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得不救
費清和顏潤相對愕然,而就在他們這一錯愕之間,五名斥候已奔至面前,翻身下馬,其中一名自己派出的斥候單膝下跪,抱拳說道:「回稟二位大人,小的們奉命查探後路,方才卻見這兩人亡命奔來,小的將他們截下一問,方知是韶州來的傳令斥候,說是有緊急軍情要親自稟告二位大人,於是小的便將他倆護送回來了。」
費清和顏潤心中一沉,忙沖著兩名傳令斥候問道:「爾等有何緊急軍情傳遞?速速道來。」
這兩名傳令斥候,以中箭那人為尊,他見費清問道,忙咬了咬牙,打醒精神,說道:「啟稟大人,小的李原,乃是輕騎上千戶李默麾下的傳令斥候,有緊急軍情要密報二位大人,還請二位大人屏退左右。」
費清和顏潤相視一眼,更覺得事態嚴重,於是揮揮手,令其他人都離開,只剩下幾名親兵,圍在左右。
「好了,有什麼事就快說吧!」顏潤催促到。
李原見狀,突然噗通一下跪倒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大聲說道:「啟稟二位大人,呂大都督追敵中伏,萬戶史煊、納赤結,雙雙戰死,所部盡墨……」
費清和顏潤聞言,差點兒沒駭的從馬上跌下去,而費清更是從馬上跳下,一把抓住斥候李原的衣領,喝問道:「你小子在胡說些什麼!想找死么!」
「小的句句屬實,絕不敢胡言亂語。」李原任由費清扯著衣領,也不反抗,可能是因牽動了肩上箭傷的緣故,疼得他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
顏潤也跳下馬來,先推開情緒激動的費清,又扶李原坐回地上,這才問道:「那大都督如今何在?」
「據說大都督的親兵拚死斷後,爭取了少許時間,總算是將大都督救回了韶州城,不過……」李原欲言又止。
「不過什麼!」顏潤追問道。
李原苦澀一笑,說道:「不過據說大都督受了箭傷,回韶州之後情形如何,小的就不得而知了。」
「咦,你不是從韶州來的么?如何不知?」費清疑惑地問到。
李原答道:「納赤結引三千探馬赤軍跟隨呂大都督去追擊敵軍了,而李千戶則帶著餘下的七千輕騎堵截前方山口,大都督中伏之後,有我軍的零星潰兵逃至我處,吾等方知大都督遭了敵軍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沒。而敵情不明,李千戶怕中伏,只好引軍繞道出山,準備回韶州城,可誰知,那敵軍追著大都督一直追到了韶州城下,並趁勢堵了東、南兩面的城門,而半個時辰之後,南面忽然又有三萬敵軍至,再加上先前的三萬人,如今韶州城下足足有六萬敵軍啊!」
費清和顏潤大驚失色,費清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語道:「先前不是說山中藏了一萬,連平來了兩萬,合共三萬人,可後面的這三萬大軍又是哪兒來啊!這……這莫非是天降的神兵么!」
「好叫二位大人得知,據俘獲的南軍斥候供稱,這三萬大軍一小半是英德府的義兵、剩下的則是各大戶的私軍與家丁拼湊而成,本是早先熊飛派人去英德府徵集,並調遣來支援韶州城防的,卻不想韶州這麼快就陷落了,如今倒是剛好配合梅州兵圍城。」
顏潤聞言,稍鬆一口氣,想了想,說道:「齊凱所部憑藉韶州堅城,再加上斥候營,及三千輔軍相助,想必抵擋住六萬敵軍,應是無礙的。」
顏潤的分析不是隨口胡扯的,因為在冷兵器時代,孫子兵法中的那句『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的話,幾乎就是戰場上的準則,而且敵軍顯然是群烏合之眾,齊凱則有萬餘精銳步卒,這攻敵突圍或許力有不逮,但守城卻應該是沒半點問題的吧。
