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游龍戲唐> 第二百六十二章 跟子明好生學學

第二百六十二章 跟子明好生學學

  儘管心有不甘,可李泰最終還是接受了陳子明的提議,不等群臣們大肆上本攻訐,便已主動向太宗提出了要出宮獨住之意,太宗訝異之餘,也不禁心喜李泰的識大體顧大局,好生安撫了其一番之後,便任由其搬出了皇宮,不僅如此,還專門下詔嘉獎了一回,賞賜無算,恩賞之多,遠超出了親王應有之份額,甚至比之太子李承乾還要更盛上幾分,自不免又惹來了魏徵等直臣的一番直諫,對此,太宗雖是贊同了眾直臣們的進諫,卻並不曾稍改對李泰的恩寵,每日里都要召李泰進宮伴駕,只是再不曾留其在宮中過夜。


  時光荏苒,三個月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長戈街刺殺案最終還是沒能偵破,徹底成了一樁懸案,對此,太宗雖是惱火異常,卻也沒得奈何,震怒之餘,下詔將雍州府長史楊纂貶為了相州司馬,主管京師治安的雍州府少尹陳高舉更是被一擼到底,削職為民,大理寺卿孫伏伽貶去東都洛陽為長史,所余之缺由劉德威接任,其餘各有關責任人也皆有懲罰不定,縱使如此大力度的懲處,也不過就只是泄憤而已,案子還真就只能是暫時擱置了去。


  魏王遇刺案雖已是過去了,可對各方勢力來說,影響卻還在持續著——飽受驚嚇的太子在沒搞清張思政等手下去向之前,自是不敢再輕舉妄動,老老實實地龜縮了起來,而被朝野流言所傷到的長孫無忌也暫時息了在朝堂上與陳子明爭鋒相對之心思,如此一來,朝堂上下自也就顯得一派的和睦,而這,正是陳子明所樂見之事,趁著這麼段難得的和平時期,陳子明可是全力發揮,開足了馬力地推進兵製革新的諸般事宜,幾乎到了爭分奪秒之地步。


  「陛下口諭,宣,兵部尚書陳曦,兩儀殿覲見,欽此。」


  不抓緊不行啊,別看眼下朝局和睦融融,可那不過是表象而已,無論是長孫無忌一系還是太子那頭,都不是坐以待斃之輩,如今是在舔著傷口,可一旦緩過了氣來,發起兇悍反擊還是必然之事,真到那時,陳子明怕就沒那麼充裕的時間去操心具體細務了的,正因為此,這幾個月來,陳子明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般,高速地運轉著,這不,一大早地,陳子明在兵部衙門裡將今日之要辦的諸般事宜安排下去之後,便即捧著本厚厚的摺子,到宮門處遞交了請見牌,不多會,便有一中年宦官緊著跑來宣了太宗的准見之口諭。


  「臣領旨謝恩。」


  太宗既有口諭,謝恩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陳大人,您請。」


  時至今日,陳子明已是朝堂頂級重臣之一,饒是那名前來傳口諭的中年宦官在宮中地位不低,卻也不敢在陳子明面前拿捏架子,而是極為恭謙地側身一讓,陪著笑臉地道了請。


  「有勞了。」


  陳子明拱手還了個禮之後,也沒甚多的言語,致謝了一句之後,便即由那名中年宦官陪著,一路向兩儀殿趕了去,待得到了地頭,這才發現太宗正在接見地方大員,而那人,陳子明還有過幾面之緣,赫然是權萬紀——此人本是吳王李恪的長史,御史出身,性格剛直無比,早年曾沒少犯顏規諫李恪,後來么,李恪得了陳子明的指點,對其尊崇有加,遂博得了尊師重道之美名,權萬紀也因李恪之賢明而享嚴師之佳譽,后因齊王李佑屢屢溺情群小,太宗怒而罷免李佑之原長史薛大鼎,特著權萬紀前去嚴管李佑。


  「微臣叩見陛下。」


  儘管一見到權萬紀,陳子明便已猜到了其來京之目的,心中當即便是一動,可腳下卻並不曾稍緩,疾步便搶到了御前,緊著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太宗的心情顯然不甚好,叫起的聲音里也自有著濃濃的不耐之意,當然了,這等不耐斷然不是沖著陳子明去的。


