒙古名義上的大汗,大明如果要拉攏蒙古,少不了他這麼一桿大旗。


  並且面對建虜的如此欺辱,林丹汗就是再鴕鳥,估計也要出兵了,否則他的威信何在。


  「先不管他,就讓他找吧。對於這種人不能一味的好,而是要恩威並施,不僅要讓他知道我大明的好,更要讓他知道我大明的厲害。


  至於林丹汗,當前最主要的便是他讓答應跟我大明一起出兵。


  熊廷弼不是說也要派使者前往察哈爾嘛,到時候定要選可靠之人前去,跟他說明厲害。


  每年拿我大明這麼多錢,還被建虜如此欺負,如果再不出兵不僅對我們說不過去,對他下面的人也說不過去。」


   電腦充電線拉到上一個酒店了,因此今天只能手機碼字,只能一章了,萬分抱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