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殺肥羊
第96章 殺肥羊
但永瑋是滿人,還是姓愛新覺羅的大清宗室。
他在朝中,在八旗的圈子中是有靠山的。
即使廣東局勢敗壞,他最多也就是被流放到伊犁或是寧古塔軍前效力。
可他家所世襲傳承的財富,權力,依舊能得到保障。
他的家人依舊能享受榮華富貴!
甚至是等過兩年,再走一走朝中的關係,挑個皇上心情好的時候說說情,將他從邊關撈回京城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楊景素不同。
他一個漢人,背後又沒有八旗撐腰,即使能逃出去,註定也要為這一戰承擔主要責任。
大概率要被朝廷拿下以儆效尤。
甚至他的家人還要被連累流放!
楊景素不想自己的家人受罪,是故準備不走了,準備要戰死於德慶州。
在他想來,如果自己能戰死在戰場上的話,自己的家人應該就不用受到自己兵敗的牽連了吧?
永瑋深吸一口氣,向楊景素鄭重其事的抱拳,然後開口說道。
「楊總督保重!」
「若是可能,本將軍會盡量保住楊總督的家眷不受此戰的牽連。」
楊景素都準備要捨出命來為他斷後了,永瑋自然不能沒有表示。
楊景素聞言,點頭道。
「如此的話,那下官便多謝將軍大人美意!」
語罷,像是想起來了聲,楊景素開口補充道。
「還有一事,勞煩將軍大人突圍的時候,將我的師爺和親隨也給順道帶上。」
「老朽都要死了,便不連累那些年輕人了……」
永瑋沒有拒絕,點頭答應了下來。
然後,他便風風火火的帶人突圍去了。
而楊景素則是為自己倒了一杯酒水,仰頭飲盡。
苦澀的鴆酒入喉,他的臉上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笑容。
好似他現在喝的是什麼瓊漿玉液一般!
接連喝了好幾杯鴆酒,腹部開始傳來的隱隱的痛感。
痛感越來越劇烈,讓楊景素的臉色一陣陣的發白。
他光亮的腦門上,有一層明晰晰的冷汗冒出。
但他依舊強迫自己端著總督的架子,整理了一下頂戴,端坐在州衙的大堂上。
他楊景素可以死,但兩廣總督的體面不能丟!
……
德慶州城外!
朱靖垵駐馬而立,但他卻沒有立刻進城。
因為,現在的德慶州城內並不安全。
城內還有大量的清軍亂兵存在,甚至還有清軍在負隅頑抗。
朱靖垵現在入城,和拿自己的生命冒險沒有絲毫的區別。
「傳令大軍,儘快控制德慶州秩序!」
「搜揀逃入城內的清軍亂兵,務必不可使一人逃脫。」
就在這時候,負責封鎖德慶州北門的曾遙一路奔馬而來,向朱靖垵彙報道。
「報!」
「啟稟大都督,有清軍自城北突圍,然後向廣州城的方向殺去了。」
朱靖垵聞言,蹙眉道。
「是什麼人逃出城去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曾遙抱拳道。
「回大都督的話,逃出城去的清軍兵馬應該是廣州八旗所部。」
「他們都有馬匹騎乘,是故機動性極高,我軍步兵一時不察,被其突了出去。」
「還請大都督責罰!」
朱靖垵聞言,吐出一口濁氣,但還擺擺手說道。
「無妨!只要逃出去的不是兩廣總督的督標就行。」
「步兵攔不住騎兵,再正常不過。」
「先不管他們了,當下對我大明來說,解決掉德慶州城內的清軍督標兵馬,才是最要緊的。」
雖然從影響力上來說,明軍若能圍殲掉廣州八旗,要比圍殲掉清軍督標所帶來的影響力更大。
但是,那些八旗兵,現在也就只剩下虛無縹緲的影響力了。
說起對實際戰鬥力來,八旗要比督標這樣的綠營中的精銳差多了。
明軍現在最需要追求的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影響力,而是儘可能的打掉廣東清軍的有生力量。
打掉廣東清軍中的精銳戰兵!
為接下來大明攻取整個廣東,打下更為牢固的基礎。
是故,對現在的明軍來說,圍殲掉清軍督標的優先順序,是要排在殲滅廣州八旗前面的。
怎麼說呢,只要你夠廢物,那就沒人會把你當做威脅!
