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自古紅樓出才子> 第451章 這是要升官發財的節奏嗎?(第二更)

第451章 這是要升官發財的節奏嗎?(第二更)

  第451章


  軍器監卿盧大人聲音高昂,面色發紅地侃侃而言。一想到,未來大宋元祐甲能夠毫不遜色於西夏瘊子甲,那些新裝備上了這種大宋元祐甲的邊軍將士們,肯定會很高興,而軍器的能工巧匠們,甚至包括自己,也能少被那些邊軍將士問候父母祖宗。


  高滔滔沉吟一會之後,便首肯了軍器監卿的請求,並且要求工部全力配合,戶部保證軍器監的制甲費用。


  而王洋這位最大的功臣被太皇太后勉勵了一番,賞十萬錢,端王趙佶也得賞錢十萬,另外兩位軍器監官員也各得賞錢十萬。


  然後給王洋等四人兩天的假期,等到王洋等人離開之後,高滔滔開始考慮起了對於王洋的使用。


  「如小王卿家這樣的大材,若是一直置於右校署內著實太過浪費了……」高滔滔清了清嗓子之後緩緩言道。


  而聽得這話,一干大臣都左顧右盼交頭結耳不已,很快,便有一位舊黨骨幹,絕對是舊黨中的戰鬥機,號稱殿上虎的劉安世站了出來,面沉如水的朝著高滔滔的方向一禮。「娘娘,臣有話要說……」


  「那小王大人雖然功勛卓著,然其入職不足一年,資歷太短,若是太快升職,有違我大宋官員轉遷之制,望娘娘明查。」


  「那劉卿家你的意思是,有功不當賞嘍?」趙煦聽得此言,臉色不禁一黑,聲音也透著一股子蘊怒。


  劉安世卻絲毫不在意趙煦的惱怒,平板無波地道。「不然,有功自然要賞,故爾臣以為,當多賞小王大人資財,甚至府邸皆可,不過,官職方面,不論是軍器監還是其他衙門,都各有官員各司其職,並無空缺。」


  趙煦冷冷笑道。「那依你劉卿家的意思,王巫山為國如此兢兢業業,嘔心泣血,只適合去做個富家翁嘍?」


  這話讓劉安世微微一愣,倒沒有想到趙煦居然會這麼說,只是,王洋還那麼年輕,入職不過一年,就已經有了這麼多到令人頭皮發麻的功勛,若是論功行賞起來,別說從正八品上升到與他的寄祿官同職的正七品上,就算是再升上三品,也算不得什麼。


  可問題在於,那小子根本就不是舊黨中人,而且眼下已經看到,此人在天子與那太皇太後娘娘跟前都信任有加。這已然讓許多人,特別是他們這些與趙挺之交好的舊黨中堅,越發地覺得這小子太過危險。


  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在繼續向上爬,這是他們在趙挺之府中多次討論之後得出的結論。


  劉安世淡然地答道。「自然不是,不過,臣終究覺得小王大人太過年輕,應該多多磨練方可,日後才能成為國之干臣。」


  「至於多賜錢帛之物,自然是為了讓小王大人知道,切切不可因官職之增長,而起貪腐之念,畢竟他還是年輕人嘛,臣也是擔心他行差踏錯。」


  「這麼說起來,王巫山到時候還得多謝你的這片拳拳苦心哦?」趙煦心裡邊吡了狗似的,可是現在他卻也很清楚,自己發怒閃人,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總算是在這個時候,太皇太后高滔滔開口了。「好了,哀家知道劉卿家你的意思了,不過,他王巫山既然是一位國之幹才,那麼,就應該擔起更多的重擔才是,至於封賞嘛……」


  「想想那前漢之時,蔡侯不過是一宦官,都因其造紙之術,而得封侯,而王巫山所獻的各種技術,皆於國於民有大利……」


  聽到了這點,那些官員們全都HOLL不住了,靠,太皇太后你這是要搞死人的節奏嗎?難道你也想讓王洋那個跟整箇舊黨都不對付的愣貨真接一下子晉封侯爵不成?


  要知道,侯爵那可是從三品的爵位,也就是說,哪怕是王洋現如今只是一個小小的正八品的右校署令,可是卻也會因為其爵位,而有資格蹲在朝堂之上。


  一想到要跟王洋那個一言不合就想懟人的愣貨呆一塊,一干舊黨大員們的心情簡直就像是集體吡了狗似的,很不美麗。


  紛紛跳出來,其中有兩人直言王洋功勛不夠,好吧,原本一直都當成熱鬧在看的那些武臣們可就頓時毛炸了,哪怕是重文輕武,可是,那主要還是指軍事指揮權上,並非說不把這些武將們不放在眼中。


  只不過,這些武臣也知道,論起耍嘴皮子,或者是治理政務的本事,的確不是他們的長項,所以一直呆在朝堂之中,更多的是當泥雕木胎一般的存在。


  可是誰也不敢直言看不起他們這些為國盡忠數十載的武臣。不過,那些傢伙說王洋的功勛不足,這是啥意思?

  意思是王洋研發出了能夠讓大宋百萬虎賁之師多上一條性命的堅固鎧甲的功勛,在他們這些文臣的眼裡就那麼不值一提嗎?


  於是乎,呼延老大人為首的一干武臣紛紛跳出來,直接吵著一團,而那兩名說王洋功勛不足的蠢貨也被自己的同僚們不停的鄙視。


  最終,才在高滔滔的彈壓之下,這才把這一場難得出現的文武之爭給平息下來。當然,那兩名說錯了話的官員,更是直接被高滔滔喝令退出朝堂,老老實實先呆在家裡邊反省。


  「我大宋的將士們為國捐軀者數不勝數,他們的功勞,哀家都銘記於心,諸位老將軍莫要生氣了,此事,哀家自有主張。」高滔滔又朝著那些吹鬍子瞪眼睛的老將軍們一頓安撫之後,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特么的沒有想到王洋已經不在這裡了,可是仍舊還是會因為他的事情而吵得不可開交,這算什麼?高滔滔實在是有些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


  「小王卿家的功勛之重,哀家亦清楚得很,只不過,他的確還很年輕,年紀輕輕陡然拔得太高,著實有棒殺之嫌,諸位卿家以為呢?」


  聽到了這話,所有人都鬆了口氣,舊黨諸臣就差點想要彈冠相慶了,而那些軍方武臣們也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意思,深以為然地點頭認同。


  而趙煦也覺得有道理,或許是這段時間以來,在其他問題上,雖然仍舊與皇祖母沒有多少共同語言,但是在王洋的問題上,兩人的意願倒是很一致。


  「不過,有大功而不賞,這是會讓我大宋無數才志之士寒心的,不過考慮到小王卿太過年輕的緣故,這樣吧,晉其爵為開國子爵、寄祿官授正六品朝奉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