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死亡騎士(1)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晃我已經參加工作近3年了。


  3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我一路跟著師父奔赴各種兇險的現場:有的惡臭難忍、蠅蛆滿地,有的充斥著毒氣,有的隨時都會爆炸,有的暗藏了烈性的傳染病病毒……但只要有師父在身邊,看著他冷靜、淡定地處理問題,聽著他有條不紊地分析著解剖發現的線索,就算是再危險的地方,我也總能找到一些安全感。


  但人畢竟是血肉之軀,我心目中神一樣的師父也終究不是神。哪怕他依然還會在壓力最大的關頭,給我們說一些一點兒都不好笑的冷笑話,可他的身體還是出賣了他,疲倦的神態偶爾會從他那全神貫注的眉眼裡不經意地流露出來,也是在這個時候,我隱約有了一些不好的預感。


  2008年的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師父忽然說:「我的左耳好像聽不見了。」


  說這句話之前,師父正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把電話從左手換到了右手,之前還在要求對方大聲點兒說話的他,臉色忽然變了。那天早上他破天荒地請了假,很快,他又破天荒地住了院。


  師父沒有辦法不住院,因為醫生診斷說,這是疲勞過度導致的內耳血管痙攣,如果不及時醫治,可能會導致單耳失聰。住院第三天,師父一個電話把我叫到了病床前。


  「這麼久以來,你表現得很不錯,有成為一名優秀法醫的潛質。」


  師父的開場白居然是這麼直白的讚揚,我一時間不知所措起來。以前在破案的過程中,即便我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師父也只用眼神肯定過我。


  「你做好準備了嗎?」師父接著問道。


  「啊,什麼準備?」我又開始忐忑起來了。


  「獨當一面的準備啊,你不能每次總跟著我出現場吧?」


  「師父你不過就是內耳血管痙攣嘛,怎麼搞得好像要提前退休似的?」我開著玩笑。


  「你啊,」師父沒理會我的玩笑,整個人似乎又嚴肅起來了,「你也看到了,現在各地對我們省廳法醫的信任度越來越高,我們需要出勘現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了。我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你跟了我也3年了,該有些獨立辦案的能力了。」


  「可是,我不是得先拿到主檢法醫師的資格才能獨立辦案嗎?」我猶豫著,說實話,我的確沒有想過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雖然我的確是雙學士學位畢業的,但是畢竟工作年限還不夠,這會不會不符合規矩啊……」


  「嗯,要先獲取主檢法醫師資格,才能成為第一鑒定人,這個是沒錯。」


  師父說,「但是參與命案偵破不同於檢驗鑒定,能力要大於虛名,我覺得你可以去試一試自己的身手了。」


  師父這話一說,我那不祥的預感更加強烈了,難道這麼快就要趕鴨子上架了?

  「咳,能不能成為省公安廳的主檢法醫師,」師父反倒微笑起來了,「要看這套考卷你能不能及格——洋宮縣剛剛發生了一起案件,是交警處理的,但在進行屍表檢驗的時候發現了異常,目前性質還沒定,他們請求我們的支援。」


  判明案件的性質,這可是法醫工作里責任最大,也是最難的部分。交通事故的死亡事件里,縣級公安機關法醫的職責,就是通過屍體檢驗來確定性質,排除他殺的可能。但這次他們居然向省廳求助來確定性質,可見這起交通事故肯定不簡單。


  聽師父這麼一說,我立即就慌了:「不是吧,考題這麼難?上來就考性質?」


  師父看見我慌亂的表情,更是樂了:「幹嗎這麼不自信?你可是我教出來的徒弟。好歹也是省廳的主檢法醫師,你以為是那麼容易當的呀?」


  師父都放出話來了,我想賴也賴不了了,只有乖乖就範:「是什麼案情?」


  「早上我剛接到電話,就把你叫過來了。屍體還在現場,你現在就趕去洋宮縣吧,去了就知道案情了。車子在樓下。」師父扔給我一把警車的鑰匙,「我不擔心你會考不及格,倒是擔心你開車安不安全。」


  「放心吧,我6年駕齡了。」我心不在焉地答道。


  洋宮縣是省城的下屬縣,離省城只有30公里的路程,我半個多小時就到達了洋宮縣公安局,然後在早已等候在公安局大門口的刑警大隊長的指引下,驅車趕到案發地點:洋宮縣洋橋鎮。


