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抗日之戰神崛起> 第二百七十四章 桂軍虎將

第二百七十四章 桂軍虎將

  第二百七十四章 桂軍虎將

  向浩然部打下了新源和開源兩座煤礦,解決了商城的燃料問題。不過為了發展生產,特別是兵工廠和火柴廠,袁志文還需要大量的銅與鏻,為了得到這些礦物,袁志文決定去一趟安徽立煌,為了趕時間,袁志文連夜出發。


  1932年9月,在紅軍第四次反「圍剿」中,國民黨軍衛立煌部進佔金家寨,國民政府為加強對鄂豫皖邊區的統治,於10月11日划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河南商城、固始縣及安徽省的六安、霍邱、霍山3個縣計5個縣各一部分地區,在原屬六安縣的金家寨設立煌縣。抗日戰爭爆發后,這裡成為國民政府鄂豫皖大後方,安徽省臨時省會駐地。


  此時,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就位於立煌縣,負責指揮整個安徽的戰事。


  廖磊,1890年出生於廣西陸川,1914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就讀,1916年到湖南唐生智部服役,逐級升為營長、團長、師長、軍長。1927年投靠桂系,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廖磊任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率第七、四十八兩軍北上抗日。


  1938年,廖磊率部北上,據淮為守,駐節合肥,多次率部向皖東出擊,不斷殲擊日寇,使皖中、皖西的局勢得到穩定。在武漢保衛戰中,廖磊以大別山為依託,在黃梅、廣濟地區構築工事,頑強抗敵,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使其不能越過一步。


  武漢失守、第五戰區主力自鄂東向鄂西撤退後,大別山孤懸敵後。但日軍隨著佔領區的擴大,兵力也日益分散。廖磊趁機對根據地四周之敵作有力的驅逐和抗禦,先掃清大別山外圍,次第收復了一些為敵所佔的縣份,對武漢市方面則建立強固的防禦線,以大別山為中心的鄂豫皖游擊基地初具規模。


  不得不說,廖磊絕對是一個上馬能治軍,下馬能主政的人才,正是因為他的努力,安徽才不致於失陷,大部分的國土還控制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中。


  立煌附近資源很多,其中就有商城急缺的鏻和銅,袁志文馬上停蹄來到了立煌,他本以為立煌位於山區之中,應該是一幅十分蕭條的景象,可是來到立煌之後,袁志文不由大吃一驚,只見雖是夜間,但立煌卻一片燈火輝煌,很是發達的樣子,袁志文直以為走錯了地方,進入了傳說中的桃花源。


  進入立煌之後,袁志文立即來到了廖磊的省政府門前,雖已是晚上十點,但省政府依舊燈火通明,廖磊依舊在工作中。


  袁志文亮明了身份,衛士立即進入屋中稟報,不一會兒,裡面傳出話來,讓袁志文進去。


  袁志文正了正衣帽,大步走進了安徽省政府的大門。


  一間普通的會客廳,廖磊與袁志文相對而立,對於袁志文,廖磊也是久聞大名了,他一直以來,袁志文應該是一個武夫的樣子,可是看眼前的青年人,雖然面龐黝黑,但看起來很是斯文,不像是軍人,反倒有點像學生的樣子。


  「你就是袁志文?」廖磊問。


  「廖長官,鄙人正是袁志文。」袁志文向廖磊敬了一禮。


  廖磊一笑,對袁志文的表現很滿意,畢竟他是軍中的元老了,而袁志文在一年前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尉,袁志文對廖磊的尊重讓他很是受用。


  「志文啊,不用客套,來,坐吧。」廖磊呵呵一笑,示意袁志文坐下。


  袁志文坐在了廖磊對面的沙發上,兩個人就如同兩個老朋友一樣聊了起來,袁志文首先道明了自己的來意,廖磊聽后並沒有做聲,只是點了點頭。


  「廖長官,為了商城根據地能堅持下去,希望你能施以援手。」袁志文說。


  「嗯,我們都是為了國家做事,能幫的我一定儘力幫忙,銅和鏻金寨這裡確實有,但卻不多,很多地方都需要這些礦產,而開採也是需要成本的……」


  「這個請廖長官放心,商城與立煌畢竟不在一個戰區,我會以市場價格對銅和鏻進行收購。」


  「這就好辦了,你放心,商城所需要的礦產,我一定盡量辦到,除了銅和鏻,其它的礦產,比如鐵啊、煤啊,我這裡也可以提供給我一些,不過一切都要按市場價購買,開採是需要成本的。」


  「這是自然。」袁志文笑了,整個談話之中,廖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開採是需要成本的。」


