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建奇功,遭外放(10)
第184章 建奇功,遭外放(10)
司馬懿剛剛回到東曹署落座,正欲動手收拾桌案上的文牘,便見大哥司馬朗自堂門外急步而入,徑直來到他面前,劈頭就問:「二弟!為兄剛剛才聽董大夫說起,你居然被調離了東曹屬之位,外放出去當了度支中郎將?這是怎麼回事啊?曹丞相他……」
「大哥!」司馬懿面色有些急切,忍不住一聲高喝止住了他下面的話,然後甚為謙恭地說道,「曹丞相認為眼下興建軍屯方是朝廷頭等大事,便用了小弟之所長,外放出去擔任度支中郎將——這是對小弟的格外信任呢,小弟非常感激曹丞相的用人之明。今天下午,小弟交接完東曹署內的一切事務,便要到五官中郎將府中去上任了。五官中郎將剛才已經派夏侯尚過來特意催請了,他對小弟可是歡迎之至哪!」
「二弟……二弟……」司馬朗一瞬間已反應過來,他的淚珠兒滴溜溜地在眼眶裡打著轉,表情似喜似悲,慨然說道,「二弟能有這般成熟的見識,大哥終於可以放心了。很好,很好。大哥今天下午若是無事,必定親自前來送你到那邊去上任的。」
說罷,他掩面輕輕嘆了一聲,拭去眼中之淚,告辭而去。
當司馬朗離開堂上之後,屋內只剩下了司馬懿一個人時,他才木然坐在了榻席之上,抬眼仰望著高高的屋頂,目光有些空茫,默默地發起呆來。
是啊!曹操擺明了是不願像劉備信任諸葛亮、孫權厚待周瑜那樣破格重用自己,自己又能奈何?如今,我司馬家除了曹府,又能再投向哪裡呢?罷了!罷了!來日方長,也不必計較這一時一事的小小得失。我司馬懿堅信,只要胸懷大志,身負絕學,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境遇之下,我亦必能一飛衝天,一鳴驚人!到了度支中郎將的位置上,我和曹丕的聯繫就更加密切了,這也便於我更好地影響曹丕、操控曹丕了……只要把曹丕這個「楔子」牢牢把握住,我司馬家「異軍突起,後來居上,扭轉乾坤」之大略就一定會迎來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那一天的。
想到這裡,司馬懿頓時平衡了心態,不再憤懣發獃,而是抓緊時間有條不紊地收拾起自己的文牘、雜物來,完全恢復了平時的機敏迅捷與冷靜沉著。
正在這時,堂門外傳來一聲歡呼:「司馬大人!」
司馬懿停止了手頭的動作,抬頭一看,卻見是王昶一步跨進門來:「屬下回來了!」
瞧王昶這滿面風塵的樣子,顯然是剛剛才從南陽郡返回丞相府。司馬懿急忙將他迎上榻席坐下,又沏了一杯清茶遞到了他手中。
待他稍事休憩之後,司馬懿才關切地問道:「王君。你在南陽郡還好吧?南陽郡那邊情形如何?胡先生呢?」
「哦……曹丞相已經派袁灃大人接任了南陽太守之職。」王昶微微喘息著,慢慢說道,「胡先生自然就掛冠而去了……」
「他還去開那個『雪廬茶肆』?」司馬懿嘻嘻一笑。
「沒有。他到陸渾山開設學堂教書育人,當起真真正正的隱士了。」王昶搖了搖頭,答道。
「唉……胡先生隱逸于山水林泉之間,免去了我等陷身宦海的種種煩惱,」司馬懿悠悠一嘆,不勝感慨,「本座對他真是羨慕不已啊!」
「大人嚴重了,這段時間屬下與胡先生相處,他對您一直是讚不絕口。」王昶微微擺手言道,「他說,『小隱隱於林,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他那個隱士,不過是中小之隱罷了,惠澤不出百里之邑,於世小補而已。倒是您司馬大人這條大隱於朝的『潛龍』,終有一天能行雲布雨,恩澤萬民哪!」
聽了這番話,司馬懿的雙眸之中不禁淚花閃現。他哽著聲音,喃喃念道:「司馬仲達一介儒生耳!何德何能堪當胡先生如此之美譽?……唉!我等官場中人,不及胡先生清曠高遠甚矣……為了胡先生這一分期許,司馬仲達亦會感銘於心,義無反顧,直拼下去了……」
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
