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朱由校的謀划
第541章 朱由校的謀划
聽到劉一燝這麼說,其身後的葉向高也頓時明白什麼意思,也連忙識趣道:
「臣等愚鈍,恭請陛下聖裁!」
剛才辯論的時候,孫慎行等人群情激憤,紛紛跪下要求皇帝為程朱理學站台,斥責徐光啟等人。
但劉一燝與葉向高卻對此無動於衷,絲毫不在乎孫慎行等人為「理學」搖旗吶喊,出生入死。
而是如看戲一般,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孫慎行等人表演。
這麼做的原因無他,就是雖然他們都是理學信徒,但他們身居如此高位,就在於他們能夠審時度勢,揣摩聖意,什麼時候可為,什麼時候不可為。
最開始孫慎行向皇帝詢問講學標準,皇帝讓劉宗周等人介紹理學跟心學情況的時候。他們還並未察覺皇帝究竟是何用意,於是還為理學說了幾句好話,駁斥了心學。
只不過到最後他們是越聽越奇怪,直到見皇帝詳細了解心學的流派,還特意問詢了泰州學派后。
哪怕他們對心學不喜,但還是隱約感覺到皇帝的態度了。
而後來又見徐光啟與孫慎行的辯論,皇帝有意偏袒徐光啟,讓他們更加明白了皇帝對心學的好感,覺得其絕對是有大動作。於是也紛紛配合起來,想要看皇帝究竟有何深意。
朱由校看劉一燝與葉向高如此配合,心中也滿意的點點頭。隨即環顧眾人,擲地有聲地說道:
「諸位愛卿,理學與心學一直爭論不休,朕心甚痛。現在局勢紛擾,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通力合作,而不是為此相互彈劾,相互攻訐。
只不過朕也明白,我朝以程朱理學為正統,以朱子的《四書章句集注》為科考準繩。因此程朱理學地位不可輕易。但現在局勢變化,民間心學信眾眾多,甚至朝廷中百官也多有信眾,哪怕是朕也無法忽視。
並且這等學術之爭,往往牽連甚廣,朕每每想起也是痛心疾首。並且朕素來知道堵不如疏,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如果一心維護程朱理學,斷然禁止心學,定會引起民間乃至朝局渲染大波,甚至會引起朝廷攻訐,朝綱大亂。因此朕思前想後,想到了一個辦法,不知諸位愛卿可否聽朕一言。」
朱由校說到這裡就停頓下來,望著面前的眾臣,等待他們的回應。
孫慎行與劉宗周見皇帝這麼說,心中甚是焦慮。皇帝剛才一番長篇大論,話里話外是心學的袒護之詞。
道理明明這麼簡單,理學本來就是儒家正統,所以以後國子監講學就只能請理學大家來講課就行了。並且這個建議提出來,所有人都不會反對,但皇帝卻偏不,偏偏要整幺蛾。
想到這裡二人互望了一眼,當即就要站出來反對。但還不能他們說話,葉向高率先站了出來表態。
「陛下聖斷,臣等願聞其詳。」
劉一燝見狀也趕緊附和起來,徐光啟、李之藻等人見狀更是如此。朱由校見狀也不管焦急的孫慎行等人,開口道:
「好!朕記得兩漢時期,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相互鬥爭,各自都互斥對方為偽學、偽書。因此西漢宣帝為了能平息爭論,特召集諸儒於石渠閣,統一學說。
其後東漢章帝更是沿用其事,召集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和諸生在白虎觀召開會議,要求諸生辯經,討論五經異同,新舊經真偽,以示正統,最後由班固奉旨對會議內容加以總結,寫成《白虎通義》四卷,統一其說。
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兩漢今、古文之爭,不就如同今日理學與心學之爭嘛。那既然如此,何不以石渠閣會議與白虎觀會議為鑒,召集我朝理、心學各大家,於國子監辟雍殿中講學、辯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本想著皇帝可能會和稀泥,亦或者是以抬高心學。
但萬萬想不到會想出仿照兩漢石渠閣會議與白虎觀會議,讓理學與心學互相辯經。
要知道這兩個會議距離現在已經有一千五百餘多年了,他們頓時有些難以理解,皇帝為何會用這麼老的方法。
禮部尚書孫慎行最先反應過來了,他現在終於知道皇帝的用意了,暗道自己真的是被皇帝給騙了。
程朱理學本就是大明正統,心學在民間再流行,在他看來就是上不了檯面。並且只要朝廷一日不鬆口,一日不承認心學,心學就永遠只能在民間流行。
