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王陽明(全集)> 第85章 疏通鹽法 調整商稅

第85章 疏通鹽法 調整商稅

  第85章 疏通鹽法 調整商稅

  布置過十家牌法后,王陽明著手剿匪經費的籌措。王陽明召集楊璋和黃宏會商。


  王陽明說道:「楊兵憲、黃少參,本院已經陸續接到各道上報的詳細匪情。綜合起來看,匪患蔓延於四個省交界的大片地區。說是四個省,其實是一個地區,就是南嶺山脈這一大片地區,南嶺正是江西、福建、廣東和湖廣的交界地區。群匪主要盤踞在三大區域,從東說,就是福建和廣東交界的大帽山,匪首詹師富,匪眾數千人。福建南靖縣和廣東饒平相連的山區是上百年的賊窩,詹師富這一夥,主要盤踞在漳州南靖縣小溪地區,已經為害十來年。朝廷議定,漳州剿匪要靠福建和廣東一同舉兵圍剿,江西參與圍堵。去年七月,福建官軍已經進山,廣東兵一直在廣西府江地區剿匪,去年底才撤回部分兵力。去年十一月,兩省官兵開始南北合圍。本院雖然是本月到任,其實早在去年十一月,就已經接手了福建漳南大帽山剿匪的布置事宜。」


  聽王陽明說已於去年十一月就接手了福建汀州和漳州剿匪的指揮事宜,楊璋和黃宏都有些驚訝。王陽明繼續說道:「看目前的剿匪進展,本院近日有可能東去福建,就近指揮作戰。朝廷指示,巡撫衙門贛州為主,福建上杭為行台駐地。這是東部的匪患。中部,贛州龍南縣的土匪不足慮,主要是浰頭,包括上浰、下浰和中浰,外號池大鬢的大賊首池仲容,是一個慣匪和悍匪。浰頭開國以來就匪患不斷。官軍從來沒有打進這個匪巢。池仲容是最狡猾的土匪,他是龍南土匪的依託和後盾,東西又可以呼應福建、江西和湖廣的大小土匪。這股土匪不可小視。西部的匪患,也就是江西、湖廣和廣東三省交界的山區,那裡山脈連綿,匪患連綿,南安的大余、上猶和南康三個縣,湖廣郴州的桂陽、桂東、永興、宜章和興寧五個縣,廣東樂昌、仁化、乳源三個縣,這一大片地區縣縣鬧匪患,其中所謂的征南王謝志山勢力最大。謝志山老巢在上猶縣,他與盤踞在湖廣郴州的延溪王龔福全、盤踞在廣東樂昌的外號高快馬的高仲仁,有聚有分,時常聯合作亂。湖廣巡撫秦都憲已經上奏兵部,呼請三省圍剿,合圍時間定在今年五月,本院以為太倉促,最好爭取把時間推至七月。不管是五月還是七月,朝廷已經有了初步的圍剿戰略計劃。本院不贊成興師動眾的圍剿,但是圍剿的聖旨下來,本院就一定要執行。既然是圍剿,用兵量就大,時間會拖得很長。秦都憲公文中說,湖廣要集兵三萬,有官軍,有土兵。南贛這裡,等福建戰事結束,至少也要調集一萬兩千名。楊兵憲!」


  楊璋一拱手,應道:「下官在。」


  王陽明看著楊璋,說道:「加緊練兵!最要緊的是要加緊訓練鐵兵。」


  楊璋說道:「下官遵命!王都憲,下官有一言,請王都憲考慮。狼兵、土兵,生性彪悍,能打仗,能衝鋒。但是這些狼兵、土兵野蠻成性,他們所過之處,濫殺良民,搶劫財物,為害民女,作惡和立功一樣多。」


  王陽明點點頭:「我們練好自己的鐵兵,就可以禁止狼兵、土兵入境擾民害民了。楊兵憲,你加緊練兵,組建我們的一萬兩千人部隊,同時留心訪察江西省內的各府、各衛所、各縣的知府、指揮、知縣,哪些人能領兵打仗,你開列個名單,呈本院備選。時間上不必急,要精選!」


