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深得人望,滿朝擁戴的王巫山(第一更)
第478章
果然,很快尉遲老將軍就緩緩地睜開了雙眼,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掙扎著站起了身來。「唉,老夫老矣,真是不中用了,那什麼小王大人,你是說,一日就可制元祐弩一萬多把?」
看著這位強撐著弱雞一樣的體質還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尉遲老將軍,王洋無奈地點了點頭。
「若是全部用來生產元祐弩,一日便可以一萬六千六百多把……」
「那一個月,豈不是快五十萬把元祐弩?!」趙煦再一次扯出了雞仔聲,滿臉皆是難以置信。
看到王洋用力地點了點頭之後,所有文武大臣,連同太皇太后高滔滔這位老太婆,都忍不住在心裡邊狠狠地靠了一個。一天一萬六千六百把,一個月就快五十萬把,這要是連續不停的造個十年下來,唔……高滔滔懷疑怕是大宋百姓可以達到人手一把了都。
泥瑪,誰不服,老子派幾百萬弩手過去,這樣的畫面太美,實在是不敢想象……
蘇東坡不禁兩眼一亮,哎喲,特么的這不就是想要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來了嗎?自己怎麼就把這小子給忘記了,對啊,大宋元祐甲,還有這日產一萬六千六百多把的元祐弩。
自己到時候赴任之時,身邊一萬大宋元祐甲的精銳,還有十萬元祐弩兵,特么的這樣力量絕對是摧枯拉朽。
「好小子,不愧是王巫山啊,有了你,我大宋勝得十萬虎賁。」蘇東坡大步的走到了王洋跟前,狠狠地一拳錘在王洋的胸口。
王洋很是靦腆地一笑,倒是那蘇東坡因為反震之力而反倒了一步。高滔滔看著王洋,還能說啥?
昨天還讓王洋這傢伙多弄出點大宋元祐甲來著,結果,今天就給自己送上了這麼一份驚天的大禮。
就在這個時候,朱光庭一副激動得不能自然的模樣拜倒在地,雙手誇張的在半空舞動著,就好像是一位半身不遂,身殘志堅的巫婆。
「娘娘,陛下,此乃我大宋之福,果然是天佑我大宋啊,剛剛傳來消息,那西夏侵我邊鎮,而今,小王大人就一舉發明出了元祐弩這樣的利器,更有大宋元祐甲,正所謂披堅持銳,那西夏宵小,正好拿他們開刀。」
「朱大人此言甚善,果然是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啊……啊……」
泥瑪,看到滿朝文武在那裡嘰啦鬼叫的,王洋等才剛剛進入朝堂沒一會的這哥幾個都有些懵逼,這些傢伙莫非是在排練舞台劇不成?要不要這麼誇張?這麼煽情?
「好了,諸位卿家快快平身,快快平身,諸位卿家的心意,哀家焉能不明。我大宋,果然得天庇佑……」穩定了一下情緒之後,高滔滔一面勸那些表演欲旺盛的大臣們起身,一面回到了竹簾之後。
「那西夏區區一蠻夷小國,深我大宋天恩日久,卻一直背信忘義,常年擾我大宋邊境,壞我城池,害我將士,擄我百姓……」
隨著太皇太后高滔滔之言,這下子,所有人都有些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了,這樣的口氣,這樣的宣言,如果不是宣戰,那就是太皇太后高滔滔跟滿朝文武開玩笑搞腦筋急轉彎。
高滔滔的旨意,讓滿朝文武都紛紛跪舔點贊不已。而蘇東坡,更是被任命為了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
而朝中那位韓忠彥則被委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經略鄜延路原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章楶亦被提拔為副使,輔佐蘇東坡經略直面西夏之敵的環慶路與涇原路。
而就在這個時候,樞密院副使向太皇太后提出了請求,意思就是,現如今大宋新研發出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不論是大宋元祐甲,又或者是那大宋邊鎮之地所急需要用來築城寨的元祐水泥等物。
所以,希望娘娘能夠委派一位優秀的,精幹的,同時還要精通這幾項業務的年輕官員前往,以指導當地的官員們和士卒們使用和如何維修這些新生事物。
因為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出自於王洋這位今科狀元公之後,所以,樞密院上上下下一致認為,此項重任,非王洋莫屬。
王洋之前還正沉浸在全朝堂的大臣們齊樂融融,高呼要嚴懲西夏小兒,還我大宋寧靖的美好場面之中。
怎麼也沒有想到,特么的畫風突然一下子就突轉了,搞得自己這麼一個朝堂新丁似乎很是深得人望,滿朝擁戴似的。
就像是王大路人甲正吃著瓜欣賞著一場公路汽車追逐賽,突然剛剛從跟前路面經過的老司機一個飄移,車頭直接就調了一個方向朝著這邊竄了過來,直接把王洋這位路人甲給生生給拖上了車,然後揚長而去,這特么的也太不科學了吧?
趙煦這位少年天子也一臉懵逼,這是什麼鬼,可是似乎那些人說的很有道理的樣子,讓自己竟然無法反駁。
能有誰比王洋更了解大宋元祐甲和元祐弩?還有誰比王洋更了解元祐水泥,這些玩意可都是由王洋這貨嘔心泣血發明出來的。
高滔滔也有些愣神了,這些傢伙們到底在搞什麼飛機,這才剛剛把過去他們視若仇寇的蘇東坡給拱上位高權重的陝西經略安撫使的位置上,這轉眼又熱枕的希望王洋這位他們昔日看不順眼的少年俊才給拉出來去陝西溜溜。
不過很快,高滔滔總算是砸磨出味道來了,原本顯得欣慰之中又略顯迷茫的表情漸漸地變得陰沉了起來。
可問題在於,滿朝舊黨臣工們所拿出來的理由,著實讓她這位老謀深算的太皇太后也有些麻了爪子。
「諸位卿家,那小王卿家如今尚有重任在身,怕是……」
「娘娘,將作監那邊,同為右校署令的塗老大人正在兢兢業業的進行御街的改造工作。至於軍器監這邊,如今盧大人身體雖已然無恙,但是終究年老體衰,實難以遠赴邊鎮。至於白署令與張署令雖然精明能幹,但是論及他們對於大宋元祐甲和大宋元祐弩的了解,怕是皆不如小王大人吧……」
「臣附議,老臣也覺得,只有小王大人,才會是最佳的人選,而且小王大人還是我大宋的福星,說不定到了邊鎮之地,還能再建奇功……」
「寧大人言之有理,小王大人可絕非手無縛雞之力,想那昔日與今科武狀元之爭,嘿嘿嘿……」
「……肅靜,先肅靜,唔……今日天色已晚,哀家也乏了,就先議到這裡,其他事務,待明日再議。」最終,高滔滔無可奈何之下,乾脆拍屁股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