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自古紅樓出才子> 第914章 血流成河,動蕩巨變的興慶府(三更完畢)

第914章 血流成河,動蕩巨變的興慶府(三更完畢)

  第914章


  七日之後,那位早已經被許配給了西夏國主李乾順的宗室女南仙為成安公主,離開了遼國上京,朝著西夏國都翩翩而來。


  這個時候,遼國的使臣再一次到來,西夏國主,終於在國書之上落下了印鑒。西夏割讓牟那山一帶黃河北岸之地予遼,割與宋庭接壤的東部邊陲暖泉峰,濁輪寨,大橫山一帶數百里之地歸遼。


  此詔一出,西夏國中震撼,朝堂之上亂作一團,而就在這個時候,嵬名阿吳奉西夏國主李乾順之旨,捉拿衛慕氏,妃索氏、沒移氏三氏族長舉家老幼七百餘口,當然還有那位陳王嵬名野當,亦被鎖拿下獄。


  三日之後,嵬名野當自縊於獄中,其妻、子、家眷貶為庶民。而衛慕氏,妃索氏、沒移氏三氏族長舉家老幼七百餘口盡斬於宮門之外。


  罪名:謀反!

  都羅氏、咩迷氏、沒藏氏三族族長也因為涉足參與其中,被勒令禁足於府中閉門思過,並罰沒近半資財。另外,四族要重新推薦新的族長。


  整個興慶府內,一片屍山血海,人人自危,就算是党項八氏,也是心驚肉跳,更別提那些中小氏族,不敢再有半分的其他念頭。


  原來興慶府那暗潮洶湧的波瀾,就在嵬名阿吳與李乾順那猶如暴風疾雨一般的狠辣手段前,盡化烏有。


  #####

  遠在石州,正在與宋軍所據的銀州相持,為了如何能夠重新奪取銀州而熬得又多了數百根銀髮的仁多宗保聽聞了國都劇變之後。


  一個人呆在了房中,久久不語。


  「大人在裡邊呆了多久了?」


  「回樞密使大人,大人在裡邊,已經呆了整整一個早晨了,連送餐的都被喝斥了出來,我等實在不敢再去打擾。」


  「無妨,本官自己過去就是了。」頗超信德擺了擺手之後,大步朝著那間房門緊閉的屋子走去。


  房門再一次被敲響之後,裡邊傳來了仁多宗保不耐煩的怒喝之聲。「滾開,老夫說過,不許任何人打擾。」


  「中書令大人,下官奉陛下之命,特來傳旨……」室外的頗超信德尷尬地一笑,清了清嗓子道。


  「是樞密使大人?」很快,房中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房門被打開之後,露出了仁多宗保那張憔悴的臉龐。


  「進來吧……不知陛下有何旨意?」勉強地朝著頗超信德一禮之後,仁多宗保便回身走到了書案前坐下,語氣消沉之極。


  「中書令,這才不到十日,您為何變得如此憔悴……」頗超信德打量著仁多宗保,有些難以置信地道。


  「我大夏損兵折將,已經到了國勢危難之機,在這個時候,國中居然還有人心懷不軌,意圖謀反?那些人,到底還是不是我党項人,真不明白,他們為何如此愚蠢。」仁多宗保一臉沮喪地搖著頭,唏噓不已地道。


  「這倒也怪不得旁人,說起來還不是因為某些人受了蠱惑,認為陛下血脈不純,而我大夏會有今日,亦是受了梁氏的漢人血脈之牽聯……」頗超信德也很無奈地嘆息道。


  「這幫子鬼迷心竅的糊塗鬼,混帳王八蛋,他們這是什麼理由?!簡直豈有此理。就為了他們的私心,讓我大夏在這樣的非常時機,再受重創。」


  「如今軍中都人心惶惶,將無戰心,兵無士氣,這仗還怎麼打,我大夏,什麼時候才能夠重奪銀州?!」


  仁多宗保怒意勃發的拍著案幾怒吼連聲,頗超信德卻只能頂著這位老司機的唾沫星子安撫著這位暴跳如雷的中書令大人。


  發泄了半晌,總算是稍稍順氣的仁多宗保這才安靜了下來,詢問了頗超信德的來意,自然是與那衛慕氏,妃索氏、沒移氏三氏族長舉家老幼七百餘口被幹掉有關係。


  聖旨的意思就是,除了這三氏族長一家之外,陛下仁慈,決定不再牽聯任何人,就算是這三族中人,陛下也不會再追究。


  另外就是,這一次遼夏聯軍大戰之後,陛下將會從這三族之中簡拔功勛卓著者為族長。


  聽到了這份聖旨的內容,仁多宗保總算是長出了一口大氣。「陛下聖明啊,如此一來,既絕了朝中禍患,又可以重聚軍心,而且到時候,還可以提拔那些忠心為國之人……」


  「是啊,經過此番磨難,陛下的成長,也是十分的驚人。」宣完了旨意之後的頗超信德也有些悶悶不樂。「不過話說回來,我大夏,真的要割地予遼嗎?」


  「不割地,還能如何?」仁多宗保自然也收到了來自於興慶府的消息,而且陛下在首肯之前,也曾經派人來詢問過自己的意見。


  仁多宗保的意見與嵬名阿吳幾無二致,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大夏除了答應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不過,割地是割地,國主又還藉此又向著遼國索要了一大批的物資作為那位成安公主的陪嫁。


  等成安公主到達之時,大批的物資,足以能夠讓西夏安然的渡過這個冬天,而且還能夠再組織起一隻兩萬人的裝備,至少讓大夏面對著周邊的蕃屬之時,仍舊擁有著足夠強大的震攝之力。


  「大人,您到石州也有些日子了,這邊的情況如何?」頗超信德點了點頭之後,又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邊的情況尚可,只是,南邊的龍州的情況,卻是越發的不妙了。」仁多宗保點了點頭之後,不禁苦澀一笑道。


  「龍州到底怎麼樣?難道說,連龍州也要不保了?」頗超信德的臉色不由得一變,頹然地道。


  「龍州地與宋境延安府相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昔日宋軍由南向北而攻之時,皆是折戟而還。」


  「可是現如今卻不一樣了,東北部的銀州已然落入了宋人之手,龍州通往銀州的重要關聯牛心亭也已經陷落。而西邊,烏延古城和洪州盡在宋人之後,整個龍州,已經處在宋軍的團團包圍之下。」


  「龍州北部,乃是叢山峻岭,大軍想要援求,根本無路可走。只能希望嵬保沒將軍能夠死守龍州,一直到此番大戰結束,或許,方能夠有一線機會。」


  「那銀州呢?」


  「銀州城,自被宋人佔據之後,宋軍就一直在加固城池,如今城中駐軍足有兩萬之數,想要奪取,憑著我麾下這五萬士氣低落的殘兵敗將,如何奪取回來?」仁多宗保苦笑連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