  楊璋拱手道:「下官遵命!」


  王陽明轉向黃宏,問道:「黃少參,錢糧的事,你謀劃出來個眉目沒有?」


  黃宏一拱手,舉到與眉齊的高度,說道:「王都憲,下官想知道,這次剿匪大戰,需要的錢糧底線是多少?」


  拱手禮的規矩,下級要舉手至眉,上級端到心窩部位即可。


  王陽明拱了拱手,說道:「就說三省圍剿南安的謝志山、郴州的龔福全和廣東的高仲仁這一戰役,時間按半年算,南贛這邊一萬兩千兵力,每人每天三升米,一天就需要米三百六十石;每人每天賞銀一分五厘,一天合一百八十兩。半年時間呢,需要米六萬五千七百石,用銀三萬兩千八百餘兩;各級將領日用、四省人員往來、火藥軍費,以及戰後賞功犒勞所需要的羊、酒、銀牌、花紅等費用,還需要大約兩萬兩。合計用銀需要五萬多兩。最好能寬備窄用!」


  黃宏說道:「王都憲,您把謀划錢糧的事安排給下官后,下官一直為這件事奔走,下官去南安折梅亭、贛州龜尾角調研過,走訪了贛縣幾個渡口和橋頭,調查了省內各府的倉儲和庫藏,查詢了南贛兩府各縣的倉儲和庫藏。先說糧食,這個較為寬裕,僅僅贛縣、大余、南康和上猶四個縣,倉儲稻穀七八萬石,這個是陳年稻穀,一定會有損耗,不會足斤足兩,但是根據您剛才說的數目,應該夠用。目前是缺銀子。南贛兩府商稅銀在庫總共四千餘兩,遠遠不夠軍用,何況這個數目還要支應兩府的日常開支。經查,省布政司和各府縣沒有寬裕銀兩。只有應該上解南京的折糧銀子和各府縣罰沒款,這些還暫存在省內。如果急用,是否可以商請孫都憲,暫時借用。」


  王陽明點點頭,哦了一聲。


  黃宏繼續說道:「王都憲,這筆折糧銀和罰沒款,即便借用,總是要還的。另外,圍剿了謝志山和龔福全后,不是還要圍剿浰頭嗎?這還需要錢糧。長遠看,下官以為,如果請得朝廷的恩准,採取一些新措施,不出南贛二府地域,我們就能籌得足夠的錢糧。」


  王陽明笑著看看黃宏,說道:「什麼措施?說說看!」


  黃宏說道:「兩個措施,一大一小,下官先說一個小的。先說商稅。大余縣梅關南接廣東南雄,北通章江水道,自古以來是中原和嶺南的交通要道,幾乎是唯一通道,折梅亭稅關把守在梅關,稅收應該是很可觀的,但是目前每日的稅額卻有限,下官查看了一個季度的稅額,發現與幾年前比相差甚遠。下官抽查了稅簿文書,內容簡陋,只草草地記錄著每日稅銀若干,沒有哪一筆,哪一位商人,什麼貨物,稅額多少。下官經調查發現,折梅亭稅關管理混亂,官吏貪污腐敗,中飽私囊,有當官的請託,便私自放行。稅關大使由典史和書吏擔任。這些人沒官沒品,不講名譽,只管撈錢。這是稅銀流失的原因。嶺南貨物進入江西,在折梅亭收稅後,經章江進入贛中和贛北,這一路上,朝廷不準重複徵稅。下官以為,如果把稅關從南安大余縣的折梅亭移到贛州龜尾角,在巡撫衙門跟前,派官監管,僅商稅這一項,就可以增收兩三倍。下官給您彙報一個往日的數據,從正德六年十一月,到正德九年九月,龜尾角共抽商稅銀四萬兩千六百八十六兩。此處所得稅款供應了前次大帽山剿匪和省內桃源和華林兩地的剿匪軍用。」 王陽明點點頭,讚許地看著黃宏。


