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蜀魏之爭(1)
第282章 蜀魏之爭(1)
後方的蜀魏
蜀國的成都城雖是早早就進入了盛夏時節,卻不似關中地帶那般乍晴乍雨寒暑無定,一直是溫熙如春,涼爽宜人。這裡遠離了前方戰場上的慘烈與血腥,和著郊外那一望無垠的平原村落,洋溢出一派安定祥和的氣象來,似乎不曾受到戰爭的任何影響。
其實,這不過是掩飾在蜀國上下的一層迷人的安寧穩定的表象罷了。既然大戰已是爆發,就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百姓的生產生活。且不去談那些農夫農婦們日日夜夜忙著耕作為前方戰士備糧織布,就是蜀國的大小官員也都過上了清湯白菜的苦日子。朝廷規定:每個官員及其家屬每人每天只能領到八兩大米或麥面下鍋做飯,同時自行解決菜肴問題。而節約下來的米面糧食則一律遠送前方戰線供將士們食用。這樣的生活窘狀,對蜀國官員而言,自然是清苦得很。但是為了蜀漢的中興大業,朝野臣民竟都咬緊牙關熬了下來。以諸葛丞相統攬三軍號令四方威權顯赫之尊,他家中所有親戚每人每天的供糧也才僅六兩左右,比常人的配額還少——這讓天下臣民見了還有什麼能不心服口服的?
蜀國顧命託孤次輔大臣兼尚書令李嚴和他家人的日子卻並未像諸葛丞相的親戚們那樣過得粗糙、辛苦。這主要是因為他在自己的府第里修了一個十多畝大的魚池。他在池子里養了不少龜鱉鯉鯽,既能觀賞娛樂,又可拿來燉煮食用,這和他人青菜蘿蔔糙米飯度日的窘況自是大不相同。
這一日,晴空如洗,那魚池瑩瑩然如一塊無瑕碧玉,倒映著天際浮雲,空明剔透,煞是好看。尚書令李嚴此刻正端坐在池畔的一塊大石之上,雙目半睜半閉,手中拿著一支細細長長的綠竹釣竿,一縷銀亮的釣線筆直垂入到池水中間,彷彿凝定在這一大塊綠冰似的魚池水中一般,紋絲不動。
忽然一陣微風徐徐掠過,池面上泛起了一層粼粼的波光。李嚴握著釣竿的右手五指一扣,便欲提竿起釣,卻見一名家僕垂手過來,在他身後輕聲稟道:「大人,宮裡的黃公公正在府外求見。」
李嚴準備提竿收絲的右手驀地一定,也不答話,只是靜靜地坐在大石上,對家僕的這番稟報似乎是已經聽到了,又彷彿什麼都沒聽到。那名家僕也不敢多言,垂著雙手屏息凝神,肅然而立,靜靜等待著李嚴的指示。
過了半晌,才見李嚴似乎有些勉為其難地嘆了一口氣,頭也不回,緩緩開口說道:「有請黃公公前來相見。」
家僕口中所說的「黃公公」乃是皇上劉禪身邊最信任的心腹宦官——黃皓。李嚴知道,他和劉禪是自幼時起便遊玩戲耍在一起的玩伴兒,二人幾乎親如手足,關係甚為親密。而且,李嚴進宮也曾與黃皓打過幾番交道,感到這名與皇上年齡相當的青年宦官頭腦靈活、聰慧機智、口才頗佳,倒不可等閑視之。所以,李嚴出於審慎自保的考慮,也不得不對這名小小的從四品宦官予以足夠的重視。今日讓他入府和自己以便服相見,對他既顯得平易親近,又做到了禮敬有加。
待得那名家僕應聲遠去之後,李嚴才轉身回頭看了一眼家僕的背影。他的臉色慢慢變得凝重起來,彷彿陷入了極深極深的思索之中。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個黃皓,竟敢出宮前來我府,究竟有何用意呢?宦官出宮私會大臣,這可是與我漢朝禮制大大不合啊!莫非他帶了皇上的什麼旨意過來與我面議……李嚴在這一瞬之間心頭已是思緒萬端,然而臉上表情依然凝重之極,不現半點兒波瀾。
不多時,只聽得足音「篤篤」由遠而近,徑自來到他背後停住。李嚴知道來者是誰,卻也並不回頭去看。隔了半晌,一個稍顯尖細的聲音在他腦後終於慢慢響起:「尚書令大人好雅興啊!黃皓這廂有禮了。」
李嚴聽了,裝著吃了一驚,急忙放下釣竿,轉身回頭,見是身著藍袍、眉清目秀的黃皓在他背後躬身而立,不禁失聲叫道:「哎呀!哎呀!不知黃公公何時竟已大駕親臨寒舍,本座失禮了!」同時又扭頭叱責侍立一旁的家僕道:「剛才黃公公都走到了本座身後,爾等卻不知出聲提醒本座,讓本座失禮於貴客,實在是該罰!」
家僕們紛紛跪倒在地,哆哆嗦嗦,惶恐之極。
黃皓的臉色卻十分平靜,只是唇邊帶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待李嚴發完了氣、訓完了話,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黃某不過是一個宦官,卑賤如狗,談不上要誰來禮敬不禮敬!尚書令大人也不要再訓斥他們了,是黃某讓他們不通報您的。尚書令大人這般看得起黃某,黃某倒是有些無地自容了。」 李嚴一邊道著歉,一邊吩咐家僕給黃皓搬來紫檀木椅坐下。然後,他自己也回到了池畔垂釣而立,悠然說道:「黃公公,今兒我倆就這樣隨意些,也不拘什麼禮數了。請問您此刻到我府中有何貴幹呢?」