  隔得很遠,就看見現場圍著密密麻麻的人,時不時還能聽到警察對講機中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我忽然有了一種進入拳擊賽場的感覺,人山人海,嘈雜喧鬧,唯獨師父不在身邊。當我停完車,拎著現場勘查箱走進警戒帶的時候,瞬間感到了四面八方聚集過來的目光,我的心跳加速,甚至連耳朵都敏感起來了,隱約聽到有人低聲議論著:


  「這就是省廳來的法醫?看上去這麼年輕,靠譜嗎?」


  「他一個人來的?他師父呢?」


  「不會還是學生吧?腦門子都出汗了……」


  ……洋宮縣公安局的法醫姓林,算起來也是我的師兄,我強顏歡笑地過去和他打招呼,算是寒暄。林法醫一邊和我說話,一邊忍不住左顧右盼,神色里掩飾不住的失望和詫異,最後他的目光停在我身上,可那眼神里,滿是懷疑。


  他什麼都沒說。


  我暗自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工作吧!


  當然,第一步就是熟悉現場的環境。我繞著現場走了一圈,心漸漸平靜了下來,這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小橋,橋上沒有護欄,橋底下也沒有水流。從橋上往下看去,這橋大概有3米多高,橋底長著茂密的荒草,也堆滿了生活垃圾。


  橋邊是一個小型的集鎮,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3點,這個小集鎮上會有很多商販,但過了下午3點就很少有人了。


  「這附近有住戶嗎?」我問偵查員。


  「沒有。最近的住戶也在2里地以外,這裡就是集鎮。」


  「這橋下面怎麼有這麼多生活垃圾?」我站在橋邊,小心地往下看,發現橋下有很多諸如白色飯盒、塑料袋之類的垃圾。


  「這兒沒人打掃,小集鎮上的攤販平時吃了午飯,飯盒什麼的垃圾都往這下面扔,時間長了,就全是垃圾了。」偵查員倒是很耐心地和我解釋。


  橋上支著一輛七成新的摩托車,摩托車上黏附了一些泥土。摩托車的旁邊停放著死者的屍體,屍體的衣著很完整,衣服上貌似看得到血跡。屍體的臉上也黏附著泥土,讓人看不清死者的表情。


  「什麼案情?」我問。


  林法醫揮手叫來了主辦本案的交警同志,交警說:「前期調查都結束了,情況是這樣的:26號,也就是前天下午,一個叫胡麗麗的中年女子到洋橋鎮派出所報案,稱她的丈夫失蹤了。」


  「下午報失蹤?」我微微詫異。


  「是的,據她說,25號晚上她照例回娘家,26日早晨回到自己家,發現家裡的被子疊得很整齊,以為自己的丈夫上班去了。可是到中午的時候,她丈夫吳明路打工的工廠廠長給她打了電話,問她吳明路為什麼沒有去上班。她當時就慌了,和吳明路的父親一起到吳的朋友家找了一圈,沒人見過他,於是下午就去派出所報了案。」


  「吳明路平時晚上幾點下班?」我問。


  「他一般是早晨7點出發去工廠,晚上7點從工廠回家。工廠到家裡的距離,騎摩托車要半個小時。」


  「胡麗麗25號晚上幾點回娘家的?」


  「她回去得早,下午5點就到了位於隔壁村的娘家。她娘家人和鄰居都能證實胡麗麗25號晚上一直在娘家。」


  「也就是說,她25號晚上就沒有看見吳明路,是嗎?」我問。


  「是的。」


  「這輛摩托車是吳明路的?」我指著支在一旁的摩托車說。


  「確證了,是死者的。」派出所民警說。


  「好吧,您接著說。」我示意交警同志繼續介紹情況。


  「今天,28號,也就是胡麗麗報案兩天後,早晨一個攤販報案,說發現橋下有一具屍體。我們趕到的時候,確證死者是吳明路,他躺在橋下,身上壓著摩托車。群眾報案是說有個人騎摩托翻到橋下去了。」交警同志指著橋下的一處荒草被壓倒的地方說。


