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游龍戲唐>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宗的執拗(三)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宗的執拗(三)

  「嗯,懋功所言甚合朕意,緩不濟急,打鐵還須得趁熱才成,只是國中糧秣恐難支撐長期之戰也是事實,懋功對此可有甚良策么?」


  李勣所言本就是揣摩著太宗的心思來說的,太宗對此自然是不會有甚異議,只是一想到後勤之事,太宗可就不免有些頭疼了,輜重倒還好辦,經陳子明整頓之後的工部各工坊皆採取了流水線作業的方式,產能提升極大,箭矢、弩車以及各種兵刃的庫存量完全可以同時支撐得起大規模戰爭的消耗,可糧秣問題卻是難以解決,尤其在今夏收成結果出來前,誰也不敢斷言能徵調到多少的糧秣,對此,早在李勣來前,太宗都已是反覆盤算過了的,卻始終找不到解決之良方,不得不將此難題丟給了李勣。


  「陛下明鑒,微臣有一策或可解得此厄,今,薛延陀已滅,西北無患矣,當可調並、幽兩都督府之軍東進,可得軍七萬有餘,兵出遼東,輜重由兵部補之,糧秣則可向草原各部購牛羊馬匹隨大軍而行,朝廷調糧少許,以足軍用,此一路,當可無糧秣之憂也,再以山東之軍四萬走海路,沿鴨綠江逆流而上,做進逼平壤狀,糧秣輜重之補給照去歲之舊例行之,以今歲收成齊平去年計,亦可保得無虞,再以一軍走海路進新羅,待得敵軍主力被我前兩路大軍調動之後,猛然發動,直撲平壤城下,乘虛破敵,此一路之糧秣便由新羅提供,如此,三路大軍齊發之下,高句麗必顧此失彼, 大勝可期焉。」


  一聽太宗提起了糧秣輜重之事,李勣也自不免有些頭疼,問題是他先前將話說得太滿了些,這會兒可就再無退縮之餘地了,無奈之下,也只能是硬著頭皮地憑著舊日之經驗提出了一套整體戰略部署。


  「唔,此策與子明破薛延陀之道類似,皆是以正合以奇勝之謀也,確是有可觀處,然,細節處還須得再行研磨一二,來,隨朕一道沙盤推演一番好了。」


  太宗乃是馬背上的皇帝,對戰略戰術自是毫不陌生,只一聽李勣所獻之策,立馬便聯想到了去歲陳子明大破薛延陀的謀算,當即便心動了,但見其嘉許地點了點頭,招呼著李勣便往沙盤處行了去,君臣倆就著沙盤,指指點點地便籌謀了起來……


  「下官等見過陳大人」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太宗與李勣正自熱議連連,卻說陳子明離開了兩儀殿之後,便徑直回了尚書省,然則卻並未直接回自己的辦公室,而是信步便走到了房玄齡的辦公室外,自有數名在辦公室外侍奉著的低級官吏緊著迎上了前來,齊齊躬身見禮不迭。


  「都免了罷,房相可在?」


  陳子明面色淡然地擺了下手,一派不經意狀地便發問了一句道。


  「在,陳大人請稍候,下官這就去通稟一聲。」


  陳子明乃是尚書省的第二把手,他要找房玄齡,那幾名官員自是不敢稍有怠慢了去,但見一名見機得快的官員緊著應了一聲,便已是轉身行進了辦公室中,不旋踵,便見房玄齡已是親自迎出了房來。


  「喲,子明來了。」


  儘管身居首輔大臣二十餘年,可房玄齡卻是從來不敢小看陳子明這個後起之秀,聽得其來訪,不單親自出面相迎,更是笑著先打了個招呼。


  「房相,打攪了,下官有些小事欲與房相計議一二,不知房相可得便否?」


  對於房玄齡其人,陳子明一向是極為的尊重,哪怕眼下已是排名第二的宰輔了,就身份地位而論,已足可跟房玄齡分庭抗禮,可陳子明卻依舊不改謙遜之本色,行禮恭謹不說,更是口稱下官,很是自覺地將自己定位為房玄齡的下級。


  「陳大人客氣了,且內里請罷。」


  陳子明雖口稱是有小事要商議,可房玄齡卻不這麼看,能讓陳子明出動的事,斷然不會是小事一樁,對此,房玄齡心中自是有數得很,不過么,倒是沒拒絕,也就只是笑著一擺手,便將陳子明讓進了辦公室中,各自分賓主落了座之後,自有幾名隨侍緊著便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


