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余華作品全集(《活著》等13冊)> 第227章 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4)

第227章 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4)

  第227章 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4)

  博爾赫斯的現實


  這是一位退休的圖書館館長、雙目失明的老人,一位女士的丈夫,作家和詩人。就這樣,晚年的博爾赫斯帶著四重身份,離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岸,開始其漂洋過海的短暫生涯,他的終點是日內瓦。就像其他感到來日不多的老人一樣,博爾赫斯也選擇了落葉歸根,他如願以償地死在了日內瓦。一年以後,他的遺孀接受了一位記者的採訪。


  瑪麗婭·科達瑪因為悲傷顯得異常激動,記者在括弧里這樣寫道:「整個採訪中,她哭了三次。」然而有一次,科達瑪笑了,她告訴記者:「我想我將會夢見他,就像我常常夢見我的父親一樣。密碼很快就會出現,我們兩人之間新的密碼,需要等待……這是一個秘密。它剛剛到來……我與我父親之間就有一個密碼。」


  作為一位作家,博爾赫斯與現實之間似乎也有一個密碼,使迷戀他的讀者在他生前,也在他死後都處於科達瑪所說的「需要等待」之中,而且「這是一個秘密」。確實是一個秘密,很少有作家像博爾赫斯那樣寫作,當人們試圖從他的作品中眺望現實時,能看到什麼呢?


  他似乎生活在時間的長河裡,他的敘述里轉身離去的經常是一些古老的背影,來到的又是虛幻的聲音,而現實只是曇花一現的景色。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疑惑,從1899年8月24日到1986年6月14日之間出現過的那個名叫博爾赫斯的生命,是否真的如此短暫?因為人們閱讀中的博爾赫斯似乎有著歷史一樣的高齡,和源源不斷的長壽。


  就像他即將落葉歸根之時,選擇了日內瓦,而不是他的出生地布宜諾斯艾利斯,博爾赫斯將自己的故鄉謎語般地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他也謎語一樣地選擇了自己的現實,讓它在轉瞬即逝中始終存在著。


  這幾乎也成為了博爾赫斯敘述時的全部樂趣。在和維爾杜戈·富恩斯特的那次談話里,博爾赫斯說:「他(指博爾赫斯自己)寫的短篇小說中,我比較喜歡的是《南方》《烏爾里卡》和《沙之書》。」


  《烏爾里卡》開始於一次雪中散步,結束在旅店的床上。與博爾赫斯其他小說一樣,故事單純的就像是掛在樹葉上的一滴水,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和一個似乎還年輕的女人。博爾赫斯在小說的開始令人費解地這樣寫道:「我的故事一定忠於事實,或者至少忠於我個人記憶所及的事實。」


  這位名叫烏爾里卡的女子姓什麼?哈維爾·奧塔羅拉,也就是敘述中的「我」並不知道。兩個人邊走邊說,互相欣賞著對方的發言,由於過於欣賞,兩個人說的話就像是出自同一張嘴。最後「天老地荒的愛情在幽暗中蕩漾,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佔有了烏爾里卡肉體的形象」。


  為什麼在「肉體」的後面還要加上「形象」?從而使剛剛來到的「肉體」的現實立刻變得虛幻了。這使人們有理由懷疑博爾赫斯在小說開始時聲稱的「忠於事實」是否可信?因為人們讀到了一個讓事實飛走的結尾。其實博爾赫斯從一開始就不準備拿事實當回事,與其他的優秀作家一樣,敘述中的博爾赫斯不會是一個信守諾言的人。他將烏爾里卡的肉體用「形象」這個詞虛擬了,並非他不會欣賞和品味女性之美,這方面他恰恰是個行家,他曾經在另一個故事裡寫一位女子的肉體時,使用了這樣的感受:「平易近人的身體。」他這樣做就是為了讓讀者離開現實,這是他一貫的敘述方式,他總是樂意表現出對非現實處理的更多關心。


  仍然是在和維爾杜戈·富恩斯特的那次談話里,我們讀到了兩個博爾赫斯,作為「我」的這個博爾赫斯談論著那個「他」的博爾赫斯。有意思的是,在這樣一次隨便的朋友間的交談里,博爾赫斯議論自己的時候,始終沒有使用「我」這個詞,就像是議論別人似的說「他」,或者就是直呼其名。談話的最後,博爾赫斯告訴維爾杜戈·富恩斯特:「我不知道我們兩人之中誰和你談話。」


  這讓我們想到了那篇只有一頁的著名短文《博爾赫斯和我》,一個屬於生活的博爾赫斯如何對那個屬於榮譽的博爾赫斯心懷不滿,因為那個榮譽的博爾赫斯讓生活中的博爾赫斯感到自己不像自己了,就像老虎不像老虎、石頭不像石頭那樣,他抱怨道:「與他的書籍相比,我在許多別的書里,在一把吉他累人的演奏之中,更能認出我自己。」