隨著朱靖垵的命令下達,明軍繼續向著德慶州城內的清軍殘部發起圍剿。
明軍大軍四面八方的圍剿,清軍殘部被包圍在了州衙附近的幾條街道上。
明軍數次進攻,皆是未能取得戰果。
清軍的抵抗依舊頑強。
前沿明軍無奈,只能是選擇向後求援。
朱靖垵接到彙報,直接了當的開口說道。
「先不著急進攻,圍死了清虜即可,注意控制我軍的傷亡數字。」
「等隨後我軍將重炮給運上來,用重炮開道,有的是辦法炮製他們。」
「能用火藥和炮彈解決的問題,就盡量用火藥和炮彈來解決,而不是用人命去填。」
巷戰不好打怎麼辦?
用毛子的話來說,沒有巷子,那不就不用打巷戰了嗎?
手段簡單粗暴,但有效。
至於說被戰火波及的百姓怎麼辦?
朱靖垵也只能是向他們說一聲對不起了。
明軍可以愛民如子,但那必須是得在明軍本身的安全不受威脅的前提下。
如果朱靖垵面前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勝利,一個是愛民如子。
那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勝利。
隨著朱靖垵的命令下達,後續的明軍開始將火炮往前線轉運。
尤其是那十門重型長炮,更是被明軍當成了攻堅的最大依仗。
「重炮準備!」
「瞄準,校射,放!」
令旗揮舞,推至前線的明軍重炮開始轟鳴。
轟隆隆!轟隆隆!
震耳欲聾的炮擊聲響徹四周。
硝煙瀰漫間,一發發炮彈向著清軍藏身於其中,負隅頑抗的建築射去。
炮彈所過之處,頓時房倒屋塌一片。
明軍的進攻部隊緊隨其後,向著倒塌的建築殺去,準備收尾。
先是手榴彈開道,再是火槍齊射,最後才是步兵衝鋒。
明軍的進展非常的迅速!
……
很快,清軍最後的抵抗便也被鎮壓了下去。
清軍剩下的那些殘兵,開始成批成批的向明軍投降。
明軍開始實際控制整個德慶州,大軍殺至德慶州衙外。
破門而入之後,他們在德慶州衙的大堂上,發現了早已服毒自盡的楊景素。
傳令兵當即飛馬急報。
「報大都督!」
「清廷兩廣總督楊景素,於德慶州衙內服毒自盡了!」
「我軍未能抓到活口。」 朱靖垵正在等待前線的回報,他還以為此戰大明能擒獲一個兩個總督這樣的大人物呢。
不曾想,最後得到的卻是這麼一條消息。
兩廣總督楊景素,服毒自盡!
低頭沉思一陣,朱靖垵抬頭說道。
「尋口薄棺來,好生收斂了吧!」
中國人都講究一個死者為大,人死債消。
朱靖垵不至於和死人計較。
再說了,楊景素雖然領兵進犯大明,但卻還沒來得及做殘民害民之舉。
朱靖垵也沒理由拿他做法!
語罷,他又說道。
「傳令下去,準備著手打掃戰場,收押俘虜,妥善收斂我軍戰死士卒的遺體,進行登記造冊,並收治傷員。」
「徵召德慶州境內所有郎中,藥材,為我軍傷兵治傷。」
「我軍的傷兵但凡還有一口氣,那就要全力救治!」
「不得有誤!」
語罷,朱靖垵又沉吟一陣。
「再命人著手統計一下此次徵召民團,幫助滿清對付我大明的士紳名單。」
「等到戰後,我軍便派人一一登門拜訪!」
「全部抄家!」
「本督要讓人知道,敢於相助滿清對付我大明的下場。」
朱靖垵雖然有拉攏「民心」之意,但沒奈何,民心不搭理他。
既然如此,那也就別怪他拿跳的比較歡實的士紳殺雞儆猴了!
正好,大明最近有點缺錢了,殺幾隻肥羊回回血。
傳令兵聞言,抱拳而去。
朱靖垵也是在親衛的簇擁下,向著德慶州城內而去。
……
廣州!
