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聖人算計

  以女媧娘娘的從容淡定,亦不由得發出一聲驚呼,但到底是聖人一級,旋即會意:


  「通天教主有此行事,卻也在情理之中。哼!天下第一教眨眼間灰飛煙滅,莫說通天教主,就是截教門人怕也心中不平吧?」


  天皇伏羲知道女媧娘娘因為巫妖之戰後,道門對妖門大力打壓心有不滿,卻又無可奈何,只能避世於三十三重天外落個耳根清靜。


  妖真的就天性惡毒嗎?真的如那些衛道者口中那般殺人如麻,全無人性嗎?恐怕不盡然吧,天下間的話語權,永遠掌握在掌權派手中。他們說你是好人,你就是好人,不是也是;他們說你不是好人,你就不是好人,是也不是。


  就以青丘山的九尾妖狐為例,當初紂王於女媧廟提淫詩對女媧娘娘大不敬,詩中竟有取回長樂侍君王這等以下犯上之語。女媧娘娘一怒之下,本想親自下界大開殺戒。但女媧娘娘欲殺紂王途中,卻正趕上殷郊、殷洪兄弟拜見紂王,他二人頂上兩道紅光衝天,阻住了女媧娘娘。看到這兩個娃娃,女媧娘娘才恍然意識到,成湯氣數未盡,殺不得紂王。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大行殺手,那封神榜上的諸神卻還未受諸路仙家點化,天界根本不可能實現統一管理三界的目標。故而,女媧娘娘只得怏怏而歸,但心中實在氣不過,便取來招搖幡招來九尾狐、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下界迷惑紂王,斷送成湯六百年氣數。但女媧娘娘說的清楚,她此次遣三妖下界,明令她三人不可殘害生靈。


  但云中子得知九尾妖狐在朝歌卻偏偏從中作梗,其實,以雲中子的修為,他要除掉九尾妖狐本是輕而易舉,他卻偏偏削了一柄木劍懸於宮門鎮攝九尾妖狐。九尾妖狐勸紂王燒了木劍,他又在司天台留下揭語,以致杜元銑太師直諫紂王引來殺身之禍。在杜太師死後,雲中子卻又飄然而去。


  那雲中子下界是來幹嘛的?其實封神榜中交待的很清楚,雲中子發現宮中有妖氣,於是下界降妖,妖沒降,他人卻走了。這說明什麼?說明雲中子根本就不是來除掉九尾妖狐的,他是來嚇唬九尾妖狐的。


  九尾妖狐為求自保,只能進行瘋狂報復,但我們要看清,九尾妖狐殺的可都是威脅到她生命的人:杜太師上諫紂王遠離蘇妲己被處以梟首;司徒梅伯再諫被剁為肉醬;比干燒軒轅墳被挖心;黃飛虎參與火燒軒轅墳被逼得妻妹隕命,自己倒反朝歌……我們看到,一切的一切皆自雲中子出現,可以說,是雲中子把九尾妖狐逼上絕路,不得不出手還擊,以致九尾妖狐在迷惑紂王一事上雙手沾滿鮮血。


  妖,終究是妖,好勇鬥狠,為求自保,這是本能。就像男人,再好的男人,如果總有個不錯的女人勾引,總會被勾引的,所以才有那句,女追男,隔成紗嗎?這是本性,但你能說這個男人不是好男人嗎?

  而每每這個時候,那些滿口仁義的道德之士,便可以明目張胆的出手降妖了。女媧娘娘當然清楚這其中的手段,更明白妖的本性,妖的好壞,往往只在一念之間,這是需要進行正確引導的。她既無法阻止這些道門中人的手段,卻也無法眼睜睜看著妖族就這般凋零,被道門吞併,便也只有避世三十三重天外了。


  天皇伏羲自然明白女媧娘娘心中的不平,點了點頭:


  「只是可惜了這芸芸眾生,殺劫將起,不知有多少人要捲入這無端的殺戮之中。」


  女媧娘娘聞言默然,到底是人族聖母,一顆仁心:

  「此便是命數吧,逆之不得。」


  也正是因此,後來曹操成聖,終是不得女媧娘娘待見,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女媧娘娘心中感傷,便也無心長談,當即長身而起:


  「現在,只望眼前這場殺戮早些結束吧。」


  說罷,辭了天皇伏羲,迴轉媧皇宮去了。


  立在混沌之中的通天教主毀了曹操的魂魄之後,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目光卻瞥向身後。卻見自他身後的混沌之中,走出一位中年長者。這位中年長者同樣是氣質卓然,面上無悲無喜。隨著這位中年長者每踏出一步,他周身的混沌便散去幾分,待他走至通天教主跟前丈許,已是混沌散盡,只餘一片晴空萬里。


  那中年長者遠遠立在通天教主跟前無悲無喜道:

  「師弟果然好手段!」


  通天教主面上露出一絲得意,洒然笑道:


  「師兄過獎了!本尊只是提攜一下後輩罷了!不過,師兄掌管天下道統,竟也有我這等閑暇時間提攜後輩嗎?」


  原來此人卻是闡教教主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自是清楚通天教主的稟性也不搭話,自顧道:

  「世間自有定數,師弟又何必如此呢?」


  通天教主縱聲長笑,笑聲直傳萬里,好似天雷滾滾,笑罷方自狂聲道:


  「那這便是定數!師兄且看千年之後便是了!」


  元始天尊本意是通天教主縱使做了亦是徒勞,不想反被通天教主曲解成曹操魂飛魄散便是定數不由苦笑。


  元始天尊點了點頭:


  「此人斬去惡念,再聚魂魄,勢要起於殺劫,只望師弟能存一顆仁心,循循善誘,將來此人當可成就你我聖人之道。」


  通天教主冷笑一聲:

  「他的將來就不勞師兄多心了!殺劫將起,師兄可有的忙了!小弟便不打擾師兄算計了!」


  說罷,轉身飄然而去。


  元始天尊望著通天教主消逝的虛空,連連搖頭,悠悠道:

  「師弟啊師弟!你終究是心中不平啊!你雖已成就聖人之道,不生不滅,就不怕反受制於人嗎?今日之因,他日之果,且看你這段因果了。」


  說罷,也自轉身而去,消散於空氣中。


  數千年後,卻也正是這段因果,成就了截教復興,截教聖人終得揚眉吐氣,一血前恥,卻也全賴這一段因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