  然而到了最後,博爾赫斯又來那一套了:「我不知道我倆之中是誰寫下了這一頁。」


  這就是懷疑,或者說這就是博爾赫斯的敘述。在他的詩歌里、在他的故事裡以及他的隨筆,甚至是那些前言里,博爾赫斯讓懷疑流行在自己的敘述之中,從而使他的敘述經常出現兩個方向,它們互相壓制,同時又互相解放。


  當他一生的寫作完成以後,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里,我們看到博爾赫斯有三次將自己放入了敘述之中。第三次是在1977年,已經雙目失明的博爾赫斯寫下了一段關於1983年8月25日的故事,在這個夜晚的故事裡,六十一歲的博爾赫斯見到了八十四歲的博爾赫斯,年老的博爾赫斯說話時,讓年輕一些的博爾赫斯感到是自己在錄音帶上放出的那種聲音。與此同時,後者過於衰老的臉,讓年輕的博爾赫斯感到不安,他說:「我討厭你的面孔,它是我的漫畫。」


  「真怪,」那個聲音說,「我們是兩個人,又是一個人……」


  這個事實使兩個博爾赫斯都深感困惑,他們相信這可能是一個夢,然而,「到底是誰夢見了誰?我知道我夢見了你,可是不知道你是否也夢見了我?」……「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是一個人做夢還是兩個人做夢。」有趣的是,當他們回憶往事時,他們都放棄了「我」這個詞,兩個博爾赫斯都謹慎地用上了「我們」。


  與其他作家不一樣,博爾赫斯在敘述故事的時候,似乎有意要使讀者迷失方向,於是他成為了迷宮的創造者,並且樂此不疲。即便是在一些最簡短的故事裡,博爾赫斯都假裝要給予我們無限多的樂趣,經常是多到讓我們感到一下子拿不下。而事實上他給予我們的並不像他希望的那麼多,或者說並不比他那些優秀的同行更多。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的敘述,他的敘述總是假裝地要確定下來了,可是永遠無法確定。我們耐心細緻地閱讀他的故事,終於讀到了期待已久的肯定時,接踵而來的立刻是否定。於是我們又得重新開始,我們身處迷宮之中,而且找不到出口,這似乎正是博爾赫斯樂意看到的。


  另一方面,這樣的敘述又與他的真實身份——圖書館員吻合了起來,作為圖書館員的他,有理由將自己的現實建立在九十萬冊的藏書之上,以此暗示他擁有了與其他所有作家完全不同的現實。從而讓我們讀到「無限、混亂與宇宙,泛神論與人性,時間與永恆,理想主義與非現實的其他形式」。《迷宮的創造者博爾赫斯》的作者安娜·瑪麗亞·巴倫奈切亞這樣認為:「這位作家的著作只有一個方面——對非現實的表現——得到了處理。」


  這似乎是正確的,他的故事總是讓我們難以判斷:是一段真實的歷史還是虛構?是深不可測的學問還是平易近人的描敘?是活生生的事實還是非現實的幻覺?敘述上的似是而非,使這一切都變得真假難辨。 在那篇關於書籍的故事《沙之書》里,我們讀到了一個由真實堆積起來的虛幻。一位退休的老人得到了一冊無始無終的書:

  「頁碼的排列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說,逢雙的一頁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卻是999。我翻過那一頁,背面的頁碼有八位數,像字典一樣,還有插畫:一個鋼筆繪製的鐵錨……我記住地方,合上書。隨即又打開。儘管一頁一頁地翻閱,鐵錨圖案卻再也找不到了。」


  「他讓我找第一頁……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幾乎貼著食指去揭書頁。白費勁,封面和手之間總有好幾頁。彷彿是從書里冒出來的……現在再找找最後一頁……我照樣失敗。」


  「我發現每隔兩千頁有一幀小插畫。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記事簿把它們臨摹下來,記事簿不久就用完了。插畫沒有一張重複。」


  這些在引號里的段落是《沙之書》中最為突出的部分,因為它將我們的閱讀帶離了現實,走向令人不安的神秘。就像作品中那位從國立圖書館退休的老人一樣,用退休金和花體字的威克利夫版《聖經》換來了這本神秘之書,一本隨時在生長和消亡的無限的書,最後的結局卻是無法忍受它的神秘。他想到「隱藏一片樹葉的最好地點是樹林」,於是就將這本神秘之書偷偷放在了圖書館某一層陰暗的擱架上,隱藏在了九十萬冊藏書之中。


  博爾赫斯在書前引用了英國玄學派詩人喬治·赫伯特的詩句:

  ……你的沙制的繩索……


  他是否在暗示「沙之書」其實和赫伯特牧師的「沙制的繩索」一樣的不可靠?然而在敘述上,《沙之書》卻是用最為直率的方式講出的,同時也是講述故事時最為規範的原則。我們讀到了街道、房屋、敲門聲、兩個人的談話,談話被限制在買賣的關係中……


