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53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53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53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日本強迫琉球進貢一事,觸犯大明的大忌。


  並且他們還派人掌管琉球朝政,控制琉球貿易、政治,經濟、文化,更是讓朱由校有些惱怒。


  他聽完這些后,就望向一旁的內閣大學士葉向高,面無表情的問道:


  「葉愛卿,這事發生在萬曆朝,想必你也知曉。朕問你,當時朝廷有沒有收到過琉球的求援,為何沒有派兵。」


  葉向高在萬曆朝獨相七年,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他自然是知曉的。


  見皇帝這麼一說,他就知道皇帝要刨根問底,這件事怕是要過不去了。於是他思考一會,輕步出列對著朱由校躬身說道:

  「陛下,日本入侵琉球之事,當時朝野上下甚至神宗皇帝陛下也知曉此事。日本薩摩藩的目的雖有吞併琉球之意,但更多的是覬覦琉球與我大明朝貢之利潤。


  自我大明開國以來,琉球就前來朝貢,是為我大明之藩屬國。但由於其地理位置特殊,北接日本、朝鮮,西接大明,南接南洋,是為「萬國津梁」,來往船隻無不以琉球為中轉,其國獲利甚多,甚至有「唐十倍」的說法。


  然而福兮禍所倚,如此豐厚的貿易利潤,自然引起了日本的覬覦,日本入侵朝鮮,就是因為我大明對日本封鎖貿易,而日本則是想借琉球國的名義與我大明開啟朝貢。」


  葉向高一番言語立刻把日本的用意說明白了。只不過朱由校聽到后卻十分不滿意。


  「那我大明是作何應對的,難道是坐視我藩屬國被日本凌辱嗎?」


  「陛下所言甚至,當前日本入侵朝鮮,大明派遣天兵兩次擊潰日本,致使朝鮮得以保全。但琉球也跟朝鮮一般,日夜遵奉大明,唯恐有所失禮。還請大明皇帝體恤琉球百姓,發天兵至琉球,驅逐日本,保全我國社稷。」


  朱由校言語中的意思,讓仁悅慈看到了一絲希望,見狀立馬接話起來。


  「陛下,萬曆三十八年,日本就借琉球朝貢,被我大明識破。隨後神宗皇帝下詔,不許拒絕了琉球當年朝貢,並規定琉球十年後再行朝貢(十年一貢)為期,斷絕了日本的念想。


  至於為何不出兵琉球,屬實是琉球與朝鮮情況不一樣。朝鮮就在遼東之側,與山東隔海相望,出兵討伐自然容易,但琉球卻不然,其是彈丸小國,地處偏海,地理位置與大明隔山隔海,如同援助朝鮮般大規模地興兵征伐,所冒風險難於預測。


  並且島津氏出兵之神速,一個多月時間已攻佔琉球,琉球國王尚寧也被島津氏帶往薩摩羈留。


  此時出兵救援為時已晚,朝廷也只能發文迫使日本釋放尚寧歸國。並且限制琉球貢期,採取「十年一貢」的政策,以粉碎日本利用琉球取利的圖謀。」


  「葉閣老所言甚是,當年出兵朝鮮時,朝廷勞師遠征,靡費甚多。如果當年再出兵琉球,戶部確實難以騰挪。」


  葉向高說完后,劉一燝當即接話接著解釋起來。


  他的話才是大明不救琉球的主要原因,便是出兵太耗費了,大明沒有錢了。


  朱由校聽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劉一燝等人話里話外透露出一個意思,便是朝廷沒有錢,這何嘗不是在暗示自己,不要衝動。現在為了這個國子監學生的訴苦,就要發兵琉球,那是極不划算的。


  不過朱由校心裡的賬跟內閣諸人的賬是不一樣的。


  在劉一燝等人看來,琉球孤懸海外,根本沒有什麼作用。但朱由校的看法卻恰恰相反。


  琉球是大明出太平洋,前往美洲的第一站,也是未來抵禦海上進攻的最後一道島鏈,其地緣價值對於大明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更何況琉球還是日本南下貿易的第一站。