荀府的育賢堂上,金猊爐里的香煙猶如一道筆直的藍線,冉冉升到了半空,又似擎天一劍,凝而不散。 面色有些憔悴的荀彧靜靜地看著那道香煙,眼神卻是清清亮亮的,胸中思緒彷彿飄揚在望不到頂的天穹之上,距離這煙火塵世已太遠太遠。
半個月前,諫議大夫董昭猝然直接闖進漢宮,向當今陛下面呈了中原四十五個州郡太守、刺史和二十八位名士大夫推戴曹丞相晉公加禮的奏表,一下就在一平如鏡的許都城小朝廷里掀起了軒然大波。
隨著這事兒的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朝臣、名士和將領也跟風而進,遞了一份又一份的推戴錶。而從前門庭若市,來客如雲的荀府,卻日漸一日地冷清起來。荀彧心力交瘁之下,難以再戰,便稱病在家,靜養不出。
為什麼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啊?荀彧深深一嘆,曹操和他身後那股龐大的勢力終於還是撕下了一切偽裝向漢室神鼎伸出了攫取之手,自己和楊太尉、王司徒他們便如同置身於驚濤駭浪之中的數葉扁舟,終是難以駕馭這一場洶湧跌宕的局勢了。難道自己真的要眼睜睜看著大漢朝一步一步走進墳墓嗎?他雙目一閉,眼角一縷淚水沿著面頰緩緩流下。
正在這時,「吱呀」一響,堂門被緩緩推開。一股寒風奪門而入,掠過堂中,立時便將那一道筆直的香煙吹成了一團亂麻。
荀彧在榻席上緩緩睜開眼來,向堂門口處望去。只見一名僕人垂手站在門邊,恭聲稟道:「度支中郎將兼丞相府軍祭酒司馬懿前來求見荀令君。」
「度支中郎將兼丞相府軍祭酒司馬懿?」荀彧微微一怔,自言自語道,「老夫還以為他現在已經當上了丞相府副主簿或是東曹掾了呢?……罷了,讓他進來吧!」
僕人聽罷,領命而去。
不多時,一陣熟悉的腳步聲緩緩走近。堂門口處,司馬懿垂首斂眉,恭恭敬敬跨了進來。
「司馬君乃是丞相府里的大紅人,今日竟能屈駕來我荀府,」荀彧待他於堂中左側落席而坐之後,方才冷冷說道,「你這樣難得的貴客,我荀府里廳堂太小,只怕有些容你不下哪!」
「令君老師!您這樣說學生,學生無地自容了!」司馬懿兩眼噙著熱淚,屈膝跪倒在地,哽咽著說道,「您永遠是學生的老師。無論學生日後變成何等模樣,都決不會忘記這一點的。」
荀彧冷冷地瞅了他一眼,慢聲說道:「呵呵呵……看來你這位儒家出身的青年俊傑,還是沒忘了『天地君親師』中的那個『師』字——那麼,老夫問你,你在我門下受教數年,也算是學有所成。為何到了大是大非的緊要關頭,你竟擅自串聯四十五州郡太守、刺史共同推戴曹操晉公加禮?那時那刻,你把自己對大漢朝的『忠』字放到哪裡去了?」
司馬懿伏身在地,隔了半晌,才緩緩答道:「大漢朝自當年宦官亂政、黨錮之患、黃巾之難、董卓之逆時起,已然土崩瓦解,不復存在。今日之『大漢朝』,本就是曹丞相和老師您合力扶立起來的一具無魂之軀而已!天下百姓,只記得是曹丞相和您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卻也忘不了是桓帝、靈帝之時朝綱失常,天下大亂才讓他們丟妻棄子,顛沛流離,哭告無門的!試問,這樣的漢室,還值得他們去獻忠嗎?」
「你……你……」荀彧聽到司馬懿的回答如此刁鑽,頓時氣得滿臉通紅,冷然駁道,「桓帝、靈帝雖是失德於天下,但大漢朝本身卻未曾失道!得道者昌,失道者亡。我等竭盡全力,已將大漢朝撥亂反正,歸於大道。當今陛下,賢明仁惠,堪為仁君。老夫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大漢必能中興,天下重歸盛世——則天下萬民又何怨乎?」
「令君老師,當今陛下固然不失為賢明之君,但他文弱有餘而武略不足,豈能掃除群穢,肅清天下,總齊八荒?」司馬懿緩緩直言道,「而曹丞相英明神武,智勇無敵,他才是真正的命世之雄!這一次有這麼多人推戴他晉公加禮,更是證明了他實乃天命所歸,人心所向。而且,曹丞相不念舊怨,還向朝廷奏請破格賜封您為『潁川郡侯』,爵位僅遜國公半級,領有九縣之地,食邑十六萬戶,並享有開府建牙、自辟僚屬之特權,特派學生前來相告。學生懇請老師就此與曹丞相和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