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為上月月票
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為上月月票金主飛舞的魔術加更,求月票)
「誒誒誒,老劉,這裡可都是航空工業系統的同志,你要挖牆腳也不能在我眼前挖吧?」
兩位老前輩相差十歲,嚴格來說算不上同齡人,不過本就共事過一段時間,而且都已經或者即將離開崗位,基本屬於發揮餘熱的性質,所以這點玩笑倒也開得起。
「誒,說這話格局就小了不是?」
劉老顯然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對策,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你看,既然咱們海軍空軍都是一家人,那同樣的道理,航空工業和船舶工業哪怕沒有血緣關係,至少也是個堂表兄弟,互相幫襯一下也是應該的嘛。」
旁邊的王老本來也不是對此有什麼意見,聽到這句話之後更是直接被整樂了:
「幫襯一下倒也不是不行,但他們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優先交付海軍航空兵的訂單,這個倒也無所謂,反正海航一年也買不了幾架飛機……」
在沒有航母之前,岸基海軍航空兵的地位確實有那麼點雞肋的意思,雖然如今軍隊的日子已經逐漸不再像過去那麼緊巴,但每年總歸還得添置一兩艘新船,因此能分配給航空兵使用的經費本來就不夠。
之前給9師25團的那兩架新飛機可以說是從牙縫裡面擠出來的錢。
常浩南注意到在稍微靠後點的地方,鄭良群一臉悲憫地拍了拍旁邊穿著海軍制服的同行。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
就連劉老也是一時語塞。
不過他今天並不是來給海軍航空兵要飛機的,所以乾脆擺擺手結束了這個話題:
「飛機交付的事情可以慢慢說,但前段時間我去701所考察的時候,可是聽他們那邊的總師說,把海軍新一代護衛艦的動力系統寄托在航空工業集團的同志們身上了。」
聽到這裡,常浩南終於瞭然。
之前在香洲航展的時候,他曾經偶然間遇到了船舶重工701研究所的副總工程師林青,二人當時就交流過在新型護衛艦上選擇燃氣輪機動力方案的可行性,只不過因為後來他被緊急叫去南鄭解決運8的機翼結冰問題,所以就沒有再跟進這件事。
現在看來,那位林總師回去之後肯定已經和盛京的606所以及410廠方面進行了溝通。
畢竟這種事情關乎海軍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主戰裝備的根本設計路線,人家也不可能光憑著跟常浩南在晚宴上的一番交談就直接做決定。
「還有這種事?」
王老顯然對這件事情很有興趣。
作為負責渦噴14抓總設計的閻忠誠自然也是後續航改燃型號的總設計師,點了點頭回答道:
「沒錯,年前的時候,701所的林副總師為這件事專門出差來了一趟盛京,看了我們用渦噴14核心機進行航改燃的方案設計,最終決定新護使用全燃氣輪機的動力方案,現在應該已經完成方案選擇,進入總體設計階段了。」
「燃氣輪機是好東西啊,動力強、體積小、噪音低、反應還快,我年輕的時候,那些用蒸汽輪機的驅逐艦從冷車到啟動需要好幾個小時,而新的052型驅逐艦,燃氣輪機只要10分鐘左右就能開動了,維護起來也方便不少。」
海軍出身的劉老對此自然是懂行的,他曾經訪問參觀過不少西方國家的海軍艦艇,對這方面國內外之間的差距非常清楚。
那張劉老站在突擊者號(福萊斯特級的CV61,不是二戰那個CV4)航母上看著SH3海王反潛直升機的照片在前世幾乎傳遍了整個互聯網,也成為華夏一定要發展航母的最初源動力之一。 隨後他又給航空工業系統的同志餵了一顆定心丸:
「現在老美對我們禁售了LM2500,但燃氣輪機肯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咱們還是得搞下去,你們這個渦噴14的航改燃有前景,海軍方面肯定要大力支持下去,絕對不會再重蹈以前渦噴8航改燃時候的覆轍!」
「唔……這是好事嘛。」
聽到閻忠誠回答的王老也是心情大好:
「過去咱們本來家底就不厚,各個科研系統還總是力量分散各自為戰,相互之間條框分隔太嚴重,又平白浪費了很多力量,要是都能像現在這樣互通有無,效率肯定還能提上去不少。」
顯然,他老人家也是對這種情況深有體會了。
「說起這個事情,就又跟咱們的常浩南同志有關係咯。」
閻忠誠也非常恰到好處地在兩位領導面前提起了常浩南的名字。
畢竟後者相當於在整個崑崙項目最危難的時候抬了一手,況且又跟丁高恆那邊走的很近,現在有了機會他自然也要還一個人情:
「林青同志跟我說,他之所以會這麼快就想到我們606所,還是因為在香洲航展上面看到了參展的殲8C和渦噴14,又在開幕當天的晚宴上去找了小常同志,這才確定了渦噴14航改燃方案的存在和可行性。」
「哦?」
劉老和王老的目光同時聚焦在了常浩南的身上。
尤其是劉老,上下打量一番之後,直接開口稱讚道:
「小同志蠻有大局觀的嘛,目光放的很長遠,沒有隻看著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這可是不少槍林彈雨里走出來的老同志都做不到的呦。」
雖然劉老和丁高恆的軍銜相同,但位置卻高了一整個級別,這樣的評價自然不算尋常。
「都是為國家做貢獻,我也是正好在航展上遇到了林青同志,咱們華夏的面積太大,各研究所之間的距離比較遠,目前的信息傳遞效率又不夠高,所以難免會出現溝通不暢甚至閉門造車的情況,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的。」
以常浩南重生前的見識而言,對於劉老這個級別的人物已經了解不多,重生之後又是第一次見面,幾乎沒辦法摸准對方的脈,所以他並沒有像前些天在丁高恆和宋建面前表現的那樣立場分明,而是用了個相對委婉的說法,把主要問題歸結在了技術層面上。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事實,在真正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前,除非真有體制化系統化的信息分享平台,否則光靠電話電報還有口口相傳這種辦法,就算想要搞跨系統合作也往往是有心無力。
以二位老前輩的地位而言,哪怕再怎麼欣賞常浩南,也只能言盡於此了,從他們口中對一個年輕人說出太多的誇獎,有時候反而會成為桎梏。
因此話題很快就轉移到了其他方向上。
又聊了幾分鐘之後,劉老和王老便暫時離開了三座門,並沒有繼續前往宴會場地。
眾人之間的氣氛也頓時輕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