  只要佔據琉球,未來無論是要封鎖日本,還是佔領日本,都會十分容易。因此無論是為了大明的安全,還是為了對付日本,琉球都是必須要掌控在手裡的。


  但朱由校望著劉一燝等人,心中暗自嘆息。


  這些道理在他這個後世穿越之人看來,是顯而易見的。


  但對於劉一燝他們等人來說,卻如同天方夜譚,很難以理解。畢竟他們沒有經歷過後世中華的難處,自然無法感同身受。


  「琉球乃我大明屬國,自我大明開國以來一直恭順,不敢有所逾矩。但現今如此著實讓朕於心不忍,並且朕素來知道,日本素有虎狼之心,如果此事不妥善解決,其便會得寸進尺,日後吞併琉球也不是不可能。


  有些事不上秤沒有三兩重,一上秤千斤都打不住。


  日本彈丸小國,萬曆年間就想借道朝鮮進攻我大明,隨後進攻琉球妄圖欺辱、征服琉球。真是當我大明是什麼,前有倭寇犯境,后出兵伐我屬國,真的是想欺辱就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


  劉一燝聞言就想進一步勸說,但朱由校見狀擺擺手,示意他先不要言語。而他自己則轉向仁悅慈,眼神堅定的說道:


  「仁悅慈,此事朕已經知曉了,但此事關係重大,不能只聽你一面之詞,朝廷需要進一步勘察其中原委才行。但如果此事真如伱說的那般,那我大明定會為琉球討回一個公道。」


  琉球就是大明的小弟,小弟的場子被外面的人砸了。大明這個做大哥的,自然要替小弟找回來,不然以後怎麼做大哥,以後怎麼能讓屬國這些心甘情願跟大哥走。


  並且在朱由校看來,大明這個大哥根本不能靠什麼禮儀之邦的形象去維持。


  所謂大哥,天朝上國的形象,最主要還是勢力,說白了就是靠打。把一切不聽話的打服了,打的其他國家都不敢造次。這樣這些國家才會坐下來聽你講道理,否則說什麼一切都是扯淡。


  遙想中國曆朝歷代的霸主,如強漢、盛唐等莫不過如此。


  更何況朱由校對於日本本身就帶有惡感,這種親小義而失大義的國家,只有將其狠狠地踩在腳下,他們才會真正的尊敬你,聽你的話。


  所以朱由校對於日本的選擇只有一個,那便是打。現在只不過是怎麼打,如何打的問題了。 聽到皇帝明確表示要給琉球出頭,仁悅慈心中甚是激動,暗道這次冒險絕對是值了,琉球算是有救了,於是再次磕頭跪謝道:


  「學生說得句句屬實,陛下一查便知。陛下能聽學生這般言語,就足以顯示大明乃至陛下胸懷天下,不愧為我琉球的宗主,學生在這裡為琉球百姓感謝陛下。」


  朱由校看著跪下的仁悅慈以及其餘琉球學子,也是不住的點頭,於是擺擺手道:


  「嗯,那此事就到這裡了,日後定會有人找你了解情況,到時候據實稟報即可,不要有所隱瞞。以後在國子監也好生學習,你身為琉球學子,卻可以冒死為琉球請命,朕心甚慰。等在國子監學出東西來,日後定有大用。」


  仁悅慈這種人對於大明還是很有價值的。


  畢竟能在被日本脅迫的情況下,還能前往大明來學習,特別還能親自向自己說明實情。那就證明其對大明的忠心度或者好感度遠勝琉球的其他人。對這些人自然要加大培養力度,畢竟大明以後在琉球的統治,就是得倚靠這些人才行。


  在場的劉一燝等人見皇帝如此說,心中就知道這件事過不去了。


  但皇帝做的「荒唐事」不少了,他們對此也習慣了。


  再說雖然有些人比如劉一燝,覺得此事還是有些操之過急,他希望皇帝還是不要亂下決斷,畢竟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但還有些人,比如大學士葉向高、禮部尚書孫慎行等人倒也覺得沒有什麼。


