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巧借東風
龐統見周瑜望向江面,走了過來道:
「都督可是為東風之事煩惱?」
周瑜聞言轉過頭來輕聲笑道:
「真是什麼都瞞不得鳳雛!周瑜正為東風煩惱,聽說先生與孔明師出同門,不知可曾聽過孔明有呼風喚雨之能?」
龐統微微一笑嘆了口氣道:
「都督恐怕要失望了。龐統雖與孔明同門,卻與他少有來往。不過,著實不曾聽說他有什麼呼風喚雨的本事。若無異寶傍身,怕是難啊!」
周瑜點了點頭,心道:若如此,孔明究竟打的什麼鬼主意?為何要修這七星壇,又如此費心?
周瑜想不透這個問題,所以才心奇。而龐統見周瑜不答,當下道:
「都督,龐統此間事已了,回帳靜侯佳音了。」
周瑜聽龐統說話方緩過神來,點了點頭,派人將龐統送回帳內休息。
此時天已近夜,卻仍不見東風。
正此時,忽聞探子來報:
「吳侯船隊離寨八十里停泊,只等都督佳音。」
周瑜聞報奇道:
「吳侯怎麼知道我軍今夜要與曹軍決戰?」
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無人說話,周瑜不由心中驚疑,暗說眼前的這些將領不會將這消息告知吳侯,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萬一東風未來,我軍失利怎麼辦?
就算東風來了,萬一被曹操識破,又當如何?難道是誰泄露了消息?轉念一想,不由恍然。想是前方不利的消息傳至後方,現在謠言四起,怕是吳侯坐不住了,這才日夜打探消息。
想到此處,不由傳令各部:
「各軍待命,號令一出,不得延誤。倘有違誤,即按軍法處置。」
眾將兵得令,無不摩拳擦掌準備廝殺。
不表人間,卻說天界。
撥開雲霧,一座威嚴雄偉的靈宵寶殿漸漸清晰起來,只見大殿之上玉帝居於龍椅之上,正列班議事,忽傳令官來報:
「稟玉帝,下方又傳來一封祈雨的奏摺。」
玉帝聞報頗不耐煩,不由道:
「還是那個諸葛亮?」
傳令官忙道:
「正是。」
玉帝聞言道:
「這已是第三封祈雨的奏摺了。諸位愛卿有誰清楚赤壁究竟在做什麼?」
眾將官中只有聞仲最關注人間戰事,畢竟剛在凡間走了一趟,又吃了大虧。當下出列道:
「啟奏玉帝,現下魏吳赤壁交戰,勝負未分。諸葛亮現在劉備處為官,同東吳聯軍抗曹。」
玉帝不由恍然,點了點頭道:
「既如此,諸葛亮祈雨卻是為何?」
聞仲搖了搖頭道:
「臣不知。」
在坐眾神將更是不解其意,玉帝見眾將神色,已知一二,當下道:
「既如此眾愛卿以為如何?」
聞仲與姜子牙封神時曾結下大怨,又是闡截兩道水火不容,當下道:
「諸葛亮求明日之雨,不知所為何事。不過他並非天庭神官,私自祈雨必有不良,臣以為玉帝大可不必理會。」
托塔天王聞言上前道:
「啟稟玉帝,諸葛亮心懷天下,絕不會無事祈雨,還請玉帝准奏。」
一時間眾文武對此事無不各抒己見。
不過,眾神將各懷私心,無非兩個觀點,要麼准要麼不準,玉帝亦眉頭輕皺,心底卻暗暗揣摩。
雖然玉帝對闡教並沒有什麼好感,可謂還很反感,但諸葛亮祈雨說為天下蒼生數萬生靈著想,卻是不得不令玉帝深思。
玉帝正在猶豫間,忽撇眼看到殿下太白金星一直沒有說話眯著眼睛看著眾神將打口水仗。
玉帝知道太白金星這個樣子必是已有算計,當下忙點名道:
「太白金星,你怎麼看?」
眾神將聽玉帝發話不由都住了口,太白金星此時方睜開了本就不大的眼睛,出列道:
「啟稟玉帝,臣以為諸葛亮祈雨不論真假,都可先應了他。他此次祈雨既沒說下多少雨,也沒說什麼時候止,只祈什麼時候下。臣以為形勢都在玉帝掌握之中,到時若是他心存私心,大可以只下個過風雨嘛。」
眾神將聞言無不暗贊太白金星老謀深算,玉帝聞言也不由連連點頭道:
「太白金星所言甚是,如此聯便先准了他!」
七星壇上,諸葛亮見方才焚燒的符印又復原了,不禁大喜,知道玉帝准了奏。當下從懷中取出一物,往空中一放,但見朦朧的夜色中一道彩光直往天空而去。
趙雲在赤壁的一座孤山上看的清楚,見了這道彩光忙從懷中取出芭蕉扇,按諸葛亮所授默念咒語,方念完,只見那扇子由巴掌大小不到一點點變大,直到變成了一人大小的芭蕉方才止了變化。
趙雲雖然聽諸葛亮說過此扇有此變化,但他畢竟不屬仙門中人,終是未見過這般玄物,見得此物不免驚訝。
只是事情緊急,由不得片刻耽擱,趙雲忙按照諸葛亮的吩附,拿定扇子,運足真氣,一扇子扇了出去。登時間,只見一股大風平空而起,呼啦啦一聲吹了過去,不多時,只見燈火通明的赤壁登時明火俱滅,便連燈籠里的明火也都滅的乾乾淨淨。
兩岸登時間聲音嘈雜,但眾皆不知出了什麼事。過了片刻燈又復亮,原來是兩軍都又復點了燈火。
趙雲在山上看的清楚,心道:果然好寶貝,竟有如此造化。
但趙雲方運了一次,卻覺得渾身乏力,確實非常耗費體力。軍師曾說自己只扇的動兩下,當時自己還以為是軍師小視了自己,現在看來卻是真的了。
當下趙雲又暗運真氣,雙手握緊芭蕉扇一揮,又是一扇扇出。聽說這一扇生了風,十個時辰之內風都不會停,倒也不知道真假。就在此時只見一股大風從扇中而起,直卷向赤壁。這一好風端的是飛沙走石,迷了雙眼,趙雲再睜開眼時,但見前邊林木眨眼間便被颳了個寸葉全無,不接實的樹更是連根拔起,風聲呼啦啦響起。
趙雲這一扇扇完又耗了不少真氣,便連舉扇都有些艱難,忙默念口訣收了扇子,又裝入懷中。
勉強支撐,跨上白馬,不由得晃了兩晃,但他知道耽擱不得,也顧不得許多,直往山下而去。
諸葛亮囑附自己,東風一起馬上去接應自己,不得有誤,否則諸葛亮有性命之憂。有此話說,趙雲哪敢有片刻耽誤?
山下的船早等在江邊,見趙雲跨馬飛了上來,忙起了錨,順江直往七星壇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