  「今天早晨才看見的?」


  「是的,這個我們詳細問了,一般不會有人站在橋上往下看,扔垃圾都是站在離橋幾米處往橋下使勁兒一扔,橋下有垃圾和荒草,屍體沒被人發現也很正常。看屍體附著的泥土狀況,死者應該是在這個橋下躺了兩天了,而且這兩天下雨,我們看死者的衣服都是濕的,應該是失蹤的時間段就掉下去了。」


  我簡單看了看屍體的外表,點點頭,對交警同志的分析表示認可。


  「25號,吳明路上班的狀況……」我接著問道。


  「25號晚上7點,吳明路準時下班的,這個都調查清楚了。」


  「他一般在哪裡吃飯?」


  「都是回家吃飯。」


  我蹲在橋邊仔細地看著水泥小橋的邊緣,說:「你們認為可能不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因為橋邊沒有擦划痕迹,對嗎?」


  我的這一說彷彿出乎辦案人員的意料,他撓了撓頭說:「這個……呵呵……這個我們還真的沒有想到。我們還是認為這有可能是一起交通事故的。」


  「是我提出疑點的。」林法醫插話道,「接到交警的電話后,我就趕過來進行屍表檢驗,簡單地看了屍表之後,覺得有點兒不對。屍體除了頭上有幾處嚴重的損傷以外,其他肢體沒有損傷。畢竟發現屍體的時候,摩托車是壓在屍體身上的,從這麼高的地方跌落,摩托車又壓上了身,怎麼可能沒有損傷?」


  「我覺得有可能。」交警說,「我們發現的時候,摩托車是一邊車把著地,一邊後備箱著地,正好這兩點把摩托車架空了,而屍體除了頭部位於摩托車底盤的位置以外,其他的肢體正好就躺在這個空隙處。可能就是那麼巧,摩托車只砸在了他的頭部。」


  我從數碼相機中看到了原始現場的照片,點了點頭,覺得交警說得有理。


  林法醫看到我贊同交警的意見,連忙說:「摩托車底盤能形成頭部幾處挫裂創嗎?」


  我笑著說:「別急,有爭議,說明這個案子有意思,有意思的案件可能都是存在很多巧合的,至於損傷形態,我們驗屍的時候再說。我剛才說了,如果是騎車從橋上跌落的,為什麼橋邊沒有擦蹭的痕迹?」


  交警堅持自己的觀點,走到小橋的一邊說:「這個橋是水泥的,但橋頭兩邊是很陡的斜坡通到橋下,如果死者是為了避讓車輛,直接從橋頭邊的斜坡處摔跌下來,那麼自然不會在水泥的橋邊留下痕迹。斜坡是土坡,下過雨後,即使有痕迹也沒法發現了。」


  我走到斜坡邊看了看,屍體原始位置是在橋北頭東邊的斜坡下方。看照片,摩托車的車尾應該是緊靠橋北頭東邊的旱溝河床邊。


  「如果是速度很快地從斜坡衝下了橋,由於有初始動能,屍體和摩托車怎麼可能跌落得離河床這麼近?」我說,「橋又有十多米長,死者不可能從橋南頭衝過來這麼遠,對吧?這樣看起來,倒像是騎著摩托車慢慢從橋北頭斜坡處掉下去的。沒有初始動能啊。」


  我的話讓交警陷入了沉思。林法醫看我開始支持他的觀點了,高興地點點頭,說:「對對對!秦法醫的這個分析有道理。」


  2

  我笑了笑,說:「呵呵,這只是推測。很多交通事故有很奇怪的現象,沒法逐一解釋,是因為交通事故的過程是多變的,不在場是很難還原重建的。」


  我引用了師父曾經的一句話,意思是讓大家都不要先入為主,要用充分的依據說話。


  我接著說:「根據剛才說的,死者應該是從橋北向橋南這個方向跌落橋下的,現在我要問,死者的家在哪邊?單位在哪邊?這條路是不是必經之路?」


  「死者家住北邊,單位在南邊,這橋是他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派出所民警說道。


  「那就是說,死者是在從家往單位去的方向掉落橋下的。」我說。


  交警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突然又像想起來什麼似的說:「對了,摩托車是處於在檔狀態的。」


