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草船借箭
不表張昭去尋呂蒙接應孫權,卻說孫權引著船隊朝對岸曹營駛去。
當日江霧甚大,百米之內看不清江上形勢,東吳軍縱仗著自己水性了得,熟悉地形,划至江心時,也不由地放緩了船速。
孫權見狀喝令左右:
「怕什麼?待看清曹操形勢再說!」
東吳軍不敢違逆只得快速行船朝曹操陣營盪去。
對岸的曹操早得到消息江上發現大批船隊,不由得心中暗道:東吳近來一直不敢出兵迎戰,怎的今日反倒敢來挑戰?想至此處,忙來至城頭朝江上望去:一眼望去,但見江上白茫茫一片,隱隱只覺得有一支船隊朝自己靠了過來。正想間,卻見數艘快船從江霧中穿出,曹操心中一震,忙喝道:
「放箭!」
曹軍早有準備,曹操話音方落,弓弩手彎弓搭箭,眨眼間便見江上箭矢如雨紛紛射向東吳船隊。
不多時,便有東吳兵回報孫權:
「將軍,箭矢太重,咱們的船要翻了!」
孫權坐於船中,怡然不畏,冷笑一聲:
「調轉船身,由他們接著射。」
東吳兵士得令道:
「諾!」
當即號令全軍調轉船身,任曹軍放箭。
孫權居於艙內只聽得船外砰砰砰箭入草內的聲響不斷,心中發笑:曹操也不過如此。想至此處,興緻大起,拿起酒樽又飲了幾樽。隨從而來的東吳兵雖久經戰陣,但生平少有此等兇險,唯恐曹操出兵,俱是心驚膽寒。試想,一旦曹操真的出兵,後果將不堪設想。東吳船雖是快船,但基本上是沒有做戰能力的,而此時又負重太多,一旦涉險,唯有束手就戮的份。
卻說,江上箭矢如雨,不多時,便射出數萬支箭,立在一旁的于禁卻似發現出不對勁:
「丞相,對面似乎全無殺氣……」
曹操眼珠一轉,眉目深沉,長嘆一聲道:
「正是這般才最是可疑,孫權一直只顧防守,此時江霧大起他出兵叫陣,必有后招。」
于禁點了點頭:江霧這般大,孫權又是有備而來,不能不防,此是正理。
又射了片刻,曹操也覺得形勢不對,當即令兵士停止射箭。過了片刻,卻聽江上傳來陣陣呼聲:
「謝丞相賜箭!」
曹操聞言不由得訝然失笑道:
「好個孫權!」
原來,孫權見曹操停止射箭,恐他生疑貿然出兵,遂引兵退走了。待退回安全區域,這才令手下兵士呼喊,以壯聲威,一掃往日忍隱。船未至江半,卻見江上出現大量船隊,正是呂蒙、張昭等人前來接應。見孫權滿載而歸,聲威大震。
當日,江霧散盡,孫權於江上排兵布陣,自己長身立於五色帥艦之上,江風霍霍,直拂得衣衫飄飛,端的是意氣風發。俯視江上船艦,但如手中玩偶一般,想來,當年的周公瑾立在船頭指揮水軍萬千與曹操赤壁決戰,也是這般威風八面吧?想至此處,不由得興緻大起,令手下軍士擊鼓叫陣,好不威風。
曹操登至高處朝江上觀望,卻見東吳陣中戰艦齊整,旗幟鮮明,中間五色戰艦遠大於其他船隻,如眾星捧月般立在中心,最是醒目。再一細看,卻見船頭之上立著一人,如君臨天下般,甚是威風霸道。曹操不由點指孫權連聲贊道:
「生子當如孫仲謀!哈哈……端的是虎父無犬子!」
兩旁眾將俱是點頭稱是。
曹操更是心生感慨,料想欲破東吳,非是數月所能功成,當即走下高台,登上船頭調令船隊,駛向江面,高聲道:
「請孫將軍出來搭話!」
片刻,孫權踱至船頭笑道:
「今晨多謝丞相慷慨!」
說罷深施一禮。
東吳軍聞罷,無不吶喊高呼,為孫權造勢。
曹操不怒反笑道:
「早聞江南小兒善行詭詐之道,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孫將軍,此道非是正途,還是少用才是。」
孫權卻不以為然,長笑道:
「兵行險道,勝者為尊!何管他歪門還是邪道?」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方要開口,卻聽孫權道:
「丞相坐擁中原,仍自貪心不足,對我東吳興兵戈之道,難道此便為大道?丞相且看天時!」
說至此處,拿手指向蒼天:
「你興不義之兵,當知天道在我東吳,還是請丞相不要逆天而為,免得再遭赤壁慘敗!儘早收兵去罷!」
東吳兵又是一陣叫好!
