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播種生產者
第109章 播種生產者
元曾經留給元一的族群運行方式雖然還是合適的,但隨著在族群血親種類的增加,的的確確是需要進行一次更新了。
畢竟像尋血鯨這樣熱愛潛下深海以及進行長途遷徙的生物,並不適合長期呆在陸鳥群島周邊。
正好,現在族群具有兩個巢穴,就讓尋血鯨們來回遷徙於猿島以及陸鳥群島好了。
正好加強兩個族群血親之間的聯絡。
當然也考慮到這兩個地方之間的距離對於尋血鯨群而言還是有點短的,所以元還將陸地划入了尋血鯨的遷徙路徑中。
這樣一來,尋血鯨們就等於是在陸鳥群島、猿島、陸地這三地之間來回遷徙。
考慮到元一開始登陸之後並不會立刻衝到陸地當中去,所以元認為自己還是非常有可能在海岸線周邊呆上一段時間的。
這段時間中,尋血鯨的遷徙可以為元充當信息的傳遞者。
若是元需要陸鳥群島中的血親們輸送一批血親來,便只要等待尋血鯨們遷徙至陸地周邊即可將信息傳遞給他們。
再由尋血鯨將信息帶回陸鳥群島。
隨後陸鳥群島便會立刻朝著陸地派出血親。
這樣的存在機制,可以為元提供良好的後續保障。
只是元需要把握好尋血鯨們遷徙的時間。
這點倒是也不需要擔心,即便元離開了登陸地點,他還可以通過留下一個血親來給尋血鯨們傳遞信息。
當然若是元一有什麼信息要告知元的話,也可以通過尋血鯨們來傳遞。
就是信息流通的時間會很長。
因為尋血鯨的遷徙路徑是從陸鳥群島出發,經過猿島之後再前往陸地,隨後再回到陸鳥群島。
元一自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元在思考了一段時間之後,立刻就做出了改變。
他將尋血鯨群一分為二。
一批按照之前的遷徙路線,另一批則是反過來,從陸鳥群島出發后率先前往陸地,隨後再轉向前往猿島,最終從猿島回到陸鳥群島。
這樣一來,當陸鳥群島的血親們在前往陸地的時候,就可以被尋血鯨們帶著前進。
藉助尋血鯨那優良的生物定位能力,不會讓血親們在海洋中迷路。
同時尋血鯨的強悍武力,也是一種安全保證。
至於海獵犬以及纏繞者們倒是能夠安安穩穩的安置在陸鳥群島中。
海獵犬雖然喜好低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無法適應溫暖的氣候。
這些海獵犬聰明的在自身安全區域所屬的島嶼中挖掘出了一片乘涼的好地方。
當然挖掘的都是讓族群中的深掘者們幫忙完成的。
這樣算起來,海獵犬們的生活也算的上是悠閑。
不過元並不打算讓海獵犬們一直呆在陸鳥群島。
作為族群中強有力的戰鬥種群之一,海獵犬註定是不可能賴在陸鳥群島的。
元準備組織海獵犬以及海狩者們成立為一支隊伍,以陸鳥群島為中心向外開拓。
盡量去發掘更多的獵場,去佔據更多的海域。
族群越來越龐大了,勢必是不可能一直呆在陸鳥群島的。
雖然陸鳥群島的總體面積是大於猿島的,但是面對日益增加的族群血親數量。
陸鳥群島終究是會不堪重負的。
尤其是像海狩者以及海獵犬這樣的大型掠食者,他們每天要吃掉的東西可是很多的。
開闢新的獵場,佔據更大的海域,是有必要的。
所以趁著現在元還在巢穴中的時候,讓元一以及一元帶著血親們前往其餘海域去打打架。
而且即便不算這兩種進化類型,纏繞者也很能吃啊!
