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曹丕登基

  眾甲士安排好一切,退出偏殿,方至殿外廣場上,迎面走來一隊虎衛,當頭一人卻是許褚。


  但見許褚遠遠喝道:


  「什……什麼人?」


  帶頭的黑衣甲士抬起曹操的令牌,許褚接過令牌看了看,喝道:

  「刺客!」


  黑衣甲士面色一變,許褚舉手一拳,正打在黑衣甲士的甲衣上,直打的他甲衣碎裂,撲的吐出一口血水。


  其餘黑衣甲士無不驚詫,正要反應,許褚身後的虎衛身上傳來機巧彈簧聲響,卻見數道箭光射入黑衣甲士當中。走在最前面的黑衣甲士登時中箭身亡,但身後的黑衣甲士反應也是迅速,扶定前面已經中箭的黑衣甲士緩緩朝後退去。


  聽得前方刀劍出鞘的鏗鏘聲,黑衣甲士幾乎絕望了,前方的虎衛已經向這些黑衣甲士撲殺過去。這些黑衣甲士顯然非是久經殺場訓練有素的虎士敵手,面對如狼似虎的曹魏虎士,好如待宰羔羊,眨眼間便被虎士斬殺大半。


  他們方退至階上,卻聽得身後甲胄鏗鏘,回頭一看,階上虎士殺氣騰騰撲殺過來……


  整個戰鬥不到半個鐘頭,黑衣甲士已全軍覆沒,不留一個活口。


  許褚探手摸了一下最前頭的黑衣甲士的鼻息,探手伸入他的衣服內,摸了摸心跳,取下他腰后的腰牌——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自此全部被誅殺,不留一人,後世的摸金校尉,大多是這些摸金校尉的後裔。他們一生都在躲避著曹魏虎衛的追殺,殘留於世的,屈指可數。


  自平地緩緩升至高空,再看銅雀台,依山傍水,墓走乾山巽,又有銅雀主王霸,是難得的龍脈之選,也是這些熟知陰陽風水的摸金校尉為曹操所選的洞天福地。正是因為這處龍脈,所以曹操的一干妾侍才會尊曹操的遺令留在銅雀台養老。


  鄴城以西的漳河,隨著冥樂聲響,七十二具梓木槨緩緩抬出銅雀台偏殿,誰又曾想到銅雀台下就埋葬著這一代梟雄?也正是因此,曹操的葬禮選在了鄴城以西的漳河沿岸,因為曹操的墓穴就在漳河水下。


  曹氏子嗣列於漳河前,曹丕、曹植分別宣讀了悼詞,情真意切,百官為之泣涕。


  葬禮散去,隔著茫茫人群,曹植深深望了一眼立在曹丕身側的世子妃,或許應該叫魏王后吧?突然悲從中來,剎那間淚眼矇矓:此生恐再無相見之日了。


  曹植正自感傷,曹丕身旁的郭女王輕啟紅唇低聲道:


  「大王,您這位夫人還真是勾人心魄啊?」


  曹丕會意,掃了一眼曹植,卻見曹植滿面淚流,大覺心中有氣。他心中雖有恨,卻亦覺無怨,收回目光,望向滔滔漳水:自己失去了美人,卻得到了萬里江山,還有什麼不值得嗎?這天下間有哪個人比曹子建更傻?為了一個女人,竟然肯丟棄天下!

  但曹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眼睛有些發瑟,似乎被風吹了眼睛,竟然落下淚了。


  當年,自己闖入袁府,卻不知怎麼,一眼便注意到了那個滿臉垢污的女人。那年,自己願傾盡一生許她花前月下,如今自己功成名達,奪得至尊之位,又許誰花前月下?

  曹丕的舉動,身後的吳質看的一清二楚,他深深看了一眼這位風華絕代的當世美人,似乎看到了她身上的光芒已經漸漸黯淡下來。


  也許,當年自己獻計讓曹丕帶走她的一雙兒女隨父南征,把她孤留鄴城,便已經註定了她後半生的悲劇,註定了他一生都再也得不到王上的愛了。


  曹丕安葬曹操后,便將甄宓留在鄴城趕往洛陽即位,同時對魏國進行了一次大洗底,將魏國軍政首腦一律換成自己的班底,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御史大夫。對於不支持自己的曹魏宗室和軍中宿將也進行了封賞,連自己一直討厭的曹洪也破格提拔為車騎將軍,又排除異已對敵對勢力進行打壓,貶丁儀為右刺奸掾.……以雷霆手段一舉平定了曹魏的內部矛盾。


  依魏王舊例,非魏王詔令,諸侯王不得擅離封地,更勒令一直盤旋在洛陽的曹彰等諸侯王返回各自封地。曹彰也自洒脫通透,知道自己再不能覬覦魏王位,臨行前,將自己的本部人馬盡交於曹丕之手,才離開洛陽迴轉鄢陵。


  一切安排妥當,曹丕為顯國威,統兵三十萬南巡譙縣,效高祖劉邦還沛,大排筵席。不想,夏侯惇病危歸天,曹丕不得不迴轉鄴城,厚葬夏侯惇。


  夏侯惇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功勛卓著,也算是功得無量,回歸了本位。


  曹魏政權一切塵埃落定,三皇界的三皇盛宴也已接近尾聲。待媧皇宮的仙子們獻上一曲仙舞后,天皇伏羲與眾仙家飲了幾口酒後也進入正題道:

  「眼下凡界動蕩,曹劉孫三大勢力鼎足而立,諸位仙家有何見的?」


  眾仙家面面相視,玉鼎真人道:

  「自劉邦興兵,承四百年國運,凡界一派歌舞生平,雖受天界劫難殃及,但也算有驚無險,可見天下屬劉。既是劉姓當為正統,自當歸權於劉姓。」


  天皇伏羲微微點頭,三皇界好容易將劉氏扶上正統,才短短四百年便要易主,他們自然不願。


  「阿彌佗佛!」


  觀音菩薩口念一聲佛號:

  「玉鼎道兄,劉氏國運已盡,已然不宜再主天下,當是該另立新君之際了。」


  文殊菩薩也附和道:


  「菩薩言之有理,若依舊由劉氏呈接國運,只怕天下還要陷入一片離亂。阿彌佗佛!我佛慈悲,如何忍見卧野千里,一片焦土?」


  眾仙聞言不由聳然,佛門若有意染指天下,只怕難免各路精英下界爭鋒。不由得不讓人憶起昔年的封神一戰,想眾仙紛紛應劫,多少人前途止於此。眾仙血尚未化,難道便又要經歷一場災劫?但佛祖自從平天大會平定了妖猴之亂,自恃甚高,眾仙都知道佛道當興,誰敢直應其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