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海太史慈
第二天一早,孔融早早便登上城門看黃巾賊的情況,不見則已,一看便是愁上心頭。
只見四面管亥兵馬圍定,營帳緊連,環環相扣,不著邊際。這哪有退意,分明是要將北海困死。孔融以儒家思想治理州郡,因此兵將卻是不多。
如今這陣勢打肯定是不敵,不過孔融糧多到也不怕困城,只是徐州陶謙卻是如何是好,望著數萬軍馬的圍城之相,孔融只是不住搖頭。
正盯著城下管亥軍馬無奈之際,忽聽城外嘈雜聲大起。孔融心中奇怪,定睛一看,只見正南方敵營亂作一團。再細看卻見城外有一小將在萬軍叢中而過,掌中一把槍用的出神入化,槍過之處,絕無生還,過手之人更無一合之將。只見所過之處,兵甲亂飛,血濺長空。槍掃處必有人亡,馬踏處必無人擋。萬餘人中如入無人之境,直殺到城下,那管亥的影子都不知道在哪了,孔融如何知道,那管亥見這小將厲害,比那宗寶更甚數倍,知道不是對手,想以人海戰術將其困死,自己早躲到軍中去了。
此人真虎將也!只是這小將的臉卻是看的不真切,賊眾此時追得正緊,孔融也不知這小將是否是自己人。怕是那黃巾軍為了賺開城門演的一齣戲,只好緊閉城門,靜觀城下戰況。這小將似乎看出了孔融顧慮,轉回身去,連刺數人於馬下。賊兵雖大,卻無人敢上,只用長槍鎖定這小將,孔融見狀,忙開了城門將這小將放了進來,城門處又是一片廝殺,好在這小將槍法了得,才未讓黃巾賊兵殺入。
那小將動作利落,進了城,下了馬,直登上城門,來到孔融面前,向孔融行了個軍禮,甚是恭敬,孔融此時方看清這人面目,只見這小將雙眉凌厲,面目俊朗,一身甲胄甚是英武,周身隱有白氣,顯然是道家正宗,只是孔融當真不認得,還禮道:
「請問這位小將軍尊姓大名?孔某眼拙,卻是不識小將軍。」
這小將聞言道:
「某乃東萊太史慈,老母多蒙照顧,此次回鄉醒親,聽說大人有難,特來相助。」
這話卻是說給別人聽的,雖然卻有此事,卻絕不至太史慈冒生命危險去解救,試問,亂軍之中,一人之力如螻蟻一般,太史慈又不是傻子,如何能親涉險境,孤身來此救個素不相識的人呢?
看家有所不知,太史慈來此卻是大有原因,昔年孔子有七十二個傑出弟子,後來孔子飛升成仙,魂歸原位。
七十二弟子作為孔子的得意門生,自是要為孔門護法,眾弟子以子路最為勇武,故而眾弟子便推舉子路為孔門護法,併合力為之打造了一把養由弓,此弓自是厲害非常。
而子路的後人也謹祖上遺訓,若孔家有難之時必有人來助,而太史慈正是子路的後人。當然,太史慈卻已經是子路後人中的旁系了。太史慈的母親是子路的後裔,所以太史慈也只能算是子路的多少世的外孫了。但太史慈受了養由弓,便也成為了孔門的護法,但孔家子嗣眾多,孔門護法不可能一一保全,每每只保全世襲爵位的孔家人以及孔家中的傑出人物。孔融,無疑便是孔家人中的傑出人物。
養由弓自然也有個來歷,這孔子成聖前曾授子路箭法之道,孔子曾問子路:
「你有什麼喜好?」
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
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怎麼會有人趕上呢?」
子路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
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
子路聽后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其實孔子乃傳的是射箭之道,只是凡夫無法參透其中奧妙而已,子路自此射術更精,所以七十一弟子才為之做了這把養由弓。
子路生前便將箭道傳於後人,衛國內亂。子路為了救主以身赴死後,其後人便一直在東萊修道,只是其後人雖得道緣卻根骨不佳,難以修成。直到這太史慈,卻是頗有道緣,對祖上的道法一目了然。如今道法已是虛境後期,只是還欠些功德便能再有突破。
此時正逢亂世,便出山修功德,恰巧孔家有難,七十二弟子特傳太史慈去救。太史慈與其祖上子路卻也頗有幾分相似,子路勇而直率,而太史慈之勇,僅單騎敢入狼群,其勇可知,他接下來這句話,更是讓人撐目,只聽太史慈道:「某願借兵一千,出城殺賊。」
這當真是豪言了,要知以千軍破萬軍,單這份膽識,已是無人可及了。
太史慈雖勇,孔融卻也怕這小將出事,忙道:「君雖英勇,然賊勢浩蕩,不可輕出啊。」
太史慈聞言道:「吾奉母親之命特來解北海之危,如不能解北海之圍,慈亦無臉見母親大人,某願與之決一死戰以保北海,府君放心,慈自有良策出城。」
這番話更是道明其來意,並非小恩小惠,實是有大道之所在。
孔融聞言點了點頭,苦思這破敵之計,思來想去,忽想起虎牢關前大戰呂布之景,不由眼前一亮,便道:「昔年虎牢關前,吾曾記得有一位叫劉備的義士,此人乃當世英雄,如得此人相助,則北海之圍必解。」
太史慈聞言急道:
「府君修書,某自闖將出去。」
孔融聞言急修書一封,交於太史慈,太史慈雖勇,但不是無謀之人,雖然本事了得,但畢竟多殺無辜,不但會損壽,還大不利於修道。自己這樣硬闖,多造殺孽,自是不可取。於是太史慈連續兩天於清晨時引領從人,備足弓箭及箭靶到北海城門之下,裝作練習射箭然後回城。
黃巾軍起初驚疑,每日嚴防,後來以為這是北海城中的習慣便習以為常,不再留意,太史慈便於第三天突擊。獨身一人,直躍過黃巾軍近壕,賊兵來追,太史慈回槍便刺,連刺傷數人,這才突圍而去。
管亥聽聞有人出城,知此人必是去搬救兵了,心叫不妙,急引著自已的護衛千餘騎圍向太史慈。八面圍定,直迫太史慈,勿要將此人趕回北海。
太史慈見狀忙收了鐵槍,取出養由弓。從箭囊中取出八支貂翎箭,拈弓搭箭,啪啪朝八面射去。一箭化作幾道光芒而去,眾人無不應聲倒地。管亥大驚,這人能一弓八箭,這是何等箭術,知自己絕非此人對手,不敢應戰,只得收兵歸營。
卻說太史慈馬不停蹄,星夜向平原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