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

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

  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


  在已經拿到了最困難的基礎研究結果之後,除冰系統和機翼結構設計改進這些工作,182廠自然是有能力自己完成的。


  大小也是個有設計部門的飛機設計製造集團,總不能在這種最基礎的工作上還得求外人。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常浩南、林國范和祝蘭三人的工作就此告一段落了。


  因為跟其它所有的飛機設計工作一樣,防冰能力,也是要經過試驗的。


  於是幾個人又要面臨跟前面渦噴14做地面穩定性測試時一樣的情況——沒有試驗標準。


  而且這次還不只是國內沒有標準。


  前面已經說過,在90年代中期這功夫,大家在飛機防冰這方面的處理都比較奔放,只有試驗條件最好的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在FAR-25部中有一套防除冰適航性要求。


  「就我所知,國內唯一一種進行過系統性結冰試驗的飛機是運12B,是1986年的時候去美國做的。」


  梁紹修輕輕撫摸著自己鬢角的胡茬,對坐在會議桌旁邊的另外三個人說道:


  「我幾年前曾經聽過當時帶隊過去的工程師做報告,整個過程非常坎坷,經常受到那邊的故意刁難不說,驗證過程也稱得上是……險象環生。」


  「他們那個適航性測試里的內容也不太完善,很多時候都是靠隨機氣象工程師的直覺,看著哪片雲團比較順眼就鑽進去,至於結冰和融冰過程的取證甚至跟我們的土辦法差不多,是用幾個固定在飛機外面的攝像頭完成的。」


  常浩南搖了搖頭:

  「運12B畢竟只是一種5噸級、20座,最大速度300公里的小飛機,而且和主流的飛機級別前後不搭,市場前景非常有限,所以只要花錢,FAA也不會卡的太死,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先不說運8是一種軍用型號,如果未來我們要製造跟波音搶市場的飛機,難道FAA還會繼續給我們做適航認證么?」


  之前通過渦噴14的發動機測試,他好不容易通過國防科工委把華夏自己的航空工業標準給搭建起來了,肯定不可能再回去找美國人辦事。


  但還沒等常浩南進一步說出自己的想法,旁邊的林國范就已經憋不住了:


  「不只是這樣,我一直在研究世界各國因為氣象問題而發生的空難事故,從94年到現在三年時間,光是美國國內因為機翼結冰導致的空難就有七八起,事故更是不下上百次,FAA的那個適航要求顯然和實際情況之間是存在脫節的。」


  「另一方面,FAR25裡面只規定了一架飛機「應當做到什麼」,卻沒有規定更具體的「應該如何做到」,對於飛機設計人員和飛行員而言,指導性都不夠明確。」


  後者作為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航空事業的氣象學家,對這方面的了解反而是幾個人中最深入的——


  很多情況下,當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內的研究過於深入之後,有時候反而會忽略對於整個行業的宏觀視野,反而是跨專業研究者在這方面會具有一些優勢。


  「我覺得在可見的未來內,咱們應該不太可能把運8賣到美國去,而且更主要的是,咱們之前這段時間做的研究正好跟這個方面,我覺得完全可以參考FAA的那個要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弄一套更完善、更有指導性的標準出來!」


  林國范說到這裡幾乎雙眼發光。


  人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總會有一些物質以外的追求。


  實際上,能在傳統氣象學這個領域干出名堂來的機會其實不算太多,還是得順應大勢,參與到一些重點的項目和工程裡面才行。


  而過去的半個月裡面,他覺得自己至少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進行積冰形態模擬!


  只要華夏的航空工業繼續發展性下去,就必須要邁過「安全性」這道坎。


  如果思路放的更開闊一點,那分析對象甚至還不一定要局限于飛機,高層建築、輸電線路、橋樑隧道等等都在他的業務範圍內。


  要說名垂青史可能確實有點過了,但是在行業內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自己的名字在以後的教科書上亮個相,應該還是有指望的。


  想想就令人興奮。 常浩南張了張嘴,有些意外地看著對面似乎陷入了自己世界中的林國范。


  對方已經把他想說的東西都給說了。


  簡直完美嘴替。


  根據他的經驗,一個男人露出那種如痴如醉的表情,大概率是在YY一些中二劇情,出人頭地功成名就乃至拯救世界什麼的。


  沒辦法,男人至死是少年,他重生之前也不是沒有YY過類似的東西。


  有些尷尬的氣氛持續了幾秒鐘,直到實在看不下去的祝蘭伸手悄悄在自己老公腰間擰了一把。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我們可以讓常博士做第一完成人,向科工委方面申請一個大項目下來。」


  梁紹修對於航空系統內的這套玩法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們182廠現在因為缺乏經費和人才幾乎處在生死存亡關頭,如果能撈到這麼一個令人矚目的項目,那勢必會獲得一些資金和政策方面的傾斜。


  但是說完之後他又覺得有點心虛,這麼大的活,就算有常浩南乃至杜義山的名字作保,上級也很有可能不放心交給他們。


  於是梁紹修又咬了咬牙:


  「實在不行的話,可以把603所也拉進來,據我所知,新舟60項目按照原計劃,也要明年去美國搞適航審定測試。」


  「等等……」


  剛剛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祝蘭彷彿聽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你說讓小常同志做第一完成人?這會不會……」


  作為同樣混體制內的教授級別人物,她對於這裡面的彎彎繞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雖然祝蘭現在已經非常認可常浩南的能力,但在她看來,如果要朝上面申請項目的話,第一完成人最好還是掛一個影響力大一些的名字,這樣審批流程都會快上不少。


  儘管她也想不出182廠有什麼人能稱得上「有影響力」,但面前的常浩南無論如何都有些過於年輕了。


  旁邊的梁紹修當然也能聽懂祝蘭話里的意思。


  這種時候,肯定不能讓常浩南自己開口解釋。


  那就成了自己吹自己了,顯得不夠體面。


  所以他趕緊打斷了祝蘭說到一半的話:

  「祝教授,您有所不知。」


  「常同志的導師是杜義山院士。」


  「而且,常同志自己,也已經是幾個科工委重點項目的第一完成人或者共同第一完成人了。」


  會議室內一瞬間陷入了寂靜之中。


  祝蘭和林國范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常浩南,然後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對方——


  原來我們一直以為的天才後生晚輩,竟然才是真正的大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