乾坤茶樓,天地會的堂口。
李沐再次帶人來到了茶樓求見天地會的堂主方元方世玉。
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方元主動出門相迎,將李沐給迎進了茶樓。
「李兄能光臨方某的堂口,實在是令方某這裡蓬蓽生輝啊!」
李沐聞言,抱拳道。
「方堂主客氣了,今日李某前來,主要有一件事想要同堂主商議。」
方元聞言,也不見外,伸手道。
「快請,快請,先上樓上雅間,我們一邊喝茶,一邊慢慢細談。」
和上次李沐來時明顯不同的是,方元的態度明顯更好。
如果說上次李沐來的時候,方元對他只是主家對客人的客氣。
那這次,方元對李沐卻是有些討好的意味在裡面。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因為方元上次在和大明的貿易中撈了一筆,這次李沐再來,他自然要客氣一些。
畢竟這可是大主顧!
和誰過不去,也不能和錢過不去不是?
還有就是因為,現在大明在廣西打出了頗大的聲勢,就連廣西提督都是兵敗於朱靖垵手上。
整個廣西綠營都在被大明按在地上摩擦。
這可都不是什麼秘密!
方元雖然依舊不認為大明有成事的可能,不認為朱家真的能反清復明成功,但這並不妨礙他向大明那邊賣個好。
畢竟,他們可是天地會來著。
天地會成立時的宗旨是什麼?
反清復明啊!!
雖然轉型黑社會的他們,不敢真的去履行這個宗旨,可也難免發自心底對反清的勢力抱有好感。
就更別說了,李沐後面的人,還姓朱,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那個朱。
李沐和方元一前一後上了二樓的雅間。
方元命人端茶上來,打發人看住雅間的大門,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開口說道。
「李先生請!」
李沐也是喝了一口茶水,感受著口齒間的茶香味。
李沐斟酌了一下措辭,開口說道。
「老夫這次前來拜會方堂主,是有一件事想同堂主商議。」
方元聞言,語氣依舊是略帶討好的說道。
「李先生請講,在下若能做到,定然不會推辭。」
李沐見此,繼續道。
「既然堂主這麼說,那老夫便也不和堂主繞彎子了。」
「直說吧,我大明王太子朱靖垵即將親率領大軍主力,東進廣東,殺奔廣州。」
「太子殿下希望堂主能號召堂下弟兄,發起反清起義,策應太子殿下對廣東的攻勢。」
大明要進攻廣東,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廣東的天地會勢力。
朱靖垵想要吸納廣東的天地會力量為己所用!
方元聞言,卻是忍不住蹙眉陷入了沉思。
大清國勢依舊鼎盛,大明雖然鬧出了一點動靜,但卻也僅限於廣西境內。
於天下大局來說,影響相當的有限。
就現在這種情況,讓方元給大明買個好沒問題,哪怕是讓他在走私貿易中,對大明讓利也是可以的。
但若是想要他方元帶著天地會的弟兄發起反清起義,明火執仗的和大清干。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事情,不好做啊!」
「弟兄們都還有家小要養活,我想拉弟兄們造反,就怕弟兄們不同意。」
方元委婉拒絕道。
李沐聞言,也不生氣,只是笑呵呵的說道。
「方堂主可能是誤會了。」
「在下的意思並不是讓堂主現在就起兵,而是在大明打過來之後,堂主再行起兵策應。」
「幫助大明裡應外合,拿下廣州城,而不是讓天地會自己起兵,單獨作戰。」
廣州的城防是很堅固,城牆高大,設有護城河,瓮城,角樓,炮台……
如果沒有人策應,想要強攻拿下廣州。
那就得拿人命去填!
方元聞言,心中依舊滿是遲疑。
他不想答應李沐的要求,但卻也不好拒絕,只能是再次開口推脫道。
「此事事關重大,我還需要和堂內諸元老商議,才能決定。」
李沐見方元打定主意推脫,也是不好再說什麼,只能是微微點頭,然後繼續開口補充道。
「若堂主能起兵策應,我大明的監國殿下,定然不會吝於重賞。」
「官職,金銀,爵位,堂主但有所求,殿下定無所不允。」
方元聞言,雖有心動。
但也只是心動而已。
大明即使開再高的條件,若是無法兌現,那和空頭支票又有什麼區別呢?
只有大明能夠扛得住滿清的反撲,能在兩廣立住腳,李沐現在所說的這些,才能有意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