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第237章 景山炮廠與內務府兵仗局
乾隆話音落下,眾人皆是面露思索之後。
片刻之後,最為了解乾隆的一隻耳和大人站出來說道。
「啟奏皇上,奴才認為黑龍江將軍福康安可擔此重任,為朝廷征朝之主帥!」
和珅不知道舉薦誰是對的,但他卻是知道舉薦誰不會有錯。
福康安嘛,懂的都懂!
乾隆最信任的將領,甚至沒有之一,舉薦他肯定不會有錯。
老狐狸于敏忠見此,也是點頭說道。
「啟奏皇上,老臣附議!」
一旁的李侍堯,梁國治,豐升額等人見此,也是紛紛開口說道。
「奴才/臣等附議!」
乾隆見此,也是順勢點頭道。
「可!」
「既然如此的話,那便著令福康安為朝廷征朝之主帥,李玉擬旨。」
李玉聞言,站出來磕了個頭說道。
「奴才遵旨!」
就在這時候,李侍堯又開口補充道。
「啟奏皇上,奴才舉薦阿桂隨軍征朝,負責參謀贊畫,以將功折罪。」
李侍堯和阿桂的關係不錯,是故找著空的就想要給阿桂開脫,爭取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乾隆聞言,思索一陣開口說道。
「可以!」
「朕便給阿桂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只希望他不要讓朕失望才是!」
乾隆之所以這麼容易鬆了口,其實還是對福隆安的愛護。
他怕福隆安年少,戰爭經驗淺薄,上了戰場會吃虧。
是故,安排一個老狐狸在他身邊輔佐。
阿桂雖然對明賊戰敗了,但也只是對明賊戰敗了而已。
除此之外,阿桂南征北討可基本上沒輸過!
對於自己的這員愛將的能力,乾隆還是能信得過的。
豐升額見此,也是開口說道。
「主子,不若讓察泰也隨軍去吧……」
察泰和豐升額之間關係很密切,是故,他也是開口為察泰爭取機會。
乾隆點頭應許了下來,沒有拒絕。
反正他已經給了阿桂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了,不在乎也給察泰一個。
現在我大清的國族將領雕敝,凸顯的像是阿桂和察泰這樣的敗軍之將也是難能可貴。
最起碼,阿桂和察泰即使再怎麼打敗仗,但他們也不會投賊。
可朝中的漢將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會做何選擇,那可就沒個一定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句話乾隆也是聽過的。
隨著在南邊的戰場上,綠營漢將大批大批的投明,現在我大清朝中對漢人的防備已經到了極點。
雖然沒人敢在明面上說滿漢有別。
但這卻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識。
乾隆這個皇帝也同樣如此!
在敲定了大清征伐朝鮮的具體事宜之後,乾隆剛準備下令讓諸臣告退。
卻見和珅站出來說道。
「啟奏皇上,奴才還有本要奏!」
乾隆聞言,眼睛眯了眯,微微頷首道。
「講!」
和珅見此,也不意外,直接了當的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如今南方戰局敗壞,大清國勢板蕩,人心離散,奴才請皇上給朝中的重臣,以及軍中大將,都賜籍抬旗,以穩定軍心人心!」
和珅的想法很簡單。
給朝中的漢人抬旗,將朝中的漢臣漢將都徹底「綁上」大清的賊船。
否則的話,就憑當前大清於戰場上的頻繁失利,朝野上下估計會相當的人心動蕩。
乾隆聞言,心中也是思索了起來。
和珅所言不錯,就現在大清所面臨的局勢,給朝中的漢臣漢將抬旗確實能穩住人心。
但是,就是這事情的牽扯實在太大了!