  顯然,博爾赫斯是在用我們熟悉的方式講述我們所熟悉的事物,即使在上述引號里的段落,我們仍然讀到了我們的現實:「頁碼的排列」、「我記住地方,合上書」、「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把它們臨摹下來」,這些來自生活的經驗和動作讓我們沒有理由產生警惕,恰恰是這時候,令人不安的神秘和虛幻來到了。


  這正是博爾赫斯敘述里最為迷人之處,他在現實與神秘之間來回走動,就像在一座橋上來回踱步一樣自然流暢和從容不迫。與他的其他故事相比,比如說《巴別圖書館》這樣的故事,《烏爾里卡》和《沙之書》多少還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現實的場景和可靠的時間,雖然他的敘述最終仍然讓我們感到了場景的非現實和時間的不可靠,起碼我們沒有從一開始就昏迷在他的敘述之中。而另外一些用純粹抽象方式寫出的故事,則從一開始就拒我們於千里之外,如同觀看日出一樣,我們知道自己看到了,同時也看清楚了,可是我們永遠無法接近它。雖然裡面迷人的意象和感受已經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可我們依然無法接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意象和感受總是和他綿綿不絕的思考互相包括,絲絲入扣之後變得難以分辨。


  於是博爾赫斯的現實也變得撲朔迷離,他的神秘和幻覺、他的其他的非現實倒是一目了然。他的讀者深陷在他的敘述之中,在他敘述的花招里長時間昏迷不醒,以為讀到的這位作家是史無前例的,讀到的這類文學也是從未有過的,或者說他們讀到的已經不是文學,而是智慧、知識和歷史的化身。最後他們只能同意安娜·瑪麗亞·巴倫奈切亞的話:讀到的是「無限、混亂與宇宙,泛神論與人性,時間與永恆,理想主義與非現實的其他形式」。博爾赫斯自己也為這位女士的話順水推舟,他說:「我感謝她對一個無意識過程的揭示。」


  事實上,真正的博爾赫斯並非如此虛幻。當他離開那些故事的敘述,而創作他的詩歌和散文時,他似乎更像博爾赫斯。他在一篇題為《神曲》的散文里這樣寫:「但丁試圖讓我們感到離弦飛箭到達的速度,就對我們說,箭中了目標,離了弦,把因果關係倒了過來,以此表現事情發生的速度是多麼快……我還要回顧一下《地獄篇》第五唱的最後一句……『倒下了,就像死去的軀體倒下。』為什麼令人難忘?因為有『倒下』的聲響。」


  在這裡,博爾赫斯向我們揭示了語言里最為敏感的是什麼,就像他在一篇小說里寫到某個人從世上消失時,用了這樣的比喻:「彷彿水消失在水中。」他讓我們知道,比喻並不一定需要另外事物的幫助,水自己就可以比喻自己。他把本體和喻體,還有比喻詞之間原本清晰可見的界線抹去了。


  在一篇例子充足的短文《比喻》裡面,博爾赫斯指出了兩種已經存在的比喻:亞里士多德認為比喻生成於兩種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和斯諾里所收集的並沒有相似性的比喻。博爾赫斯說:「亞里士多德把比喻建立在事物而非語言上……斯諾里收集的比喻不是……只是語言的建構。」


  歷史學家斯諾里·斯圖魯松所收集的冰島詩歌中的比喻十分有趣,博爾赫斯向我們舉例:「比如憤怒的海鷗、血的獵鷹和血色或紅色天鵝象徵的烏鴉;鯨魚屋子或島嶼項鏈意味著大海;牙齒的卧室則是指嘴巴。」


  博爾赫斯隨後寫道:「這些串連在詩句中的比喻一經他精心編織,給人(或曾給人)以莫大的驚喜。但是過後一想,我們又覺得它們沒有什麼,無非是些缺乏價值的勞作。」


  在對亞里士多德表示了溫和的不贊成,和對斯諾里的辛勤勞動否定之後,博爾赫斯順便還嘲笑了象徵主義和詞藻華麗的義大利詩人馬里諾,接下去他一口氣舉出了十九個比喻的例子,並且認為「有時候,本質的統一性比表面的不同性更難覺察」。


  顯然,博爾赫斯已經意識到了比喻有時候也存在於同一個事物的內部,這時候出現的比喻往往是最為奇妙的。雖然博爾赫斯沒有直接說出來,當他對但丁的「倒下了,就像死去的軀體倒下」讚不絕口的時候,當他在《聖經·舊約》里讀到「大衛長眠於父母身旁,葬於大衛城內」時,他已經認識了文學里這一支最為奇妙的家族,並且通過寫作,使自己也成為了這一家族中的成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