  楊璋說道:「這是前任都憲向朝廷申奏施行的。剿匪既沒花國庫的銀子,又沒有向老百姓攤派。只是剿匪結束后,也就停收了。」


  王陽明點著頭,說道:「有先例就好!這筆銀兩還不夠,黃少參,接著說!說第二項大措施。」


  黃宏說道:「這是把商稅稅關從折梅亭移設到龜尾角。商稅稅銀是三十抽一。鹽稅呢,是十抽一甚至五抽一。」


  王陽明哦了一聲,等著黃宏繼續說。


  黃宏繼續說道:「王都憲,先說歷史,過去朝廷規定,江西十三府都吃淮鹽。實際情況呢,淮鹽從長江沿贛江南來,是逆流,到了吉安往南十八險灘,鹽商們望灘生畏,不願意冒險。淮鹽只順暢地流通在南昌周圍的三個府。您知道,下官除駐守嶺北道外,還兼守湖西道。下官知道,湖西道三個府,連高價鹽也很難吃上。其他府都是私鹽泛濫,廣信吃浙江的私鹽,建昌和贛東各縣吃走私的閩鹽,還有南贛走私的粵鹽。過去朝廷規定,粵鹽只通行廣東省內。早年,就是正統年間,為了兩廣籌款剿匪,才放粵鹽進入南贛,粵鹽在嶺南徵稅后,在南贛不準重複徵稅。前任巡撫南贛都御史周都憲為籌措軍費,向朝廷奏請,粵鹽進入南贛后,被允許徵稅,是十抽一。從正德六年十一月到正德九年五月,此項共抽銀四萬零八百四十餘兩。現在,如果向朝廷奏請,批准粵鹽流通到湖西道三個府,會是什麼結果呢?王都憲,南贛兩府人口加到一起才二十一萬出頭。吉安府九個縣,四十萬人口;袁州府四個縣,三十九萬人口;臨江府四個縣,六十六萬人口。每年每口吃十斤鹽,是個很大的量!往年湖西道三府,鹽價向來高昂。鹽商走私私鹽,利潤翻一番。淮鹽過不來,粵鹽不讓去,給走私鹽商留出了大空當。」黃宏說著,揚了揚手中一份文書,「這是下官在龜尾角調查的情況,這是龜尾角稅關主官、贛州府照磨汪德進呈送的一份說明,走私鹽商往往聚集上百艘鹽船,明火執仗地衝撞稅關。更何況,還有通過山間小道背背簍走私鹽的。那些走私私鹽的,在山中,像一隊隊螞蟻,多不勝數。」黃宏再揚了揚另一份文書,「這是臨江、袁州和吉安三府各縣投遞給下官的請願狀。商民彭龔、劉常、郭閏、彭秀四人聯名狀,請求允許粵鹽放行湖西三府,即便官府五抽一他們也心甘情願。王都憲,這是請願狀。」


  王祥走過去接過來請願狀,遞給王陽明。


  王陽明接過來一看,笑著說道:「既然官民兩便,又有先例,本院即刻奏請朝廷實行。這不僅僅籌措了剿匪經費,也確實方便了湖西三府的老百姓。黃少參,剿匪戰還未開打,你已經立功了!」


  黃宏答道:「這是下官的分內事。」


  王陽明看著黃宏說道:「黃少參,你把歷史現狀、前因後果寫成詳細材料,給本院看看。這件事涉及兵部、戶部和工部,三家要協調,所以盡量詳細。本院即行上奏。」


  黃宏一拱手,說道:「遵命!」


  楊璋插話說:「王都憲,因為黃少參籌劃,大筆經費有了希望,既然如此,各地的橋頭、關卡也該整頓了。下官既然替朝廷糾察風紀,對目前橋頭關卡的稅收就不能坐視不管。先前為了籌錢,境內遍地設稅卡,每座渡口,每座橋樑,徵稅人員個個如狼似虎,眼睛盯著大商小販的車子和籃子,連走街串巷拿頭髮換針的撥浪鼓販子他們也要敲詐。」


  黃宏說道:「士、農、工、商四民,都是朝廷的子民。商人的利益也需要維護,無商不活,沒有這些小商小販走街串巷,百姓連根針也用不上。」


  王陽明點點頭,說道:「抓大放小,給商人生路,給百姓方便。小本生意,比如小戶出售自家養的雞、鴨、鵝、蛋、柴火、木炭,一律不得抽稅。橋頭關卡一律取消,渡口碼頭可以收稅,但是不得上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