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郡序幕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初,周瑜率領赤壁之戰的原班人馬,與江陵外圍的丁奉、蔣欽部兵合一處,向江陵發動攻勢。黃蓋和韓當鎮守三江口,副都督程普則率陸軍凌統、呂蒙等部為先頭部隊,周瑜自己率領赤壁之戰的主力部隊周泰和甘寧部緊隨其後。
兵法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周瑜前世既是孫臏,自然深知其理。
但是,曹仁心志堅韌絲毫沒有退兵之意,而東吳兵卻是背水屯兵堅城之下仰攻南郡。對此,周瑜不免有些擔憂,這是兵家大忌啊!而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不顧一切拼盡全力拿下南郡,很可能會暴露自己的實力失去將來與諸葛亮決戰的抗衡的優勢。所以,周瑜思來想去還是打算先隱藏實力,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出手。
本以為三四個月便可拿下南郡,卻萬萬沒想到曹仁竟如此厲害。
曹仁在南郡的人馬並不多,所以,周瑜才先令程普領呂蒙、凌統為先頭部隊攻打南郡,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周瑜倒是會省卻很多麻煩。
曹仁剛打退了丁奉不久的曹仁還沒有喘過氣來,呂蒙和凌統的先頭部隊近一萬多人又將江陵團團圍住。曹仁見東吳兵勢大,便緊守城池,閉門不戰。東吳軍連日攻城,攻了幾日卻無寸進,反倒折損了不少將士。眼見急攻之下難以攻下南郡,呂蒙、凌統便改變了策略,令兵士終日在城下罵陣。
這些江南兒郎平日里便油腔滑調,甚會逞口舌之快,站在城下直把曹仁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卻始終不見曹仁領兵出陣。很快,剛剛退下去的丁奉部馬上又沖了上來了,三軍合兵一處圍定南郡在城下終日罵陣。守城的曹軍多是北軍,對於這些能動手解決問題絕不動嘴的北軍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一時間,眾將紛紛請戰,但曹仁卻兩耳不聞偏是堅守不出。曹仁這一手,著實憋壞了北軍將士,但眾人說服不了曹仁,無奈下,只得在城上與東吳兵對罵。但這些北軍的口舌笨拙哪比得上那些江南兒郎利落?直被罵的灰頭土臉,反倒說了一肚子火。
北軍說不過東吳兵,便想以音量蓋過對方,一時間,南郡城下儘是罵聲一片。可不想,南郡城內曹仁的兵力不足呂蒙、凌統兩路人馬的一半,聲音也蓋不過對方,又是憋了一肚子悶氣。
其實,堅城之下,兵力不足對方,曹仁選擇堅守城池自然無錯。更何況,曹仁又有異寶傍身,專用守城。原來,曹仁當年與袁術兵馬對陣時,曾從對方上將手中得了一枚銅牆鐵壁印,也是佛門的法器,現下將此印祭出,罩定南郡。東吳軍便只剩攻城一途,別無他法。而南郡城堅牆固,雖兵力不足卻是兵精糧足,再加上此印,曹仁自然有恃無恐。但北方眾將哪受得了這等恥辱?一時間,眾將紛紛請戰,曹仁只道:
「孫子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如今,東吳兵不過萬人,我鐵打的南郡,任他有三頭六臂也攻不下來。更何況,現在的東吳軍只是圍在城下叫罵?諸位放心,就算東吳兵困死南郡,城內糧草足夠支撐一年,我曹仁保證諸位在城內飽吃飽喝!」
說罷,爽朗一笑。
但眾將紛紛道:
「將軍,咱們跟您南征北討,何曾受過這等鳥氣?」
「將軍,這些孫子太損了……」
曹仁擺手阻住眾將道:
「列位!現下正是考驗列位的時候。昔年韓信尚可忍跨下之辱,我輩雖不及韓公,但不至於連對方的口舌之快都忍不得!為將者,若連這分忍耐都沒有,如何等得到時機力挫強敵?」
眾將聞言面面相覷,不敢再言、於是,任東吳兵在城下如何罵陣,曹軍只是堅守城池,避門不戰。
曹仁心裡當然清楚,自己有銅牆鐵壁印在手,任東吳兵再勇再猛,若想攻下南郡,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堅守城池,無論如何都是上上策。可是,久而久之,圍城兵將越發驕躁不安,曹仁雖沉得住氣,卻受不得將心受挫士氣日漸低落。
卻說,曹仁帳下有一員大將牛金。這牛金算得上是後期名將,三國後期官至后將軍。他雖生前榮耀,但不得不說死的有點冤。
其實,司馬懿當政時就已有代魏之心。當時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不解其意便請星象家管輅占卜子孫運勢,管輅占卜的結果竟與與《玄石圖》不差毫釐。司馬懿知道此預言必有深意,奈何屢屢算計仍難解其意。
後來,司馬懿位居丞相之職,一時間權傾朝野。當時,牛金為司馬懿出生入死,戰功赫赫,立下無數功勛。但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牛繼馬後」的預言,十分忌諱,只怕牛金將來會對自己的子孫不利。於是就派人請他赴宴,暗在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沒有絲毫提防之心,就這樣稀里糊塗地被毒酒毒死送了命,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當時,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對此十分不解,問道:
「牛金對父親忠心耿耿,父親為何殺他?」
司馬懿訓道:
「讖書有預言,馬後有牛,不毒死牛金,後患無窮啊!」
司馬懿自此以為,處死了牛金,子孫便可以高枕無憂坐享富貴,自己也可以完成重任了。殊不知世事事難料,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后,他的正室夏侯氏被封為妃子。但夏侯氏甚是風流,沒過多久就與王府里一個也叫牛金的小吏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後主司馬睿。
因此司馬睿並非司馬家的血脈,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兒子。
只是因為一個「牛繼馬後」的傳言,便屈死了戰將牛金,由此可見天命終是不可違逆。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而不稱司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