  這件事說大也大,說小也不小。萬曆年間低調處理是因為沒錢,但現在大明國力與財力比之前要好很多,那解決這種事情也自然而然順理成章了。


  此事既罷,朱由校也沒了跟其他留學生聊天的興趣,簡單勉勵了幾句后,就讓眾人退下,隨後就讓劉宗周領他去北苑看看西學的教學場地。


  北苑的教學場所的數量跟南苑比起來遠遠不如。這主要是因為教學的科目與南苑相比還是過少了。


  大明國子監南苑教授的中華之學,還是以儒學正統為主。不過在朱由校的力行改革下,其教授的內容跟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往國子監的教學內容主要還是以《四書》、《五經》為主,標準的教材是《四書五經大全》,此外還必須學習《性理大全》,要學習《說苑》、《大明律令》、《御制大誥》等等。


  這些內容大多都是為科舉考試而準備的。但在朱由校的建議下,孫慎行與劉宗周等人也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在儒家經典與法律條文的基礎上,增加了算術、天文、地理、習射等科。教學也有計劃,每日晨旦由祭酒主講;下午或會講或復講或背書、論課、作文,由博士、助教主持。


  其中更重要的一點,便是在朱由校的建議下,國子監還要開創講學制度,就是會不定時請一些大儒、經學家、學者等過來講學上課。


  這個制度大明早已有之,之前東林黨就經常會請一些人講學,收效顯著。


  因此孫慎行見皇帝居然讓國子監推行講學以後,當即有些喜不自勝。


  國子監可是大明的最高學府,請誰過來講學,那自然是對這個人以及其背後儒家學派的認可。這種經學大義,儒道正統之爭,是所有儒學士人不能忽視的。


  所以現在國子監建成了,日後第一批講學請誰來,講一些什麼就成了所有人關注的重點。


  甚至可以說,這才是孫慎行希望皇帝來國子監的原因。


  就是想讓皇帝趁這個機會,把國子監教學的基調與標準說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平息眾議,他跟劉宗周也會更加清凈一些。


  因此劉宗周一直想找個機會提這個講學的要求與標準的事情。原本想隨後找個機會詢問,但沒想到朱由校卻不想在南苑逛了,反而提出前往北苑,頓時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只見他思量了一會,隨後硬著頭皮拱手道:

  「陛下,這裡距離北苑還是有些遠的。要麼陛下先看一下南苑的教學內容與科目,隨後再去北苑,這樣也好有個對比。」


  朱由校一聽這話,當即明白劉宗周話裡有話。


  有錦衣衛跟東廠作為耳目,京城百官想些什麼,他自然是一清二楚。只不過劉宗周等人越是如此,他就越不急躁。


  因為對於講學的標準以及請誰來講學,文官們有各自的算盤,他自然也有的。


  「無妨,北苑地方少,看起來也快。北苑看完以後,再來南苑,到時候就可以好好看一番了。」


  劉宗周見皇帝這麼說,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只能在前面引路。


  南苑距離北苑不遠,劉宗周帶著朱由校等人走了一會便到了。


  劉宗周雖然是國子監祭酒,但對於西學並不是很了解。但他不懂,並不代表沒有人懂。因此到了北苑,給朱由校介紹的人也變了,成了禮部郎中兼國子監監事李之藻。


  這個人朱由校也是如雷貫耳,他自己在乾清宮掛著的《萬國坤輿圖》,就是李之藻在利瑪竇的地圖的基礎上製作而成。裡面對於歐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介紹也略為詳實,可以算是大明少數兼備中西之人了。


  並且他還跟徐光啟一樣,也心憂國事,對大明忠心耿耿。


  為了對付建虜,親自前往澳門,從葡萄牙手中購買了二十門紅夷大炮,親自押送北京。除此以外更是力主朝廷聘用葡萄牙教官來北京,在里草欄場教授炮術。


  可以說克虜炮的研製與京營炮兵的訓練,都是有他的功勞的。只不過朱由校之前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召見他。


  所以現在看到他來到自己面前,朱由校忍不住道:


  「李愛卿,雖然之前一直沒有單獨召見過你,但你的功勞朕是一直記在心裡的。」


   這兩日更新不給力,甚是慚愧。明後日三更補償哈,謝謝各位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