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花紅易生非 中
當天下午,孫清揚午睡未醒,昭和殿的賞賜就下來了。
賞賜的東西不多,意味卻有些深遠,兩隻赤金海棠花釵和兩匹雲錦,一匹是桃粉色海棠花,一匹是李子紅的吉祥如意紋。兩匹雲錦的顏色,可謂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顯然皇太孫朱瞻基已經知道了早上請安時的風波。
孫清揚細看那雲錦,用的是散錯針法,混合了套針、施針、接針和長短針,綉出來的圖案明暗濃淡適度,朵朵栩栩如生。
這樣的衣料,就是皇太孫妃一年也不過用兩匹,竟然就隨意賞了給她,也難怪自己會成為眾矢之的,被架在火上烤。
皇太孫賞賜的消息,讓聽到的人心情有些複雜。
「瞻兒竟然把那兩匹雲錦從王貴妃那兒求來賜給了她。」太子妃不喜不怒,只是這次沒有像以往那樣喚清兒,清揚,手裡正捻著的綉線,又搓成了一團亂麻,「看來這我還是小瞧了他們的情份,光敲打她別在瞻兒跟前說是非,卻沒想到瞻兒會讓人時時留意著她。罷了,玬桂,去把我才得的那套釉上彩福壽賞碗送去菡萏院。既然瞻兒這麼喜愛她,我這個當母親的,也要幫著添添彩。」
「奴婢這就去。」玬桂捧著裝了碗的錦盒小心退了出去。
看見一旁單嬤嬤欲言又止的樣子,太子妃神色淡淡地說:「嬤嬤可是覺得我這樣做過了?」
單嬤嬤連忙打個千,「老奴不敢,只是有些不大明白罷了。您從前那麼喜愛孫貴嬪,怎麼她嫁了皇太孫,成了您的兒媳婦,倒嫌棄起來?人家說婆媳是冤家,可您並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婆婆,今個這一出,老奴實在有些看不懂。」
太子妃笑起來,「我就喜歡嬤嬤這爽利勁,現如今,敢跟我直接了當說些真話的,也就只有嬤嬤了吧。只是嬤嬤你錯了,那胡善祥才是我正經的兒媳婦,孫貴嬪,她只是妾啊。」
單嬤嬤悚然一驚,「太子妃的意思是,您為了太孫妃才故意壓著孫貴嬪,給她立規矩的?」
「嗯。」太子妃點點頭,「我知道因為今個我罰她跪下,私底下說什麼的都有,可我不能不這樣做啊。孫貴嬪她再好,也不能越過這大義正統去,若一味讓瞻兒這樣把她寵下去,寵妾滅妻不說,將來皇太孫那兒,怕就沒有嫡長子了,你也知道,太子爺能夠坐穩今天的位置,不僅仁孝皇后鍾愛,朝臣們擁戴,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嫡長子,佔了名份,所以無論漢王如何不情不願,父皇如何不喜,只要不出大差子,就沒人能夠動他的位置。可而今……」
太子妃嘆了口氣,「嬤嬤你想一想,倘若孫貴嬪生了長子出來,太孫妃生的嫡子反倒為次,這大明的天下,會不會有血雨腥風?」
被太子妃這樣一問,單嬤嬤呆怔住了,喃喃地說:「一個為長,一個為嫡,立長還是立嫡……」忙跪下瞌頭,「太子妃殿下深謀遠慮,老奴糊塗了。」
太子妃伸手扶了她起來,「所以嬤嬤,瞻兒越是喜歡孫貴嬪,我就越是要壓著,不僅要看著別人給她吃苦頭,使絆子,甚至有的時候,還要主動伸腿絆一絆她。這後宮和朝堂是一個道理,一枝獨大,就容易亂啊。更何況,瞻兒越寵她,其他的妃嬪就越失寵,其他人失寵倒沒什麼,這太孫妃要失了寵,豈不是將來我大明江山要交到庶子的手裡,這,絕對不行。」
太子妃張晗不僅為人寬厚,而且是一個非常守規矩,守祖制的人,即使貴為太子妃,也從不給自已娘家的人陞官賞賜,平日里不許他們搞特權招搖不說,甚至不讓他們理國事,嚴尊明太祖定下的規矩,外戚不能專權,不能干涉朝政,對自己家裡尚且如此要求,更別說其他的事情。也因此,她會深得永樂帝和仁孝皇后的信賴、喜愛,甚而對這個兒媳的讚譽超過了兒子朱高熾。
所以,對於她而言,大義正統比什麼都重要,就像她對朱瞻基的感情,除開有兒時為了穩固太子地位,讓先皇后養在坤寧宮的愧疚外,還有對朱瞻基身為嫡長的偏愛,這種感情,是她一手帶大的三皇子朱瞻墉,五皇子朱瞻墡都比不了的。