黃皓卻不答話,眼珠滴溜溜往四下里一轉,看了看周圍的李府家僕,輕輕咳了一聲,欲言又止。李嚴見狀,會過意來,左手擺了一擺,讓家僕們全都退了下去。
黃皓見家僕都已走遠,這才微微一笑,道:「黃某區區一個宦官能有什麼要事來找尚書令大人?不過是遵了陛下的旨意,前來向尚書令大人討要幾份咽得下去的肉餚回去孝敬陛下罷了!」
「哦?宮裡的膳食開支可是告急了?」李嚴一怔。
「那倒沒有!只不過諸葛丞相天天教導陛下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卑以自牧』,弄得陛下年紀輕輕便青菜豆腐白米飯地過日子,瘦得是形銷骨立……」黃皓說著說著已是滿眶淚水,禁不住拿袍袖擦拭了一下眼角,「黃某於心不忍,才苦苦勸得了陛下的許可,冒著被御史彈劾的危險,偷偷跑到尚書令大人這裡為陛下討些肉餚回去補補身子……」
「這……這宮中的各項開支計劃可是諸葛丞相一手制定的呀!」李嚴的神色似乎有些犯難,「他是顧命首輔大臣,很多事情得由他做主……本座若是壞了他的規矩,恐怕對他有些不好交代呀……」
「是呀!是呀!諸葛丞相是顧命首輔大臣,尚書令大人是顧命次輔大臣——難得您對他這般尊重禮敬呀!」黃皓聽了,卻是微微笑道,「只不過您處處都謙讓著他,而他卻未必將您和衷共濟以渡時艱的那一片苦心放在眼裡……同為顧命輔政大臣,但是他自己就可以獨立開府治事,卻一手阻住尚書令大人開府治事,將尚書令大人置於偏裨之位——這讓我們這些外人看了,也為尚書令大人感到齒冷哪!」
李嚴聽了這番話,半晌沒有作聲,只是握著那釣竿的右手微微顫了幾下,釣線隨即盪了幾盪,立刻在一平如鏡的池面上泛開了層層波紋。老實說,黃皓這幾句話確實打中了他心頭的「痛處」。自當年先帝於白帝城託孤以來,諸葛亮和自己雖是同為顧命輔政大臣,他卻對自己一直是處處卡壓:起先是把自己分配到蜀東峽江一帶對吳作戰,不讓自己返回成都權力中樞,後來又調自己入朝擔任尚書令之職,只是掌管軍需後勤事務,不讓自己參與軍國大事的核心決策過程之中——就像這次北伐,諸葛亮也只是在由他手下蔣琬、費禕、姜維等一群親信將臣組成的「小圈子」里關門商議,從來不和自己事前通氣。而且,諸葛亮向來是自命不凡,獨斷專行,發號施令,對自己也是調來調去,從不尊重,還振振有詞地說什麼「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丞相府就代表著朝廷」,不需要其他元老重臣也開府治事,免得機構濫設、政出多門。一想到這些,李嚴心頭就大為光火。但他此刻又焉敢形之於色讓外人覷破?便也不言不語,靜靜而立,讓自己胸中怨憤慢慢消退下去。同時,他心頭暗暗一動:這黃皓今日竟敢偷偷跑來在兩大顧命輔政大臣中間挑撥是非,真不知他意欲何為?不禁神色一凜,表面上仍是裝得若無其事,卻豎起耳朵冷眼觀察,靜伺其變。
黃皓見他並不接話,便又自顧自說道:「黃某聽魏國那邊傳來的消息說,偽帝曹叡又是大興土木修建行宮,又是四處派人尋珍覓寶,用的是東吳交州的象牙箸,吃的是遼東海域的鯨魚肉,納進宮的是荊揚二州的美女名姬……那個皇帝才當得有滋有味呢!哪裡像咱們的陛下——雖然貴為天子,衣食寢處卻賤如匹夫!」
李嚴聽到這裡,伸起左手掀了掀胸前長髯,不禁咳了一聲。黃皓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言語一時出了格,便又改口說道:「哎呀!黃某該遭掌嘴!該遭掌嘴!咱們陛下卑其宮室,儉其衣食,心繫天下,勵精圖治,不以百姓之役力而奉己一人,哪裡是曹叡那個淫昏之君所能比擬的?」說著,自己連抽了自己幾個耳光,又道:「陛下雖然聖明,能夠做到卑以自牧、事事儉約,整日里粗衣糙食的苦楚——這在我們身為臣子的眼裡,實在也是看不下去呀!黃某心頭也別無他念,只是一心一意想將陛下侍奉好了。請尚書令大人恩准黃某帶些肉餚回去孝敬陛下!」
卻見李嚴仍是一聲不吭地垂著釣,只伸著頭望向池面,靜立不動。黃皓見他似乎沒聽自己在講話,覺得有些自討沒趣,臉色便沉了下來。驀然間,李嚴已是釣竿一揚,一條鯉魚「嘩」的一聲破水而出,在半空中劃過一道金弧,「啪」的一響,被釣線甩上岸來,落在了黃皓腳邊的地上,活蹦亂跳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