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平定兗州
曹操眼下要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黃巾軍百萬之眾,豈身經數戰,而自己手下可用之兵不過四五萬人,面對此等苦境,曹操等人亦無良策,兵員有限,而戰線又太廣,如何抵敵?
這日,曹操苦思無策,行至帳外,忽見一群鴿子飛過,曹操看著這群鴿子,若有所思,如問我等凡俗想到什麼,我可能會說鴿群真美;若問一些自命清高之人,可能會說,真是一片鴿舞生平;但在曹操這種當世梟雄眼中,卻不由發現這群鴿子極有陣勢(大多群居動物均是如此,以防備其他敵人的攻擊),實是易守難攻,他忽心念一動,想及一樁往事。
曹操在仙島修行之時,曾見識過一次鷹獵飛鴿,那群飛鴿因陣式太嚴,鷹雖兇悍,卻仍攻不進去,試攻幾次均不能擒鴿,而鴿群則大受鼓舞,嚴陣以待,正在曹操看的亦有些為這鷹氣餒之時,偏從斜刺里飛出一鷹直撲鴿群,這一突襲兇悍非常,果然破了群鴿的陣式,收穫頗豐。
想及此處,曹操不由心生一計,對於黃巾軍,人多固然是優勢,但同樣也是他的弱點,人多則不便行動,且糧草消耗極大,而自己只要做到將這些黃巾軍困死在兗州便可,攏其打糧,糧草不濟,自然落敗。
當晚,曹操便立即升帳,傳眾將面授機宜,將所有的機動騎兵,分為五百騎一支,兩支騎兵隊為一組。這兩組分為日夜兩組,一組負責日出,一組擔任夜襲,目的唯有一個:將黃巾軍困住,讓他沒有機會打糧。如果黃巾軍小股出動,其戰力有限,則很容易被奸滅,如果大隊人馬出動,則直偷襲其營,則家眷不保。人員眾多,糧草卻是不濟,曹操很明顯抓住了這一點。而自己的部隊則以騎兵為主,對這種閃擊戰卻是最適宜,此戰以擾敵為主,斬敵家眷牽制敵人為目的,這樣敵人就容易受牽制了。
敵人想抓抓不到,想攻城又怕後方被圍,何況即使攻下一城,也未必能有糧食,很可能早已被轉移走了。
曹操的此次行動大見成效,黃巾軍別說繼續攻城掠地,一時間連自保都尚且不能,每日士卒漸損,小股不敢出營,大隊出動卻又尋戰而不得,所攜之妻兒老小日漸難以果腹,士兵初到兗州時的昂揚鬥志逐損而不再,一時間勢氣極低。
隨著這挨打不能還手的戰況日久,時光飛逝,轉眼間秋去冬來,天氣漸寒,一股絕望的情緒在黃巾軍中蔓延開來;現在是進不能克堅城,退難以回青州,原地據守則無望越冬,百萬之眾竟被曹操反困於兗州濟北,每天只能求上天佑憐。饑寒交迫下,黃巾軍仿如丐幫弟子一般。
此時,曹操見時機已到,親自操刀,寫了一封促降書,此書很快便送進了青州黃巾軍大營。
這封促降書對於黃巾軍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黃巾兵果然紛紛來降,在這時什麼信仰教義已不重要了,本來這就是因為人民難以果腹,少數人忽悠跟我們干有飯吃,但此時哪裡還起得了作用,在利益面前,絕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的服從利益,因為不服從,面對的就是死亡。
走投無路的青州黃巾軍接受了政府軍的改編成曹魏後來的主力部隊--青州軍,這一下曹操招了多少兵呢?據史載:光在編的部隊就收編了三十萬,曹操選其精銳編成了兗州官府的青州軍。
只是兵雖有了,但剩下的六七十萬老弱病殘怎麼辦?曹操欲待遣散,卻又擔心惹出難以預料的兵變,可六七十萬張嘴生啃兗州更不是辦法,卻是如何是好,當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時間又難住了曹操。
此時忽來了一位自薦者,卻是何人?此人乃陳留平丘人氏,姓毛名玠字孝先,要說這人也確有些來歷,此人乃是毛遂的後人,這毛遂就大有來歷了,其師父乃是九竅靈瓏心的孫臏,昔年孫臏未成仙之時,便功成身退,隱居雲夢山,這毛遂尋訪深山投師學藝,這孫臏見毛遂有成仙之相,知其日後之才不可限量,於是收毛遂為徒。傳授「捭閩之術」,「內鍵之道」,一直講到「鉤言之謀」,從作戰經驗講到擺兵布陣,可謂其親傳弟子。
後來毛遂果然受封正神,為托塔天王帳下功曹,這毛遂成仙之前,便將自己所學傳於後人。這毛玠便是毛遂的傳人,若說毛玠自薦卻也是半分由己半分由人,這曹操平定兗州的手段確是令毛玠佩服,但這卻不是主因,主因卻是夜裡忽夢見毛遂顯靈,告訴他投曹會有大機緣。在夢裡,毛遂問其這百萬人口如何處理之事,毛玠將心中想法一說,其祖聞言,這才飄然而去。
於是第二日,毛玠便自薦來此,向曹操獻上了一條平定天下的良策:
天下大勢,分崩已成定局,天子流落,人民百業凋零,百姓被飢餓所迫而流離失所,州郡遭戰亂之殃**歲儲糧,國不能安民,焉能持久?袁紹、劉表,雖地闊民稠,然守富家而安小康,未必有經略天下之雄心;自古倡議者戰則能勝,財足者守土方固,將軍只須奉天子以令不臣,重農耕而儲軍備,何愁不能稱霸天下?
這曹操聽后大喜,策封毛玠為幕府功曹,並針對性的進行了實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奉天子以令不臣正是由毛玠第一個提出來的,只是初時並未得以實施,而毛玠的重農耕而儲軍備的建議卻被曹操實施了起來,現在正愁著六七十萬青州軍老弱正好各得其所,曹操出地,他們出人,收穫二一添作五,現在百地正廢,連地都不用花錢,比現在的強拆還簡單,直接取就可以,可謂一本萬利,此政策一出,當真是群起響應,不僅解決了幾十萬的流民,更解決了三國時代最重要的糧草問題,於是一時間曹操兵力大盛,糧草充足。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屯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