可李原聞言之後,卻是面帶哭腔地說道:「二位大人有所不知,據那敵軍斥候所言,這六萬圍城的敵軍其實並無攻城的打算,而只是想先困住大都督,然後等廣州的大軍一到,再合力一擊啊!」
費清和顏潤聞言大驚,相互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心中的恐懼,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李原見狀,忙接著說到:「二位大人,據敵軍斥候說,廣州那邊不知為何沒有接到韶州的飛鴿傳書,以至於咱們圍攻韶州的消息竟然足足晚到了七日。而廣州接到韶州被圍的戰報之後,一邊組織大軍,一邊以飛鴿傳書來勒令英德府組織兵員趕赴韶州救急,如此推算,那廣州發來的援軍此刻應該還未至英德府。」
費清和顏潤都是老將了,聽了這話之後,兩人的眼中皆露喜色,顯然是從這裡面看到了一絲戰機。
顏潤想了想,又問道:「李千戶大人如今在何處?」
「回大人話,李將軍此刻正在山谷之中潛藏,特命小的來傳遞戰報,只待二位大人領軍折返之後,便連同城內的齊萬戶,一鼓作氣,給敵軍來個內外夾擊,相信必能大破那些烏合之眾,解韶州之圍,救大都督於難。」
費清和顏潤對望一眼,有了默契,費清問道:「你的箭傷又是如何來的?」
李原答道:「回稟大人,小的出來時一共五人,誰知途中竟遭遇了敵軍的斥候小隊,小的們奮勇殺敵,雖然最後全殲了十名敵軍,但是也折了三個兄弟,小的技藝不精,也受了輕傷,不過還能撐的住。」
「辛苦了!」費清淡淡地吐出三個字,臉上表情突然變得很是古怪。
李原偷偷一瞄,登時嚇得半死,知道費清這是動了殺機,想要殺人滅口了,於是忙跪地大聲喊道:「小的乃是李千戶的族弟,而這位梁兄弟之父乃是李千戶老宅大管家梁德之子,我倆都是李千戶的親信之人。而此次出來之前,李千戶特地交代小的只能將戰況密報給二位大人,所以小的至今都是守口如瓶,不曾外傳,而且日後小的依然會守口如瓶的,絕不敢壞了大事。再者,李千戶還特命小的負責聯絡之職,也唯有小的才知道李千戶如今引軍潛於何處,二位大人若有何消息需要傳遞,只管吩咐便是。」
費清聞言一怔,心說自己害怕不利的戰況傳出去攪亂軍心,所以才動了殺機,結果這小子竟然就敏銳地感覺到了,倒還真是機靈的很。
顏潤也暗贊一聲,心說這個李原見大哥動了殺機,也不求情,卻是馬上說了一大堆的話來表明他和李默的親密關係,而最後一句更是精彩,既隱含威脅之意,又予人台階,進退的當,當真是個人才。
顏潤想到此處,拉了拉費清的衣襟,說道:「大哥且借一步說話。」
費清一愣,忙回頭走開兩步,湊頭問道:「賢弟如何看待此事。」
「大哥,依小弟看來,為今之計怕是也只有馬上折返韶州救援了,卻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費清聞言,面現尷尬之色,撓了撓頭,嘀咕到:「敵軍足足有六萬兵力,你我二人加起來不過一萬三千眾,就算加上齊凱和李默的兵馬,那也剛夠敵軍半數,賢弟覺得有勝算么?」
顏潤一聽這話,便知大哥起了退縮之意,想了想,終是長嘆一聲說道:「大哥的心意我知,不瞞大哥說,其實小弟也想過斬了這兩名斥候,然後退守南雄,甚至退守梅關,或是逃回荊南去,不再過問韶州戰事,可是大哥想過沒有,大都督若是日後突圍成功,那你我二人必死無疑。而就算大都督和李默全軍覆沒了,但五、六萬大軍,最後唯有咱倆全身逃出廣南,你說說,這能不令人聯想翩翩么?介時咱倆的前程怕是也就止步於此了,因為日後無論歸於何人麾下,又豈能得人待之以誠哉?」