要知道,八旗可是大清之根基所在,對大清來說,八旗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根系。
如果貿然對根系動刀,那一個不好,這棵樹是有可能直接枯萎的。
是故,乾隆在思索一陣之後,開口說道。
「此事朕知道了,但給朝臣將領抬旗之事牽扯甚大,朕不敢擅專,還是需要和八旗王公商議的。」
「此事隨後再議吧!」
和珅聞言,應了一聲皇上聖明,便退回到了朝班之中。 忽然,乾隆像是想起來了什麼,開口詢問道。
「對了景山那邊的炮廠,以及內務府下轄的兵仗局所籌備的生產仿製洋槍洋炮,以用於武裝八旗的計劃進行的怎麼樣了?」
現在的我大清可不是一鴨二鴨后的我大清,還是能懂得買不如造的道理的。
再說了,現在我大清即使想買,英國佬也沒那麼多的軍火可以賣給他。
是故,乾隆也只能是在雇傭了一批洋人工匠之後,吩咐景山炮廠和內務府的兵仗局著手製造洋槍洋炮。
距離此事被吩咐下去,現在已經過去了小半年,是故,乾隆現在想要知道進展究竟如何了。
負責景山炮廠的豐升額聞言,開口說道。
「啟奏皇上,現在景山炮廠的產能已經全面超過了聖祖爺時期的產能。」
「每月可生產改進型大將軍炮二十門,十斤的紅夷大炮五門,二十斤的紅夷大炮三門……」
「我大清所生產出來的大炮,性能和明賊的火炮,以及洋人的洋炮比起來,也是相差無幾的!」
所謂的改進型大將軍炮,其實也就是滿清在洋人工匠的指導下,所仿製的大明的野戰炮。
而十斤的紅夷大炮,則是仿製的洋人的十二磅艦炮。
二十斤炮,也就是二十四磅艦炮。
口徑和身管倍數雖然有所差距,但卻也大差不差。
就目前來看,我大清在火器革新這方面的進展還是不錯的。
至於說質量……
我大清的火器質量懂的都懂,上上下下那麼多人過手,你貪一點,我貪一點,他貪一點,最後造出來的火炮質量如何。
只能說是可想而知!
豐升額的這句性能和明賊的火炮,以及洋人的洋炮相差無幾,說白了就是在安慰乾隆。
這年頭的火器生產,大家在技術層面上的差距其實並沒有多大,真正能拉開火器質量的差距的,其實是生產的過程。
也就是火器生產單位的廉潔程度!
而這點,建國日久,到處都是積弊陳疾的滿清,是絕對沒有辦法和新生的大明朝相比的。
大明那邊雖然也有貪官,但大傢伙兒的力氣基本上還都是在往一個地方使的。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翻滿清。
在推翻滿清之前,大明上下的眼皮子沒那麼淺,沒人會在軍工上動歪腦筋,搞什麼貪污腐敗。
如果有人敢在軍工上貪污,朱靖垵也是不會容忍的。
朱靖垵只是脾氣好,而不是沒脾氣。
該殺人的時候,他也不會留情!
但是滿清這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於是,大明和清軍的火器之間的質量差距,也就這麼拉開了。
在豐升額彙報完之後,乾隆又將目光看向了李玉。
因為,李玉這個大總管也還兼任著內務府的職務,雖然他不是實際管事的,但對於內務府的兵仗局的工作進度,肯定也是了解的。
接觸到了乾隆的目光,李玉站出來說道。
「回皇上的話,現在內務府兵仗局每月可生產燧發洋槍五百支,不管是質量,還是生產技術,生產效率,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乾隆聞言,滿意的頷首道。
「做的不錯!」
「景山炮廠和內務府兵仗局生產出來的火器,儘快配發給我大清的八旗新軍。」
「此次征朝之戰,就是檢驗我大清的八旗新軍的成色的時候了!」
眾人聞言,齊聲應喏。
……
刑部,天牢!
阿桂盤腿坐在一堆乾草上,在他的面前擺著一張矮几,矮几上一盞油燈,燈火如豆。
而在他正對著的那面牆壁上,密密麻麻的用炭筆畫著一根根彎彎曲曲的線條。
還插著一面面小旗!
如果有參加過長沙之戰,岳州之戰的人來到這裡,就會發現,阿桂現在所畫著的,正是當初長沙之戰和岳州之戰的局勢圖。
在這張局勢圖上,明清雙方的兵力布置情況被標的清清楚楚。
山川湖泊河流等地形也都是標記明確。
阿桂自從下獄以來,每天除了吃喝,便是在反覆推敲復盤長沙之戰和岳州之戰的全過程。
企圖找到一個翻盤的方法!
但是,令他感到心涼的,阿桂一次次推敲復盤,所得到的答案,卻幾乎沒有翻盤的希望。
在明軍絕對的實力面前,清軍只有小敗,大敗,慘敗的區別。
只有寥寥幾次,阿桂在推演中取得了小勝。
但卻依舊無法改變戰局!
阿桂不得不承認,明賊的那位太子殿下,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他在戰場上的布置,幾乎沒有什麼漏洞。
還真就應了那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明賊的這位太子殿下,著實可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