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血洗開拓團1
第三百章 血洗開拓團1
鐵門崗,位於武漢與麻城之間,再向南走,就是武漢的北部,這裡原來駐有日軍一個中隊,後來因為北面有麻城做屏障,而日軍又兵員緊張,所以將這個中隊撤走。
日軍的大部隊雖然撤走了,但是日本人為了實現對麻城以及武漢地區的長久控制,在這裡建立了一個移民點兒,又稱開拓團。
開拓團的成員,都是在日本生活艱難的普通百姓,在日本政府的宣傳動員下來到了中國,在他們看來,中國是很富庶的,有著肥美的土地,在這裡種地和生活遠比在日本要強的多,所以,成千上萬的日本城市貧民和農民向中國移民。
這種現像最開始只是在東北才有,日本人向東北移民了近百萬人,隨著侵華戰爭的擴大,日本人又在中國內地建立了少量的居民點,建立開拓團,開拓團的到來對中國人是一個災難,為了讓開拓團的成員能生活的好一些,日本人最開始用一塊銀元收買一畝中國的土地以供開團耕作之用。
以目前的市價,這個價格跟搶也沒有什麼區別了,而這附近的中國老百姓真的是敢怒不敢言,武漢附近駐有大量的日軍,稍一反抗,就會帶來滅頂之災,於是,很多中國農民被日軍強搶了自己的土地,那些最肥美的土地直接歸日本人佔有,而日本人又不適應中國的氣候與耕作方法,所以,耕種的產量很低,於是很多日本移民索性將土地交給中國農民去種,自己則當起了地主,每天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而這些中國農民為了生存下去,很多人只好為日本人耕作,和奴隸沒有什麼兩樣。
移民的日本人聚居在一起,叫做開拓團,他們佔據了中國人的村莊,使用中國人當勞工,而自己卻過著不勞而食的日子,遠比在日本要逍遙自在的多,他們的「幸福」生活傳回國內,更多的日本人來到了中國,建起了更多的開拓團,只是這種開拓團在日本統治嚴密的東北地區極為常見,在關內卻少了許多,而鐵門崗地區,就是日軍在武漢附近為數不多的開拓團駐地之一。
袁志文帶著騎兵營來到了鐵門崗外面,遠遠的看到整個鐵門崗村修築了圍牆,幾個持槍的日本人正在牆上與牆下的出入口處站崗,顯然,日本人對開拓團的安全有著很嚴的戒備。
放下瞭望遠鏡,袁志文不由微微一笑,口中說道:「這個開團是武漢附近最大的開拓團,有七、八百日本人住在這裡,老孫,如果我們把這裡連窩揣了,你說,日本人以後還敢在武漢附近建開拓團了嗎?就算建了,還會有日本人敢來嗎?」
「袁長官,咱們是騎兵,日本人的開拓團都是有武裝的,聽說還有機槍,只要他們仗著工事頑抗,咱們就算打下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孫華英說。
「嗯,是這個道理,所以,這一次,咱們不能強攻,只能智取。」
「怎麼智取?」
「騎兵最擅長的是什麼?優勢又是什麼?」
「騎兵最擅長的就是野戰,優勢是速度快。」鄭力言回答道。
「所以,如果我們把這些日本人引出來,就可以利用騎兵的優勢在野戰中輕易幹掉他們,餘下的事情,咱們想怎麼干就怎麼干。」袁志文說。
「有道理,可是怎麼才能把鬼子引出來呢?」鄭力言搔了搔頭說。
「這個我自有主意。」袁志文微微一笑,一抹笑容浮現在臉上。
黃昏,夕陽西下,鐵門崗開拓團看起來是那樣的寧靜與平和,兩個開拓團的團丁將槍放到地上,不斷的聊著天兒。
「洋平,你看,這裡的天多藍啊,就像咱們北海道一樣。」一個小鬍子說。
「四郎,北海道的天要比這裡藍得多,冬天也冷的多,這裡雖然好,可惜沒有那麼多的魚,我好懷念北海道中海魚的味道啊。」
「洋平,北海道雖然產魚,但是咱們又吃過多少呢?咱們在支那的日子過得很不錯,每天都可以吃飽,還時常能喝到酒,吃到肉,在日本時,這樣的日子簡直連想都不敢想啊。」小鬍子說。
「是啊,支那的生活真的是太美好了,我們什麼也有不做,就可以吃飽穿暖,比國內的人幸運多了。」
「現在的國內,經濟很緊張,前幾天我的舅舅來信,他們現在連飯都吃不飽,每天能吃上一頓腌制的小海魚,已經很了不起了,早知這樣,當初他真應該和我們到支那來。」小鬍子嘆了一口氣說。
「不錯,支那的一切都是這麼美好,土地肥沃,有吃不完的糧食,還有支那的女人,味道也很是不錯嘛。」
「洋平,聽說你前天又出去幹了一個支那女人?」小鬍子笑著問。
「嗯,路上碰到的,皮膚很白,可惜被我上了之後竟然投河自盡了,真是想不通,支那的女人為什麼那麼在乎什麼名節,在咱們日本,這是很隨便的事情嘛……」
兩個人聊的正歡,遠遠的看到,遠處有幾十個身著五花八門衣服的陌生人拿著槍跑了過來,看身高,明顯不是日本人(三十年代,日本人平均成人身高也就在一米五左右,中國人要比他們高大很多)。
「喂,幹什麼的?」洋平不由一皺眉,對著遠方大叫了起來。
「啪啪!」
那群人立即對著洋平與四郎開槍,直到此時,洋平與四郎才回過神來,心知一定是有中國的土匪來襲擊。
「鐺鐺鐺!」
一陣鑼聲在開拓團中響了起來,不一會兒的功夫,三百多日本男人全都聚到了一起,這些男人有老有少,年紀大的足有六十,年紀小的也就十四、五歲的樣子,相同的是,每個人的手中都提著一支步槍。
這些人在一個日本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城牆前,那領頭的日本人約有四十多歲,一臉的鬍鬚,拿起望遠鏡向著遠處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