別看纏繞者的總體型比海狩者以及海獵犬小。
但是纏繞者能夠喪心病狂的吞下一整個三次演化階段的海狩者。
而且纏繞者們的抵達,甚至順帶著還讓元將陸鳥群島海域中的海蛇們都給統一了。
族群中的物種增加之後,族群數量總是會在莫名其妙之間增加。
除此之外,元自然是需要等待陸行者數量的增加。
畢竟總的算起來,陸行者到現在也就四百出頭點。
這樣一點數量,對於習慣於使用數量毆打的元而言,相當的沒有安全感。
他需要更多的陸行者。
越多越好。
不過比較幸運的一點在於,爬行魚族群繁衍的時間馬上就到了。
元不需要等待很久的時間,就又能夠擁有一大批初生階段的爬行魚血親了。
但同樣的,壞消息是元需要等待這批爬行魚血親長大。
從出生到完成初生階段的成長發育,一個爬行魚血親需要至少兩到三個月的時間。
而從初生階段進化成陸行者,至少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所以元還需要在這裡至少待上四個月的時間才行。
當然,這四個月也不是賴在這裡了。
元需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
簡單舉例:進食積累進化質、進化自身、新海域的開闢、血親進化的控制,以及最重要的,藤的種子的移植。
是的,在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等待之後,藤對於種子的孕育終於來到了倒數的一段時間中。 原本一年的育種時間由於血親們的不斷投喂,加快了進度。
根據藤自己所說的,大約在兩個半月的時間之內將會完成育種。
元認為這樣的事情也倒是值得自己在這裡多呆上一段時間。
畢竟播種一個生產者這樣的事情,意義非常。
在安排妥當一切之後,血親們便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尋血鯨群開始遷徙,嘗試著計算一次遷徙過程大致需要多長的時間。
元一、一元則開始朝著陸鳥周邊四處亂逛。
這兩貨每天都帶著成百上千的血親在周邊海域晃悠,美其名曰考察。
能夠發生戰鬥的情況基本沒有。
因為元族群已經是陸鳥群島周邊最強大的族群了。
基本沒有大型掠食者會沒事幹來招惹他們。
而留在巢穴中的初生階段爬行魚血親們,也再次完成了繁衍族群的任務。
小小的卵在經過了一周左右的發育時間之後,便會孵化成為幼年的爬行魚。
隨後這些幼年爬行魚便會將自己尚未發育完全的口腔對準自己的卵,作為降生之後的第一餐。
至於第二餐,那就變成血親了。
時間匆匆。
當幼年爬行魚們在海洋中茁壯成長的時候,藤的種子孕育完成了。
播種計劃最關鍵的一步完成了。
藤的種子結在他的根部。
是一顆碩大的種子,至少有一個初生階段爬行魚血親的腦袋大小。
「要注意,感受到進化質的存在之後,種子就會生根發芽,運送種子的血親會成為種子第一個吃掉的進化質來源。」
在藤的指引下,作為播種計劃關鍵組成部分的兩棲類中很快就走出了一個血親,他飛快摘下了這枚種子。
隨即便經過海路,將這顆種子運送到了陸鳥群島第二巢穴處,也就是陸鳥群島最大的島嶼上。
這個島嶼早就已經被佔領,島嶼中的生物沒有一個強大的兩棲類的對手。
種子的播種位置選擇是經過藤的建議的。
由於藤與樹木是不一樣的。
藤並不需要往海洋中紮根,只需要將藤蔓生長至海洋中即可。
同時在考慮了地理位置以及兩個巢穴之間的連通,最終選擇在了島嶼的一處懸崖上。
第二巢穴的巢穴入口就在懸崖下的海面中。
那些原本被堅固岩石包裹的地方,由深掘者進化后的二次演化階段破開,並最終在內部擴建了一個龐大的巢穴體系。
雖然類似纏繞者這樣的也是可以進入其中的,但主要還是供爬行魚們棲息的。
爬行魚的巢穴就是這樣兩個,其餘族群血親,就要看他們自己準備如何修建了。
厚岩蟹是最輕鬆的,只需要躲進藤為的海洋森林中就行,根本不需要挖掘。
在種子播種下之前,血親們已經將大量捕食來的海洋生物鋪墊在了種子生根的坑洞中。
當那攜帶著種子而來的兩棲類來到這裡時,鮮血在他的體表流淌,他的下頜以及身體上已經有種子的根鬚生長出來了。
他的口腔中冒出了大量的綠色,因為那枚種子已經發芽了。
藤沒有說錯。
當種子被這兩棲類的血親摘下含於口腔時,種子便開始生長了。
幼小的藤蔓已經撐開外殼。
他深深的紮根在那血親的身體之中,汲取著血親的血肉,吸收著血肉中的進化質。
這是這個尚且年幼的生產者與族群世界的第一次接觸。
作為第一個餵養了種子的血親,元族群也將享受種子長成一個全新生產者之後產出的進化質。
這也算是一種互利共生。
血親用自己餵養了種子,種子長成生產者之後,又讓血親們進食自己來獲取進化質。
為了減輕這個血親的痛苦,元親自動手殺死了他。
隨後將這個血親拋進了那個被海洋生物填滿的坑洞。
元久久的佇立在此,看著那枚種子的根須越長越多。
也看著從那死去血親口腔中長出的翠綠藤蔓。
「等待吧。種子已經生根發芽了,總有一天會遍布海洋的。」
播種計劃正式進入後半程。
藤結束了種子的繁育,將開始全力輸出進化質。
血親也會同步結束對藤提供進化質,轉而開始對種子提供進化質。
這枚種子,元叫他藤一。
希望未來可以出現更多。
新書首訂170,正好是老書的一半,會寫完的,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