曹操聞言笑意全無,赤壁之戰乃他生平奇恥大辱,登時滿臉鐵青,恨聲道:
「孫仲謀!爾乃朝廷重臣,卻不尊臣道,擁兵自立,於兩軍陣前,放此不逆之言,孤身為我大漢丞相,豈能做視不理?」
說罷,點指孫權喝道:
「孤今日至此,不為其他,專來拿你!」
孫權長笑一聲:
「大言不慚!且叫你看看某的手段!」
說罷,把手一招,但見江上萬艦齊發,排列陣型如離弦之箭直奔曹操陣營衝去。曹操把身一擺,轉身退回船陣之中。于禁令旗一擺,曹操水軍擺開陣勢迎上東吳水軍。兩方水軍在江心處展開激戰,弩箭、弓矢齊發,長矛、盾牌交錯,鐵器交擊聲,船漿破水聲震耳欲聾,好不熱鬧。
東吳水軍仗著熟識水性,又先發制人,借著陣型,先是力破曹軍。但不想曹操水軍經過數年經營,已非昨日阿蒙,又加之水軍船多,竟穩住陣腳,與東吳水軍接舷而戰。船與船之間,長矛互刺,不多時,便有數人死於非命。但到底東吳軍自幼在江上長大,這般打鬥,曹軍大為吃虧。好在曹軍船多兵多,拉開戰線,數船圍斗一條東吳船,才扳回敗局。
這一場好鬥直從上午斗到夕陽西下,血水直順著江面盪出數里,卻未分出你我,互有損傷,方才退兵。
一連數日,兩軍互有爭鬥,卻俱無進展,曹操知道破江南非是一兩日之間,眼看這春雨又快到了,對於不習水戰的北方軍士,這無疑是不利的。曹操心中也沒有好的計策,此時正是退又不舍,攻又我奈。
這日忽然收到一封孫權的書信,曹操此時正值煩悶,不耐煩的展開書信,只見下面只有寥寥幾行字。
曹操看罷用手一泯,下面竟然還有一頁,翻開又看,不由撲哧一笑,「孫權不欺孤(孫權說的是實話,沒有騙我)。傳我軍令,明日退兵。」
眾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甚為不解,俱想知道孫權到底寫了什麼能讓曹操突然撤兵。
曹操此時把信已遞給了賈詡,賈詡展信一笑,不由淺淺一笑。
眾將都湊上前去,細看,只見上面只寫了兩句話: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而另一張紙上則寫: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眾將士都不解,為什麼曹操因為這幾句話就退兵了呢?只是這話誰又能敢問?
賈詡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曹操早有歸心,只是輸給一個後生,實在心有不甘。如今孫權要求曹操退兵,給了曹操這麼好一台階,他如何能不退呢?
賈詡不禁淡淡道:「孫權果然是個人物。」
曹操不禁點了點頭,能把曹操看的如此透徹,果然了得。
次日曹操搬師回朝。
曹操回朝後不久,獻帝便下詔,加封曹操為魏公,賜九錫。同年,把全國十四州,合併為九州。這樣做,當然有著極深的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