  袁志文知道,廖磊的日子並不好過,安徽本就不是什麼富裕的地方,現在經濟好的地區都讓日本人佔領了,立煌又位於大山之中,所以生財的路了並不多,廖磊在這種情況下能將立煌搞得如此紅火,也真的是很難得了。


  廖磊並不是一個貪財的人,但為了地方的建設,也是煞費苦心了,袁志文對此是十分理解的,自己也不是一個佔小便宜的人,廖磊為的也不是個人,而是為了國家,所以,自然是能體諒廖磊的良苦用心的。


  正事談完了,袁志文與廖磊又聊了一會兒,袁志文發現,這個廖磊絕對是一個難得的幹才,他出身湘軍,後來才投靠的桂系,但在桂系中卻能得到重用,統率桂系最精銳的第七軍和第四十八軍,沒有極好的人品與才幹,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要知道,桂系的主事人李德林與白健生那可是呼風喚雨的人物,人中龍鳳,能讓他們如此充分信任,可見廖磊的能力與人品。


  而廖磊與袁志文聊了一會兒,對袁志文的談吐與能力也是大吃一驚,在他原本的印象里,袁志文不過是一個赳赳武夫,是一個拚命三郎的角色,可是沒有想到,袁志文的舉止談吐,頗有名家風範,這讓廖磊對袁志文刮目相看,直覺得袁志文不簡單。


  再聽袁志文說他畢業於黃埔,後進入德國深造,廖磊更加的佩服,心道怪不得袁志文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的成就,原來是黃埔軍校畢業,還留過洋,這個年代,能留洋的人不多,留洋后回來的人更少,袁志文將一身所學用以報國,而不是在國外享受安逸的生活,這本身就值得稱讚。


  當下,廖磊與袁志文都深深為對方所折服,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袁志文對廖磊當初對自己的支援表示了感謝,同時談了對抗日戰爭的看法,廖磊雖然堅信抗日戰爭一定會取得勝利,但並沒有什麼長遠的看法,於是向袁志文試探性的詢問了一下。


  「日寇現在與我軍已陷入僵持之中,日後必然走向滅亡,這是因為,日本國土狹小,資源不足以支持日寇佔領中國,而以日寇全民瘋狂的表現來看,其國內法西斯主義盛行,而法西斯主義的外在表現就在於不斷的侵略,當日寇的資源不足以維持戰爭時,他必然會發動新的侵略,佔領更多的資源,而發動戰爭必然會動用更多的資源,從而形成資源上更大的缺口,還會引來強大的敵人。」袁志文說。


  廖磊對袁志文的看法深表贊同,同時說道:「我聽說在日軍內部有兩種意見,一衝是南進,佔領東南亞,以獲取東南亞豐富的資源,一種是北上,進軍西伯利亞,佔據更加廣大的領土,你覺得日軍採取哪種方案的可能性大?」


  「我覺得日軍南進,佔領東南亞的可能性比較大。」


  「噢?現在日軍和蘇聯人可是打的火熱,我看日軍很可能北上去打蘇聯。」廖磊搖了搖頭說。


  「我在德國的時候,對世界各國的軍事都有過研究,我發現,蘇聯的戰爭實力與戰爭潛力都很大,甚至遠超過德國,無論從土地、人口還是資源、軍事、工業、經濟上來說,蘇聯與日本根本就不在一個等級上,比如日軍現在還大量使用騎兵,裝甲部隊很弱,可是蘇聯人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重武器比日本強的太多,如果蘇聯人動真格的話,日本人根本就不是蘇聯人的對手,我估計,這場日蘇雙方在諾門罕的衝突,日本人一定占不了便宜,而以日本人欺軟怕硬的性格,只要被蘇聯人打怕了,就一定不敢再去招惹他們,反過來就會轉為南進。


  而且,與西伯利亞的大荒原相比,東南亞豐富的物資與資源更讓日本人更加垂涎三尺。所以,諾門罕這一仗,日本人必然失敗,而失敗后,日本人必然南進。」


  「可是,如果日本人南進,就會與英美作戰,日本人會招惹英美這兩個強大的對手嗎?」廖磊皺起了眉頭。


  「日本人狂妄自大,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幹的,而且在侵華戰爭中,他們是絕大多數戰役的勝利者,這更會讓他們目空一切,自以為是,而侵華戰爭使他們的國內的資源枯竭,所以他們一定要擴大侵略,他們必然要去東南亞打英國佬和美國佬。」


  「日本人真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去惹英國人和美國人?」廖磊搖了搖頭,隨後說道:「如果他們真的敢惹英國佬和美國佬,那麼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我倒是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如果英國人和美國人都加入了戰局,那中國將不再是孤軍奮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