  「好叫房相得知,下官先前剛從兩儀殿歸來,陛下似有意明春再度親征高句麗,不知房相對此可有所聞否?」


  大傢伙都是日理萬機之人,時間自是寶貴得很,陳子明自不會浪費唇舌去扯甚寒暄之言,一上來便開宗明義地點出了商議之主題。


  「陛下昨日曾提過此事,不知陳大人對此事可有甚計較么?」


  一聽陳子明提到了再征高句麗之事,房玄齡的面色雖平靜依舊,可眼神里卻是明顯透著股憂慮,不過么,卻並未直接說出自身的態度,而是不動聲色地又將問題丟回給了陳子明。


  「房相明鑒,下官以為高句麗猖獗無禮,自是當滅,然,眼下時機尚未成熟,驟然再起大軍,也難有必勝之把握,且國中糧倉大半已空,縱使夏收能得豐產,也不宜徵收過重,故,下官提議戰亦可,卻不宜大舉進兵,當以疲敵擾敵為首要目標,如此,只須遼東守軍出動,便足可應付有餘,如此兩、三載后,高句麗不戰自亂矣,是時,我大軍一動,即可摧古拉朽,何愁此獠不滅哉。」


  彼此同朝共事多年,陳子明自不會不清楚房玄齡的謹慎性子,此番既是要尋求其之支持,陳子明也自不會跟其繞甚彎子,直截了當地便將自個兒所謀之策道了出來。


  「嗯,陛下對此策可有甚指示么?」


  房玄齡對武略之道並不甚精通,可畢竟經歷過的戰事多了,多少還是懂一點的,只一聽,心下里其實已是認同了陳子明的策略,然則他卻並未有絲毫的流露,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緊著又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陛下雖不曾明言,然,依下官判斷,陛下恐還是屬意明春再度大舉親征,下官心實憂之,奈何人微言輕,還須得房相出面主持大局方好。」


  聽得房玄齡這般問法,陳子明不由地便苦笑了起來,搖了搖頭,無奈地解說了一番。


  「唔……,陳大人打算如何做了去?」


  房玄齡能在貞觀年間這等英才輩出的年代始終穩坐首輔大臣之位,靠的可不光只是理政之才,也不僅僅是太宗的寵信與偏愛,更多的則是其謹慎為人的做派,哪怕他心中其實百般不願再見太宗又去親征,可要他去跟太宗正面衝突么,房玄齡卻是怎麼都不會去乾的,正因為此,饒是陳子明都已將道理解說得分明無比了,可房玄齡卻依舊不肯輕易表態。


  「好叫房相得知,下官先前出宮之際,正好撞見英國公前去覲見陛下,若是下官料得不差的話,英國公應是會堅決支持陛下再度親征之事,至於軍中宿將么,大半恐也是這等態度,如此,朝議之際,必有一番好爭,下官雖不才,卻也懂得些軍略之道,自當據理力爭,然,人微言輕,卻恐誤了社稷大事,唯房相出面,方可砥定大局。」


  陳子明之所以前來請房玄齡出面襄助,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無他,此番力阻太宗親征之事必會犯了聖忌,故而,陳子明是斷然不敢動用朝中的力量來強行阻攔的,而魏徵、劉洎等往昔以敢犯顏直諫的直臣都已故去,至於蕭瑀么,倒是敢言事,偏偏此老能力平平,真要其挑大樑的話,怕是不單不能成事,反倒會令局面更糟上幾分,換而言之,如今也只有房玄齡能擔得起諫止太宗之重任了的,正因為此,哪怕明知房玄齡素性謹慎,很難令其出面跟太宗唱反調,奈何陳子明也只能是將希望寄托在其之身上了的。


  「茲事體大,且容房某思忖一二再議可好?」


  這一聽陳子明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份上,饒是房玄齡城府深似海,也自不免有些動容了,只是謹慎的本色卻依舊不改,並未就此答應陳子明的提議,僅僅只是答應權衡過利弊之後再行定議。


  「房相,請恕下官妄言,陛下年事漸高,又是大病初癒之身,實不宜再輕動矣,一旦稍有閃失,社稷難安啊,為萬全故,還請房相不辭此勞。」


  這一見房玄齡還在猶豫不決,陳子明可就有些看不過眼了,沒旁的,陳子明是真心不願見太宗一敗再敗,再者,前番太宗親征時,李泰不在朝中,自是無須擔心其會掀起甚波瀾來,可若是明春太宗再度出征,那就難保李泰與長孫無忌集團不行險造反了,此一條,從魚渠嶺會獵一事便可看出端倪來,一旦事發,大唐之江山恐將難有寧時,這等險,陳子明實在是不敢去冒。


  「也罷,陳大人只管放手做了去,房某自當為後援。」


  這都已被陳子明逼到了牆角上,房玄齡也自無奈得很,加之他本身就不贊成太宗再度親征,也就破例給了陳子明一個肯定的答覆。


  「房相英明,那就這麼說定了,下官還有些俗務待辦,就先告辭了。」


  見得房玄齡終於是表了態,陳子明緊繃著的心弦立馬便是一松,然則事情到底還有著不少的手尾要安排,陳子明也自無心再多啰唣,這便緊著起了身,拱手行了個禮之後,就此告辭而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