當太子妃說出此舉是為了朱瞻基的子嗣,為大明江山著想時,單嬤嬤也迅速將個人感情拋在一邊,立場堅定地支持太子妃的英明果斷。
「以後有什麼不好辦的事,您還是使老奴去做吧,畢竟用了外人不夠放心,而且,最好也別壞了您和貴嬪的往日情份,她對您敬重著,有些事才聽得進去。」
太子妃點了點頭,「我也知道今個用林承徽這事經不起推敲,只是她平日沒什麼腦子,倒也不容易讓人注意到。嬤嬤放心,該有的分寸我還是會惦量的,不僅不能傷了和她的情份,投鼠忌器,我還得考慮瞻兒,這不就讓玬桂將那福壽賞碗送去了嘛。」
*
「貴嬪,太子妃殿下身邊的玬桂姑娘過來了,說是太子妃早上雖罰了您,但心裡卻也是疼惜不已,所以賞了您太子妃新得的釉上彩福壽賞碗,讓您看著心裡歡喜些。」杜若給正在研墨準備寫字的孫清揚稟告,「還有郭良娣、王良媛、趙良媛、林承徽、文昭訓、何貴嬪、袁嬪她們,也都使了人來送東西給貴嬪壓驚。」
「收下吧,代我好好謝她們各家的主子,過些日子,你提醒我記得還禮。」孫清揚知道這些來送禮的,有些是出於善意,但有些恐怕有拉攏之意,還有些,像林承徽這樣的恐怕更多是為了示威,意在提醒她即使有皇太孫賞賜,也不能太輕狂了,就是她一個四品的承徽,占著庶母之名,也一樣可以對貴嬪賞賜。
「貴嬪放心,已經謝過她們了,每個院里過來的,都打賞了封紅,斷沒有失禮之處。」杜若退下,又沖在一邊伺候的福枝使了個眼色,兩人只把太子妃所賞的那套福壽賞碗擺在多寶閣上,其他各院送來的直接登記入庫,並沒有拿到孫清揚跟前讓她看著鬧心。
當晚,菡萏院又接到了內侍傳來讓掌燈的消息。
孫清揚有些意外,朱哥哥並不是不知輕重之人,白日里賞她那些物件已是表示了安撫,夜裡再來,不光會令太子妃難堪,分明還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難不成以為只要有他護著,自己就不會被那些個妒火燒成灰?
不過,眼見伺候自己的丫鬟婆子們一個個歡天喜地,手忙腳亂備這備那的模樣,孫清揚又覺得或許來了也不錯,起碼能夠安撫人心。看下人們的情形,只怕母妃今天罰跪的舉動,把這些人都嚇壞了,生怕自己就此受了厭棄,連帶著皇太孫也不好再常來。
不光自己,只怕她們也沒想到朱哥哥今晚依然會來吧。
沐浴之後,換上已經薰過香的衣衫,杜若和福枝兩個拿著脂粉盒想給孫清揚上妝。
「不用這些個,只把那前個才得的桃花香露抹一點潤潤肌膚即可。」孫清揚向來不喜那些濃妝重彩的東西,加之她天生麗質,所以除開白日里,她會學陳麗妃一般,將自己打扮的老氣些外,夜晚從不用脂粉。
但杜若和福枝兩個,想著白天聽到的那些議論,覺得唯有她家主子艷冠群芳,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很多時候,皇太孫來了不過是和貴嬪兩個談詩論畫,閑談幾句而已,怎麼就成了她家主子使狐媚手段勾引皇太孫,難道那些個眼睛都看不到她家主子生得如此美貌,光是看一看都很賞心悅目嘛?
杜若和福枝覺得這都是因為孫清揚平日里打扮太平常,讓那些人以為皇太孫幾個妃嬪姿容相差無幾,因而生出的謠言。
所以暗暗打算,以後只要有掌燈或者出去請安會客的事情,都不能讓貴嬪隨著性子懶梳妝亂打扮。
這好馬,也得配上金鞍,美人,當然需要麗妝華服才相得益彰。
瑜寧姑姑卻比她們兩個更懂這其中火候,見孫清揚不喜,就示意杜若兩個拿下去,看她們倆不情不願的樣子,瑜寧姑姑笑著說:「貴嬪的肌膚本來就白,用那些個香粉抹了,雖然更白卻有失滑嫩,而且天天聞那些脂粉,皇太孫也膩了。依我看啊,貴嬪就畫個遠山眉,在燭火下看著遠山如黛眉目清奇就很漂亮。這衣服嘛,即不能穿艷服又不是正經的孝期,就著柳葉青的那套高腰的廣袖襦裙,貴嬪腰肢纖細,頭髮散落著,在夜色里必定會像楊柳擺風一樣婀娜多姿。」
聽著瑜寧姑姑一番言論,杜若和福枝兩個露出嘆服之色,忙按她所說的準備。
梳妝罷,孫清揚坐在錦杌上對著鏡子左右看看,滿意地點了點頭。放下鏡子后,她向後一靠,依在她身後的瑜寧姑姑身上笑說:「她們都說我用手段狐媚殿下,卻不知,這些手段都是姑姑教得呢,要是離了你,我可就沒法在殿下面前妖妖嬈嬈了。」