而現在情況卻大不一樣了,皇帝居然想要讓理學跟心學辯經。
這不就把心學的地位瞬間拔高,提高到跟理學一樣的地位了嘛。那心學無論是有沒有辯經成功,只要有了辯經的行為,那心學的地位就會大大提高,至少朝廷對其是認可了。
他見狀再也不顧其他,當即就向朱由校跪下,厲聲說道:
「陛下,此乃謬令!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心學只會平時袖手談心性,如同魏晉之玄學一般。臣著實想不通其有何用之用,能夠讓陛下寬厚至此。」
「「孫愛卿,你這話就嚴重了。心學的弊端朕難道不知道嗎?但現在天下百姓喜愛心學者,哪怕真如你所說的只談心性,不論實事。朕也不得不重視,否則天下人思想必亂矣。」 朱由校見孫慎行如此頑固,當即就訓斥起來。現在已經不是孫慎行喜不喜歡的問題了,而是該推行辯經的問題了。
相比孫慎行等人的激動,劉一燝與葉向高二人卻顯得異常冷靜,紛紛沉默不語,不著調在思量著什麼。
在皇帝提出要仿效以石渠閣會議與白虎觀會議為鑒的時候,他們就在思考,歷史上儒學辯論的會議如此多,皇帝為何單獨提這兩個呢。
他們都是聰明人,沒過一會便想明白這兩個會議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那便是這兩個會議,都是皇帝全程把控,並且把自己的想法貫穿其中的。
西漢甘露三年,漢宣帝宣帝時為了進一步統一儒家學說,加強思想統治。
於是就召集蕭望之等五經諸儒二十三人,在長安未央宮北的石渠閣講論「五經」異同。最後由漢宣帝親自裁定評判。石渠講論的奏疏經過彙集,輯成《石渠議奏》一書。又名《石渠論》。
在這個會議很重要的一個成果便是把《春秋穀梁傳》確定為春秋正傳,從此《春秋穀梁傳》大興。
而這麼做的原因,就是漢宣帝曾經明確表示自己對《榖梁》學的愛好,並且專門說出「宜興《穀梁春秋》」的話。
而白虎觀會議也是如此。
漢光武帝劉秀即位后,把讖緯之學正式確立為官方的統治思想。
隨後為了鞏固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使儒學與讖緯之學進一步結合起來,漢章帝建初四年,召集各地著名儒生於洛陽白虎觀,討論五經異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虎觀會議。
只不過這次會議是由章帝親自主持。
漢章帝親自選出代表發問,其後各家儒生加以討論,形成共識後由侍中淳于恭加以回答,此後章帝再親自決定對此答案是否滿意。
只有經過漢章帝滿意的條目,才能最終通過,記錄在會議后的《白虎通義》之中,作為東漢儒生學習的準則。
想到這裡,二人頓時冷汗連連,心驚膽戰。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皇帝最終的用意就是學習漢宣帝與漢章帝,通過召集諸位儒生會議辯論,插手理學與心學義理。
這讓他們頓生荒謬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皇帝怎麼會有如此想法。
整個辟雍的氛圍嚴肅異常,朱由校環顧眾人,孫慎行被朱由校駁斥后,也不顧朱由校反對,直接跪下不起。而劉一燝、葉向高等人也沉默不語,不敢表態。
朱由校望向劉一燝與葉向高二人。
自己要推行理學與心學辯經,然後插手儒學經義一事,如果沒有內閣大學士的支持是斷然不行的。
而內閣三人中,孫承宗在軍機處專掌軍事機要,跟內閣的事務逐漸分開了。
而內閣這兩人中,劉一燝與葉向高既是盟友,也是政敵。
特別是葉向高,其早就對內閣首輔之位覬覦已久,只不過被自己敲打后,暫時把這個心思給按下去了。但朱由校相信葉向高絕不甘心位於人後,只要自己給他機會,那他定會使勁抓住。
因此這次巡視國子監,內閣三人中,他專門叫這兩人跟隨自己,就看他們兩個作何選擇。
而在劉一燝與葉向高心中也甚是糾結。
他們二人都不由的想到了世宗朝的大禮議事件,那時的情景與現在何等的相像。
同樣的少年天子,同樣讓群臣難以接受的要求,只不過他們兩個可以是楊廷和選擇反對,也可以是張璁選擇支持。
「劉愛卿,葉愛卿,你們兩個覺得真的提議如何呢。」
見皇帝目不轉睛地望向他們,投以問詢的目光。其他諸人也紛紛望向二人,想要探知內閣的意見。
改革儒學的情節明天結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