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東吳使蜀
張昭、諸葛瑾轉身回席,鄧芝抬起頭,捕捉到很多來不急收回的目光,顯然張昭、諸葛瑾的舉動很多人關注,由此可見東吳並非鐵板一塊。
正此時,孫權長身而起,把手一擺,作了個彈壓的動作:
「列位!靜一靜!」
原本喧囂的宴會登時安靜了下來,孫權的話顯然極具威信。
孫權對這種結果非常滿意,滿臉笑意:
「今日蜀臣鄧芝出使我東吳,以示友好,盡顯大國風範。想我東吳江南八十一洲,更兼荊楚之地,人傑地靈,不知哪位賢臣願效鄧伯苗入蜀回禮以達孤意?」
隔著茫茫人**錯的目光,鄧芝與張昭、諸葛瑾二人相視一眼,剛才的話這麼快就應驗了,看來是個不錯的開始。
還沒等諸葛瑾示意,趙咨旁邊席上一人長身而起高聲道:
「大國之使豈能讓蜀國恥笑?臣張溫願往!」
張溫話音未落,諸葛瑾、張昭面上俱是變色,忙向闞澤遞了個眼色,闞澤亦僅隨其後起身道:
「臣亦願往!」
孫權更是喜上眉梢:
「好好好,不愧我東吳好男兒!兩位愛卿俱願出使,孤甚感欣慰,只是卻有些為難了,派你們誰去好呢?」
說話間,面露難色。
闞澤道:
「赤壁之時,臣曾渡江向曹操獻詐降書,幸不辱命!今番出使蜀國,相信亦不會有辱王命!」
孫權連連點頭:
「赤壁之際,蒙闞公獻降書,黃公獻苦肉計,方有周郎火燒赤壁之佳話。」
闞澤見孫權拿自己與周瑜相比,忙道:
「周郎於東吳功不可沒!澤萬不敢冒領,尺寸之功不足掛齒。」
話雖如此,但面上卻頗為自得。
斜對席的張溫道:
「闞公足當此功,不必自謙!不過,闞公乃天下聞名的說客,若其出使西蜀不顯我東吳人才濟濟。張溫籍籍無名之輩,若能不辱王命,定讓西蜀不敢小視東吳!」
張溫如此高抬闞澤,卻讓闞澤再不好出言相爭,只得連稱不敢。
張昭、諸葛瑾卻聽得內心咯噔一下,張溫果是有備而來,二人幾乎同時看向了不動聲色的趙咨。趙咨只是笑著回禮,毫不露怯,顯然這一切趙咨等人已然算好了。由此看來,自己卻落了下風。
果然不出二人所料,孫權欣然道:
「好!張溫所然甚和孤意,既如此就由你隨鄧伯苗訪蜀。」
張溫忙起身拜謝,張昭性子梗直,方要開口發聲,卻被一旁諸葛瑾趕緊扯住。
孫權似乎有所感應,向張昭、諸葛瑾的方向望了一眼,卻見二人端坐其間,便收回目光望向鄧芝:
「還望伯苗多多關照!」
鄧芝起身拜道:
「鄧芝責無旁貸!」
趙咨長出了口氣,氣定神閑地看了眼張昭。西蜀道門一家獨大,若是與東吳道門連成一片,東吳佛門勢將處於弱勢。但如果不聯盟呢?想到魏國已落入地藏王掌握中,難道菩薩真的肯讓地藏王分這一杯羹?恐怕還不是分一杯羹那麼簡單,地藏王在地府的地位已日趨穩健,若在東渡傳經上再技高一籌,只怕四大菩薩將後來者居上了。老師苦心經營自然不是助地藏王的,那麼這種局面自顯然並非老師想要看到的,所以,現在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結盟。但是,結盟必須要由佛門來做。想至此處,趙咨越發享受張昭噴火一般的眼神。
曹仁方帶著般若回到地府,沒過多久,曹丕便又收到了賈詡這位曹魏兩代老臣的死訊。
賈詡位列三公,功德圓滿,修成正果,便也不再迷戀世間權力,奔西方修行去了。但於曹丕而言卻不可不說是損失,這位睿智的老者於曹丕而言就仿若一盞明燈,他的離去,讓曹丕神傷良久,謚號肅侯。
曹魏兩大重臣接連身殞,雖都是壽終正寢,於曹魏來說亦可算得上是悲秋。而禍不單行的蜀國卻迎來了東吳使臣。
不過,西蜀眾臣大多還蒙在鼓裡,不知道東吳使臣怎麼會突然來訪蜀國。
就連位列武將之首的吳懿也甚感奇怪,他甚至在殿前與眾武將戲言:
「東吳這個時候來咱們西蜀幹嘛?南中三郡盡因其而反,難道是來勸降的?」
眾武將哄然大笑,曹軍三路伐蜀尚不能如何,難道還可能被東吳使臣三言兩語說降了?就算東吳此時出兵也卷不起什麼大浪了,何況只是個使者。
當然也有關興、張苞、廖化等鷹派一致忿忿表示要藉機給東吳以顏色。
劉禪來至殿前時,殿上鬧哄哄的,直至劉禪出現,聲浪才漸漸平息下來。
諸葛亮率先走出隊列道:
「陛下,東吳已決定不出兵西蜀,而且也表態,對南中之事絕不過問,此次前來,想必是來說和的。」
諸葛亮話畢,在朝堂之上登時引起了不小的波動。
吳懿奇怪地看了眼諸葛亮:
「丞相怎麼知道?」
諸葛亮淡淡道:
「前些日子我已派鄧芝使吳,已勸和吳主了。」
眾大臣面面相覷,雖然丞相有此權力,可諸葛亮做得如此隱蔽還是透著些古怪,莫不是又要結盟?
眾人正猶豫著是否該發聲反駁的時候,諸葛亮已開口道:
「西蜀內憂外患,實不宜再樹強敵,若能與東吳說和,於當下來說也未嘗不是一樁美事。攘外必先安內啊!若我西蜀一直被外事所擾,又如何安內呢?」
吳懿終於忍隱不住忿忿道:
「丞相,東吳害死先皇,又策反我西蜀三郡,此子不僅是外賊之首,更是內賊之首啊!」
諸葛亮抬頭看了眼階上的劉禪才幽幽道:
「伐吳之事,吳蜀皆有過失,此事不應全部歸罪於東吳。至於蜀中三郡,東吳也已承諾,三郡是我蜀國家務事,無論我蜀國如何對付三郡,他們都絕不會插手三郡。此次東吳派使者前來當是帶著足夠的誠意而來。」
說至此處,上前奏道:
「臣萬請陛下斟酌!」
武將隊列中眾將無不面帶慍色,卻又不能說什麼,廖化等莽夫更是脹得滿臉通紅。
吳懿搶聲道:
「丞相!先皇就是因東吳而亡,現在丞相卻要讓陛下與東吳講和,不覺得太殘忍了嗎?」
諸葛亮深吸了一口氣,卻並不看吳懿,而是盯著劉禪:
「聖上載蜀國之興亡,漢室之未來,豈能因私廢公?相比天下黎民而言,個人得失又算得了什麼?」
說罷拜道:
「臣請聖上明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