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七香寶駒
張綉雖不知道其中算計,卻對賈詡深信不疑,於是揮兵追趕,而劉表不敢再率兵追襲,留在營中,待張綉趕至夾道,見對方只是虛插旗幟,方知對方虛張聲勢,當下懊悔不已,奮起追殺。
張綉所率都是精騎,自然馬快,趕到曹操尾巴,一頓掩殺,直殺的曹軍大敗。張綉正殺得起勁,忽從山後衝出一路人馬,張綉恐有伏兵,不敢再行追擊,這才收兵回營,劉表見張綉所得軍資無數,不禁大奇。
忙問賈詡何故。
賈詡笑道:
「此事看似難解,其實道理非常簡單,我自會說與將軍聽,只是,日後若有麻煩,還望將軍相救。」
劉表此時對其間道理甚奇,連忙應承道:
「我與張將軍唇亡齒寒,這是自然。」
賈詡這才道:
「說句不中聽的話,二位將軍雖善用兵,但實非曹操敵手。操軍雖敗,必有猛將殿後,以防
我軍追兵;我軍雖盡起精銳,但比起曹操勁兵,卻不能與之披靡:故知必敗。想那曹操攻城正緊忽急於退兵,必因許都有要事,既破我追兵之後,必輕車速回許都,所以不曾防備;我軍乘其不備而更追殺曹軍:故知能勝。」
劉表、張綉聽完都嘆服不已,暗贊賈詡奇謀。
劉表甚至私下拉攏賈詡道:
「賈公智謀無雙,可否隨我小住?」
賈詡當然知道這劉表的意思,笑道:
「將軍,可知高祖時的張良?高祖對其言聽計從,作為軍師,能得如此主公,實為軍師之幸事,今我家主公雖無遠謀,卻對我言聽計從,怎能以怨報德?」
劉表嘆道:
「賈公之心,我豈不知,只是日後若我入土之時,舉族恐有滅族之災,還望先生指點一二。」
說罷深施一禮。
賈詡嘆道:
「此是天事,非是人為,賈某若是健在,必不負將軍所託。」
劉表知道賈詡是高人,所以才屈尊降貴開口,見賈詡答應自己,忙行大禮道:
「先生之恩,劉表沒齒不忘。」
只因此番劉表費盡心思,後來劉表一族才多了許多變故。當然,這是后話。不表劉表、張綉退兵,且說曹操聽聞後路兵馬遭襲,幸有一隊人馬相救,才未全軍覆沒。
曹操急問何人,自有人領來一位小將軍,曹操問是何人,原來卻是鎮威將軍,姓李名通,字文達,最近守汝南,知道曹操與張綉、劉表交鋒,故特來接應。
想這李通原是斗母元君坐騎七香駝駒,這斗母元君在封神前曾是太師聞仲的師父金靈聖母,在截教之中地位超然,要知金靈聖母是通天教主的首席弟子,可見其地位。換句話說,如果截教尚在,那通天教主之後繼承通天教主之位的就是這位金靈聖母。
想這金靈聖母何等厲害,在封神之戰中,連天帝之女龍吉公主,都死於他的四象寶塔之下,一句話,只要你惹我,天王老子也放倒。
後來金靈聖母被闡教三大高手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合圍(也就是後來佛教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與三人鬥法,在此劣勢下而不落下風,卻被燃燈道人用定海珠偷襲而死,方歸得神位,足見其能。
李通下界本是要保袁紹的,跟著斗母元君的弟子修行,可後來斗母元君朝下界一看,袁紹身上一片濁氣,心道壞事,袁紹受奸佞挑唆,竟有了逐鹿之心,想要滅了真主,自己稱霸,這簡直是胡鬧。
金靈聖母哪不知道他已神軀枉爭天位實是一線生機,且生機極為渺茫,其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怎樣也想不到聞仲會有此念頭,掐指一算,方知這聞仲竟關了天眼。心道聞仲糊塗,素來遲重,竟做出此等事。
但現在天下形勢並不明朗,眼見袁紹就要兵襲許都,滅了曹操,天下間誰敢與之爭鋒?到時必是生靈塗炭,若到時真龍天子現世,搞不好聞仲就要落個西楚霸王的下場,不過西楚霸王丟的是人間之本命,聞仲丟的可能就是神位了,到時又要遁入淪回,豈不悲哉?眼下,各大勢力交織在神界,聞仲若有疏忽,難免被貶下界,丟了神職。他也知道就算自己點化,袁紹也不可能聽,無奈下只得出此下策。於是令李通去投奔曹操,助曹操滅了袁紹,令其極快歸位。
李通心裡也在納悶,聖母是怎麼了,不叫投奔自己的弟子,反叫其助他的對頭。但聖母是老大,李通不敢違命,只得去投奔曹操。
這七香駝駒極有些本事,天下大亂是群雄並起,李通本是一方豪強陳恭手下,附近有一個喚作周直的豪強,時有部眾兩千餘人,周直和陳恭有利益衝突,李通本意是要除掉周直這個眼中釘,以除後患,奈何陳恭是那種優柔寡斷的人,李通就將陳恭晾在一邊,自己快刀斬亂麻,擺了個鴻門宴結果了周直,然後將其主要黨羽誅殺,吞併了周直部。
後來陳恭被他妻弟陳郃殺了,聯繫陳恭一貫優柔寡斷的作風,估計他妻弟陳郃在軍中犯事,陳恭正在思考罰與不罰間,卻被陳郃惡從膽邊生給殺了,陳郃還接受了姐夫的部眾,李通可不是等閑之輩,三下五除二,輕輕鬆鬆地擺平了陳郃,還梟其首級以祭陳恭。不久李通又生擒黃巾軍將領吳霸,並降了其手下兵馬。
當時,天下飢荒,民不聊生,李通散盡家財賑濟災民,平常也是和士卒共甘苦,於是士卒都願為之用命,從而加強了李通部的戰鬥力,李通部也就成為江夏,汝南一帶極有影響力的軍隊。
曹操早知李通名氣,聞言大喜,當下封李通為建功侯,駐守汝南西界,以防劉表、張綉部。李通領命拜謝而去。曹操回了許都,即刻上表奏孫策討敵有功,封為討逆將軍,賜爵吳侯,遣使下召江東,防巢劉表。又急召眾謀士都來到曹府,正談至袁紹偷襲許都一事,突見荀攸入見,曹操見荀攸大笑道:
「公達因何事來遲啊?」
荀攸見曹操忙行禮道:
「聞丞相歸來,荀攸便欲來見丞相,實有要事耽擱,丞相勿怪。」
曹操聞言,看向荀攸,只見荀攸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邊遞與曹操邊解釋道:
「袁紹今日使人發書丞相,言其欲討伐公孫瓚,特來向丞相借糧借兵。」
曹操一手接過書信一邊目視荀攸笑道:
「曾風聞袁紹欲偷襲許都,今見我大軍已歸許都,定是又生他意,袁紹小兒與我一起長大,豈能瞞的了我?」
卻見荀攸眉頭一皺,曹操心念一動,緩緩展開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