  「謝陛下隆恩。」


  一聽太宗叫起的聲線不對,陳子明對早先的判斷自是更篤定了幾分,不過么,卻並未有甚流露,僅僅只是照著朝規,一絲不苟地謝了恩。


  「子明來得正好,且就一併聽聽也好,權萬紀,爾接著說!」


  果然不出陳子明之所料,太宗明顯對權萬紀有著極大的不滿,語氣間呵斥的意味當真濃得可以。


  「陛下明鑒,齊王殿下到底年輕,行事雖有些孟浪,卻尚可教,老臣懇請陛下多多寬容些,且容老臣徐徐誘導了去,當可有所改觀。」


  權萬紀個性雖剛直,卻頗為好臉面,顯然是不願在陳子明面前說齊王的壞話,一改早先對齊王諸多不法事的痛斥,轉而為齊王緩頰了起來。


  「嗯,也罷,朕便再信爾一次,佑兒本性還是好的,在京時也頗見乖巧,自去了齊州,卻每多惡行,此必是身邊有諸多小人作祟之故,卿既為長史,自該多多規勸佑兒,那些個無行小人,能趕則趕之,再不行,全都拿下,朕給爾這個權力,望爾能體諒朕之苦心,好生輔佐佑兒,不負爾嚴師之美名,朕言盡於此,卿且好自為之罷。」


  身為人父,自然都是望子成龍的,本心裡就不願聽到自家兒子不爭氣之事,此乃人之常情,縱使英明如太宗者,也自不例外,正因為此,聽得權萬紀自言能保證將齊王規勸回正軌上,太宗緊繃著的臉立馬便稍鬆了些,溫言便安撫了權萬紀一番。


  「陛下聖明,老臣自當竭力而為,斷不敢有負陛下之重託。」


  權萬紀雖剛直,可其實也是個好名之人,自打在李恪處博得了個嚴師之美譽后,便一門心思想要將這等美譽保持始終,奈何李佑可不是賢明的李恪,那廝就是一跋扈之輩,根本就不聽他權萬紀的,任憑權萬紀如何忠心進諫,李佑全都當成了耳邊風,若非如此,權萬紀也不會跑回京師找太宗告狀,而今么,太宗既是給了其節制齊王府諸般人等的權力,權萬紀當即便來了精神,信心滿滿地便表了忠。


  「嗯,卿之忠心,朕自是信得過,然,卿在規諫時,也須得注意方式方法,在此一條上,卿可得跟子明好生學學,該強硬時強硬,該示好時示好,剛柔並濟,方可奏奇效。」


  太宗雖是給了權萬紀節制齊王府的權力,可到底是對權萬紀的過分強硬有些不甚放心,叮嚀之餘,竟是拿陳子明出來當了回榜樣。


  呃……


  太宗此言一出,不單是權萬紀面色怪異,陳子明也被弄得個老大的不自在,無他,陳子明自忖乃是社稷臣,怎地到了太宗的口中,居然就成了家庭教師一類的人物,這也太扯了些不是?


  「陛下放心,老臣自當多多向陳大人請益。」


  一聽太宗這般說法,權萬紀忍不住便斜了陳子明一眼,內里滿是疑惑之色,沒旁的,權萬紀可是相當自負之人,若要說陳子明是社稷幹才,權萬紀倒是不會否認,畢竟這十年來,陳子明所作出的成績可是有目共睹的,加之陳子明本人的學問詩名以及武略,那都是當今一流之選,權萬紀也自服氣於陳子明的才名,可要說到教育一事么,權萬紀可就有些不以為然了,只不過話是出自太宗之口,權萬紀縱使心中有著再多的不服,那也斷然不敢當庭提出質疑的,也就只能是恭謹地敷衍了一句了事。


  「陛下謬讚了,微臣規己尚有諸多不足之處,又豈敢妄言育人哉,微臣惶恐。」


  以陳子明的睿智,自是瞬間便明了了太宗此言之所指,無非是在說陳子明在對待魏王一事上所為甚合聖心罷了,對此,陳子明可是萬萬不想去承受的——陳子明與李泰之間,只不過是互相利用的盟友罷了,從來也沒真打算投到魏王的麾下,真要讓太宗將話落到了實處去,那陳子明的將來怕就很難擺脫出魏王黨的烙印了的,而這,顯然不是陳子明所樂見之事。


  「愛卿不必自謙若此,泰兒一向聰慧過人,然,於行事上,卻略顯跳脫,而今能沉心辦些實事,皆有賴愛卿每每從旁規諫之故也,朕一向都是知曉的,愛卿做得不錯,朕心甚慰矣。」


  太宗既是起意要用李泰去換掉李承乾,自然是要多為李泰拉些人手,似陳子明這等大才之人,必是可託大事者,太宗又怎肯讓陳子明置身事外了去,這便索性將話點明了來說。


  「陛下明鑒,微臣慚愧,微臣行事,只論於社稷有利與否,至於其它諸般種種,微臣實不曾慮及,斷不敢當得陛下讚譽若此。」


  饒是太宗說得甚是懇切,陳子明也不肯就這麼平白地戴上魏王黨的帽子,也自不管太宗樂意否,正容便作出了回應。


  「嗯,愛卿果社稷臣也,朕不曾看錯爾,罷了,不說這個了,卿要見朕,可是有甚要務么?」


  這一見陳子明死活不肯表明自己與魏王之間的親密關係,太宗顯然是有些失望的,奈何太過明顯的話,太宗也不好在此際說將出來,也就只能是無奈地轉開了話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