顏潤的一席話,令費清倒吸了一口冷氣,自己兄弟的意思他聽明白了,想想也是,若就這麼偷偷的跑了,那就算旁人抓不到自己的把柄,但想必也難取信於人了,而不能獲得上官的信賴,那自己的仕途怕是也就不容樂觀了。
費清點點頭,說道:「賢弟所言甚是,既然富貴險中求,那你我還是迎難而上為妙。」
「大哥英明,想必那區區雜兵,雖有六萬之眾,但咱們內外一夾擊,再加上李默的輕騎在兩翼一衝,怕是也就潰散了,嘿,真不知大都督是怎麼中的伏。」顏潤想到此處,又轉身問道:「你可知敵軍是如何埋伏算計了大都督的么?」
「回大人話,據說敵軍一路潰逃,大都督領軍追至密林之中,卻未成想到,敵軍早有埋伏,這林中之樹皆塗抹了火油,只待大都督一入,便以火箭焚林……唉,據逃出來的人說,當時林中處處起火,蔓延極快,直如人間煉獄,實是慘不忍睹……!」
李原唏噓不已,而費清和顏潤聞言后,也是感同身受,又慶幸那日虧得大都督帶去的是他最親信的史煊,而非自己,嘿嘿,親信……
二人有些幸災樂禍,但是畢竟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呂師夔吃了大虧,就算被救出,那想必在蒙元朝廷的威望也要大降的,這對自己實在是沒啥好處,想笑也笑不出來了。
顏潤感慨了一陣兒,忽然想起一事,忙問道:「你可有李千戶的憑證!」
按理說這核查身份之事本是一開始就要做的,可是李原一來之後,所報告的消息實在是太過於驚人了,所以竟然令費清和顏潤都忘了這最重要的一環。
李原聞言,一怔,反應過來,忙一邊從懷中掏東西,一邊說到:「有,有,小的實在是糊塗,一時間竟忘了拿出來,李千戶的親筆書信和令牌在此,還請二位大人過目。」
費清接過令牌仔細地檢查了檢查,說道:「賢弟,這確是李千戶的令牌無疑。」
顏潤點了點頭,將手中的信遞給費清,說道:「大哥,這書信上印鑒絲毫無差,而這字跡嘛,依我看來也當是李千戶的親筆無疑。」
費清點了點頭,知道自己這位兄弟雖是武將,平日里卻愛研究個書法什麼的,他若說是,那想必就不會錯了。
李原心中好笑,暗想道:「廢話,這令牌是李默給的,書信是李默自己寫的,印鑒也是他自己按上去的,原汁原味的,能錯的了么!」
「二位大人,李千戶還說了,若二位大人折返救援,他必奉二位大人之令行事,絕無二話。」
費清和顏潤相視而笑,明白李默說這番話,其實是在表明他自己無意爭功的態度,而受自己二人號令,那就等於是拱手將解韶州之圍的首功相讓了。
二人皆暗贊李默是個聰明人,費清一揮手,做出決斷,言道:「好,大都督有難,豈能不救,來人,傳令下去,前軍變后軍,后軍變前軍,每日五十里急行,定要在後天午時前趕至韶州城!」
親兵應命而去,顏潤望了望還跪在地上的李原,說道:「你這一路上也辛苦了,來人,先帶他倆下去好好醫傷,吃飯。
「多謝大人。」
李原和另一名斥候恭敬地應了之後,便打算隨著親兵而去,可就在此刻,顏潤忽然又好奇地問道:「對了,說了半天,這梅州敵軍的主帥到底是誰,竟然如此姦猾,就連大都督都能中了他的詭計!是那個一門三進士的蔡蒙吉么?」
李原趕緊回頭,答道:「回稟大人,據逃回來的人說,敵軍主帥並非那蔡蒙吉,而是新任的梅州知州卓飛,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而且……而且此子以黑底白骷髏為旗,甚是詭異恐怖……」
十五六歲的少年…….黑底白骷髏大旗……梅州知州…….
費清和顏潤反覆地咀嚼著這幾個關鍵字,漸漸地,倆人似乎都有些不寒而慄的感覺……
臘月即至,嶺南的風,似乎也開始變得有些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