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伐吳伐蜀?
辛毗回洛陽面聖,詳述了孫權拒送孫登入朝為官。事實上,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早已傳遍中原,陸遜之名風頭無二,曹丕自然早已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但聽辛毗親口說出,仍是大為惱火,當日便召集一乾重臣商議對吳蜀的策略。
曹丕終究是一名政治家,當然不會憑著自己的一時意氣便揮師南下,怎也要得到眾臣的支持。所以,此次會議的重點是決斷是打陽奉陰違的孫權,還是方遭慘敗的劉備。但辛毗方回便開這樣的會,曹丕之意不言自明。但會上眾臣仍是各抒己見,眾說紛紜。有主伐吳的,有主伐蜀的,還有主不戰休養生息坐觀其變的。吵得不可開膠,曹丕聽著更是心煩,不由開口問計於賈詡:
「文和以為如何?」
賈詡微睜雙目緩聲道:
「劉備,當世梟雄;諸葛亮,治國之良臣……」
未待賈詡說完,曹丕便有些迫不急待道:
「文和以為當先伐蜀?」
賈詡卻不疾不徐道:
「孫權,能識虛實;陸遜,兵法大家。東吳隔江泛湖,憑險要而守。」
曹丕聞言越發疑惑:
「那是伐蜀還是伐吳?」
賈詡眼睛微睜:
「陛下,我大魏雖人才濟濟,但遍觀朝野,皆無劉備、孫權敵手。陛下雖以天威親臨,亦無萬全之勢。依老臣之見,不若休養生息,坐觀其變。」
在對吳策略上,賈詡一直不主攻。當年赤壁一役,更是不惜拂逆曹操之意,而被曹操留在許都未能隨軍出征,這其中當然大部分原因是他的一身修為承於佛門。
曹丕聞言心中不悅,真不知道賈詡是不是老糊塗了?兩國已然兵刀相接分出勝負,這還不算是兩國之變?那自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自己初登大寶,未建功立業,先逼帝篡位,本就遭人詬病。若是能一統中原,或者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自己的形象也會有所改觀。曹丕心急如火,只是這些又怎麼能跟賈詡說?他雖心中不悅,但賈詡到底是扶自己上位的老臣,又是曹操的舊臣,曹丕只是淡淡道:
「朕已三路大軍伐吳,豈有不勝之理?」
賈詡見曹丕面色有變,眼睛漸漸眯在一處,不再言語。
曹丕把目光落在劉曄身上,當初劉曄便主張伐吳,此時自己正需要個強力後盾。
卻聽劉曄道:
「陛下,東吳火燒蜀營七百里,士氣正盛,兼之有長江天險相阻,實難功成。況陸遜沉穩多謀,只怕早有準備。」
曹丕聞言驚得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
「哎?卿之前不是還勸朕伐吳呢嗎?怎麼突然又反倒阻朕伐吳了?」
劉曄微微一笑:
「此一時,彼一時。彼時東吳累敗於蜀,其勢頓挫,故可擊吳;今吳既獲全勝,銳氣百倍,未可攻也。」
曹丕緩緩閉上雙目,一時間,眾臣皆無言語都盯著曹丕,他的決定勢必將牽動整個中原。良久,曹丕緩緩睜開眼道:
「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再說了!」
當即下旨自己不日將御駕親征,著眾臣全力準備南征事宜。
不出數日,南方傳來戰報,呂范出兵洞口北拒曹休;諸葛瑾引兵出南郡與朱然共拒曹真、夏侯尚;朱桓引兵入濡須以拒曹仁。但在曹魏的探報中竟然沒有發現時下東吳軍中最閃耀的那顆新星——陸遜,劉曄等人甚至發現,在對曹策略上,主事之人竟然都沒有佛門中人,其中深意自然不言而喻。
東吳有此決斷,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陸遜收兵迴轉東吳后,吳侯已經做好了對曹部署。陸遜眼見朱桓、諸葛瑾、呂范均非佛門中人,便知孫權不想與曹丕決戰。何況,陸遜不善水戰,便以託詞未參與東吳北線戰役。不過,這也正合東吳佛門的心意,否則只怕還要大費周章。對於北線作戰的這幾個人選,東吳佛門可謂煞費苦心:呂范乃是長江水宮的背景,素熟水戰,何況有長江水宮做後盾,故而進攻不足,但自守有餘;朱桓也並非佛門背景,但東吳佛門皆清楚朱桓的實力,相信他足可以自守,但安排他守濡須的兵源卻不足,使其難於進攻;而諸葛瑾則是地地道道的道門背景,有他策應南郡;至於守南郡的朱然則是有長江水宮的背景,又得到東吳佛門的大力支持,但他在西蜀戰場上督戰不利,由他負責拒守南郡,也說明了東吳佛門只想自守。
南郡城堅避厚,以周瑜之能尚要近一年才能攻下,相信朱然還是能守得住的。所以,只派了一個不熟戰事的文士策應,若勝,則無大害;若敗,則可趁機打擊東吳道統。雖然佛道兩門就此爭論良久,但終究是佛門勢大,孫權點名諸葛瑾挂帥,諸葛瑾亦無從拒絕。
總而言之,三線主帥俱無佛門中人,甚至連側后江陵的也是老將韓當,並不是佛門中人,算是東吳佛門擺明了態度。
東吳佛門不想將此役定義為佛門內鬥,故而隱忍不發。而與此同時,參加了三皇盛宴的地藏王菩薩也明確表態,要保留佛門在人間的實力,禁止與中土佛門衝突。甚至對劉曄擅自鼓動曹丕攻打東吳很是惱火,所以,此次會議劉曄一反常態對曹丕伐吳橫加阻攔。
眼見東吳如此陣容,劉曄又出言勸阻:
「陛下,東吳既有準備,去恐無益。」
但曹丕自有算計,當下執意伐吳,甚至按原計劃御駕親征。曹丕三路齊發,將整個南征戰線分作東南兩個戰區。東線戰區以曹休為都督統領張遼、臧霸等青徐兵,隨後曹丕還要親自坐陣東線戰區督戰;而南線戰區則分為曹仁與曹真、夏侯尚兩線,曹仁自不必說,久經戰陣,有天人之稱;而曹魏新宿曹真、夏侯尚部還有當世名將徐晃、張合等。
曹丕拉開陣勢,擺出全線進攻的架勢,魏吳接壤處風聲鶴唳,陰雲密布,好似山雨欲來,直壓的人透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