  我看了看身旁的摩托車,確實處於在檔的狀態,可能是跌落後熄火了。但是我注意到了摩托車的大燈是處於關閉狀態的。


  「不說那麼多了,現在立即開展工作吧。」我學著師父的口吻開始指揮了,「分四個步驟,第一,下去看看屍體著地的現場;第二,去死者家裡看看;第三,檢驗屍體的衣著;第四,解剖屍體。現在,請殯儀館同志把屍體拉走吧,我下去看看。」


  說完,我換上了高幫膠靴,小心翼翼地從橋頭北側東邊的斜坡慢慢地下到旱溝里。這個斜坡真的很陡峭,而且因為前兩天下雨,顯得很滑,從這麼高的地方安全地下到溝底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好在在刑警學院學到的本事還沒有忘記,幾步一跳,我順利到了溝底。


  溝底都是雜草和垃圾,好在今天的陽光很好,溫度挺高,所以溝底並沒有多少爛泥。


  橋北頭東邊的溝底見到一個貌似人形的凹陷,應該是屍體的位置,因為連續兩天下雨,屍體因重力下沉,在土壤上留下屍體的痕迹。人形凹陷的凹坑內和周圍都是一些髒兮兮的生活垃圾,垃圾上沒有看見多少血跡。我蹲在地上,戴上手套,將垃圾一點一點地從凹坑內揀出去,凹坑底部的土壤漸漸顯露出來,原來溝底是很松的黃沙土地,看起來沒有什麼異常。


  我在交警同志的幫助下,又從溝底爬上了橋面。我撣了撣身上的泥土,站在橋頭設想了一下死者駕駛摩托車的途徑,突然覺得有些奇怪,但我只是想了想,並沒有說出來:「要不,我們去死者家裡看看?」


  我開著車,帶著林法醫以及兩名偵查員,在偵查員的指引下,一路顛簸,到了死者的家裡。


  死者家位於小村的深部,遠處可以看到塵土飛揚的施工工地。死者家就在一排平房的中間。偵查員說:「只有死者家和隔壁這一家住人,其他的住戶都在外打工,一般沒有人回來住。」


  我抬眼看了看死者家的房屋,一個大大的院子,白牆黑瓦,鋁合金窗戶,從門外看去,屋內整潔亮麗,地板磚雪白,黃色的組合傢具也很氣派。這房子蓋得很大氣,說明死者生前還是比較富裕的,明顯超出了隔壁幾戶。


  我信步走進死者家的院落。死者的妻子胡麗麗斜靠在屋門邊兒上,一臉的傷心,失魂落魄。我悄悄走近她:「大姐,我能進家裡看看嗎?」


  胡麗麗沒有看我們,只是黯然地點了點頭。


  我走進屋內,一股刺鼻的乳膠漆的味道撲面而來。


  我悄悄問偵查員:「他們家最近刷了牆?」


  偵查員說:「哦,這個我們調查過了,最近這邊房子要拆遷,吳明路家的房子大,如果再裝潢精美一些的話,拆遷款會多很多,所以在吳明路失蹤之前,他們家就開始裝修了。」


  「吳明路失蹤以後呢?」我問。


  「他失蹤以後,仍在裝潢,昨天剛弄好。」


  「這個裝潢的時間段,也太巧了吧。」我走到牆邊用手指蹭了蹭雪白的牆壁,感覺牆上的乳膠漆彷彿仍沒有全乾,「裝潢一般在每天什麼時間段開展?」


  「早上9點到下午2點,吳明路不在家的時間。」偵查員說,「這個問題,隔壁鄰居證實了。」


  我在吳明路的家裡繞了一圈,突然發現壁櫥的角落裡放著一本做工考究的日記本,本子上寫著吳明路的名字。我大聲問道:「大姐,這個日記本我可以看看嗎?」


  靠在門沿的胡麗麗黯然點了點頭。


  我翻開日記本,本子里工整地寫著每一天的日期,日期後面是花銷的賬目。看細目,應該是吳明路的個人賬本。


  我無心關心吳明路的日常花銷,飛快翻到日記本的最後一頁。「5月25日,香煙10元,白酒12元,晚飯8元。」


  「既然吳明路是早七晚七的上班制度,白天他肯定不在家,記不了賬。」


  我壓低了聲音,興奮地說,「這筆賬應該是25日晚上吳明路回到家才記的。


  說明吳明路25日晚上是安全到家了。我們需要偵查的時間段又縮短了。」


  偵查員點了點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