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小朝會
剛剛處理完內閣的事務后,朱由校又一頭扎進了羽林軍的軍務當中,犒賞三軍,頒布上次,陞官晉銜,輪休放假,等一系列的事情,讓他忙昏了頭,雖然如今羽林將軍是李捕魚,但作為護衛皇帝的禁衛軍,這些依然要他過問。
「必須要將大都督府給利用起來。」從瑣碎之事當中掙脫而出,朱由校恨恨的下定了決心,他的時間可不能浪費在這些日常事務當中、
大都督府的機構頗為簡單,一名大都督,加上主管四總部的左右前後四大都督,一共五名核心人員,正好和現如今的內閣相對應。不過內閣還有四個空缺的位置,而大都督府卻是固定的五人負責。
這也正常,兩個機構說起來地位對等,但從管轄範圍來說,內閣要大的多,也是整個大明帝國的主體,輔臣多也是自然。
既然要讓已經掛牌的大都督府發揮作用,都督之類的負責人可以暫時先空缺,但作為主要機構的四總部卻是要搭建起來,這對於朱由校來說也比較簡單,目前就有現場的。
羽林軍早在多次擴編改制當中,就將參謀部,訓導部,後勤部,裝備部給建立起來,經過這段時間的運轉,尤其是這次寧遠之戰後,各種規制體系大都已成型,有了一定的經驗,因而朱由校只需要抽掉得力人手放入大都督府便可。
大都督府的正式運行,宣告了朱由校軍制的正式確立,通過大都督府,他統管所有的野戰軍和城防軍,儘管目前只有一隻野戰軍和兩地的正在組建的城防軍,但這也代表朱由校有了自己完整的體系,以後只需要利用這個體系,逐步改變吸收大明古老的衛所制度就行。
在正式運行后,朱由校通過大都督府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羽林軍受傷士兵的轉業,而單位就是新設立的河北省各地的警局。由於人手的缺乏,很多士兵直接就提了一級連級的下去任職,這和後世軍轉幹部降半級任職略有不同。
當然,這緊緊只是現在的特例,並不會成為定例,具體以後軍官轉業到底怎樣,還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和驗證。
需要時間來摸索的,不只是這個,聖旨的效力,內閣的命令,大都督府的軍令,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範圍,都是需要時間來適應的。
回到京師后,推出了大都督府,處理了內閣中一些十分緊急的政務后,朱由校便在乾清門召開了一次中樞朝會,與會人員不多,也就內閣的四位輔臣,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以及內府令。
這次朝會的主題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工作彙報,朱由校想詳細的了解下目前各個工作到底進展的如何了。
朱由校高據主位,懶散的靠著椅背,一副輕鬆愜意的樣子,由於只是一個私會,沒有糾正朝儀的御史,是以對於皇帝這幅皮賴的樣子,目前中樞的主要關於只是微微皺眉,卻沒有人說什麼。
攜帶著殲滅女真八旗主力威勢的皇帝,已經讓他們感到了絲絲巨大的壓力,這是巨大成功帶來的一種俯視。
「四川永寧,貴州水西兩地土司叛亂。」第一個站起來的自然是首輔李汝華,這老頭本應今年致仕的,沒想到他還為上折,忽然一個餡餅從天而降,他成為了第一屆名副其實的宰相,如此致仕的心思自然沒了。
「四月十二日,奢崇明作亂,分兵攻合江、納溪、破瀘州,進而圍攻成都。賊人勢大,佔據重慶,建國號梁,設立丞相五府等官職。四月十五日,水西安邦彥起兵,自號羅甸大王,連下安順、平壩、沾益、龍里、甕安,兵圍貴陽…….」
李汝華第一個彙報的就是奢安之亂,至此,朱由校才詳細的了解了這方面的信息,只是對於這個時代的地理他實在缺乏常識,根本聽不懂李汝華口中一連串的地名。
反正一大段的詳細描述下來,他唯一的印象就是賊人勢大,攻下了許多底盤,官兵抵擋不住,紛紛據城堅守。
「此事朕自有計較,不日就會名羽林軍入川平叛,讓那邊的衛所官員們先堅持下。」朱由校淡淡的做出了處置,「明日內閣就派人和大都督府接洽,商討進軍路線和糧草補給。」
「是,陛下。」李汝華躬身應是。彙報完這件事後,他又繼續奏報其他的事情,大都是全國範圍內比較大的事件。對於這些,內閣早有處置措施,朱由校也就只是聽聽,了解國家大事,並不發表意見。
「陛下,如今兩位先帝都已下葬,是時候開始修建《神宗實錄》和《光宗實錄》了。」在最後,李汝華又提出了一件事。
「修建實錄?」朱由校先是一愣,但隨即反應過來,這是官修的史料,「那就修吧。」他毫無興趣的回答道。
「請陛下示下,監修官人選。」李汝華再次恭敬的問道。
「監修官…….」朱由校沉吟起來,他久在明朝,對於這些常識還是比較清楚的,監修官說白了只是挂名的,並不需要什麼能力,真正修撰的,還是翰林院來承辦。
「就新城侯吧!」
新城侯王升,今年年初晉封的,是朱由校生母的弟弟,也就是朱由校的舅舅,當朝果國舅。當然,這個身份在明朝沒有任何權利,只是有點地位身份罷了。
決定了監修官之後,李汝華就沒事了,換下一位。本來按照順序,此時應該是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的,不過孫承宗此時在遼東任職,於是順延,輪到了南閣大學士崔景榮。
崔景榮此前是兵部尚書,他在內閣分管中也大都是這方面的事務。
「紅丸政變牽涉人員已經交付遼東方面,總計六萬三千四百八十四人。北直隸的各處衛所也正在裁撤,土地正逐步交割給周管事,目前除了涉及九邊的幾個州外,其他並無大礙,裁撤事宜進展順利,衛所軍戶也大都妥善安置,或種田,或導向建築隊。」
到了明朝後期,五軍都督府成為擺設,真正管理天下衛所的是兵部,是以,衛所的事情朱由校也懶得讓大都督府攬過來,直接讓兵部處理。如今衛所還是老舊的觀念,文官比武官值錢,讓兵部出面還更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